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曄
初冬清晨的街道讓人覺得格外清冷,也許是因為一場毫無征兆的大雪帶走了秋天最后的一點溫暖。兩天過去了,天空一直晴朗,氣溫也在悄悄回升??纱藭r唯有擁擠的地鐵2號線列車車廂里,讓我感到些溫度,我已經(jīng)開始期待著八達嶺腳下的青龍橋車站會有冬日的暖陽。
西直門的交通狀況一直讓北京人自嘲,立交橋、公車樞紐并沒讓它順暢。地鐵2號線、13號線再加上4號線的交匯,也讓老舊的西直門地鐵站有些不堪重負??缮砗笾亟ê蟮谋本┍闭緟s是一派嶄新氣象,高大的鋼結(jié)構(gòu)梁架和玻璃幕墻能和西直門那些地標建筑相得益彰。只是站內(nèi)和站外有著兩種景象,與人潮洶涌的北京站和北京西站相比,這里實在太清靜了。售票廳內(nèi)不見排隊的長龍,唯一的候車大廳也空著多半的座位。隔著一道玻璃門能看到空曠的站臺和站臺盡頭剛剛粉刷過的老車站。
時光轉(zhuǎn)回到我上初一的那年秋天,我騎著我的破自行車,趕來這里和同學一起坐火車去八達嶺長城秋游。那天的天氣很好,陽光甚至有些耀眼。那時的西直門還沒有糟糕的交通,火車站里卻是十分熱鬧。我們一整個年級的同學就混在了大包小包的人群中。綠皮火車的座位硬邦邦的,兩側(cè)都敞著窗戶,抽煙的人還是讓車廂里煙霧繚繞,開車的時候冷風嗖嗖,停車的時候又是悶熱異常。即使是這樣,我可以忘記登上了八達嶺的長城如何高興,卻始終不會忘記乘坐這趟火車時的那種興奮。我也可以忘記八達嶺長城的風景,卻不會忘記車站拱形的門廊和油漆已經(jīng)開裂的木門。只是現(xiàn)在要想再走近老車站,就得請示車站的領(lǐng)導了。
站臺還是那個老站臺吧,一位操著東北口音的游客趕忙掏出手機讓我?guī)退c和諧號列車合個影。我想詹公可以預計到這條鐵路線會沿用至今,卻怎么也不會想到它的變化會如此之大吧。列車緩緩開動,透過車窗能看到老車站慢慢退后。我不想說它曾經(jīng)承載了國人第一條鐵路之榮耀與輝煌而現(xiàn)在看上去很孤獨這樣的話,這對它不公平。重新粉刷過的老車站很漂亮,它只是默默地看著。這條鐵路仍在運行,不論乘客的多少。
加速開動的列車只用了不到5分鐘的時間便把清華園車站拋在了身后。這是建國后新建的清華園車站,普通到像全國任何一條鐵路線上的一座小站,讓經(jīng)過的人不會記住它的樣子。而原來由詹天佑設(shè)計的清華園老站早已經(jīng)淹沒在了五道口西邊的居民區(qū)中。我的同事為了得到一張清華園老站的影像,騎著自行車在五道口附近轉(zhuǎn)了一圈又一圈,結(jié)果就連道口扳閘值班的師傅和現(xiàn)在清華園車站的工作人員也無法說清老站的具體位置,最后還是借助網(wǎng)絡(luò)才找到了只留下一堵墻的清華園老站。四周的建筑給已經(jīng)成了民宅的清華園老站留出一丁點的天空。早就看不出融合了北方民居和近代工業(yè)建筑的樣式特點,也分不出哪里是候車室、售票處和行李房,還好“清華園車站,宣統(tǒng)二年冬,詹天佑書”幾行大字依然清晰。上世紀50年代末,蔣南翔任清華校長時上書中央要求擴校,讓鐵路往東搬了幾百米,所有學子向往的清華大學有了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可清華園老車站也自此廢棄。車站不再,歷史卻能在消亡和銘記中找到平衡,1934年7月,燕京大學的教師冰心從這里踏上了西北之行,從而誕生了《到人民中去》。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從這里下火車,完成了改變中國命運的“進京趕考”。1949年10月1日,時任清華學生會主席的朱基,從這里帶領(lǐng)同學們登上進城的早班車去參加開國大典。
