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
在“156工程”中,被安排在首都北京的項目有4個,1個民用,3個軍工,其中之一就是798工廠。半個世紀后,798成為北京城里最出名的藝術家群落。
在京的4個項目中,有兩個是電子企業(yè),它們都在東郊的酒仙橋地區(qū),一是北京有線電總廠,編號738,另外一個就是華北無線電器材聯合廠,它由718、798、706、707、797、751六個工廠聯合組成,其中798的名氣最大,當地人就把這一片廠區(qū)統(tǒng)稱為798大院。738研制出了我們的第一臺電子計算機、第一部自動電話交換機和第一臺銀行自動柜員機,798最出名的紀錄是,在1958年自主研制出了純度在99.99%以上的單晶硅,這是中國半導體產業(yè)的革命性突破。在后來的三十多年里,798工廠一直是半導體產業(yè)的領先者,它為全國三十多條國產化半導體生產線配套供應前工序設備,連續(xù)承擔并完成了國家下達的眾多科技攻關任務。
與其他“156工程”不同的是,798是由東歐的民主德國援助建設的。當時的東德副總理厄斯納親自組織成立了718聯合廠工程后援小組,利用東德的技術、專家和設備生產線,完成了這項工程。除了技術的先進性外,它最獨特的地方是具有典型的德國包豪斯建筑風格。它的建筑設計商是德紹建筑機構,它和著名的包豪斯學校在同一個城市。因此,聯合廠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風格,是實用和簡潔完美結合的典范。德國人在建筑質量上追求高標準。比如,抗震強度的設計在8級以上,而當時中蘇的標準都只有6~7級;再比如,為了保證堅固性,使用了500號建筑磚;還有,廠房窗戶向北,而當時一般建筑物的窗戶都朝南,這種設計可以充分利用天光和反射光,這就保持了光線的均勻和穩(wěn)定。
798和738曾經是北京最出名和最神秘的大工廠之一,在這里工作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誰要是問他們在哪兒工作,回答都說是軍工廠,其他一概保密,這種神秘感能引起無數人的羨慕。曾有工人回憶他到798工作第一天時的情形:我當時在大山子下了車,車站附近是一片居民區(qū),最顯眼的就是一個由解放軍把守的大院子。這個大院子里面全是花草樹木,就像是一個大花園,在樹木的掩映下依稀能看見里面的紅磚樓。我上前詢問把守的解放軍:“706廠在哪兒?”但是得到的答案卻是不知道,可是此地不再有其他更像工廠的建筑了。這個謎底直到我正式工作后才解開,原來“706”是軍工廠的代碼,在當時是要保密的。我當時詢問的地方就是798大院。
1960年,738大院出了一個工人指揮家束衡,他創(chuàng)作了一首《有線電廠在前進》的進行曲。在有關部門的安排下,6月5日,車工束衡走上北京人民劇場的舞臺,指揮中央交響樂團演出由他創(chuàng)作的樂曲。在演出節(jié)目單上,工人指揮束衡的名字排在中國最著名的指揮家李德倫的前面,這在當年是一個十分轟動的新聞,它證明了工人階級的先進性和無所不能。
然而,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738和798與所有的國營企業(yè)一樣,漸漸跟不上時代的腳步了,各個工廠的衰敗開始顯現。人們不再以進大院工作為榮,相反,但凡有點門路的人想方設法調動工作。到90年代中期,紅極一時的大院企業(yè)陷于停產半停產狀態(tài),工廠一半以上的工人下崗分流,大多數生產車間停止運行,798的在職人員從近兩萬人遞減到不足4000人。工廠實在沒活兒干,只好靠出租閑置廠房和賣地皮來賺錢。
2002年,一位名叫洪晃的女文化人突然瞄上了它,洪晃是民國政治家章士釗的外孫女、共和國外交部長喬冠華的繼女。她看中798獨特的國營工廠氣息一衰敗、僵硬,與商業(yè)氣氛格格不入,于是在這里以極便宜的價格租了一個車間,當做自己的藝術工作室。跟她一起看中798的,還有做藝術網站的美國人羅伯特,他租下了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后公司的模樣。在洪晃和羅伯特的鼓吹和示范下,一些前衛(wèi)藝術家也先后看中了這里寬敞的空間和低廉的租金,紛紛租下一些廠房作為工作室或展示空間,798藝術家群體的“雪球”就這樣滾了起來。美國《時代周刊》將這里評為最有文化標志性的22個城市藝術中心之一?!都~約時報》甚至將這里與紐約當代藝術家聚集區(qū)SOHO相提并論。
就這樣,一個瀕臨死亡的國營工廠突然搖身變成了北京城最具時尚氣息的地方。
798廠區(qū)內的所有車間,廠房甚至斑駁的機床、生產線等都被保留下來。它們像一堆已經被掏空了靈魂的軀體,藝術家們用各自的表現手法將之徹底地“波普化”,那曾經蕩漾了四十多年的勞動熱情、革命紀律和政治崇拜突然被凝固下來,并呈現出一種很夸張和怪異的神情。到2004年,這里已經聚集了200多家來自十來個國家的文化機構和個人工作室,北京市政府已經決定將這里列為“優(yōu)秀近現代建筑”進行保留。很多年后,當全中國的老牌國營工廠都已經被拆遷一空之后,798作為唯一的幸存者被留存下來。當然,這是一種誰也沒有預料到的結局。
2008年,一家報紙用這樣的細節(jié)展開了它對798的描寫:“慷慨激昂的《有線電廠在前進》進行曲過后,在798,嫵媚、陰柔的昆曲正在響起。這天晚上,《仁》俱樂部舉辦答謝酒會,請來兩位戲劇梅花獎得主,演出昆曲《長生殿》?!?/p>
這個吟唱唐明皇、楊貴妃愛情故事的地方,半個世紀前,是798大院的大食堂,每次開飯前,這里的工人都要站著高歌一首激情昂揚的革命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