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鷹 霍朱蓮
關鍵詞:圖書館;采訪工作;讀者
摘 要:采訪工作少不了讀者的參與,讀者參與圖書的選購為圖書館文獻資源質量的提升給予了很大的幫助。該文從現有選書模式出發(fā),研究和分析了讀者選書心理及其成因,明確指出了讀者不應當是一個選書的操作者,應是一個指導圖書館采訪人員學會選書的老師,只有立足于讀者的指導,文獻資源建設才能得以持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253.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09)04-0023-03
The“reader”positioning in Library acquisition of book titles in research
Chen Ying,Huo Zhulian
(Library,Changan University,Xian 710064,Shanxi,China)
Key Words:library;Library acquisition of book titles;readers
Abstract:Library acquisition of book titles cannot do without the participation of readers, readers participating in choosing books for the library greatly help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terature resources。 The essay studies and analyses the readers psychological elements in selecting books and the cause of it from the existing mode of selection of books。It explicitly points out the reader should not be the operator in book selection,but a teacher for library staff in the library acquisition of book titles。Only based on the readers guide,literature resource development can be sustained and stable。
采訪工作是圖書館工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圖書館工作的第一步。而采訪工作少不了讀者的參與,沒有讀者的參與圖書質量就無法得到保證,讀者參與圖書的選購為圖書館文獻資源質量的提升給予了很大的幫助。隨著圖書館工作的不斷深入和觀念的轉變,讀者的定位也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有些讀者對圖書館全部依賴讀者選書的狀況提出了不滿,這種變化使圖書館不得不重新審視和研究當前讀者的定位和作用。本文基于此現象的出現,通過其成因的分析,對讀者的定位進行探討。
1 “讀者”參與圖書采購模式
讀者參與圖書的采購現在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且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圖書館為提高文獻資源的質量,紛紛邀請讀者參與選購,且參與方式各有不同,大體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走讀者路線”[1]。即廣泛征求讀者意見,如問卷調查,召開讀者座談會,設立讀者意見箱,從流通部門收集讀者的借閱信息等,成立高校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學生圖書館管理委員會等機構征求他們的意見;新書目錄到館后,請他們到館審定所需圖書等。
二是各專業(yè)讀者負責各自專業(yè)的圖書選購,買什么書,不買什么書全由讀者決定,采訪人員不參與選書,主要根據讀者提供的書單進行匯總、平衡、訂購。
三是由采訪人員、學科館員、讀者組成選書團隊?!斑x書團隊”是一支以圖書館采訪人員、學科館員為主導,以讀者為主體的團隊,團隊成員包括各個院系的教師,教輔人員、學生、校外與本校重點學科相關的讀者、圖書館采訪人員、學科館員等,其中學科館員、本校師生是此團隊的主力隊員[2]。
2 “讀者”選書心理及利弊分析
2.1 責任型
這類讀者本著負責的態(tài)度以及為圖書館和本學科專業(yè)發(fā)展的高度負責的態(tài)度,不計個人得失,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和空閑時間為圖書館選購文獻資源,并利用教學和科研中查閱文獻資源的便利了解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情況,并提出意見。同時利用圖書選購幫助采訪人員了解本學科專業(yè)的現狀、發(fā)展方向、學科范疇、交叉學科等知識,為采訪人員今后的圖書采購質量的提高提供幫助。如我館在北京圖書訂貨會上邀請一同前往的我校某地學專家,在去北京前就已了解了圖書館地學文獻資源的建設情況,在此次圖書訂貨會前后對我校地學專業(yè)的發(fā)展狀況、地學各專業(yè)的學科范疇、相關學科、發(fā)展動向等進行了交流,并根據其多年的經驗對關于地學圖書的出版單位的圖書質量進行了評述,不僅使我們對今后地學專業(yè)圖書的選擇有了明確的認識,還對地學專業(yè)的“核心出版社”的選擇提供了幫助。
