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煤礦歌謠: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與原生態(tài)史料

      2010-02-09 06:07:32
      關(guān)鍵詞:煤礦工人流傳歌謠

      薛 毅

      煤礦歌謠: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與原生態(tài)史料

      薛 毅

      (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編輯部,江蘇徐州 221008)

      煤礦歌謠是近現(xiàn)代歷史時期中國煤礦工人在生產(chǎn)勞動和社會實踐中集體創(chuàng)作的韻文作品;是廣大礦工勞動狀況、生活境遇的客觀反映;是他們思想情感、愿望要求和世界觀、價值觀、審美觀的直接表現(xiàn);是他們集體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的藝術(shù)結(jié)晶;它屬于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可信度較強的原生態(tài)史料。煤礦歌謠伴隨著中國煤礦歷史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它真實記錄了中國煤礦工人的心理軌跡、思想感情和斗爭精神;表達了他們對當(dāng)時社會、對職業(yè)、對自身生活的認識和感受。它對于歷史學(xué)、社會學(xué)、行為學(xué)、民俗學(xué)、心理學(xué)、語言學(xué)等研究都是不可多得的材料。中國煤礦歌謠,堪稱一部濃縮的中國煤礦歷史的小百科全書,展現(xiàn)出一幅形象的中國煤礦歷史畫卷。

      中國;煤礦;歌謠;非物質(zhì)文化;原生態(tài)史料

      中國發(fā)現(xiàn)、開采、利用煤炭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千百年來,煤炭業(yè)的出現(xiàn)與興衰對中國社會進步、經(jīng)濟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近代以來,伴隨著采用機器生產(chǎn)的煤礦的發(fā)展和煤礦工人隊伍的壯大,產(chǎn)生了獨具特色的煤礦文化,根植于煤礦工人之中的煤礦歌謠就是其中一枝耀眼奪目的奇葩。煤礦歌謠不僅是煤礦文化的一種載體,而且堪稱整個中國煤礦文化的重要源泉。它蘊含和體現(xiàn)著在一個歷史階段內(nèi)煤礦工人所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筆者搜集中國煤礦歌謠已有近30年歷史,現(xiàn)主要根據(jù)筆者編輯的《中國煤礦歌謠集成》(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9年版)一書中所輯錄的約400首煤礦歌謠為史料進行初步研究,以期對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原生態(tài)史料,尤其是對煤礦歌謠的搜集、整理、挖掘和研究有所推動。

      如何看待中國煤礦歌謠?如何給中國煤礦歌謠的地位和價值進行定位?這是對每一位中國煤礦歌謠的搜集者、研究者、讀者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公約》中的定義,“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chǎn)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xiàn)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guān)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huán)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guān)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得到創(chuàng)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激發(fā)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該定義強調(diào),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首先就是口頭傳統(tǒng)和表述。毫無疑問,歌謠屬于口頭傳統(tǒng)和表述,應(yīng)當(dāng)是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而煤礦歌謠屬于歌謠的一個品種。

      煤礦歌謠是中國煤礦工人在生產(chǎn)勞動和社會實踐中集體創(chuàng)作的韻文作品,是廣大礦工勞動狀況、生活境遇的客觀反映,是他們思想情感、愿望要求和世界觀、價值觀、審美觀的直接表現(xiàn),是他們集體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的藝術(shù)結(jié)晶,是可信度較強的原生態(tài)史料。它根植于煤礦的底層,傳衍于礦工之中,流傳于所在礦區(qū)。在近代中國,由于教育的落后,廣大煤礦工人的文化水平普遍十分低下。由于近代時期中國煤礦工人中的絕大多數(shù)來自經(jīng)濟、文化相對落后的農(nóng)村中破產(chǎn)半破產(chǎn)的農(nóng)民,所以煤礦工人大部分是文盲或半文盲。據(jù)1931年完成的《山東中興煤礦工人調(diào)查》記載,“在中興煤礦工人的外工中,共有采煤工人2752人,其中不識字的2667人,占工人總數(shù)的96.9%,識字的僅85人,占工人總數(shù)的3.1%;里工稍好一點,在985名工人中,相當(dāng)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過11人,占工人總數(shù)的1.1%,而未受教育的有 772人,占工人總數(shù)的78.4%?!盵1]而歌謠這一可以口頭流傳的文學(xué)樣式因其扎根在廣大礦工之中,為他們所喜聞樂見,加上歌謠樸實、自然,情感真摯,“勞者歌其事,饑者歌其食”,所以,礦工歌謠就成為廣大礦工表達思想情感,宣泄喜怒哀樂最真摯、最精粹的藝術(shù)形式。煤礦歌謠成為煤礦精神、煤礦歷史、礦工個性、礦工氣質(zhì)的重要表征。

