擔心其同性戀身份影響德國外交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
盡管同性戀政治人物在西方大多數(shù)國家早已司空見慣,不過,對德國自民黨主席韋斯特韋勒即將成為歐洲首位同性戀外長一事,卻引起德國各界的強烈爭議。因為這位德國新外長很可能因為性取向在中東和亞洲等地區(qū)遭到抵制。德國民意機構(gòu)Forsa的最新調(diào)查也顯示,只有28%的德國人贊成他擔任德國外長,而不贊成的超過53%。
據(jù)《明星》周刊等德國媒體報道,德國國會大選落幕,穩(wěn)坐總理寶座的默克爾將與自由民主黨在11月初組成聯(lián)合新政府。而5年前在默克爾50歲生日宴會上,公開宣布自己是同性戀者的韋斯特韋勒有望出任德國新外長,并成為歐洲首位公開同性戀傾向的外長。對此德國發(fā)行量龐大的《圖片報》在頭版頭條以“他的男人令他強壯有力”為標題,報道這位準外交部長的性取向,形容韋斯特韋勒和他42歲的“同志”伴侶姆隆茲是“德國最高政壇情侶”。
更多的媒體則嘲諷他。德國《每日新聞報》說,雖然左派落敗,但起碼德國有了“同志”外長,他攜伴出訪時會受到沙特阿拉伯或敘利亞等伊斯蘭國家怎樣的招待,令人好奇,“姆隆茲和紹爾(默克爾丈夫)會不會一起設(shè)法逃離‘女士們的節(jié)目”。
德國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桑特施奈德教授說:“若某個重要國家的外長拒絕與他會面,就顯然是個問題?!表f斯特韋勒可能造訪的幾個伊斯蘭國家,如阿富汗、沙特阿拉伯、毛里塔尼亞和伊朗,都有嚴格的伊斯蘭律法,對男同性戀處以死刑。另有分析指出,和德國關(guān)系緊張國家的媒體,可能以這是“西方墮落”的象征來煽動民眾反西方。
不過,也有德國媒體認為,同性戀外長可能是一股“溫和力量”,驅(qū)動世界某些地區(qū)改變。柏林政治科學基金會主席波爾特斯表示,凡是對與德國的外交關(guān)系感興趣的國家,都會很快克服自己的偏見。韋斯特韋勒曾建議,對那些將婦女視為二等公民,或處決同性戀的國家,應停止對其提供發(fā)展援助。
對此,韋斯特韋勒今年稍早在專訪中駁斥外交和他的性取向會有沖突的說法。他說:“我確信,今日個人私生活已不再是個障礙。默克爾成為德國首位女性總理,對一些國家可能是個難題,但是當她出訪某些阿拉伯國家時,當然也不會在紅地毯上戴著面紗?!彼€把自己與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相比,稱后者“也必須在一貫壓迫婦女的國家舉行會談”。
現(xiàn)年47歲的韋斯特韋勒獲得過法學博士學位,當過律師。此前,他在大選后的記者招待會上拒絕用英語而堅持用德語回答問題,這讓英國廣播公司的記者措手不及。在大選前,他也公開宣稱,將取消對中國的發(fā)展援助?!秷D片報》12日說,德國新聯(lián)合政府籌備委員會的內(nèi)部消息證實,韋斯特韋勒已經(jīng)確認將擔任未來新政府的副總理和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