列車過了南口站后就慢了下來,并不是有意為了讓游客欣賞風景。功成名就的詹公曾心有余悸地在工程日記中寫道過:“只要有別的辦法,就不會選擇走這條路。”這也許可以看作他對老京張線宿命的預言吧。關(guān)溝一帶坡度太高,為了安全就一定會犧牲速度和運能。2001年八達嶺高速公路全線通車。2004年鐵路提速后,快車改道高標準的雙線電氣化的豐沙線。雖然借著08年奧運會的東風,這條線路換上了動車組,但只有一條單線且自然條件較差的老京張線依然失去了往日地位。不過此時的乘客并不在意這些,鐵路兩旁的山上不時出現(xiàn)的長城更能吸引他們舉起手中的相機。
到達八達嶺車站后,所有的乘客都下了車。我們也跟在去往八達嶺長城的游客后面。星巴克與肯德基的出現(xiàn)并不會讓我感到驚訝,與故宮之中的星巴克相比,我倒不反對能在長城的腳下曬曬太陽品味咖啡。一直順著省道走下坡路,直到游客越來越少,旅行團的大巴車也不見了,我才抄了個近路,爬上了鐵道。藍的高遠的天空,光禿的樹枝,枯黃的樹葉和黃綠相間的野草,這樣的景象更符合這條鐵路的氣質(zhì)。好心的護林員以為我們要去紅葉嶺,所以善意地提醒我們紅葉已經(jīng)沒有了。不過得知我們的目的地是青龍橋火車站,他也沒感到太驚奇。早8點到晚5點的護林員生活就是從一棵樹到另一顆樹之間的一公里和風餐露宿。能相伴的也只是這條鐵路和熟悉的樹木吧,我們只是和其他很少見到的游人一樣是普通的過客?!败囌揪驮谇懊娌贿h了,沒什么人去。下次9月底來,就能看到紅葉了?!币魂嚫兄x后我們的對話這樣結(jié)束了。
果然往前不遠就看到了著名的“人”字型鐵路線,這樣天才的設(shè)計不但節(jié)省了工程款和工期,也讓國人有了驕傲的脊梁。旁邊原來的職工宿舍和辦公區(qū)大半的房子荒廢了,映襯著背后同樣有些殘破的長城。車站被重新粉刷了灰色的墻體,與老西直門站和老清華園站相似的拱形門窗被漆成紅色。門口懸著一節(jié)鐵軌,是舊時提醒旅客上車之用。站內(nèi)已經(jīng)被布置成展覽室,四面張貼著關(guān)于京張鐵路的介紹和老照片,并且初建車站時男女有別的候車室也被重新恢復出來。我沒有找到那根保留下來的老鐵軌,卻無意中讓視線闖入了車站的值班室。墻上掛著鐵路員工特有的大檐帽,另一邊是“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標語??晌乙仓烂刻靵硗愤^的列車只是在這里做技術(shù)性???不再上下乘客了。車站的西邊是詹公與夫人的合葬墓以及詹公的銅像。背后是長城,面前是鐵路,過鐵路再向前還是長城。自1982年后詹公就這樣看著自己的鐵路。
冬日的陽光照在鐵軌上反射出讓人炫目的光線,山陰處仍有些未融化的積雪壓在落葉上。京張鐵路自1909年通車后,至今已整整100年。站在這樣安靜的車站,雖然無法體會百年前鐵路建成時的振奮,可也并未因今天的默默無聞而惋惜。中國人從那時起已經(jīng)離不開鐵路,可又有多少人曾像這樣享受一段如此美妙的鐵路旅行呢?感謝的還是這條鐵路。
旅游 資訊
交通:自駕車走八達嶺高速,在八達嶺長城轉(zhuǎn)216省道,向紅葉嶺方向。
在德勝門乘坐919路直達八達嶺長城或八達嶺森林公園的公交車,下車后沿216省道向紅葉嶺方向。
推薦在北京北站(西直門火車站)承火車前往(二等票14元),八達嶺車站下車后沿216省道向紅葉嶺方向。還可順道參觀詹天佑紀念館(門票20元)。
周邊景點:八達嶺長城,岔道城,八達嶺野生動物世界,八達嶺森林公園,紅葉嶺,水關(guān)長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