      口傳心授是歌謠流傳的主要方式。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環(huán)境下,礦工往往承受著難以忍受的苦難,歌謠就成為他們宣泄內(nèi)心不滿的工具。歌謠以其原始的形態(tài)作為煤礦工人生活的點綴,在歲月的侵蝕下循環(huán)往復(fù)地經(jīng)歷著自生自滅的輪回。礦工在勞動、生活中選取片段或根據(jù)特定勞動、生活環(huán)境中的實踐和體驗,發(fā)出一些合轍押韻、瑯瑯上口、易懂易記的語言,其內(nèi)容既總結(jié)了一些礦工勞動特點與經(jīng)驗、生活的場景與規(guī)律,又宣泄了礦工某些方面特定的情緒,口口相傳,不斷完善,逐漸成為約定俗成的誦讀歌謠。

      中國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這在煤礦歌謠中有所體現(xiàn)。例如,在山西西山礦區(qū)流傳著這樣兩首歌謠:(一)府西山,金銀山,山里到處有煤炭,東西南北無盡頭,千年萬載挖不完!

      (二)九峪十八溝,窯坑如星斗。大小千條路,條條車馬稠[2]。

      第一首體現(xiàn)了礦工們對礦區(qū)蘊藏著豐富的煤炭感到無比的喜悅和自豪。第二首則再現(xiàn)了山西西山礦區(qū)礦井林立,運輸煤炭的車輛猶如車水馬龍,一片繁忙的景象。

      在沒有采用機器之前,人們是憑借經(jīng)驗來勘測煤田的。這方面有這樣一首歌謠:“龍王看雨云,煤師看煤苗。打窯碰上黑線,早晚得把煤見。打窯遇見青石青,四六隔下透煤層。一坐煤為王,地上煤蒿是煤苗苗,看了煤蒿知煤多少。來到煤頭先別忙,敲幫問頂看看梁??酉滤u叫,謹防大水冒,煤窯一座路千條。”歌謠中的“四六”是指四尺六寸深的地方才能露出煤層。“一坐煤為王”是指相當(dāng)于人坐著的高度的煤層煤質(zhì)最好。流傳在河南焦作礦區(qū)有這樣一首歌謠:“地上圪針黑,地下煤層厚?!臂籴樖钱?dāng)?shù)氐姆窖?一般指枝梗上帶刺的植物。通過地上植物顏色的深淺,來判斷地下煤層的厚度,反映了人們的經(jīng)驗和智慧。流傳在河南焦作礦區(qū)的還有一首歌謠:“西山有個老君廟,山上石頭一層層,山勢成坡下有煤,懸崖陡壁打白井?!边@首歌謠體現(xiàn)了人們確立井位的依據(jù)。

      用夸張的語言形容自己的勞動和生活,甚至把自己作為嘲諷的對象,使礦工能夠暫時忘卻艱辛的勞作和苦難的生活,在瞬間卸下生命承載的重負,享受片刻的精神歡娛。這類歌謠的內(nèi)容,雖然最初出自個體的情感與體驗,但又帶有共性,是相當(dāng)一部分礦工勞動生活的共同體驗,這是它之所以能夠流傳的群眾基礎(chǔ)。例如:“成神不成神,一天兩登云”是形容煤礦工人每天上下班坐著罐籠上下井,反映了礦工在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無奈境況中的自嘲心態(tài)。

