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樹
塞罕壩位于河北與內蒙古的交界處,按地形分壩上、壩下兩部分。壩上地處內蒙古高原,要感知草原的原始風貌,就必須到壩上的深處—塞罕壩草原。初夏的一天,我乘車經過古北口時,可以遙望蜿蜒在綠嶺中的司馬臺古長城,而疊嶂山巒過后就是平原了。經過漫長的行程,車子終于到達第一站,一個叫做圍場的縣城。
午后2點,我們又出發(fā)了。起初路兩邊有零落的小山村及成排的楊樹,后來出現的全是落葉松。這種樹青綠蔥郁,樹干筆直,盈山蓋谷的。天空時而隱沒在樹林之中,時而又在樹叢后映出淺淡的藍色,像湖泊。彎彎曲曲的路在林海中時隱時現,綠色的海洋在風中發(fā)出嘩嘩的海浪聲。車子在山地上開始變得像馬兒一樣不羈,四周是滿眼的綠,清淺的淡綠、鵝黃的新綠、盈盈的嫩綠、豐翠的濃綠,遠山、近嶺、峽谷全部都是綠色。異常新鮮的空氣沁人肺腑,心里好像被灌滿了氧氣,人輕飄飄地就要飛躍車頂,飛到綠色中與精靈共舞……
到達第二站紅山軍馬場時已將近晚上7點。當晚下了一場小雨,第二天天冷得有點離譜。到了將軍泡子,也就接近我們的目的地了。當草原終于完全呈現在面前時,我歡呼著跳下車張開雙臂揮舞著,想讓自己的整個身心撲進廣袤的草原。
在蒙古語里,泡子就是湖泊的意思。壩上湖泊星羅棋布,如明珠般醒目耀眼,也像鑲嵌在綠地上的明鏡,輝映著云影天光。而將軍泡子是壩上最大的泡子,由大小兩個湖泊組成。歷史上著名的烏蘭布通大戰(zhàn)就是在這里一決勝負的,清朝的佟國綱大將軍在此英勇捐軀,后人為紀念他,就將這個泡子稱為將軍泡子。
泡子里時有水鳥飛起。張大翅膀的是鴻雁,鳴叫聲清脆得劃破天際的是野鴨,在天空中不斷翱翔的是鷹。也有些水鳥在泡子里自由地游弋。天空穹頂那么高遠,草原遼闊得沒有盡頭,風兒帶著我在遠古和現代之間不斷地自由穿越。
當晚,我酣然入睡,并做了一個蕩漾著蒙古長調的夢。夢里都是蔓延、傾瀉、飛動的綠色,而我卻變成了一匹奔馳在草原上的悍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