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飛
銅山縣教育局對全縣體育老師實施自身建設提出了“六個一”的要求,即:每天讀一小時的書、每周寫一篇讀寫筆記、每月讀一本專業(yè)雜志、每半學期上一節(jié)好課、每學期撰寫一篇縣級以上獲獎或發(fā)表文章、每學年編一本水平段或選項教學的校本教材開發(fā)的文本。這看似平凡的六個方面,只有潛心實施才會發(fā)現“六個一”工程,可以鑄就體育教師的不平凡。我慶幸自己工作在銅山這片教育沃土上,慶幸自己遇到了“六個一”工程,它不僅使我找到了讀書與寫作的樂趣,而且收獲到當一名小學體育教師的成就感。
一、初為人師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我,一心想干出一番事業(yè)。因此學校的大事小事都會一馬當先,每件事都想做到最好。既想當一名好體育教師,又想當一名好教練,還想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大顯身手。豈料事情的繁瑣,逐漸讓我感到身心疲憊。感覺自己像無頭蒼蠅一樣東碰西撞,常常是東一榔頭西一棒錘、眉毛胡子一把抓,結果事與愿違。慢慢地,我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之中。
二、萌發(fā)憧憬
在落實體育教師自身建設的“六個一”工程時,我感覺它像是六座山峰橫在我面前,難以翻越,我能實現嗎?晚上回到家又面對這“六個一”審視了半天,腦子里忽然靈光一閃,發(fā)現了一些奧秘:前“三個一”是因,后“三個一”是果啊!也就是說如果我能堅持每天讀一小時的書、每周寫一篇讀寫筆汜、每月讀一本專業(yè)雜志,那么我就有可能每半學期上一節(jié)好課、每學期寫出一篇縣級以上獲獎或發(fā)表文章,每學年編寫一本校本課程也應該能夠實現。懷著這種美好的憧憬,我邁出了實施“六個一”工程的第一步;每天讀一小時書、每周寫一篇讀寫筆記、每月讀一本專業(yè)雜志。
三、闊步前行
正當我雄心勃勃,想大干一場的時候。一個新的難題擺在了我面前:時間哪里來?每天帶隊訓練3個小時,組織大課間、體育課、課外活動3個小時,備課、寫訓練計劃1小時,除去吃喝拉撒睡,一天24小時所剩無幾。每天讀書一小時?哪來的時間!怎么辦?天無絕人之路,我選擇了“化整為零”的策略,長時間擠不出來,就充分利用零散的時間。不夠讀一整篇文章的就先讀一小段,不夠摘抄一千字的就先抄一百字。訓練間隙看一會。午間休息讀一篇,課間十分鐘寫一段,晚上睡覺前再翻幾頁。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知不覺,時間還真多了起來,有時還能超額完成任務。
重要的轉折出現在2008年暑期培訓,縣教育局教研室體育教研員武云飛老師苦口婆心地勸告我們:要多寫文章,這是普通教師步入專家型名教師的必由之路,也是做文化人的標簽。聽到這句話,不免有些慚愧,書雖然讀了不少,真正動筆寫的還真不多。緊接著聆聽了李東明老師的講座《我的寫作之道》,讓我敬佩至極,恨不得馬上拿筆寫作。“按照六個一工程的前三個一去做,一年有小成,三年有大成……”聽到李老師這樣說,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下定決心就這樣堅持去做。同時我也萌生了一個想法:能不能走一條捷徑呢?把前“三個一”按三倍去完成,也就是每天讀三個小時的書、每周寫三篇讀寫筆記、每月讀兩至三本專業(yè)雜志。以自己一年的時間完成別人三年的功課。聽起來似乎幼稚、可笑,可我就真的這樣去做了。做又談何容易昵?辦法只有一個,擠時間!每天再早起半小時,每晚再晚睡一小時。天天堅持,從不懈怠。每逢雙休日、節(jié)假日,更是讀書的大好時機。記得有個星期六,一大早起來我就開始了讀書,邊讀邊做筆記。文章寫得實在是太好了,不知不覺一本厚厚的書只剩下薄薄幾十頁了。這時我感覺有點餓,可還舍不得把書放下,直到肚子里“咕嚕?!笨棺h時,我才極不情愿地放下書,抬頭一看午飯的時間已過去兩個多小時了。我埋怨妻子吃飯時怎么不叫我,她委屈地說:“你想當牛頓!我怎么沒喊你,先喊你不理,再喊你說‘去去去,別煩人?!笔前。雅慵胰说臅r間、應酬的時間、閑聊的時間,都投入到自己的學習中。我大跨步地前行,只因為自己渴望突破的心太強烈了。
四、收獲喜悅
寫作的過程更是充滿艱辛。記得向《體育教學》投出三篇稿件之時,心情是那樣的激動,那樣的急不可耐??僧斠惶熘畠人懈寮弧皹寯馈钡臅r候,沮喪、失落充滿了我脆弱的心靈。我動搖了,認為自己根本不是那塊料,我想放棄。但武老師的話又在耳邊響起——“要坐得住冷板凳,要禁得住寂寞,要咬著牙堅持”。是啊,我才堅持了多長時間?怎么就打起退堂鼓了呢?對,不放棄!絕不放棄!我又抖擻精神,一如既往。成功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幸福的日子總會降臨。2008年10月份的《中國體育報》上刊登了我的處女作,盡管是印在報紙一角的“豆腐塊”,盡管它只有短短的300余字,可那上面的名字卻真真切切是我孫飛,這足足讓我興奮了幾天,說句不客氣的話,那幾天我簡直有些得意忘形。
激動的心情平靜之后,我又回到了原來的學習軌道上。偶然的一次發(fā)現:學生喜歡游戲課,可游戲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總有一部分學生因為種種原因而不能參與其中。起初我也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讀了一篇關于小學英語課堂游戲的文章,我才恍然大悟。這位英語教師既導又演,而我們在體育課上卻只導不演,不能和學生融為一體,這不就是我們平時組織游戲時最缺少的嗎?接下來我又查閱了許多關于游戲創(chuàng)編、組織的文章,在后來的游戲課上,我仔細留意、觀察,發(fā)現我們在組織游戲時過多地追求其競爭性,同時還發(fā)現,評價學生的語言過于簡短。針對以上三個問題,我在游戲課教學中,采用多元化的游戲勝負判定標準,把激勵性更強的語言融人課堂,使參與游戲的學生增多了,教學效果也改善了。這一切讓我明白了科研源于教學而又反哺教學的涵義。后來我靜下心來細細地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撰寫了《小學體育游戲現象淺析》。
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我的自信心越來越強,回顧從2008年至今,三百多頁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了我的成長歷程,這不再是一個普通的筆記本,而是我的寶貝,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我的第二個孩子。因為這個筆記本,使我陸續(xù)在報紙、期刊發(fā)表了五篇文章,這個成績怎能不令我為自己的堅持而驕傲!
五、再接再厲
感謝教育局給我們制定的“六個一”工程,給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及實現目標的方法,同時給廣大體育教師創(chuàng)造了一個人人愛讀書、人人比讀書的環(huán)境,讓我不敢有絲毫懈怠。當然,收獲固然可喜,但掩蓋不了自身的不足。對照“六個一”,我只是在撰寫教育教學類文章方面結出了一些“小果子”,而在優(yōu)質課與校本研發(fā)方面,還需多努力。不過,我已經把自己重新擺放在了“零”的位置,準備和大家一道輕裝上陣,在學校體育這個大舞臺上演繹屬于我們的別樣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