      任何個體、群體或集體都是獨特的,都有其與眾不同的特點。在煤礦歌謠中,對于煤礦工人獨特的精神、智慧、理想、信念、道德、倫理、愛憎、美善等,有著比較完整的體現(xiàn)。就其本性而言,歌謠是礦工一種無意識的娛樂,是礦工個體或群體在無意識狀態(tài)下自發(fā)生成的韻語,屬于自在的文化。自在的文化是以傳統(tǒng)、習(xí)俗、經(jīng)驗、常識、天然感情等自在的因素構(gòu)成的人們自在的存在方式或活動圖式。純粹的礦工歌謠,很少會預(yù)設(shè)一個功利性的目的,絕大多數(shù)礦工歌謠不是被“創(chuàng)作”出來的,而是礦工在勞動和生活中自然而然的流露。它的產(chǎn)生和流傳十分自然,毫不做作,可謂是原生態(tài)。原生態(tài)的概念是從自然科學(xué)借鑒而來。生態(tài)是生物和環(huán)境之間相互影響的一種生存發(fā)展?fàn)顟B(tài),是一切在自然狀態(tài)下生存下來的東西。礦工歌謠對于認識礦工勞動、生活的另一層意義,在于它對各種具體環(huán)境與場景乃至一些細節(jié)的描述,包括對礦工心路歷程的描述,這是在所謂正統(tǒng)歷史著述中難以看到的。礦工歌謠最大的價值在于它的真實和生動,具有一定的歷史認識價值。盡管一些文人對礦工勞動、生活的報道和論述也有價值和意義,但發(fā)自礦工內(nèi)心的歌謠比任何文人的描述都更為真切和鮮活。

      說到真實,是說礦工歌謠真實地表達了煤礦工人的價值觀念、倫理信仰、行為方式、生活狀況,折射出時代與社會的變遷。它所蘊涵的信息,不僅有助于我們了解當(dāng)時煤礦工人真實的勞動、生活狀況,而且可以使我們更接近礦工精神世界的原生態(tài)。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以歌謠為史料,從普通礦工角度闡釋和理解歷史的機會。

      舊中國的煤礦工人主要來源于農(nóng)村破產(chǎn)的農(nóng)民。他們大多是在饑寒交迫、走投無路、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來到煤礦。正如流傳在北京門頭溝煤礦的一首歌謠所言:“家有半碗粥,不到門頭溝。到了門頭溝,人亡家也丟。家有一根線,不吃煤窯飯。要吃煤窯飯,就得拿命換。”還有一首流傳在山西大同煤礦的歌謠可作佐證:“蕩了產(chǎn),傾了家,沒吃沒穿沒牽掛。走投無路下煤窯,豁出性命闖天下。”這兩首歌謠都把到煤礦做工與隨時可能丟掉性命聯(lián)系起來。在安徽淮北煤礦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窮販私鹽富販嬌,四路無門把炭掏?!边@里的“販嬌”指販賣婦女。體現(xiàn)出下井挖煤是當(dāng)時一部分人走投無路的最后選擇。

      關(guān)于當(dāng)時煤礦工人一天的工作時間,在安徽淮北煤礦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下井雞鳴叫,上井月亮照?!倍潭?0個字,道出了當(dāng)時煤礦工人每班工作時間超過了12個小時。在山西西山煤礦流傳的一首歌謠也是反映當(dāng)?shù)氐V工工作時間的:“吃的陽間飯,干的陰間活。不見太陽面,哪知星斗落!”在湖北花崗石煤礦流傳著一首礦工歌謠:“從早到晚在煤窿,黑不溜秋像彎弓。上無片瓦下無地,到頭只有兩手空?!鳖愃频母柚{在湖北黃石煤礦也有:“早上班不見太陽,晚出窿頭頂月亮。礦工出得牛馬力,勞動時間總是長。”在陜西同官煤礦(今銅川煤礦)曾流傳這樣一首歌謠:“大班窯,苦無邊,一下就是百十天。窯工日夜在井下,當(dāng)牛做馬受熬煎?!贝蟀喔G就是把一年分為三班,農(nóng)歷正月初五到五月初五為一班;五月十五到八月十五為一班;八月二十三到臘月二十三為一班。一班工人下井要連續(xù)干100多天才能上井,每天工作時間長達十七八個小時。設(shè)想一名礦工在井下連續(xù)100多天不見天日,不見陽光,呼吸不到新鮮空氣,對人身的摧殘是何等的嚴重啊!

