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買房展現(xiàn)家庭生活和社會現(xiàn)象的電視劇《蝸居》再次掀起了中國式家庭劇的熱潮。
由于劇情貼近生活,講出了市井小民的心聲,該劇著實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懊刻煲槐犻_眼,就有一連串數(shù)字蹦出來,房貸6000(元),吃穿用2500,人情往來600,交通費580,物業(yè)管理費340,”女主角海萍一語道盡了都市人的煎熬。作家肖復興說,“《蝸居》不是承載問題的一個筐,而是刺向當下社會和我們內(nèi)心的一枚刺”。
與中國家庭劇帶來的刺痛感不同,美國熒屏上的家庭劇更多是充滿輕松和幽默。經(jīng)典美式情景喜劇《人人都愛雷蒙德》講述的都是普通家庭生活中的日?,嵤拢患胰唆[出了不少笑話,搞出了不少問題,卻也有別出心裁的解決之道?!督^望的主婦》(海報見上圖)不僅是喜劇,更是時裝劇,因為紫藤街住著一群人到中年仍美艷不可方物的寂寞主婦。劇中,謀殺、恐嚇等橋段隨處可見,卻添加了大量喜劇元素,加布里埃爾教育女兒,勒內(nèi)特掩飾懷孕,布麗險些被捉奸都能笑料百出。
美國家庭劇以喜劇居多。這固然和美國人樂觀的國民性格有關(guān),也與中美兩國對電視劇文化的理解不同有關(guān)。
中國質(zhì)感厚重的家庭劇往往或多或少地承載了文化的內(nèi)涵,因此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很多結(jié)構(gòu)很龐大的跨時代、跨地域的大手筆作品。這些電視劇的導演不僅看重收視率,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有自己的風格,賦予某種社會的明喻或是暗喻。
美劇則純粹以市場為導向,是商業(yè)的產(chǎn)物。美劇邊拍邊播的模式,使得一切都得觀眾說了算,完全以收視率為導向。導演也往往根據(jù)觀眾的喜好與反饋調(diào)整劇本走向。可以說,美劇是導演和觀眾直接互動的結(jié)果。因此美國家庭劇的喜劇色彩,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美國導演的想法,而是美國觀眾想要的效果。
雖然國產(chǎn)電視劇近年來也出現(xiàn)了《奮斗》、《我的青春誰做主》等以年輕人為主體的劇集,但其主要觀眾還是中年人。這個年紀的觀眾,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大都處于事業(yè)、情感和家庭漩渦的中心,品嘗著世事如棋的瑣碎與復雜。他們早過了激情似火的年紀,所以那些講述家長里短、中年危機以及觸及社會問題的電視劇才更容易讓他們產(chǎn)生共鳴。
中國家庭劇的題材也并非一成不變,從早年《渴望》里的文革題材,到后來《中國式離婚》里的離婚主題,再到《蝸居》的主角“房奴”,中國家庭劇在不變的格式之下,其實也通過不停變化的時代主題,使之得以常青常綠?!?/p>
本報特約記者 愛地人 馬 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