2.2 興趣型
這類讀者在選書時以興趣為主,除對自己所學專業(yè)的圖書關注外,對自己其它興趣點表現的濃厚而熱烈,并隨著自己興趣點的轉移而轉移,全然不考慮圖書館此類圖書的館藏情況和自己閱讀的能力,在選擇圖書時針對自己的興趣點來進行選擇,有時甚至不考慮自己所學專業(yè)的圖書選購。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圖書館周國華老師在現采中所遇到的一名數學系研究生,其興趣點在佛學上,挑選了大量的佛學書籍;一名統(tǒng)計系的教師認為圖書的品位非常重要,采購了大量的文藝類經典圖書[3]。這類讀者的參與將使采訪人員左右為難,選用則違反采訪原則和制度,破壞采購計劃,不用則影響和打擊讀者參與的積極性。這種現象在各圖書館普遍存在。
2.3 應付型
這類讀者一方面礙于面子不好推脫圖書館的邀請,另一方面又因工作繁忙或其它事情而對選書工作無心參與,在選書工作中以速戰(zhàn)速決為特點,對質量考慮不多,多為應付差事,書目圈選中要不全選,要不不選,或委托給別人來替自己完成這部分工作,在現采中的表現為別人推薦什么就選什么。這類讀者在各圖書館采訪工作中并不少見,如我校圖書館在書目圈選中經常發(fā)現交由學院專家或教師圈選的圖書中有的只是零星隨筆圈選幾本,有的基本不選或全選,有的圈選圖書中專業(yè)圖書很少,卻選有大量的烹飪、編織等類圖書。這類讀者的參與將直接導致影響采訪工作的進度,延誤和浪費大量寶貴的時間,加大采訪人員的壓力,影響圖書的采購質量。
2.4 以我為主型
這類讀者在選擇圖書時以自己有用為主導思想,無論是否與自己所學專業(yè)有關還是其他學科,以服務于自己為宗旨,只從自己需求的角度考慮,而不考慮本學科中其他學科方向讀者的用書,只選擇對自己有用或自己今后可能能用的上的圖書,選書成了為自己而選。這類讀者的參與將直接導致專業(yè)布局上的不平衡,使許多與其相關專業(yè)的好書漏選,從而降低本學科專業(yè)圖書的質量。
3 讀者選書心理成因分析
當前,隨著學校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和科研人員的工作量及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圖書館選書工作對教師和科研人員而言完全屬于工作以外的工作,許多教師和科研人員已沒有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專心挑選圖書,而更希望圖書館自己培養(yǎng)專業(yè)館員來為教學和科研提供完整、豐富、專業(yè)的文獻資源,以支持和滿足他們的文獻需求。經過我們近一段時間對我校教師采訪工作的了解,專家直接參與圖書選購的人數和比例越來越少,絕大多數專家因工作繁忙將選書工作交由學院辦公室或自己的學生來完成,這種看似專家所選的圖書實際上已參雜了太多的水分。筆者對我校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一年的工作量進行了統(tǒng)計和分析,首先,他們要完成學校安排的本科生教學任務;其次,還要完成幾名甚至幾十名博碩士研究生的階段培養(yǎng)工作;第三,一年還要完成少則幾萬,多則上百萬的科研項目以及新項目的申請工作;另外具有行政職務的專家還要考慮學院的建設和發(fā)展以及應付各種檢查和接待工作,怎么可能有多余的時間來專心選書,就是借還書和查閱資料都由其學生代勞。目前,在采訪中有部分專家必須提前預約采訪時間,而更多的是專家因業(yè)務繁忙而將采訪工作委托給其他教師。而其他教師也同樣肩負著繁重的工作任務,除完成學校的教學工作外,為提高自身的學識和學校的要求,許多教師都投身于深造的行列,而為自身的發(fā)展又使教師在科學研究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些現實中的矛盾都在逼迫圖書館轉變觀念,重新審視“讀者”的定位,理順讀者與圖書館的關系,與時俱進,調整和完善圖書館文獻資源的采訪策略,培養(yǎng)自己的“選書專家”,為教學和科學研究提供更好的服務。
4 “讀者”定位分析
目前,國內許多圖書館為提高圖書采選的質量而邀請讀者參與圖書的選購工作,這些工作的開展目的都是為提高圖書采選的質量,意義有以下兩點:第一,具有指導意義。眾所周知,圖書館安排讀者參與圖書的選購就是利用他們的專業(yè)特長來彌補采訪人員在專業(yè)知識上的不足,故讀者的參與對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第二,學習意義。圖書館采訪人員通過與讀者的共同選書可以及時了解當前本學科專業(yè)的發(fā)展狀況,了解本學科專業(yè)領域中的發(fā)展方向,了解本學科專業(yè)的前沿成果和著名專家的情況和專著出版等信息,同時通過他們對圖書的選擇掌握相關出版社關于此專業(yè)的圖書出版質量,為今后修訂“核心出版社”提供充分的理論依據。