      舊中國煤礦工人的勞動環(huán)境是十分惡劣的。礦工們不僅要從事極為艱苦的勞動,呼吸污濁的空氣,而且時刻面臨著瓦斯爆炸、冒頂、透水、煙塵等危險,勞動環(huán)境十分險惡。僅以當(dāng)時中國最大的開灤煤礦為例,井下“大路闊十一尺,高十尺,途中昏黑沒燈火及種種設(shè)備,非常泥濘,路旁有水溝,水深過膝。路中設(shè)軌,用騾車運煤。小路闊只七尺,高只四尺半。走的須俯伏行走。頂和兩旁用木柱上撐,身首偶觸之,煤塊紛紛從上下墜。工作的地方非常狹窄,且煤層向上作斜坡,礦工赤身涂炭,屈曲如猬,借一點燈光,在內(nèi)工作。這種情狀,看見的都要想這是宗教里的地獄,……空氣里夾著煤氣、水氣、硫磺氣和種種重濁的臭氣。氣溫高至攝氏八十三度,氣壓大到水銀柱三十二寸十分之七(在第八屋1466尺下),地面都是水,伸腰須覆在地上。”[3]大煤礦的勞動條件尚且如此,中小煤礦的勞動條件可想而知。在河北開灤煤礦有這樣一首反映井下挖煤工人如何勞動的歌謠:“閻王槽,三尺高,往里一進要彎腰,坐不起來站不起,只好躺下把煤刨。后背磨得流鮮血,好像挨了幾刺刀,兩手磨得出血泡,腰酸腿痛兩膀酸?!遍_灤煤礦是中國采用機器開采歷史最長的大型外資和中外合資煤礦之一,井下的工作條件糟糕如此,其它煤礦的工作環(huán)境就可想而知。有一首流傳在新疆皮里青煤礦的礦工歌謠,反映了維吾爾族煤礦工人的工作環(huán)境:“我們這個山峰,到處是煤井。流離失所的弟兄,手里提著燈葫蘆,走進黑咕隆咚的窯井。煤窯里悶熱得象蒸籠,我們在煤窯勞動,衣裳被押在當(dāng)鋪的柜中。給我們幾個銅板,大肚子巴依就算買下我的命。逼著我走進了又窄又矮黑窟窿,哎呀呀,真要命。頭一遭就被頂板碰,稍松一口氣,把頭鞭子就不留情。槽把頭不停地挖洞,杠挖頭沒命地打樁放煤,破煤的拿著榔頭,要像擂鼓一樣掄個不停。綁煤的得用力把煤筐綁緊,結(jié)了八十個疙瘩的井繩,花公牛也累得拉不動。礦工吃的饃又酸又硬,礦工住的房不如牛棚,打雜的要隨時聽候使用,拉馬的也受盡各種欺凌。掌柜的是惡霸羅賓,狗腿子阿哈毛拉是他的幫兇?!?/p>

      礦工們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但生活簡直不如牛馬。先看居住條件,在吉林蛟河煤礦流傳過這樣一首歌謠:“住在大草房,頭枕磚兩塊。鋪的麻袋破炕席,蓋的炕席破麻袋?!眴紊淼V工如此,拉家?guī)Э诘挠衷趺礃幽?流傳在遼寧撫順煤礦有這樣一首歌謠:“我們住的臭油房,房場只剩四堵墻。夏天酷熱冬天冷,妻兒老少淚汪汪。”在山東華豐煤礦(今新汶煤礦)流傳過這樣一首歌謠:“屋頂是天窗,四面透風(fēng)墻。下雨到處漏,冬天雪滿床。”再看一首流傳在山西陽泉煤礦反映礦工吃喝的歌謠:“亡國奴,真難受,勤勞奉仕吃不住。一天半斤高粱面,不夠回家喝糊糊。”其中“勤勞奉仕”在日語中是義務(wù)勞動的意思。這是一首流傳在山東棗莊煤礦的歌謠:“餓了吃糠口燕菜,冷了圍條麻袋,病了踢出門外,死了野狗來拽。”請再看流傳在安徽淮南煤礦的一首歌謠:“吃的不是五谷糧,喝的污水拌黑糖,穿的透風(fēng)麻織紡,睡的潮濕大土炕?!备柚{中的“黑糖”指的是煤渣,“麻織紡”指的是破麻袋。關(guān)于礦工的穿戴,在遼寧本溪煤礦流傳過這樣一首歌謠:“萬能衣,真出奇,冬天穿夏衣,井上當(dāng)禮服,下井是窯衣,夜晚做被褥,也是好襯衣?!边@首歌謠形象地說明了煤礦工人一年四季、井上井下、白天黑夜僅有一件衣服的情景。這些歌謠概括而形象地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中國煤礦工人的苦難生活和不幸遭遇。

