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萍 馬延軍
美國著名作家歐奈斯特·海明威的《老人與?!帆@得了1952年度普利策獎。1954年,瑞典皇家科學院授予海明威諾貝爾文學金獎,以表彰他“精通現(xiàn)代敘事藝術”。海明威雖然沒有開創(chuàng)一個新的文學流派,卻是一位開了一代文風的語言藝術大師。海明威的《老人與?!肥浅晒Φ?菲力普·揚曾言:“在現(xiàn)代世界,凡有知識分子的地方都知道海明威?!倍仓篮C魍?沒有不知道《老人與海》的?!独先伺c?!分猿晒?就在于作品主題深刻,激勵人們要勇敢地面對失敗?!独先伺c海》成功地刻畫了主人公桑地亞哥這一不朽的藝術形象,漁夫桑地亞哥在同象征著厄運的鯊魚的斗爭中雖然失敗,但他堅韌不拔,在對待失敗的風度上取得了勝利。他敢于抗爭,勇于挑戰(zhàn),不甘失敗。作品反映的主題不僅具有歷史意義,在金融危機的風口浪尖,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一.《老人與?!分黝}深刻
《老人與?!访鑼懙闹魅斯蠞O民桑地亞哥連續(xù)八十四天捕不到魚,后來好不容易捕到了一條重量級大魚,結果又被鯊魚吃掉。事情看起來是勞而無功,甚至自身的身體也受到了損失,但展現(xiàn)了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熱情歌頌了桑地亞哥在即定失敗面前毫不氣餒,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英雄氣概。
(一)從人物的描寫中揭示主題
小說開始,作者就用白描粗線條地勾勒了這個老漁民獨特的外貌特征,傳神地展現(xiàn)了他的充滿自信、剛強不屈的性格特征。
老頭兒后頸上凝聚了深刻的皺紋,顯得又瘦又憔悴。兩邊臉上長著褐色的疙瘩,那是太陽在熱帶海面的反光曬成的肉瘤。疙瘩順著臉的兩邊蔓延下去。因為老用繩拉大魚的緣故,兩只手上卻留下了皺痕很深的傷疤,但是沒有一塊疤是新的,那些疤痕年深日久,變得像沒有魚的沙漠里腐蝕的地方一樣了。
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顯得老邁,除了那一雙眼睛啊,跟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
像類似的描寫很多,充分揭示了主題。
(二)在典型環(huán)境中揭示主題
他無兒無女,非常孤獨,生活清苦,住在一個狹小的毛柵里。一張床,一張桌,一把椅。自己打魚卻常常沒有魚吃。這些描述,旨在突出老人在極為困難條件下的精神面貌,同時也揭示了形成老人那“典型性格”的“典型環(huán)境”。環(huán)境越差,越能顯示出主人公性格的堅強;再加上“背運”,接連八十四天沒有捉到一條魚、更是雪上加霜。但他沒有灰心和懈怠,拼命地扼住厄運的咽喉,決不向厄運屈服,繼續(xù)出海。作者對老人捕魚過程的描述突出地表現(xiàn)了他的“硬漢性格”,摔倒,流血,吃生魚,戰(zhàn)鯊魚,描寫扣人心弦,活靈活現(xiàn)。
作者在老人身上寄托了自己對生活的深切感受,反映了自己靈魂深處本質的東西:孤獨,自信,好斗,剛強,是作者的化身。
二.《老人與海》寓意深刻
桑地亞哥這一藝術形象有著廣泛的代表性,作者反映的美國處在繁榮的峰顛,但高度發(fā)達的科學技術、物質文明并沒有為美國的前途作出歷史的道德的判斷,資產(chǎn)階級反而用種族滅絕、控制論、精神分析學等新觀念摧垮了傳統(tǒng)的價值標準。人們剛剛從大戰(zhàn)殺戮、法西斯集中營和廣島原子彈的噩夢中醒來,又被冷戰(zhàn)、熱戰(zhàn)的陰云籠罩。物質變成了壓迫精神的重擔,人們普遍感到精神空虛,對前途悲觀絕望。這時,海明威從古巴向國內發(fā)出了怒吼,通過一個普通老漁民的捕魚遭遇,熱情歌頌了頑強不屈的英雄主義精神?!独先伺c?!繁磉_出了許多人的共同感受,引起了轟動。像桑地亞哥勞而無功、得而復失的厄運與失敗是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客觀存在,捕魚老人的厄運和失敗,正是這種客觀存在的真實寫照。
三.《老人與?!肪窘癯?/p>
《老人與?!窡崆楦桧灹巳诵灾凶羁少F的英雄主義精神——老人身上蘊涵著的能夠打動不同時代、不同種族人的心靈的普遍的東西。厄運、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像大多數(shù)平庸的人那樣被嚇倒,做勝利的英雄易,做失敗的英雄難。桑地亞哥之所以感人至深令人同情和崇敬,就在于作者展現(xiàn)了這位老人“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奮發(fā)向上,知難而進,敢于失敗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不僅影響當時,而且影響今朝。
當前,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影響全世界。經(jīng)濟滑坡,股市下跌,企業(yè)難營,員工失業(yè)。這無疑是當時美國《老人與?!窌r代的陰云籠罩,也無疑是當時老人在大海中與鯊魚決戰(zhàn)的恐怖場面。面對現(xiàn)在的金融危機,是萎縮不前,敗陣逃脫?還是像老人桑地亞哥那樣奮力抗爭?如果讀過《老人與?!?如果曾經(jīng)被老人與鯊魚抗爭的精神所打動,就應該發(fā)揚桑地亞哥老人那種敢于斗爭,不怕失敗,知難而進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再大的風浪也能立住陣腳,再大的困難也能夠克服。
老人戰(zhàn)勝鯊魚后,盡管得到一副無用的魚骨架,但他磨練了意志,積累了成功的經(jīng)驗,為他明天打魚的成功奠定了基礎。勾踐臥薪嘗膽,轉敗為勝,發(fā)揚的是這種精神;中國人民1945年能夠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實際上正是這種精神的具體寫照;共產(chǎn)黨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八百萬大軍,也是這種精神的再現(xiàn)。日本鬼子占領東三省,南京大屠殺,中國人仍不屈不撓地抗日,是“老人”戰(zhàn)鯊魚;蔣介石想獨吞勝利果實,發(fā)動內戰(zhàn),共產(chǎn)黨奮力反擊,用鮮血和生命推翻了蔣家王朝,奪取了革命的最后勝利,是老人再戰(zhàn)“鯊魚”。在當前金融危機的形勢下,明明知道經(jīng)營難,但還是不放棄,繼續(xù)嘔心瀝血地營謀,直至成功;求學難,求職更難,但莘莘學子仍在刻苦攻關,鍥而不舍,謀求發(fā)展之路,這是“老人”繼續(xù)戰(zhàn)鯊魚。
在當前金融危機的風口浪尖,我們的確應該做不怕敗陣的“老人”。相信戰(zhàn)勝了眼前的驚濤駭浪,會迎來賞心悅目的東海日出,驚嘆“老人”再戰(zhàn)鯊魚的輝煌勝利。當年的美國著名作家歐奈斯特·海明威沒有寫《老人與?!返睦m(xù)集,就讓今天的我們用實際行動來共同書寫《老人與?!返睦m(xù)集吧!去感受搏擊風云的勇氣,去迎接世界經(jīng)濟的振興!
參考文獻:
穆睿清等《外國文學參考資料》,1984年4月地質出版社出版。
閆萍,女,遼寧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育及英美文學;馬延軍,女,遼寧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人文素質教育、教育教學模式和學校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