目前,認可讀者選書的觀點普遍認為讀者選書就是讓讀者親自去圈選具體的書,這種觀點在圖書館界被普遍認同。但關于讀者選書中出現的問題卻越來越多,除上述選書心理造成的問題外還表現為:第一,教師選書一般眼光較高,注重研究價值高的圖書,對教學用參考書或自己不看重的圖書選用不多,同時對圖書館館藏情況和經費支出了解不夠,故對圖書的專業(yè)性要求過高,造成所選圖書不適合學生或其他讀者使用,使采訪人員對其選過的出版社圖書進行二次復選,這種現象在現采中尤為突出;第二,由于專家的專業(yè)性、學術性突出,相應地縮小了文獻的收集范圍,而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的大量涌現,同樣給專家?guī)硖魬?zhàn),容易造成誤選和漏選[4];第三,因不了解圖書館館藏的情況,對修訂版、再版類圖書選購尺度把握不好,同時因對圖書館館藏圖書的不了解而容易選購較多的內容相近的圖書。如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圖書,不僅修訂版、再版圖書多,而且不同作者編寫版本也較多,編寫水平參差不齊,重復內容比比皆是,大量的采購會造成圖書的重復購買。
專家也好,教師也罷,他們和我們一樣都不是萬事俱通,當他們脫離自己所熟知的學科專業(yè)時,他們的選書水平和我們一樣甚至還不如采訪人員,面對琳瑯滿目各種各樣的圖書,難免也會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在選擇完專業(yè)圖書后,會不自覺的關注自己喜歡的其他類圖書,有時會影響到其專業(yè)圖書的選購,這樣勢必要影響圖書的質量。故圖書館應深刻認識人的共性和差異,不要片面夸大讀者選書的正確性,將圖書選購當成讀者的工作,當成讀者的責任,那就大錯特錯了,這種想法的人部分是對責任的推脫,是對圖書館工作的不負責任,是當別人提到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水平不高時,有理由推卸自己的責任,美其名曰是讀者所選,是尊重讀者,是讀者的需要,什么都和自己無關。而更多的是對“讀者”的定位產生了誤區(qū),讀者是來利用圖書的,讀者參與圖書的選購是為了找到自己有用的信息,是圖書館為彌補專業(yè)知識的不足而采取的一種手段和方法。“讀者”的定位不應當是一個選書的操作者,而應當是一個專家,是一個學科專業(yè)的指導專家,他的責任和任務不是給圖書館說應該買具體的哪本書,而是同圖書館采訪人員在選擇其精通的學科專業(yè)圖書時指導采訪人員什么該買,什么不該買,哪些書是本學科專業(yè)的范疇,哪些書是偽專業(yè)圖書,目前本學科的發(fā)展方向和延伸的領域以及怎么鑒別本專業(yè)圖書的質量好壞。這些知識的傳授才是一個合格“讀者”真正應該做的,否則換個“讀者”其不是又要做前人的重復工作,而圖書館采訪人員還是原地踏步,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而沒有進步。采訪人員是肩負選購圖書的責任者,選購圖書是自身應該做好的工作,向讀者學習,和讀者交流是做好本職工作,提高工作能力的一種策略和方法。從某種意義上說,選擇“讀者”就是選擇圖書的質量,因為讀者的責任心和專業(yè)水平對采訪人員的工作質量和目標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故圖書館“讀者”的選擇一定要慎重,要選擇那些能真正成為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專家和顧問,以保證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質量。
5 結束語
文獻資源建設需要讀者的積極參與,同時又要服務于讀者,為讀者所利用。讀者的參與是一種高尚的、負責任的勞動,是圖書館應該尊重和倡導的,但圖書館應當正確認識讀者的定位和作用,認清讀者的責任和義務,尊重讀者的勞動和付出,為讀者提供多層次的服務以彌補“讀者”在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中投入的精力和花費的時間,如提供免費的文獻檢索、文獻傳遞、文獻配送、文獻帶借等服務,以提高“讀者”的積極性,為“讀者”爭取更多的時間來完成他們的工作和研究。只有這樣,圖書館才能建設和穩(wěn)定出一支負責任、講誠信、高水平的專家隊伍來為圖書館建設獻計獻策,同時培養(yǎng)出自己優(yōu)秀的選書專家,為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提供堅實有力的人才保證。
參考文獻:
[1] 黃波.論高校圖書館采訪工作的質量控制[J].圖書館建設,2000,(1).
[2] 崔紅偉.選書團隊化與文獻資源經費利用效率的優(yōu)化[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2).
[3] 周國華,田樂勝.反思“現采為主”的圖書采訪策略[J].圖書館雜志,2008,(10).
[4] 龐恩旭.大學圖書館的專家選書與選書專家[J].圖書館雜志,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