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理解和規(guī)定的演變過程

      2009-12-15 09:09:44劉志洪
      唯實 2009年11期
      關鍵詞:歷史唯物主義

      摘 要: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理解和規(guī)定經(jīng)歷了三個不同時期:從博士論文到《論猶太人問題》是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物質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和《神圣家族》是對唯物主義含義的感性唯物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到晚年是對唯物主義含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

      關鍵詞:物質主義;感性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

      中圖分類號:A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1605(2009)11-0032-04

      作者簡介:A劉志洪(1982- ),福建泉州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yè)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

      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理解和規(guī)定是一個亟需重新理解的重要理論問題。以往的主流觀點認為,馬克思在一生中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理解和規(guī)定從來沒有發(fā)生過改變,一直都是唯物主義在西方哲學史上的含義:世界的本體是物質,意識是派生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與此不同,本文認為,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理解和規(guī)定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經(jīng)歷了兩次重大轉變和三個不同時期:從博士論文到《論猶太人問題》是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物質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時期;《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和《神圣家族》是對唯物主義含義的感性唯物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時期;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到晚年是對唯物主義含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時期。需要說明的是,本文考察的只是馬克思在每一時期所主要理解和規(guī)定的唯物主義含義。事實上,在每一時期,馬克思都認為有不同的唯物主義形態(tài)存在,它們的含義是不同的。

      一、物質主義的理解和規(guī)定

      唯物主義這一概念在使用過程中被賦予多種不同的含義,其中,一個在學術界和民間都廣為流行的含義是純粹追求物質利益、物質享受,等同于物質主義、享樂主義、實利主義。馬克思主義者特別厭惡對唯物主義含義的這種理解,然而十分有趣的是,在人們心目中一向以科學的唯物主義者形象出現(xiàn)的馬克思在早年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理解就十分接近于這種為恩格斯晚年激烈批判的庸人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理解。

      大學時代的馬克思是一位典型的唯心主義者。在博士論文的獻詞中,馬克思熱情洋溢地歌頌了唯心主義:“令人堅信不疑的、光明燦爛的唯心主義,唯有唯心主義才知道那能喚起世界上一切英才的真理……唯心主義不是幻想,而是真理。”[1]9顯然,此時作為青年黑格爾派重要成員、深受黑格爾和青年黑格爾派影響的馬克思高度贊同唯心主義,當然必然反對“真理”的對立面——唯物主義。

      在《萊茵報》時期,雖然社會現(xiàn)實在一定程度上挑戰(zhàn)和動搖了唯心主義在青年馬克思心中的權威地位,但還沒有能夠從根本上改變馬克思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劇了馬克思對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與批判態(tài)度和對唯心主義理想的追求,使得馬克思更加痛恨純粹追求物質利益、物質享受的唯物主義。在博士論文中沒顧得上批判這種唯物主義,可是對這種唯物主義早已滿腔怒火的馬克思進入——《萊茵報》就對這種唯物主義展開了口誅筆伐。在著名的《關于林木盜竊法的辯論》一文中,馬克思寫道:“這種下流的唯物主義,這種違反各族人民和人類的神圣精神的罪惡……認為,在討論林木法的時候應該考慮的只是樹木和森林,而且不應該從政治上……不應該同整個國家理性和國家倫理聯(lián)系起來解決每一個涉及物質的課題?!?sup>[1]289-290我們看到,馬克思把那些同意將貧民拾撿枯枝的行為認定為犯罪行為的人輕蔑地稱為“下流的唯物主義”者,認為這些“下流的唯物主義”者根本不考慮國家理性和國家倫理,不考慮人類的神圣精神,而只是追求一己私利??梢?馬克思在這里是把唯物主義理解為純粹追求物質利益的物質主義的。

