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列
“國優(yōu)”民警孔德才曾在部隊呆了23年,1999年轉業(yè)到河南省開封市公安局,“由于榮獲濟南軍區(qū)裝備管理先進個人,轉業(yè)時加了5分,順利地進了公安系統(tǒng)?!币晦D眼,孔德才在開封市公安局鼓樓分局州橋派出所責任區(qū)民警的崗位上干了十年,榮獲過“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河南省勞動模范”等諸多榮譽。在“一地雞毛”的片警崗位上獲得“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的榮譽,自然讓人好奇:這“國優(yōu)”品牌的含金量究竟何在?
與趙新建們的“江湖”
從部隊轉業(yè)時,孔德才44歲,這個年紀做責任區(qū)民警已算“大齡”,況且老孔在部隊已是副團級,能否勝任,誰都沒底。沒想到老孔不顧級別和年齡“兩個落差”,爽快地說:“沒關系,我從頭來?!?/p>
分配責任區(qū)時,老孔專門向所領導提出要“啃一塊兒硬骨頭”:把人口居住稠密,重點人口及各類案件、事件較多的自立街和小紙坊街給他。
為盡快熟知責任區(qū)的全部情況,孔德才拿出在部隊時研究戰(zhàn)術的習慣:畫圖。他將每個院落都畫了一張草圖,院子里的住戶、姓名、人員構成及其他信息都標于圖上。這個辦法雖然“笨”,卻非常實用,并且畫圖的過程本身又是一個熟悉的過程。短短一兩個月,1104戶3182人的基本情況就都印在他腦子里了。
孔德才腦子里印象最深的是趙新建。他蹲過大獄,性情暴躁,又一無所有,簡直就是責任區(qū)里的一顆炸彈,“你不幫他,他就可能會重新犯錯誤?!?/p>
趙新建服刑期間,他的鄉(xiāng)下媳婦給他生下了一個男孩,但由于是第二胎,一直沒有敢申報戶口。眼看兒子該上學了,趙新建有點急。
孔德才也急,專門跑到趙新建家里,告知他先到計生辦把二胎的處罰程序辦完,剩下的事我老孔來辦。
讓老孔沒想到的是,辦起來還真不是那么容易。由于孩子是在家里出生的,首先要證明孩子出生的事實。老孔費勁周折找到“接生婆”,請她寫了個證明,又找到趙新建的幾位鄰居,請他們也為孩子出生作證。辦完這些,老孔又到社區(qū)把該蓋的章都蓋上,安安靜靜地坐下來,戴上他那副老花鏡,專門為孩子出生的事寫了一份調查材料,整理建檔后,跑到分局和市局報批,忙活了一個星期,終于為趙新建的兒子上了戶口。
這一套復雜的程序,孔德才辦起來駕輕就熟,這是他當片警后一步一步練出來的。
為趙新建的兒子辦戶口的前后,老孔還為沒有生活來源的趙新建一家申請了最低生活保障,鼓勵他利用服刑期間學會的修鎖手藝開了個修鎖攤,日子馬馬虎虎算過得去??哨w新建這顆“炸彈”還是有“引燃導火索”的時候。
一次,學校讓交170元錢,趙新建手頭沒有,就拎了一瓶酒來到辦事處院里,邊喝邊罵,見誰罵誰,狂躁異常。老孔聞訊趕來,問清原委,掏出腰包給了趙新建170元。趙新建一時不知說啥好,扭臉就回家了。打那以后,趙新建不管在哪兒再耍酒瘋,只要老孔一來,他馬上就停,轉身就走,決不跟老孔照面。