      在舊社會,中國煤礦工人不僅沒有任何政治權(quán)力,連起碼做人的權(quán)力都沒有。礦工每天上班,“一進大門淚交流,進了礦場七遍搜。三層高樓爬上去,下了地穴當(dāng)馬牛。”這是一首流傳在山東棗莊煤礦的歌謠,描述礦工進礦后多次被搜身的情景。其中“三層高樓”指的是井架。在遼寧西安煤礦(今遼源煤礦)流傳過這樣兩首歌謠:“拉電網(wǎng),設(shè)崗樓,礦工囚在牢里頭。上般下班被押送,走快走慢都挨揍?!薄白呗凡粶?zhǔn)肩靠肩,睡覺不準(zhǔn)臉對臉,剪掉眉毛做印記,想要逃跑難上難。”從這兩首歌謠可以看出,礦主對待礦工就像對待囚犯一樣,不僅上班下班有人押送,而且為了防止礦工逃跑,剪掉了他們的眉毛,使礦工們失去了人身自由。

      抗日戰(zhàn)爭是中華民族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贏得反抗帝國主義侵略戰(zhàn)爭勝利的偉大戰(zhàn)爭。產(chǎn)生并流傳在這一時期的煤礦歌謠是中國煤礦工人勞動苦況、悲慘生活、非人待遇、思想情感、斗爭精神等的真實寫照。抗日戰(zhàn)爭期間,日本侵略者不僅不給中國煤礦工人任何人身自由,而且視礦工生命如草芥。在遼寧本溪煤礦曾流傳過這樣一首歌謠:“日本鬼子是豺狼,壓迫工人像閻王。逼著拿鎬去刨煤,不管落下何下場。宿舍牛馬破草房,臭氣活像大糞塘??簧蠠o席身無衣,頭枕破磚卷著腿。吃的全是橡子面,從未見過米和糧。有病不治還不算,未死就要抬去埋?!边@是一首流傳在河北開灤煤礦的歌謠:“進礦如進鬼門關(guān),鬼子漢奸兩邊站。下窯的,排成串,渾身上下搜個遍。工牌相片良民證,滴里嘟嚕掛胸前。稍一遲慢挨拳腳,再不順眼繩子拴。鞭子抽,冷水灌,完了還要手工錢。沒錢就送憲兵隊,十個進去九個完?!痹谶|寧西安煤礦流傳這樣一首歌謠:“煉人爐,狼狗圈,殺人害命不眨眼。礦工身死無完尸,日本鬼子罪滔天?!备柚{中的煉人爐和狼狗圈都是日本人殺害中國礦工的地方。在日本侵略者看來,“三條腿的蛤蟆難找見,兩條腿的人兒不稀罕。舊的死,新的添,一招就來一兩萬。”(流傳在河北開灤煤礦)。在日本侵略者統(tǒng)治下的中國煤礦,有無數(shù)礦工葬身井下和荒野,很多礦區(qū)都有白骨累累的萬人坑,真是“黃連苦,沒有礦工的生活苦;礦井深,沒有礦工的仇恨深;煤炭黑,沒有日本鬼子的心腸黑?!?流傳在河南焦作煤礦)。