      盡管《黑格爾法哲學批判》手稿孕育了馬克思主義最初的“思想基因”,但是此時的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物質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以及對唯物主義的否定和批判態(tài)度依然沒有發(fā)生改變。馬克思批判了官僚政治內(nèi)部的唯物主義:“在官僚政治內(nèi)部,唯靈論變成了粗陋的唯物主義,變成了消極服從的唯物主義,變成了信仰權威的唯物主義,變成了某種例行公事、成規(guī)、成見和傳統(tǒng)的機械論的唯物主義。就單個的官僚來說,國家的目的變成了他的私人目的,變成了追逐高位、謀求發(fā)跡……把現(xiàn)實的生活看作物質的生活……官僚政治必須使生活盡可能物質化?!?sup>[2]60-61只要看馬克思加在唯物主義上的形容詞:“粗陋的”、“消極服從的”、“信仰權威的”、“機械論的”,我們就知道此時的馬克思仍舊多么痛恨唯物主義了。顯然,在馬克思看來,官僚的唯物主義只是追求私人的目的和物質利益,他們把現(xiàn)實的生活只是看作物質的生活。可見,馬克思在此也是把唯物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為純粹追求物質利益、物質享受的物質主義。

      在《論猶太人問題》一文中,馬克思提出,西方近代政治革命消滅了市民社會的政治性質,使市民社會變成了純粹的市民社會,亦即純粹追求私人目的和物質利益的地方。馬克思稱之為市民社會的唯物主義的完成:“國家的唯心主義的完成同時也是市民社會的唯物主義的完成。擺脫政治桎梏同時也就是擺脫束縛住市民社會利己精神的枷鎖。政治解放同時也是市民社會從政治中得到解放……封建社會已經(jīng)瓦解,只剩下了……作為它的真正基礎的人,即利己的人。”[2]187很顯然,這里的唯物主義仍舊是純粹追求物質利益、物質享受的物質主義,當然,仍舊遭到了一心追求理想、以類生活為最高目標的馬克思的批判??梢?直至此時,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物質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以及對唯物主義的否定和批判態(tài)度始終沒有改變。

      綜上,從博士論文到《論猶太人問題》,馬克思一直把唯物主義的含義理解和規(guī)定成和物質主義一致的純粹追求物質利益、物質享受,一直對唯物主義持否定和批判態(tài)度。

      二、感性唯物主義的理解和規(guī)定

      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的這種物質主義理解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和《神圣家族》中有了根本改變。不過,不是轉向傳統(tǒng)教科書理解模式所認為的唯物主義在西方哲學上的含義,而是轉向費爾巴哈感性唯物主義。高度贊同費爾巴哈人本主義感性唯物主義的青年馬克思不再把唯物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為物質主義,而是按照費爾巴哈的做法,對其進行感性唯物主義的理解和規(guī)定。

      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理解和規(guī)定的變化第一次出現(xiàn)于《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青年馬克思提出,費爾巴哈的一項偉大功績在于“創(chuàng)立了真正的唯物主義和實在的科學”[2]314。顯然,在此時的馬克思看來,其他的各種唯物主義都不是真正的唯物主義,只有費爾巴哈的人本主義感性唯物主義才是真正的唯物主義。而費爾巴哈這種真正的唯物主義——感性唯物主義的含義就是重視感性和直觀。馬克思還批判了自然科學中的抽象物質——唯心主義的方向。“如果把工業(yè)看成人的本質力量的公開的展示……自然科學將失去它的抽象物質的或者不如說是唯心主義的方向?!?sup>[2]307既然抽象物質是唯心主義,那么顯然,在馬克思心目中,唯物主義強調(diào)的就是感性物質。由此可見,馬克思此時所理解的唯物主義是感性唯物主義。

