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到死,愛不死
馬小淘,本名馬天牧,80年代出生。就讀于中國傳媒大學,在讀碩士研究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魯迅文學院第七屆中青年作家高級研討班學員。已出版長篇小說《飛走的是樹,留下的是鳥》,小說集《火星女孩的地球經歷》等多部作品。
周末與朋友相約吃飯,三個女生嘰嘰喳喳說起暑期檔電影,一個說要去看那部聽起來挺無趣的港片,只為吳彥祖。沒什么好奇怪的,吳彥祖的確是女觀眾掏錢進影院的理由,并且這理由足夠強大。話題順著吳彥祖展開,說著說著,便開始慨嘆光陰荏苒。原來,有人追本溯源提及《美少年之戀》,那里不僅有初出茅廬的吳彥祖,還有華麗亮相的馮德倫。
電影開場,馮德倫扮演的Jet懶洋洋游蕩在中環(huán)的馬路上。他剛剛在公廁誘惑了黃沾客串的騷包太平紳士,輕松賺到3000塊,俊朗的面孔盛滿玩世不恭,有一種不加節(jié)制的動人氣質,如同靈獸攜帶著特殊的氣息,周身散發(fā)出原始的敏感和光明。要我怎么來形容,蝕骨?銷魂?似乎過于香艷,難以傳達那種直接、燦爛、無污染。比較準確的詞匯是:迷人??v使初亮相就交代了男妓的身份,卻絲毫沒有不潔的感受。
這么多年過去,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那愉悅自戀的笑容,以至于我每次經過中環(huán),都在形色匆匆的人流里想起這個畫面。我遇見路人甲乙丙丁,沒有誰走得Jet那么瀟灑明快那么悠閑自得。然而電影里的中環(huán)光影曖昧,仿佛隨時促成誰和誰的邂逅。Jet在漫無目的的游蕩中遭逢了Sam的笑容。一見傾心,不是左思右想的選擇,而是四目相對就抑制不住的浮想聯翩?;チ粜θ?而后擦肩。這個對提供特殊服務已然輕車熟路的少年,其實剛剛情竇初開,一個眼神就兀自雀躍、蠢蠢欲動。他回到“公司”,對男妓同事們講起街頭的驚鴻一瞥,阿青惡作劇地替他登了尋找Sam的廣告。Jet的拷機幾乎被打爆,然而都是與Sam毫無關系的好奇者。好在故事總是峰回路轉,Jet與Sam的線頭不該斷。他終于遇到了正在巡邏的Sam,他是一個警察。
Sam把Jet領回家吃飯,大方介紹給父母,一副友誼地久天長的姿態(tài)。面對Jet的熱情如火,Sam給出模棱兩可的回饋。走一步退兩步,弄得Jet好生疑惑,卻依然不斷爭取。一個義無反顧,一個避重就輕,Jet與Sam的關系在融洽以外顯得撲朔迷離,如同開在水底的花朵,影影綽綽。
與Jet的簡單相比,Sam背負著繁冗的過去。父母的教誨、內心的召喚,他一個也沒耽誤。在榮譽、獎狀中漸漸成為規(guī)矩的職員、英武的警察,筆挺制服里,一派正大光明。而暗地里,卻已曾經滄海,結束了兩段同性戀情,他試過將伴侶離棄,也舔舐過被辜負的瘡痍。安靜雅致的面孔下,是不可思議的過去,仿若一艘恬淡漂流的小帆船,卻其實來自驚濤拍岸的遠方。那是讓旁觀者恍然又錯愕的過往,人生的起承轉合蘊含出人意料的張力——當Sam還叫輝的時候,曾是阿青的情人,甚至就是他無情的背叛促使阿青從呆板矜持的小白領成了放浪形骸的男妓;另一條線索里,Sam曾與明星K.S相戀,亦曾為償還K.S透支的信用卡出賣過色相。阿青、Sam都為所愛飛蛾撲火肝腦涂地做出過被賣了還幫著數錢的巨大犧牲,然而他們輕描淡寫藏起傷口,沒有誰呲牙咧嘴憤憤不平,唯有Jet帶著初次的意亂情迷想盡辦法引誘著Sam的心動。他們對交錯的過去毫不知情,在命運的大網里孤獨地面對著內心的焦灼。
直到Jet假裝扭傷腳,Sam送他回家,與阿青狹路相逢……真相成了一個切口,Jet反而清楚了Sam的取向。他滿懷憤怒和驚喜沖向Sam家,先是一巴掌,后是一個吻,都是狠狠的。兩個年輕的軀體被欲火包圍,終于緊緊糾纏。然而鎖孔的響動又掀起新的波瀾,Sam的爸爸偶然目睹又悄然離去。
短促的交融帶來永遠的分離,面對父親眼角絕望的淚痕,Sam迅速進入夢醒時分的荒涼。多年以來,乖仔Sam被命運圍追堵截,對愛的企圖都指向相同的性別,克服不了愧疚和倉皇,束手無策,找不到出路。怯懦和勇敢同時涌上心頭,他不想刺傷父母,亦無法背棄愛人,兩難之間他做出了最笨拙最簡單的決定。Sam從陽臺一躍而下,狼狽地讓生命戛然而止,眷戀必然是有的,但是那個坎他過不去……
抓狂的Jet收到Sam的絕筆,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在自我判決之前,他第一次直白地表達了愛意。信箋中掉出阿青替Jet登的廣告,那惡搞的啟示是愛人的珍藏,亦是生命寒涼的伏筆。原來Sam一直知曉,原來他們一直心心相印。
他和他在一起不是故事??梢猿蔀楣适碌?是他和他終究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