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飛
[案例]蘇教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習作2》
從小到大,我們沐浴過多少愛呢?數(shù)不清。你對一直疼愛、呵護你的爸爸媽媽表達過愛嗎?今天回家做一件事,想一想爸爸、媽媽平時是怎么愛你的,然后跑到爸爸(媽媽)面前,看著他(她)的眼睛認真地說:“我愛你!”實在不好意思的話,就寫在紙上給他(她)看。爸爸(媽媽)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呢?試試看!哦,別忘了把整個過程記下來,讓老師、同學一起分享。
我精心備課,認真指導,很快學生們的一篇篇習作放在了我的面前。翻開學生的習作本,一句句感人的話語映入眼簾:
……我心里酸酸的,很不是滋味,便眼含淚花地撲進了媽媽的懷里說:“媽媽,我真的愛您!”然后昂起頭看著媽媽。忽然,我感到臉上有幾滴濕濕的暖暖的淚珠,不,不是我的,而是媽媽的。我抬起手臂擦掉了眼淚,剛想張嘴詢問,媽媽卻含糊不清地說:“我也愛你,女兒長大了,學會了感恩?!眿寢尩哪樕戏撼隽诵腋5募t光,我和媽媽含著淚水相視笑著,很甜,很美……(梁玉佳)
……爸爸平時總是早出晚歸,雙手滿是硬硬的老繭,真辛苦!我再也忍不住了,大聲地說:“爸爸,我愛您!謝謝您十多年來對我的養(yǎng)育?!敝灰姲职值淖旖莿恿艘幌?似乎想說什么,卻什么也沒說……(張露)
讀著學生們的習作,既為人子,又為人父的我,也覺得鼻子酸酸的,拿起紅筆卻又放下了,直覺告訴我:應讓家長們先讀一讀這篇習作!于是,我把習作本發(fā)給學生,要求他們把習作送給父母看一看,并請父母寫出自己的看法??粗蠖鄶?shù)學生那疑惑的表情,我內心也直嘀咕:會是怎樣的一種結果呢?
第二天,學生的習作本如期放到了我的辦公桌上,我的手顫抖著,慢慢地打開:
“陳磊,當你第一次對我說:‘媽媽,我愛您!我真是感慨萬千啊!更讓媽媽高興的是,你對媽媽的兩次批評都能正確理解,媽媽真的要祝賀你。但媽媽還是要給你提個建議:文中所寫的第二件事,有點兒夸張,我覺得還是實事求是地寫比較好,你說呢?”(陳磊母親)
“小龍,正如你文章中所寫的一樣,媽媽聽到你終于說出‘媽媽,我愛您時,我是多么高興。媽媽更是無比愛你,把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媽媽扶你一步一步學走路,教你一句一句學說話,看到你蹦蹦跳跳地背著書包去上學,我從心底感到欣慰。有時工作累了,一回到家,只要看到你飛快地向我跑來,一切勞累和煩惱頓時都被拋到九霄云外去了。”(杜小龍母親)
“兒子,讀了你的習作,我覺得里面所寫的兩件事都很真實、具體,也很讓我感動。但是文章中有幾個錯別字,比如:‘昨天的‘昨寫成了‘目字旁。我認為,當你遇到不會寫的字時,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問老師、問同學,千萬不能隨便就寫上去了?!?張俊偉父親)
“孩子,小時候你一直跟爺爺、奶奶在一起生活,和我感情淡薄。你總說我不疼你,跟我也沒什么話說,我內心非常難過,有哪位母親能夠忍受自己孩子與她的疏遠呢?直到2004年奶奶去世了,你才跟我一起生活,我們之間也才慢慢建立起感情。昨天,我是第一次聽到你說:‘媽媽,我愛您。聽見你這句話,我的心里像翻倒的五味瓶,可想而知,這句話在我心里的份量,它暖化了我那顆冰冷的心,我當時真想抱著你痛哭一場,真想大聲地告訴你:‘孩子,媽媽也不想把你交給爺爺奶奶撫養(yǎng),那是被逼無奈呀!”(白丹青母親)
“昨天,是令我難忘的日子,你不但為我洗腳,竟然還說出那么多件我曾經(jīng)為你做過的事情。其實,有些事情我已經(jīng)忘記了。聽了你的話,我很驚訝,讀了你的習作,我更是感動……我忽然發(fā)現(xiàn)我的女兒不但長大了,懂事了,而且知道報恩了……請老師多給我們一些這樣的機會,更多地了解孩子?!?張巖父親)
[反思]
如果說學生的表白令我感動,那么家長的心語則讓我驚喜:讓家長參與習作點評是完全可行的!理由如下:
一、 有需求
