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理清專業(yè)教學計劃中課程的地位及課程體系的關系
《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是建筑類專業(yè)的主干課程,是學生取得預算員崗位資格、編審資格等社會職業(yè)資格考試的主要內容。與本課程教學聯(lián)系緊密的課程有《工程識圖與制圖》、《建筑施工技術》、《建筑構造》等課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的實施,企業(yè)根據(jù)業(yè)主提供的清單自負其責進行報價,這對學生對工程構造、技術措施等方面知識要求、應用能力要求大大提高。從以往課程設計和畢業(yè)設計實施情況來看,學生在識讀構造、采用技術措施等方面較薄弱。我院建筑工程教研室對以上幾門課程從專業(yè)基礎教學角度提出要求,對專業(yè)核心技能教學有意識地進行配合,使整個專業(yè)教學成為完成最終教學目標的一個教學系統(tǒng)。在學生一年級時將《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設計和畢業(yè)設計所需的施工圖集發(fā)放到位,在《工程識圖與制圖》、《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授課中需要使用的實例從圖集中選取,這樣有效地將教學形成一個系統(tǒng),減少學生做《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設計時由于知識缺乏銜接、潛在地給課程設計帶來的難度。這樣使學生在設計中能集中精力完成課程設計的工程量計算、定額換算、套價的技能訓練。從2006級、2007級課程設計的實際效果來看,均未出現(xiàn)識圖難、不知采用何種技術措施的問題,提高《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實踐的有效性,在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中逐步完成教學目標。
二、 適應清單計價帶來的變化,調整課程教學內容和重點
(一) 增加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的教學內容
工程量清單計價是指采用工程量清單項目及相應的綜合單價計價為主的辦法。根據(jù)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定義,增加工程量清單計價的教學內容,具體應增加兩個部分內容:工程量清單的編制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編制。工程量清單是表現(xiàn)擬建工程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措施項目、其他項目名稱和相應數(shù)量的明細清單,由招標人負責提供。該部分應增加《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中相關清單編制內容,重點是清單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工程量清單計價編制部分應增加的教學內容是工程量清單計價的組成和清單綜合單價的計算及總造價的計算。工程量清單計價的組成按《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規(guī)定,綜合單價參照規(guī)范的工作內容及相應的組價方法計算。綜合單價的編制是該部分的重點。
(二) 定額計價法在新計價體系中的地位仍不能忽視
定額計價法是指按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發(fā)布的計價定額及相關取費標準計算工程造價的方法。定額計價在我國實施至今,在新計價體系中的地位仍不能否定。首先,它是一種成熟的并繼續(xù)使用的方法。其次相對于工程量清單計價法來說,定額計價起到了過渡作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法在我國剛剛起步,從了解到發(fā)展成熟必然要經歷—個過程,這個時候可依據(jù)定額計價來理解和完善清單計價。比如:在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的編制中,清單項目名稱與項目特征的準確描述;在進行清單報價時,綜合單價的計算過程;以及企業(yè)定額的編制與完善卻離不開統(tǒng)一定額的指導。因此。不論是從計價方法的形式還是在新計價體制中的作用,定額計價法仍為現(xiàn)階段的一種不可忽視的計價方法,應作為教學的內容,且在計價方法中具有基礎地位的作用。
(三)調整定額部分教學的側重點
定額的界定和地位是隨著造價體制改革的進程不斷變化的。計劃經濟時代,定額主要由政府制定并頒布實施,它相當于建筑行業(yè)的一部法律,具有權威性和法令性。適應當時的行業(yè)要求,《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在定額部分教學的側重點為定額應用。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顯著提高課程教學效果。
三、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應該是一個雙邊互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改革,就是要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在《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的講課過程中,我一般采用“四段式教學”:即“教師講+教師演+學生練+學生評”,并適當穿插啟發(fā)式、案例等方法進行教學。一般老師先串講規(guī)則,演示基本應用方法,然后學生通過練習,熟悉相關規(guī)則,最后學生(或老師)回顧總結本次課程的主要內容。教師講、演需簡明扼要、條理清晰,同時要明確學生是主體,經常察言觀色,注重學生反映,及時調整教學方法,采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傳授知識。
(一) 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
教學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相互配合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采用啟發(fā)式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使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情景啟發(fā)、故事啟發(fā)、對比啟發(fā)、復習舊知識啟發(fā)等多種手段,提高同學們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解施工定額與預算定額時,我采用了對比啟發(fā)的方法。施工定額和預算定額都包含了人工、材料、機械臺班三個量的消耗,但他們的區(qū)別在哪里呢?通過對比分析,同學們很快掌握了施工定額和預算定額的基本知識。
(二)施工現(xiàn)場教學法
為了增強同學們的感性認識,促使同學們能夠把理論和實踐更好地結合,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了施工現(xiàn)場教學法。例如我在講解墻體拉節(jié)筋的長度如何計算、構造柱的體積如何計算時,我把學生帶到施工現(xiàn)場,讓同學們對照施工現(xiàn)場的實物對書本上的知識加以理解,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本課程極為有效的教學方法,由于預算有很強的操作性,許多知識單靠記憶是不行的,必須采取一定的訓練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我在《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教學過程中,注重了案例式教學。在編制補充定額,土石方工程,墻體工程,裝飾工程等重點章節(jié),都設計有一個簡單的案例,通過對具體項目的運算、討論引出分章的小結,鞏固理論知識。
四、 教學手段的改革
教學手段的改革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效果,采用多媒體的課件教學將是教學手段改革的重要方向。施工圖預算中涉及許多圖紙、施工技術、房建構造方面的知識,將多媒體這一現(xiàn)代信息教育技術引進課堂教學,將一個知識點展現(xiàn)為一個過程,表現(xiàn)手法比傳統(tǒng)更加直觀、清晰。我們教研室老師一起,嚴格按教學計劃、課程大綱、教學內容制作《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件。利用課件上課,工藝講解生動直觀,規(guī)則解釋具體明確,同時節(jié)約大量繪圖板書時間,課堂教學效果明顯提高。
五、實踐教學的改革
《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單獨開設了兩周的預算實訓,但選用的圖紙較為單一,難度較低,不能夠和所學的知識很好的融合。改革后我把同學們分組進行實訓,根據(jù)學生能力的實際情況實行差別化教學,讓一部分學習能力稍差的同學在實訓時選一些較為簡單的圖紙進行預算報價。對于一些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我們選用一部分結構較復雜的磚混結構的圖紙或框架結構的圖紙進行實訓。
(江西省教改課題:課題號是JXJG-08-50-1課題題目:《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洪軍明,1974年,江西臨川人,江西工業(yè)貿易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工程造價、工程監(jiān)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