      壓迫愈甚,反抗愈烈。中國煤礦工人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傳統(tǒng),是中國工人階級中一支特別能戰(zhàn)斗的隊伍?!按颂幉蝗轄?自有容爺處。處處不容爺,爺?shù)搅荷阶?。”這首流傳在山東棗莊煤礦的礦工歌謠充分體現(xiàn)了礦工“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瀟灑,一副沒有人身依附感的人格上的自尊,一個活脫脫“完全自由人”的亮相。對于日本侵略者的統(tǒng)治,礦工們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不滿:“日本人,賽皇帝,走路看天不看地??匆姽と撕呷?好像上輩欠他的。別看工人不說話,心里可是有志氣。有朝一日大翻身,嚇得皇帝頭碰地?!?流傳在遼寧西安煤礦)。礦工們早期進行斗爭的形式主要是消極的磨洋工:“洋工活,慢慢磨,干得多了合不著。兩天活,三天干,一天混它三頓飯?!?流傳在河北峰峰煤礦)?!澳パ蠊?磨洋工,干活有緊又有松,鬼子來了緊著干,鬼子一走就停工,看你監(jiān)工頂啥用。”(流傳在山東華豐煤礦)。“跑空車,轟隆隆,鬼子漢奸弄不清,有貨沒貨不知道,只要車牌串換到。”(流傳在吉林通化煤礦)。隨著斗爭的深入,礦工的斗爭形式轉(zhuǎn)向積極的反抗斗爭。在河北開灤煤礦流傳過這樣兩首歌謠,一首是:“礦工隨身兩件寶,一把窯斧一把鎬。大斧敢劈日本鬼,鎬柄敢打英國佬。別看他們充霸氣,見這家伙都發(fā)毛?!绷硪皇资歉桧炘_灤趙各莊礦運木工、游擊隊長節(jié)振國的:“節(jié)振國,真英雄,飛檐走壁武藝精。趙各莊,鬧工潮,領(lǐng)導(dǎo)礦工大罷工。為抗日,打游擊,奔走南北又東西。來無影,去無蹤,殺敵除害不落空。”在山西大同煤礦曾流傳這樣一首歌謠:“不怕殺來不怕燒,鬼子來時下煤窯。鬼子少時出窯打,鬼子多時我睡覺。煤窯藏得鐵軍在,抗日紅旗永不倒?!崩玫V井與日本侵略者神出鬼沒地周旋,充分體現(xiàn)了煤礦工人的機智勇敢。這些歌謠反映了中國煤礦工人不屈不撓的斗爭意志和同仇敵愾的愛國主義精神。

      中國煤礦歌謠短的寥寥數(shù)語,長則洋洋千言。這些歌謠雖然流傳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分散在全國數(shù)十個礦區(qū),但它做為一個整體,堪稱一部形象的中國煤礦歷史畫卷。有的歌謠反映了煤礦工人對祖國或家鄉(xiāng)擁有豐富的煤炭資源充滿驕傲和自豪,有的記錄了破產(chǎn)農(nóng)民初到煤礦做工的心理寫照,有的表達了舊中國煤礦工人的痛苦與哀怨,有的抒發(fā)了廣大礦工對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封建勢力的反抗與憤怒之情,有的則歌頌了煤礦工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對新中國的無比向往和熱愛。這些歌謠都是在尖銳激烈的民族斗爭、階級斗爭和復(fù)雜的社會歷史中產(chǎn)生的,不僅具有時代特征,而且?guī)в惺滞怀龅慕袊旱V特點,是廣大礦工思想感情的自我描述和自我表現(xiàn),是中國煤礦工人艱苦勞動、悲慘生活、反抗斗爭的真實記錄,是一幅真實可信、豐富多彩、生動形象的中國煤礦歷史畫卷。通過整理和研究歌謠來了解特定的歷史與社會,無疑為我們研究歷史、特別是研究中國煤礦歷史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挖掘了新的史料,提供了新的視角。

      隨著歷史的前進和文明的發(fā)展,我們民族民間文化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要逐漸消亡,這看來是一個趨勢。所以,致力于搶救我們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chǎn),研究和探討中國煤礦文化的源流,探討中國煤礦工人的世界觀和生存特點,建立科學(xué)的煤礦企業(yè)文化體系,就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wù)。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知識階層對話語權(quán)力的壟斷,使占人口絕大多數(shù)的底層民眾始終處于集體的“失語”狀態(tài)。直到今天,人民仍習(xí)慣于從前人留下的史籍中去尋覓歷史的線索,而忽視對普通民眾生活方式與精神世界的解讀。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其中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在舊中國的礦工中識字率很低,他們的工作主要在井下,有關(guān)記載他們的文字很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煤礦工人是被冷落甚至遺忘的一群。盡管我們把民眾視為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但絕大部分史書記載的歷史主要是社會精英眼中的歷史,很少有人真正進入民眾的生活空間和精神世界。

      美國學(xué)者芒福德·劉易斯認為:“要想更深刻地理解城市的現(xiàn)狀,我們必須掠過歷史的天際線去考察那些依稀可辨的蹤跡,去了解城市更遠古結(jié)構(gòu)和更原始的功能,這應(yīng)成為我們城市研究的首要的任務(wù)。但這還不夠,我們還要遵循這些遺跡繼續(xù)追尋,沿著城市經(jīng)歷的種種曲折和所留下的印痕……”[4]。筆者借此把這種思維引入對煤礦歌謠的認識和研究,通過歌謠加深對歷史、城市、社會發(fā)展、階級與階層、非物質(zhì)文化等的學(xué)習(xí)和理解。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蔽幕瘎?chuàng)新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發(fā)展的生命之源,而文化遺產(chǎn)又是文化創(chuàng)新的源泉。當(dāng)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到相當(dāng)高度的社會,往往會尋找更接近于人性本真的原生文化予以激活。來自生活底層社會的煤礦歌謠無疑具有這樣的功能,尤其是煤礦題材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可以從礦工歌謠中汲取營養(yǎng),獲得靈感。