“請老師多給我們一些這樣的機會,更多地了解孩子?!边@是張巖同學的父親發(fā)出的請求,也道出了多數(shù)家長的心聲。調查發(fā)現(xiàn):90%以上的家長表示,在工作之余,他們最想做的事就是看看孩子的作業(yè),尤其是習作。他們希望參與習作點評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是了解孩子的習作狀況,給予督促和指導。可是,現(xiàn)實的情況是,孩子們的習作幾乎都是在學校完成的,完全由教師批改,家長甚至幾年都看不到孩子的習作,對孩子的習作狀況幾乎一無所知,這種現(xiàn)象直接導致了習作教學中“家庭教育”的缺位。而習作能力恰恰是最重要的書面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家長對于習作關注的缺位,在一定程度上誘發(fā)了學生對習作的輕視,從而造成習作教學效益的低下。
二是加強溝通,消除誤解,加深理解?,F(xiàn)在的孩子,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在家的時間也幾乎都用于做作業(yè),家長很少有機會與他們交流,以至于造成有些孩子與家長之間產(chǎn)生了隔閡。家長們通過點評習作,一方面可以透視孩子心理,觸摸孩子思想深處的脈搏,以便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機會向孩子袒露心跡,消除孩子對自己的一些誤解,密切與孩子之間的關系。相信上述案例中的杜小龍和白丹青兩位同學,在讀了家長批語后,一定會更深切地體會到父母對他們的關愛。
二、 有能力
我們應該看到,現(xiàn)在的家長,素質普遍較高,有不少家長還受過高等教育,他們有能力點評孩子的習作,上述案例就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也許有些家長文化層次相對低一些,在點評孩子的習作時,無法糾正那些易混淆的字,不能從審題、選材、謀篇布局等方面對孩子進行專業(yè)性的指導,但是他們至少能看懂習作內容、判定孩子寫作態(tài)度是否認真吧。我們讓家長參與習作點評,并不是要以家長點評代替教師的批改,意在引導家長對于孩子的習作給予更多的關注,重在幫助孩子端正習作態(tài)度。因此,我們并不苛求家長的點評達到多么高的水準,也就是說,家長的點評是輔助性的,教師的批改仍然必不可少。
三、 有優(yōu)勢
盡管家長點評習作是輔助性的,但卻有諸多優(yōu)勢:
其一,長期以來,教師是學生習作的唯一讀者和評判者,一位教師同時面對幾十位存在不同差異的學生,想采取個性化的逐一面批,顯然不現(xiàn)實;而我們的家長卻可以做到這樣一對一地交流。而且教師點評,常常不自覺地采用“橫向比較”的方式,因而會較多地看到習作中的不足,往往挑剔有余而賞識不足;而家長的點評卻恰恰相反,“縱向比較”是他們必然采用的方式。因而,他們會更多地看到孩子在原有習作水平上的進步,肯定、贊賞較多,這有利于幫助孩子揚長避短,克服自卑、怯懦的心理,強化習作的自信心。
其二,在點評時,家長倘若能筆中含情,筆下傳情,以殷殷真情去評價習作,去呼喚心靈,其指導效果肯定更佳。家長點評習作,有利于孩子從小養(yǎng)成“寫真事,說真話,抒真情”的好習慣,塑造健全的人格。盡管父母大多對孩子懷有極大的包容心,但是卻極少有家長會縱容孩子撒謊,他們只要發(fā)現(xiàn)習作中有不屬實的內容,都會如實地給孩子指出并給以耐心地教育和引導,上述案例中陳磊同學的母親就是如此??梢哉f,家長們發(fā)揮了強有力的監(jiān)督作用。
其三,讓家長參與習作點評,對常規(guī)的習作評改范式是一個突破,能夠使學生產(chǎn)生一種新鮮感,他們會以好奇的心理認真閱讀批語并仔細辨析:老師跟家長的點評有什么不同?誰的意見更有道理?這樣,批語的指導作用就能夠得到較充分地發(fā)揮了。
在學生家長的文化素養(yǎng)日益提高的今天,適時、適度地讓他們參與習作點評,無疑為封閉的習作評改打開了“一扇窗”,送去了一縷“新鮮空氣”,讓單調的習作評改變得多彩、靈動起來。
(作者單位:徐州市睢寧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