“老孔把趙新建挽救了,”開封府社區(qū)主任趙淑改說,“趙新建服刑時認識的人知道他會開鎖,就讓他一塊兒去偷東西,趙新建不但拒絕了,還說要是去了對不住老孔?!?/p>
孔德才豈止是挽救了趙新建?為了給責任區(qū)另外幾個刑滿釋放人員找出路,孔德才可沒少給趙淑改添麻煩,請趙淑改為他們幾個全部申領了最低生活保障金,還同趙淑改商量,讓這幾個人負責看社區(qū)的一處停車場,“既能讓他們多一份收入,又能拴住他們不出事?!?/p>
老孔的要求,趙淑改悉數滿足,“老孔心眼好,他為別人這么操心,讓我很感動,我沒有不幫他的理兒?!?/p>
“史上最難辦的戶口”
孔德才經辦了一樁“史上最難辦的戶口”。這事兒說起來比較復雜:自立街有位叫張相魁的居民,打老孔接手責任區(qū)就沒見過這個人,但戶口一直掛著。2009年6月15日,一位叫張五聚的中年男子,自稱是張相魁的兒子,到派出所找到老孔,請求為其母親魏秀蘭入戶口然后再遷到中牟縣。
這都誰跟誰啊!老孔有點亂。
張五聚倒也不急,開始給老孔從頭說起。1964年,張五聚的母親魏秀蘭患精神病離家出走,數年查找未果,派出所便按當時的規(guī)定把魏秀蘭的戶口注銷了。當時張五聚才一歲多。1985年,張五聚因工作需要把戶口遷到了中牟縣。讓張五聚做夢也想不到的是,1991年他找到了走失27年的母親。當時張五聚認為母親年齡大了,戶口沒啥用,就沒有為母親人戶口。1998年,張五聚的父親張相魁去世,但戶口沒有注銷——難怪老孔只知其名,不見其人?,F在,張五聚要為82歲的老母親入戶口然后再遷走。
問題是,怎樣才能證明去世11年的張相魁、失蹤45年的魏秀蘭、搬走24年的張五聚這一家人在自立街住過?!
張五聚回憶,他家的老院是自立街6號。老孔查了查,1999年他接手自立街時,自立街6號已經變成了包公湖北路40號,可2002年那一片拆遷建開封府,別說包公湖北路40號院,整個包公湖北路的房子都沒了。昨找?找誰?
老孔給張五聚倒了一杯水,讓他靜下心來,仔細回憶,最好能提供幾個鄰居的名字。張五聚想了半天,說有兄弟仨,叫“大狗、二狗、三狗”,還有“老五”、“東風”。老孔要他說這些人的大名,可他一個都說不出來。
這當然難不住孔德才!他憑借扎實的基本功,立即啟動大腦里的“人肉搜索”,一會兒便把這幾個人都想起來了!
“在延慶街賣涼席的是二狗,叫李旭明,在醫(yī)藥公司看自行車的是老五,叫詹道五,”老孔不緊不慢地說,“你明天去找他倆,如果我說的沒有錯,就讓他倆證明你張五聚在這兒住過,你母親當年走失。拿著他倆的證明你再來找我?!?/p>
孔德才說的對不對?他為啥有如此功夫?
要知道,孔德才可是開封市公安局2007年授予的第一批“警民一家親”警務室民警!評定孔德才負責的開封府警務室時,他對群眾的熟悉率達到100%,群眾對他的滿意率達98%,群眾安全感達95%。為此,孔德才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
孔德才把辦理戶口、身份證當成與群眾建立感情的紐帶,在辦理過程中,既增加了對群眾的熟悉率,也提高了群眾的滿意率,可謂是一舉雙得。常常是在責任區(qū)工作時,老孔就把需要辦證的群眾摸清了,由他捎到所里去辦,再把辦好的證件送到群眾手中。
十年來,老孔辦了無數的戶口薄、身份證,可像張五聚這么難辦的卻是第一次遇到!