      在過去的20世紀(jì),煤礦歌謠曾伴隨著中國煤礦歷史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它真實記錄了中國煤礦工人的心理軌跡、思想感情和斗爭精神;表達了他們對當(dāng)時社會、對職業(yè)、對自身生活的認識和感受。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搜集整理煤礦歌謠不僅有相當(dāng)高的文學(xué)價值,而且對于歷史學(xué)、社會學(xué)、行為學(xué)、民俗學(xué)、心理學(xué)、語言學(xué)等研究,都是不可多得的材料。一部中國煤礦歌謠,堪稱一部濃縮的中國煤礦歷史的小百科全書。所以,對煤礦歌謠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應(yīng)該引起有關(guān)部門和有識之士的關(guān)注和重視。

      [1] 崔云龍.中國煤炭志編纂工作雜俎[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出版社,2004:88.

      [2] 薛世孝,薛毅.中國煤礦歌謠集成[M].北京:煤炭工業(yè)出版社,2009:3.

      [3] 許元啟.唐山勞動狀況(二)[J].新青年,1920(7):6.

      [4] 芒福德·劉易斯.城市發(fā)展史——起源、演變與背景[M].北京:中國建設(shè)工業(yè)出版社,1989:1.

      Songs of Coal Mines: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Original Historical Materials

      XUE YI

      (Journal Editorial Board,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Technology,Xuzhou 221008,China)

      Songs of coal mines are the verses created by China’s coal miners in their productive labor and social practice in modern times.They are the objective reflection of vast numbers of miners’work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the direct expression of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aspirations,demands,world views,values and aesthetics.The soags are the art crystallization of their collective wisdom and creativity.They belong to the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original historical materials with strong credibility.The songs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China’s coal mines are a true record of the psychology and the emotions of the Chinese coal miners and the spirit of their struggles;the songs express the coal miners’understanding and experiencing of their society at that time,their lines and their own life.Coal songs are rare and precious materials for history,sociology, behavioral science,folklore,psychology and linguistics. China’s coalsongs are acondensed encyclopedia of the history of China’s coal mines.They unfold a picturesque scroll of the history of China’s coal mines.

      China;coal mines;songs;non-material culture;original historical materials

      book=2010,ebook=31

      F429.05

      A

      1009-105X(2010)01-0105-05

      2010-01-15

      薛毅(1954-),男,中國礦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編輯部教授。

      猜你喜歡
      煤礦工人流傳歌謠
      幸福歌謠
      心聲歌刊(2021年4期)2021-10-13 08:31:30
      春天的歌謠
      經(jīng)典“詠”流傳
      幼兒園(2021年9期)2021-08-23 01:08:16
      《春天的歌謠》
      流行色(2020年6期)2020-07-31 03:28:16
      革命先烈精神永遠流傳
      少先隊活動(2020年6期)2020-07-27 01:35:10
      央視《經(jīng)典詠流傳》回文詩辯正
      中華詩詞(2019年6期)2019-11-25 01:45:58
      蹴鞠有達人,一“踢”永流傳
      煤礦工人生產(chǎn)性粉塵對身體健康影響的研究
      煤礦工人安全行為測試及分析
      安全(2015年8期)2016-01-19 06:19:41
      平頂山市煤礦工人結(jié)核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調(diào)查
      牟定县| 苍南县| 交城县| 澳门| 涟水县| 年辖:市辖区| 韶关市| 朝阳县| 东兰县| 武宁县| 株洲市| 图木舒克市| 姚安县| 曲周县| 咸宁市| 桃江县| 出国| 阿鲁科尔沁旗| 淳化县| 赤峰市| 衡阳县| 铜川市| 施甸县| 湄潭县| 伽师县| 堆龙德庆县| 彭泽县| 深州市| 思茅市| 墨竹工卡县| 石棉县| 大田县| 娄烦县| 石景山区| 婺源县| 横山县| 临夏县| SHOW| 特克斯县| 广昌县| 万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