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軍 王進述 馬得廷 郭愛軍
(泰山醫(yī)學院附屬泰山醫(yī)院醫(yī)學影像部,山東 泰安 271000)
在放射科工作中,嬰幼兒胸部攝影約占整個兒科X線檢查的63%,然而嬰幼兒常因害怕等原因難與工作人員配合,容易導致照片質量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到診斷的正確性[1]。如果采取強制性手段檢查會使患兒哭鬧更為嚴重,進而導致患兒家長心情不悅,因此使患兒如何配合檢查也是技師在進行X線檢查時面對的較為困惑的問題之一。本研究旨在為使嬰幼兒在X線攝影中能夠配合技師的檢查工作,采用抱立位對小兒進行胸部前后位數(shù)字X線攝影(digital radiography, DR),以探討抱立位在嬰幼兒胸部X線攝影中的可行性及其應用價值。
病例來源于我院2009年3月至12月間小兒內科門診,臨床因咳嗽、發(fā)熱等原因申請胸部DR檢查的嬰幼兒200例,年齡6月至2歲,男性128例,女性72例,平均年齡1.2歲。
DR采用PHILIPS Digital Diagnost數(shù)字化系統(tǒng),攝影條件為100 kv,1~2 mAs,自動程序曝光。焦片距100 cm。先對100例采用仰臥前后位(第1組),再對100例采用抱立前后位(第2組)。洗片機采用AGFA-DRYSTAR5500。
(1)抱立位:患兒父(母)親右臂環(huán)抱患兒臀部(相當于讓患兒坐立于家長的前臂),患兒側身緊貼父(母)親的胸部,置患兒左手于父(母)親右肩部之上?;純耗?父)親左手或雙手抓住患兒右手上臂并抬高固定,以防患兒搖晃。抱立患兒站于攝影床前,讓患兒后背緊貼床中央,打開光圈對準患兒胸部。(2)仰臥位:患兒平躺于床中央,囑其父母按住患兒雙肩和雙下肢,尤其是不配合的患兒。打開光圈對準患兒胸部。(注:患兒父母及患兒非投照部位均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根據(jù)1993年《全國放射科QA、QC學術研討會紀要》[4]關于胸片質量的標準,胸片分為甲、乙、丙級和廢片4個等級,其中甲級片是找不出任何質量缺陷的優(yōu)質圖片,廢片是存在嚴重質量缺陷、不能用于診斷的圖片,乙級和丙級片(合格圖片)是存在輕微質量缺陷、但不影響診斷的圖片。質量缺陷是合格圖片中不影響診斷的質量問題,存在一項缺陷為乙級片,存在兩項或兩項以上缺陷為丙級片[5]。DR胸片的評價由一位副主任技師和一位高年資主治醫(yī)師共同閱片,按標準評價,意見不一致時通過協(xié)商確定。(注:重拍之前的圖像計入評價范圍,歸為廢片。重拍之后的圖像不納入評價范圍。)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 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不同體位患兒的配合情況采用四格表卡方檢驗;不同體位攝影時胸片的圖像質量采用兩樣本等級資料的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采用仰臥位攝影的100例患兒中,34例配合良好(占34%);采用抱立位攝影的100例患兒中,82例配合良好(占8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291,P=0.000)。
仰臥位攝影與抱立位攝影獲得的圖像質量有統(tǒng)計學差異(表1)。
表1 不同體位攝影時胸片的圖像質量
注:兩組比較,U=-3.166,P=0.002。
立位是兒童胸部X線檢查中常用的攝影體位,但是由于1歲以內的大部分嬰幼兒不能完全站立,或者能夠站立的嬰幼兒常因害怕等原因會哭鬧不止而不配合檢查[2],對嬰幼兒采用仰臥位攝影多需要家長強制性制止患兒,這樣反而加重了患兒的哭鬧和不配合,加之嬰幼兒身軀較小、體位不易控制,因此患兒不配合是導致圖像質量下降或攝影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在實際工作中技師采用抱立體位對嬰幼兒進行胸部DR攝影檢查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對患兒進行攝影檢查通常需要由家長監(jiān)護、協(xié)助,因此充分發(fā)揮患兒家長的作用,使抱立體位應用于尚不能站立或能夠站立但不配合的患兒不僅簡便可行,而且患兒由其家長抱立時,減少了恐懼心理,患兒比較聽話[3],能夠配合技師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本組研究采用抱立位和仰臥位各對100例患兒進行了胸部DR檢查,發(fā)現(xiàn)采用抱立位攝影取得了82%患兒的配合,而采用仰臥位攝影只取得了34%患兒的配合。因此應用抱立位對患兒進行X線攝影可比仰臥位明顯地配合檢查。
胸片的質量根據(jù)相關標準[4]分為甲、乙、丙級和廢片4個等級。產生乙、丙級片的原因主要有[1,5]:①呼吸運動引起的幾何模糊偽影;②肢體連續(xù)不自主隨機運動引起的幾何模糊偽影;③攝影條件;④體位不正所致;⑤體外異物;⑥暗室技術不良等因素,重攝片等同于廢片。結合本組資料分析,采用DR成像系統(tǒng)、嚴格的檢查前準備和自動干洗洗片機,可除去呼吸運動、攝影條件、體外異物及暗室技術不良等原因,只剩下肢體運動和體位不正等因素,通過分析此兩者因素多由患兒不配合引起。因應用抱立位對患兒進行X線攝影時可比仰臥位明顯地配合檢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減少了患兒的肢體運動和導致的體位不正,本研究也證明抱立位攝影獲得的圖像質量明顯優(yōu)于仰臥位攝影獲得的圖像質量,符合臨床診斷要求的甲級片抱立位組達91%,而仰臥位組為74%,因此應用DR攝影對嬰幼兒胸部疾病的檢出提供了更大的應用空間。患兒嚴重不配合是導致DR重復攝影或檢查失敗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共有10例患兒(仰臥位8例、抱立位2例)均系嚴重哭鬧且不配合導致檢查失敗。
總之,正確的抱立位在嬰幼兒胸部X線檢查中實用、簡便,在普通X線攝影、計算機X線攝影(CR)及DR中均可應用,同時抱立位胸部X線攝影不但有助于取得患兒的良好配合,提高胸片的圖像質量,而且便于在基層醫(yī)院胸部X線攝影中推廣應用。
[1] 徐莉,梁泉,楊剛.嬰幼兒DR胸片的質量控制和優(yōu)勢[J].中國醫(yī)療設備,2009, 24(12): 128-129.
[2] 馬得廷,王立民,盛蕾,等.小兒胸腹部透視中的三種體位及其防護[J].中華放射醫(yī)學與防護雜志,2007, 27(3): 259-259.
[3] 劉志強,王立民,張有軍,等.“抱立位”在小兒胸部透視中的應用研究[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 2006, 27(3): 252-253.
[4] 中華放射學雜志編委.全國放射科QA、QC學術研討會紀要[J].中華放射學雜志, 1993, 27(2): 134-138.
[5] 凌壽佳,黃鄰彬.數(shù)字化胸片質量缺陷的分析[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 2009, 26(5): 80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