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點強
以孫中山在香港遭清廷殺手刺殺為故事背景的《十月圍城》正在熱映。事實上,歷史上的晚清政府沒有系統(tǒng)組織過針對孫中山的暗殺活動,不過,清廷確實下令緝拿孫中山,并在英國將其綁架。
起義失敗遭通緝
1895年,孫中山發(fā)動的廣州起義失敗后,清政府瘋狂捉拿革命黨人。廣州城內(nèi)外紛紛貼出告示,通緝革命首領孫中山、楊衢云、鄭士良等人。孫中山陸續(xù)遣散了參加起義的隊伍,并于10月27日夜乘輪船離開廣州,經(jīng)香山唐家灣到澳門,29日抵香港。但當時香港政府應清政府的請求,宣布5年內(nèi)禁止孫中山等人入境,他只好于30日晨離開香港,東渡日本。
在日本,孫中山通過僑商陳清、譚發(fā)結識了在橫濱經(jīng)營“文經(jīng)”文具店的僑商馮鏡如、馮紫珊兄弟,又聯(lián)絡了20多位華僑,于1895年11月中旬成立了興中會橫濱分會,由馮鏡如任分會長。同年12月,他又馬不停蹄地乘輪船再往檀香山進行革命活動。1896年6月,他赴美國舊金山、芝加哥及紐約等地聯(lián)絡華僑開展革命工作。不過,美國華僑革命熱情不高,不愿出資贊助孫中山的革命活動。在這種情況下,孫中山?jīng)Q定渡海去英國和歐洲大陸,繼續(xù)向華僑宣傳革命。
然而,從孫中山到海外的第一天起,就時刻處于危險之中。清政府一直把孫中山看作要犯,一面派出大批暗探到香港、澳門、新加坡一帶收買線人進行跟蹤,一面通報駐亞、美、歐各國的使館和領事館密切注意,尋找機會緝拿孫中山。
在倫敦被秘密綁架
1896年10月,孫中山抵達倫敦后,拜訪了自己的老師康德黎??档吕枋菍O中山在香港雅麗氏醫(yī)院附屬醫(yī)大就讀時結識的,康還是該校的創(chuàng)辦人,師生自此建立感情。康德黎夫婦對孫中山的安全很關心,提醒孫中山謹慎小心,不要讓清廷駐英使館的人看見。為了逮捕孫中山,清廷在英國做了大量工作,駐英使館還特地雇了偵探偵察孫中山的行蹤。所以,盡管有朋友時常提醒,孫本人也很注意,但還是出事了。
10月11日上午,孫中山自葛蘭旅店出來,打算隨同康德黎等人赴教堂做禱告。正行走間,一華人前來搭訕,得知孫是廣東人后,高興地說自己和孫中山是同鄉(xiāng),兩人用廣東話邊談邊行。一會兒又有一華人走來,三人走到一個敞開房門的小屋子旁時,兩人突然強行將孫中山推入屋內(nèi),并將房門關上。
在那里,孫中山又被引到另一個房間。不一會兒,一個白胡子老外走進屋內(nèi),對孫中山說,到了這里就像到了中國一樣,這里是中國管轄的地盤(意為清廷駐英使館)。這個人是清廷駐英使館二等參贊、英國人馬格里。馬格里告訴孫中山,他得到情報,說孫乘“麥竭斯的號”輪船到達英國,所以特意在此等待緝拿他。
成功獲釋,聲名大振
孫中山被看得很嚴,無法和外界聯(lián)系。10月12日,有兩個英國仆人(女工)給孫中山送飯,一個叫賀維,一個叫柯爾。她們應孫中山的請求,于10月17日暗中將孫中山寫的求救信送給康德黎。孫中山在信中說,清廷使館要把他押回國,可能判死刑等等。后來的文件披露,清廷使館根據(jù)清政府密令,打算用7000英鎊的高價租一條輪船,把孫中山裝入一只特制木箱內(nèi),秘密押運回國處死。
康德黎收到消息后非常震驚,馬上設法積極營救。他找了馬格里,找了駐倫敦的中國某稅務司官員以及蘇格蘭警署,都沒有成功。最后,與孟生博士(孫中山在香港學醫(yī)時的老師)商議后,二人找到了英國外交部。他們的努力表面上未得到英外交部直接支持,實際上外交部馬上告知了英國政府。英政府認為隨地綁架已經(jīng)違反了當?shù)胤ㄖ危熈钔饨徊刻幚泶耸?。英國方面?jīng)調(diào)查得知,清政府使館確已向格來輪船公司租船,于是派出警察守候在使館門外,加以監(jiān)視。英外交部接著找到了馬格里,馬格里無奈承認事情屬實。22日,英國首相索爾茲伯里向清廷使館遞交備忘錄,要求按國際公法和國際慣例,迅速釋放人犯。但當時的清廷駐英公使龔照瑗拒不交人,此舉激怒了索爾茲伯里,他下令說清廷使館如不釋放孫中山,將把龔照瑗及其他駐英中國外交人員驅(qū)逐出境。
與此同時,康德黎和孟生還通過媒體來營救孫中山?!兜厍驁蟆?、《中央新聞》及《每日郵報》先后派記者采訪了康德黎。各報刊登的消息震動了倫敦輿論界,引起英國人民對清廷使館的極大不滿。使館的門口,數(shù)以百計的同情中國革命的群眾一再高呼“釋放孫逸仙”。甚至有市民號召人們搗毀使館。群眾的抗議、社會輿論的強大壓力,使清廷使館處境十分狼狽。23日下午,清廷使館終于被迫將被羈押了12天的孫中山釋放。當孫中山從使館出來時,街頭人山人海,熱情的英國人民紛紛向?qū)O中山揮手致意。從此,孫中山的名字傳遍世界。
清政府在綁架未遂后,仍然采取各種手段對孫中山進行迫害,甚至密謀以高價雇暴徒在海外暗殺他。硬的一套失敗了,又多次對孫中山誘降,分別由駐日公使李盛鐸通過日本人、駐美公使伍廷芳通過孫眉(孫中山胞兄)、兩廣督署通過紳商劉學詢,用高官厚祿誘其歸順,但均遭拒絕。1911年武昌起義勝利后,孫中山由美國回國,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結束了長達16年的流亡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