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秀
江西省永豐縣不少農(nóng)戶在秋季收獲晚稻后,露地栽培青蒜,12月中下旬青蒜陸續(xù)上市,上市高峰期在春節(jié)期間,恰逢春淡市場,價格高,種植效益比春季高20%~30%。不僅有效消滅冬閑田、提高土地利用率,還成為當?shù)剞r(nóng)民冬季增收致富的新亮點。
1. 田塊選擇及施肥整地 大蒜根系分布淺,對土壤肥力要求高,宜選土質(zhì)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早熟稻田塊。因大蒜喜生地忌重茬,也不宜與同科屬的洋蔥、韭菜等連作,前茬最好是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作物,前茬種植水稻最理想。在水稻收割后,立即清理稻草,重施基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千克、餅肥100~200千克、尿素10~15千克、大蒜專用肥或三元復(fù)合肥20~30千克、生石灰100~150千克(生石灰除殺菌消毒外還可中和南方偏酸性土壤),均勻撒施后深耕細耙,精細整地,做成1.5米寬的平畦,并挖好田內(nèi)橫、縱、圍三溝,做到排灌自如。于每畦中間開好施肥溝,每畝再施入3000千克糞肥后耙平土,同時用25%胺草磷乳油0.2千克對水50千克,均勻噴灑畦面待播。
2. 選種與種瓣處理 為了達到青蒜早上市、供應(yīng)期長、豐產(chǎn)的目的,應(yīng)選抗寒力強、豐產(chǎn)的良種。我們選適宜當?shù)氐漠敿移贩N紅皮香蒜,該品種具有品質(zhì)優(yōu)良、香味濃郁、穩(wěn)產(chǎn)等特點。要選經(jīng)過提純復(fù)壯的紅皮蒜種,標準是無傷口、無病斑、蒜瓣大、底芽齊、頂芽肥壯,于播前3天曬種。曬后去表皮、根系及干縮莖盤,破成單瓣,按大小分放分播。用人尿浸種蒜24小時后拌上草木灰(土雜灰)播種;也可用清水浸泡24小時,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1小時,撈出瀝干水分即可播種。經(jīng)過浸種處理后的大蒜,播種后發(fā)根快,出苗早、齊、壯。
3. 搶時播種及適當密植 秋蒜播種最佳期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旬,而晚稻的收獲高峰期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因此計劃種青蒜的田塊應(yīng)盡量栽植早熟稻,栽植晚熟稻的收割后應(yīng)抓緊時間搶播。因用種量與產(chǎn)量密切相關(guān),為提高產(chǎn)量,播種密度宜大些,適當密植還有利于假莖增長,可使植株脆嫩、品質(zhì)好,一般每畝用種400~500千克,基本苗25萬~30萬株。大蒜的播種方法主要有溝播法、打孔“滿天星”密播法。因其根系淺,不宜深栽。以開溝播種法為例,按溝深4~5厘米、行距5厘米開出種植溝,將種瓣按株距2~3厘米、底芽朝下頂芽朝上直立插入溝底松土中,注意不要斜插或倒伏,以免形成彎彎蒜。播后耬平壟溝,使種瓣頂端覆土厚3~4厘米,并用鏟拍實栽植溝,保證上實下松,然后澆透水。在出苗前及時覆上3厘米厚疏松透氣的覆蓋物,覆蓋物以芒萁最好,用它覆蓋后的青蒜假莖高大,葉片厚而長,商品性好。覆蓋芒萁還可起到保濕、防止雜草滋生免除中耕的效果,沒有芒萁的地方可用稻草、毛草等替代。
4. 田間管理
①澆水。大蒜的葉片小,表面有蠟質(zhì),較耐旱,但由于根系小,吸收能力弱,所以對水分的要求比較嚴格。秋播期由于適逢干燥天氣,在播種后至齊苗前,視天氣情況每隔1~3天澆水1次;出苗后控制澆水,以防徒長;待大蒜退母后,澆1次促苗水;冬前澆1次越冬水。澆水最好選清晨9時前水涼、地涼時進行,每次澆水量不宜過多。
②追肥。幼苗期主要靠種蒜供肥,齊苗后到采收前僅需追2~3次肥,進入采收期后每隔15天施肥1次。追肥以氮肥為主,每次每畝施尿素10~15千克,或硫酸銨10千克,或三元復(fù)合肥15~20千克,追肥后結(jié)合灌水。
5. 病蟲害防治 青蒜本身有殺菌作用,刺激性又強,病蟲害較少,一般不需要打藥。特殊情況下秋播青蒜主要病害有葉枯病、莖腐病、灰霉病,可分別選4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50%多菌靈800~1000倍液、10%灰霉靈800倍液噴霧防治。蟲害主要有薊馬和根蛆,可用吡蟲啉和地樂靈防治。
6. 采收 當青蒜長到20厘米左右高時,便可根據(jù)市場行情盡早陸續(xù)上市。采收方法有選拔粗壯株、去密留稀或者隔株采收,采收時防止斷頭(蒜頭留在土里),應(yīng)連根拔起或用一齒鋤挖取,洗凈泥土等雜物后上市。收獲后及時追施速效氮肥促其生長。在翌年溫度升高前及時收獲完,以防纖維增多、組織老化、品質(zhì)降低及延誤農(nóng)時。
(作者聯(lián)系地址:江西省永豐縣農(nóng)業(yè)局 郵編:3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