      在《神圣家族》中,馬克思基本上延續(xù)了他在《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中的思想,主要哲學思想和唯物主義觀點也是和費爾巴哈一致的人本主義感性哲學和感性唯物主義,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理解和規(guī)定同樣也是感性唯物主義的。馬克思費爾巴哈式的愛情觀點表明了這一點,“被愛者是感性的對象,而批判的批判最低限度也會要求對象成為一個非感性的對象。然而愛情卻是非批判的、非基督教的唯物主義者。”[3]25馬克思認為,青年黑格爾派把感性的對象變成非感性的對象,把感性變成非感性。顯然,在這句話中,“批判的”指的是思辨的、抽象的和非感性的,“基督教的”也是指禁欲的、非感性的。可見,這里唯物主義的含義也是重視感性、感性對象、感性的需要。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的感性唯物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在他關于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的論述中最為集中地體現(xiàn)了出來。首先,對法國唯物主義的現(xiàn)實基礎和理論性質的判斷表明此時的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的感性唯物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在馬克思看來,法國唯物主義的唯物主義實踐和理論是反神學、反形而上學的趨向于直接的現(xiàn)實、塵世的享樂和利益、塵世的世界的實踐和理論。顯然,這種唯物主義是和人本主義的感性唯物主義一致的,重視感性、感性的人和人的感性。其次,對法國唯物主義人本主義派別的理論來源——英國唯物主義的見解也表明此時的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的感性唯物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馬克思對培根物質的運動有著獨特的理解,強調(diào)培根的運動不僅是機械的和數(shù)學的運動,而且更是趨向、生命力、緊張、物質的痛苦。顯然,這些都是感性的生命活動。這一獨特的理解反映出此時馬克思人本主義的感性唯物主義思想?!拔ㄎ镏髁x在它的第一個創(chuàng)始人培根那里……物質帶著詩意的感性光輝對人的全身心發(fā)出微笑?!?sup>[3]163馬克思對培根的唯物主義評價甚高,因為培根的唯物主義符合馬克思此時高度贊同的人本主義唯物主義。顯然,這種感性唯物主義重視的是感性,即物質,馬克思看重的也是物質的感性。同理,馬克思批評霍布斯道:“唯物主義……變得片面了……感性失去了它的鮮明的色彩而變成了幾何學家的抽象的感性……唯物主義變得敵視人了。……唯物主義只好抑制自己的情欲,當一個禁欲主義者。它變成理智的東西,同時以無情的徹底性來發(fā)展理智的一切結論?!?sup>[3]163-164一句話,霍布斯的唯物主義偏離了人本主義感性唯物主義的正確道路,忽視了感性的方面。這清楚表明,此時的馬克思重視的唯物主義是感性唯物主義,對唯物主義的理解是感性唯物主義的。最后,對法國唯物主義人本主義派別基本觀點的理解也說明此時的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的感性唯物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瓣P于人性本善和人們智力平等,關于經(jīng)驗、習慣、教育的萬能,關于外部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關于工業(yè)的重大意義,關于享樂的合理性等等的唯物主義學說”,“人是從感性世界和感性世界中的經(jīng)驗中汲取自己的一切知識、感覺”,“正確理解的利益是整個道德的基礎”[3]166。很顯然,馬克思概括的這些法國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以及這一部分結尾處他所摘引的法國唯物主義的觀點都是感性唯物主義的觀點,偏重感性的方面。這也表明了馬克思所理解的唯物主義是感性唯物主義。

      綜上,從《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到《神圣家族》,馬克思把唯物主義的含義理解和規(guī)定為感性唯物主義重視感性的方面。

      三、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解和規(guī)定

      費爾巴哈人本主義感性唯物主義將馬克思引向了通往科學唯物主義的方向,但是馬克思并沒有停留于此,而是繼續(xù)前行,形成了新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與此一致,對于唯物主義的含義,馬克思也改變了之前感性唯物主義的理解和規(guī)定,轉向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解和規(guī)定。伴隨著歷史唯物主義總的思想的萌芽、發(fā)展和成熟,馬克思對新唯物主義含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也大致經(jīng)歷了開始、基本形成和最終確定三個階段。

      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是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開始的?!叭说谋举|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薄啊诮谈星楸旧硎巧鐣漠a(chǎn)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個人,是屬于一定的社會形式的?!薄叭可鐣钤诒举|上是實踐的?!?sup>[4]56“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的人類?!?sup>[4]57雖然馬克思在這一簡短的提綱中沒有也不可能詳細論述新唯物主義的含義,但從這些耳熟能詳?shù)脑捳Z中還是可以看出馬克思對新唯物主義含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解和規(guī)定。明顯地,新唯物主義的主要研究對象和思想觀點已經(jīng)不再是1844年感性唯物主義時期的感性和直觀了,而是變成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社會形式”、“社會生活”、“社會關系”和“人類社會或社會化的人類”了。

