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軍
現(xiàn)代營養(yǎng)科學的發(fā)展為引導人們科學、合理地進行食物消費奠定了基礎,人類正逐步從“吃飽求生存”向“好吃求健康”轉變。食物已不再僅是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即傳統(tǒng)意義上的營養(yǎng)素。中國的食療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經過長期的實踐,發(fā)現(xiàn)有的食物本身就可以防病治病。當前研究人員已開始注意到食物中某些非營養(yǎng)成分所具有的特殊功效。研究表明,許多植物性食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功效。
近年來,葡萄皮的黃酮類提取物引起消費者的極大興趣,醫(yī)學專家認為常吃含葡萄皮黃酮的保健品可以預防心肌梗塞或中風;山楂、姜、洋蔥等對保護心臟功能、消除動脈硬化是有益的;橘子、香菇、蘆筍有抗癌、抗病毒功效;大豆、絲瓜、苦瓜等有增強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作用。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自由基的氧化損傷是生物體一系列病癥的根源,它能引起DNA鏈斷裂,染色體易位,堿基缺失,生物膜結構破壞,生殖細胞染色體畸變與癌變、衰老,組織細胞損傷。多年來人們一直在尋找有效的生物抗氧化劑,并發(fā)現(xiàn)了維生素C、維生素E、β-胡蘿卜素、硒等抗氧化物,但這些物質抗氧化作用劑量大,且易自身氧化破壞,因此其使用受到限制。
現(xiàn)在,人們開始從天然食物中尋找有效抗氧化活性物質,從植物資源中篩選同時具有抗氧化、抗誘變及抗癌功效的活性成分。國內外研究顯示,多吃蔬菜和水果有防癌抗癌的功效,我國的某些中草藥有防病治病的作用(如免疫調節(jié)、抗腫瘤和抗疲勞等),究竟是什么物質在起保護作用?這引起了研究人員極大的興趣。一系列研究證實,蔬菜、水果以及某些中草藥中含有一大類非營養(yǎng)成分的植物性化合物,諸如類黃酮、異硫代氰酸酯類及一些被稱之為植物性生物激活素的物質,它們具有抗氧化、抗誘變、抗腫瘤、激活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等多種生物學功效,尤其是類黃酮更是備受矚目,后者包括黃酮、異黃酮、黃酮醇、黃烷酮及其甙類等。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顯示,某些植物性食物,如洋蔥具有特殊藥用價值,其中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硫氨基酸等混合物有降脂作用,其中的抗變異原性物質能抑制致癌物對DNA的損傷。目前國外已從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等)中分離、鑒定了多種具有抗氧化和抗誘變的成分。這些植物性化合物除能直接清除自由基、阻斷自由基鏈式反應外,還能通過誘導Ⅱ相酶類,如谷胱甘肽S-轉移酶(GST)及醌還原酶(QR)將致癌物代謝失活后排出體外??茖W家用抗微核實驗模型對一些黃酮和黃酮醇衍生物進行篩選,發(fā)現(xiàn)大多數黃酮醇有抗苯并芘誘導嗜多染紅細胞微核分裂的作用,槲皮素不僅對多種致癌物、促癌劑和致突變劑有拮抗作用,而且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且發(fā)現(xiàn)其分子結構中雙鏈是抗癌作用所必需的。
黃酮,尤其是五羥黃酮和黃酮醇均具有較強的抗誘變或抗腫瘤活性。有人用抗誘變或致突變同步快速試驗檢測發(fā)現(xiàn),蘋果、桔子、香蕉、雪花梨、韭菜等提取物對卡鉑、甲基芐肼等誘變毒性均有拮抗作用,十字花科植物性食物中的二硫酚硫酮、芳香異硫氰酸是細胞發(fā)生惡變的天然抑制劑,另外一些多酚低分子化合物能抑制變異物質活化,抑制亞硝基化合物中具有代表性的N-甲基、N-硝基、N-亞硝基胍等變異物質及致癌物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花椰菜在抗癌、防癌方面有獨特作用,它除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β-胡蘿卜素,能阻止癌細胞形成和遏止癌細胞生長的作用外,含有的吲哚物質還能降解人體內雌激素,阻止活性雌激素對乳房細胞的刺激,起防癌、抗癌功效??茖W家已證實茶多酚、大豆異黃酮可抑制致癌物誘導的異常增殖,銀杏提取物是已知的有效抗氧化劑(其中主要含槲皮素、三羥黃酮醇),能防止自由基誘發(fā)的損傷,抑制基因突變,尤其是多食用大豆及其制品能有效預防雌激素相關的乳腺癌、結腸癌和前列腺癌的發(fā)生。
Yoshioka等人發(fā)現(xiàn)綠茶濾液能抑制β-射線誘導的DNA斷裂,茶多酚對r-射線所致細胞損傷有一定防護作用,自由基清除劑N-乙酰半胱氨酸、維生素C、維生素E能抑制紫外線誘發(fā)的DNA損傷等。國外給航天員補充抗氧化劑(主要是維生素A、維生素E、維生素C、β-胡蘿卜素),并提出天然食物中含有多種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生理活性物質。
除此之外,天然食物中還存在植物性生物激活素,它們能激活機體代謝系統(tǒng),誘導諸如干擾素、轉移因子分泌,增強非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功能和造血功能(這些物質可能為植物多糖、植物總酸、多肽調節(jié)素、多核苷酸、肽聚糖類、特殊的抑菌、殺菌物質等)。另外。還有一些物質能穩(wěn)定植物神經系統(tǒng)功能,增強機體的應激適應力和耐力。
目前,植物性食物潛在的生物學功能正在被逐步揭示,若能充分利用好這些天然植物資源(包括中草藥),從中篩選、提取具有特定生物學功能的植物性化合物或特定的功效成分,必將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天然食物中植物性化合物特定生物學功能及其與人體健康關系的研究也正成為新的研究熱點,預計這類物質有重要應用價值和廣泛的前景。美國人提出用自然界植物制備生理活性物質;德國政府鼓勵用天然植物汁液中有效成分來預防人類某些疾病,并認為這是一項非常重要而有意義的工作;日本國立癌癥預防研究所已著手從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篩選有效成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從植物性食物人手,開發(fā)“抗病保健食品”,通過提取有效成分,綜合利用多種植物不同的抗病特性,科學組方,研制系列保健品。有的研究者還力圖探明其功能因子或療效成分,以及這些功能因子的分子結構,該項工作其意義不可估量。總之,日常生活中只要不偏食,做到科學擇食,食物多樣化,有意識地多攝取各種蔬菜和水果就能增強自身防病、抗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