不過,難是難,事情還是有了轉機——張五聚第二天真的把“二狗”和“老五”的證明拿來了??催^證明,老孔思忖著自己親自再找一個證明人會更穩(wěn)妥,恰好這時居民吳天明和姐
姐來所里辦戶口,老孔知道他們過去在包公湖北路住,就問他們的鄰居有沒有一個叫“油錘”(張相魁的小名)的人,兩人說有。老孔這才松了一口氣。
接下來的程序并不簡單。老孔先到社區(qū)把“二狗”和“老五”的證明蓋上章,然后到張相魁的單位開具《死亡證明》??紤]到魏秀蘭老太太行動不便,老孔又跑到中牟縣親眼見到魏秀蘭,并為她拍了照片。忙完這一大堆“戶外工作”,老孔貓在辦公室,寫了一份詳細的調查材料,填好各種表格,報分局和市局審批。
之后,按照規(guī)定順序,老孔先把魏秀蘭的戶口人到張相魁的戶口薄上,再把張相魁的戶口注銷。最后,老孔給張五聚開具了一份戶籍證明,要他拿著證明去中牟縣公安局辦理準遷證,見到準遷證后,老孔才把魏秀蘭的戶口遷走。
“我能辦的都辦了,盡量不讓張五聚去跑,程序太多,我怕他暈。我都有點暈了?!崩峡追隽朔龌ㄧR,笑著說。
把梁建軍的身份證“釣”出來
孔德才注意上了梁建軍、張麗夫婦。
2008年7月21日,老孔到責任區(qū)走訪時,發(fā)現陜西來的梁建軍、張麗兩口子不知啥時候又搬到了小紙坊街78號付4號,前幾天他倆還在自立街住,搬來搬去的,每次住的時間都不長。
這天只有張麗一人在家,老孔寒暄了幾句,不經意地問了一下搬家的事,張麗說他倆在飯店打工,收入不高,邊住邊打聽便宜的房子,所以就搬了好幾次。老孔說是啊,出來打工不容易,抽空到所里找我把暫住證辦了吧。張麗滿口答應,臉上堆滿了笑容,說孔警官你慢走,沒事多來家里坐坐。這女人挺會來事,老孔心想。
幾天后,倆人還是沒來辦暫住證。這不是第一次了,之前老孔也催過他們,可就是不見人來。此外,老孔見張麗多,見梁建軍極少,這其中該不會有什么問題吧?老孔心中充滿了疑惑。
老孔催辦暫住證還沒有這么費勁過!
老孔人緣好,又是熱心腸,除了給群眾辦戶口、送身份證,還幫助困難戶,給孤寡老人送溫暖,甚至還給軍烈屬、困難戶解決危房問題。責任區(qū)的公共事務他就更操心了:廁所拆了他去協(xié)商建臨時廁所,方便群眾如廁;路燈不亮了,他怕走夜路的群眾不安全,同有關部門聯(lián)系裝上路燈。能幫啥忙幫啥忙,像個“老保姆”似的。
老孔對群眾親,群眾對老孔自然也親,對他工作的支持就更不用說了。一天,老孔在小紙坊街吃早飯時,看見一個生面孔,就問他是不是這里的人。那人回答是暫住戶。老孔就問他暫住證辦沒有。還沒等那人回答,旁邊的熱心群眾就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這可是老孔管的片啊,你還不趕快辦暫住證?”“老孔是個好民警,你可不能給他的工作添麻煩那!”
工作干到這個份上,每個群眾都成了老孔的信息員、治安員,哪還有他不知道的事,哪還會有那么多的案件?3000多人的責任區(qū),每月也就是一、兩起案件,這在城市社區(qū)可真不容易。2009年5月,老孔的責任區(qū)實現了零發(fā)案,可把他高興壞了。
平安,源自老孔的辛勤付出和群眾的支持,也源自老孔對蛛絲馬跡的不放過。梁建軍、張麗辦暫住證的事老孔就沒有放過。
張麗會說話,腦子快,心眼多,老孔怕去得多了張麗起疑,倆口子要是真的犯過事,一旦打草驚蛇,逃之夭夭,豈不遺憾?于是,老孔決定從梁建軍身上突破。
想知道梁建軍啥時候一個人在家,那還不容易!到處都是老孔的信息員。所以那天得到消息后,老孔便若無其事地敲開了梁建軍的門。
梁建軍有點緊張,老孔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使老孔多了一分把握,他用公事公辦的口吻提出了辦暫住證的要求,并說你們忙不用往所里跑了,把身份證給我我給你們辦,說著就把手伸了過去。梁建軍也許是聽說不用去派出所松了口氣,也許是老孔伸過來的手不容拒絕,心情復雜地把身份證掏出來遞給了老孔。
有了身份證就好辦了!老孔回所里一查,馬上把情況向所長作了匯報。當晚,趁梁建軍、張麗都在家時,老孔和幾名民警把他倆堵在了屋里,“兩人看見我臉色都變了?!?/p>
據查,張麗真名周懷娟,陜西某縣銀行職員,與梁建軍同是因涉嫌貪污犯罪的批捕在逃犯。
“我就喜歡這樣的收獲,那種心情無法形容,啥都不能比!”老孔一臉興奮,眸中放光。這樣的時刻,是他最為愜意的時刻。
責任編輯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