      在 《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 中,A新唯物主義世界觀——歷史唯物主義初步形成,馬克思對新唯物主義的含義做了一生中最集中、最系統(tǒng)、最詳細的論述。至此,馬克思賦予新唯物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含義基本形成?!胺▏撕陀恕吘棺髁艘恍闅v史編纂學提供唯物主義基礎的初步嘗試,首次寫出了市民社會史、商業(yè)史和工業(yè)史?!?sup>[5]顯然,在馬克思看來,寫出市民社會史、商業(yè)史和工業(yè)史為歷史編纂學提供了唯物主義基礎。由此可以推知,在馬克思心目中,市民社會史、商業(yè)史和工業(yè)史就是人類歷史的唯物主義基礎。用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的術語來表達就是,物質生產(chǎn)和物質交往及其形式是歷史的唯物主義基礎??梢?馬克思在這里賦予唯物主義的含義是:物質生產(chǎn)和物質交往及其形式是人類歷史的現(xiàn)實基礎,是上層建筑和思想觀念的現(xiàn)實基礎?!斑@種最后的嘗試所反對的不是物質關系的現(xiàn)實形式……而是這些世俗關系的天國精煉品……費爾巴哈揭露了宗教世界是世俗世界的幻想……這個問題甚至為德國理論家開辟了通向唯物主義世界觀的道路,這種世界觀沒有前提是絕對不行的,它根據(jù)經(jīng)驗去研究現(xiàn)實的物質前提?!?sup>[6]這段話中的唯物主義又是什么意思呢?馬克思告訴我們,“唯物主義世界觀”根據(jù)經(jīng)驗去研究現(xiàn)實的物質前提。而在這段話中,“現(xiàn)實的物質前提”指的是“世俗世界”中的“物質關系的現(xiàn)實形式”,也就是在一定生產(chǎn)力基礎上的現(xiàn)實的生產(chǎn)關系。在馬克思看來,這種現(xiàn)實的“物質關系”是宗教的現(xiàn)實基礎,正是這個世俗世界現(xiàn)實“物質關系”的內(nèi)在矛盾造成了宗教世界、宗教的產(chǎn)生。由此可見,這里唯物主義的含義也是一定物質生產(chǎn)力基礎上的物質關系,是上層建筑和思想觀念(宗教)的基礎,必須從物質關系出發(fā)。

      馬克思新唯物主義思想是不斷豐富和發(fā)展的。經(jīng)過長期的實踐斗爭和理論研究,尤其是通過50年代在倫敦對政治經(jīng)濟學進行的第四次系統(tǒng)研究,在《政治經(jīng)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對唯物史觀做了經(jīng)典概括。這標志著馬克思新唯物主義的最終形成,同時,也是新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含義的最終確定。從此,一種嶄新的獨特的唯物主義含義就屹立于哲學史之林了。

