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 樂
北宋時,歐陽修某次當(dāng)主考官,發(fā)現(xiàn)有位考生的名字竟與他相同,就有些不悅,在批語后附加一聯(lián)曰:“司馬相如藺相如名相如實(shí)不相如?!辈幌脒@位考生接卷后竟立即對曰:“長孫無忌魏無忌人無忌我亦無忌?!睔W陽修看后拍手稱絕,補(bǔ)錄了這位考生。
清代李鴻章有一遠(yuǎn)房親戚參加鄉(xiāng)試,一字也答不出,最后在試卷后面寫道:“我是中堂大人的親妻(戚)?!敝骺脊倏春?寫了這樣的批語:“所以我不敢娶(取)!”
明代大書法家徐渭第一次參加鄉(xiāng)試,在試卷上只寫了四句詩,考官批語:“太短?!钡诙梧l(xiāng)試,徐渭吸取“教訓(xùn)”,不但寫滿了整個試卷,還寫到了桌子上和椅子上。
有個考生在試卷上模仿南唐李煜的《浪淘沙·簾外雨潺潺》,寫了一首“詞”:“卷紙對筆尖,七竅生煙。燥熱難解心頭寒。摸耳搔頭皆不濟(jì),如坐針氈,獨(dú)自干瞪眼,無限辛酸!出題容易答題難。鐘聲一響交卷出,分?jǐn)?shù)若干?”閱卷老師看后,寫的批語是:“雖無實(shí)學(xué),卻有歪才;屁股免打,下次再來?!?/p>
某考官見一試卷,未寫一字,批曰:“皓月當(dāng)空,一塵不染,何吝賜教乃爾?”
有一考生考試時,鬼畫符般地亂寫了一氣。批卷時,第一位考官怎么也看不懂是何意,覺得很奇怪,無奈只好在卷首批了個“奇”字;第二位考官看了,也不懂是何意,但看到第一位考官的批語,怕別人笑話自己無才,又在卷子上批了個“妙”字;交到主考官審定時,他也看不懂這篇文章是何意,但看了前兩位考官的批語,同樣心理,就在卷子上寫了個“絕”字。
清代有一學(xué)使(考官)以“臨財(cái)毋茍得”為題考考生。一考生錯把“毋”字寫成“母”字,“茍”字寫成“狗”字,學(xué)使啼笑皆非。他沒好氣地對考生說:“我出一聯(lián),你如果對得好,就免罰,否則重責(zé)不饒!”遂出句道:“《禮記》一經(jīng)無母狗?!蹦强忌鷮Φ?“《春秋》三傳有公羊?!睂W(xué)使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