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戚 華
法國國家住房改善署2006年曾做過一次法國人住房滿意度調查,結果98%的人表示滿意,不滿意的只有2%。而同期統(tǒng)計數據顯示,法國人買房住的占59%,租房住的35%,剩下的6%是住免費房的特殊人群。顯然,法國人普遍對住房狀況滿意,租的房、買的房,似乎都沒什么關系。
在法國,“低收入者租房,高收入者買房”,已經成為約定俗成的慣例。自1956年前法國住房部長皮埃爾·庫蘭特建立“低租金住房制度”(HLM)以來,法國租房市場的主流就被廉租屋所占據。按照HLM制度規(guī)定,任何一個城鎮(zhèn)的廉租屋比例不得低于20%,全國17%的人口住在總數多達約460萬套廉租屋內,有些城市的比例更高達30%。申請HLM的標準主要是收入,法國政府每年都會公布申請HLM的收入標準,然后根據租戶的具體狀況提供零息貸款等優(yōu)惠政策,這使得低收入家庭入住廉租房的租金,僅有商業(yè)租房租金的1/3左右,最低僅約1/6。
而不符合上述標準的中高收入者,租房就很不劃算。法國商業(yè)出租需要向市政委員會繳納高額稅賦,同時承擔相應管理責任,因此房屋業(yè)主普遍不愿出租,即使愿意,價格也提得很高,這使得商業(yè)租房租金漲幅遠高于房價漲幅。據法國國家住房改善署統(tǒng)計,1998-2006年,法國房價上升115%,而同期法國商業(yè)租房租金上升了13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