      思想變革后的馬克思賦予新唯物主義的一直是上述歷史唯物主義的含義,馬克思的眾多論述都清晰地表明了這一點。在1850年9月15日的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中央委員會會議上,馬克思指出:“他們提出唯心主義觀點代替宣言的唯物主義觀點。他們不是把現(xiàn)實關系、而是把意志描繪成革命中的主要東西?!?sup>[7]與此相似,在1870年4月19日致保?拉法格的信中,馬克思這樣批判巴枯寧道:“這種理論完全是以陳舊的唯心主義觀點為依據(jù)的,……認為現(xiàn)在的法學是我們經(jīng)濟制度的基礎,而不是把我們的經(jīng)濟制度看作我們法學的基礎和根源!”[8]在1877年致威?白拉克的信中,馬克思也對《未來》雜志做了同樣的批判:“《未來》雜志……的主要意圖就是用關于‘正義等等的虛妄詞句來代替唯物主義的認識?!?sup>[9]從以上三段非常相似的論述可以看出,在馬克思看來,同新唯物主義相對立的唯心主義主張意志、道德原則、思想觀念、上層建筑等是人類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因素,是共產(chǎn)主義革命的決定性因素。和這些形形色色的唯心主義觀點相反,馬克思的新唯物主義主張只有一定生產(chǎn)力基礎上的現(xiàn)實關系、經(jīng)濟制度才是人類社會歷史的決定性因素,才是思想觀念和上層建筑的決定性因素,才是共產(chǎn)主義革命的決定性因素。可見,這三段話中的“唯物主義觀點”、“唯物主義的認識”中的唯物主義的含義也都是一定生產(chǎn)力基礎上的生產(chǎn)關系,是思想觀念和上層建筑的現(xiàn)實基礎。顯然,這一含義和我們在前面見到的新唯物主義的含義是一致的。

      馬克思在他最重要的著作《資本論》中的這段鏗鏘有力的論述同樣清晰表明了新唯物主義的這種含義:“通過分析找出宗教幻象的世俗核心,比反過來從當時的現(xiàn)實生活關系中引出它的天國形式要容易得多。后面這種方法是唯一的唯物主義的方法,因而也是唯一科學的方法?!?sup>[10]馬克思強調(diào)應該從現(xiàn)實生活關系中分析宗教,并指出這是唯一的唯物主義的方法??梢?唯一科學的唯物主義主張現(xiàn)實生活關系是宗教的現(xiàn)實基礎,因此,才強調(diào)應該從現(xiàn)實生活關系中分析宗教。我們看到,唯物主義在這段論述中的含義更為明確,就是現(xiàn)實生活關系是宗教的現(xiàn)實基礎。顯然,這一含義是和前面總結的新唯物主義的含義——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系、物質活動是思想觀念、上層建筑的現(xiàn)實基礎一致的,因為現(xiàn)實生活關系最核心的內(nèi)容是生產(chǎn)關系,而宗教是上層建筑和思想觀念。

      綜上,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到晚年,馬克思對唯物主義含義的理解和規(guī)定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賦予新唯物主義的含義并不是教科書理解模式認為的世界的本體是物質、意識是派生的、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而是物質生產(chǎn)力和生產(chǎn)關系及其矛盾運動、物質活動是思想觀念和上層建筑的現(xiàn)實基礎?!?/p>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4]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馬克思.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3.

      [6]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61.

      [7]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617.

      [8]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62.

      [9]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83.

      [10]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29.

      責任編輯:戴群英

      猜你喜歡
      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視角下當代西方國家政治衰敗的邏輯
      辯證法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內(nèi)在統(tǒng)一——以《資本論》第一卷為例
      歷史唯物主義的五種西方重構模式解析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中的人道主義思想
      基于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正義觀再思考
      從理性主義到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利益觀的形成理路研究
      歷史唯物主義問題意識中的意識形態(tài)認同合法形態(tài)解蔽
      歷史唯物主義的國家理論分析:兼論治理理論嵌入的可能與邊界
      記者的時代觀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平衡
      新聞傳播(2015年22期)2015-07-18 11:04:05
      資本主義社會的自我救贖——吉登斯的歷史唯物主義批判與第三條道路
      万源市| 杭锦后旗| 青田县| 尤溪县| 迁安市| 云阳县| 宁海县| 雷波县| 靖江市| 贞丰县| 鄂托克旗| 台北市| 开远市| 梅河口市| 潮安县| 疏勒县| 玉龙| 宜昌市| 陈巴尔虎旗| 大连市| 南郑县| 珲春市| 张家界市| 水城县| 台江县| 大理市| 行唐县| 宝坻区| 津南区| 鹿泉市| 银川市| 个旧市| 尉氏县| 高雄县| 商水县| 乾安县| 白朗县| 天门市| 鄂温| 营口市| 施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