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
(大興區(qū)人民醫(yī)院普外科主治醫(yī)師 北京 102600)
膽囊結石是外科的常見的疾病,發(fā)隨著近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發(fā)病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而據(jù)資料顯示,城市居民膽囊結石患病明顯高于農村居民。世界上第一粒膽囊切除術是在1882年Langenbuch在德國進行,一直被認為對治療膽囊結石一種安全有效地治療方法,但隨著時代的進步,對醫(yī)生和患者而言,手術治療已不能作為最佳理想治療方案,隨之產(chǎn)生的碎石、溶石、排石都被運用到臨床,但是不管哪種方法,都有它在臨床的優(yōu)勢以及不足。筆者根據(jù)多年針對膽囊結石的診治,結合患者及社會等多種因素,對膽囊結石的發(fā)病原因及其診治方法,報道如下。
膽囊結石主要就是膽固醇代寫的異常,70%~80%的膽囊結石為膽固醇結石[5]據(jù)有關資料顯示,國外有關資料表明英國印第安人及墨西哥后裔美國人發(fā)病較其它種族高[1],而美國直接用于膽囊疾病的治療費用高達57億美元[2],在我國,膽囊結石近年來也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城市居民進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居多,蔬菜進食極少,生活壓力大,得不到充分的鍛煉,導致肥胖者越來越多。膽囊結石主要見于成年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因此認為結石發(fā)病的主要原因為進食蛋白,脂肪食物較多,攝入高纖維素食物少,,而肥胖、飲酒、生育等為重要危險因素,但Cynthia等[3]和Fischer等[4]研究卻表明apoE基因多態(tài)性與膽石形成無關。
本組膽囊結石患者56例,女42例,男14例,占同期外殼住院人數(shù)的10.9%,其中,未成年這2例,肥胖者32例(57.1%),有生育史者26例(46.4%),飲酒者49例(87.5%)。結果本組56例術后均康復出院,全部隨訪,無復發(fā)結石和感染癥狀出現(xiàn)。
做膽囊切除術,治療效果良好。由于有同時存在繼發(fā)性膽管結石的可能,因此有下列指征時應在術中探查膽總管。絕對探查指征:(1)膽總管內捫及結石;(2)手術時有膽管炎和黃疸表現(xiàn);(3)術中膽管造影顯示有膽管結石;膽總管擴張,直徑超過12mm,但有少見病人膽管有擴張而無結石存在。此點在膽總管探查時的陽性率僅35%左右。此外,還有一些相對探查指征:(1)過去有黃疸病史;(2)膽囊內為小結石;(3)膽囊呈慢性萎縮性改變;(4)有慢性復發(fā)性胰腺炎病史。膽囊切開取石術、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都是手術治療膽囊結石效果良好的治療方法。
鵝去氧膽酸和其衍生物熊去氧膽酸是溶石治療膽囊結石的主要用藥。1972年Danjinger成功地使4例膽囊膽固醇結石溶解消失,用的就是鵝去氧膽酸。1891年Walker首創(chuàng)了乙醚溶石治。但是這些藥物都有一定的毒性,且停藥后,結石易復發(fā)。
1984年Lauerbwch首先采用體外沖擊波治療膽石癥(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lithotripsy,簡稱ESWL)。1985年索爾布奇(Sauer Bruch)等首先將ESWL應用于臨床,并取得了狼好的臨床效果。
早在上個世紀末已有人研究膽總管探查術后殘留結石的溶解問題,以后有不少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一些具有溶石作用的藥物,將溶石藥物注入到膽囊,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其溶石的確切效果尚待大量臨床實踐來證明。
膽石清、利膽溶石沖劑等適用于一些拒絕手術的患者,但其溶石效果未能得到充分的肯定。
還有其他一些方法,比如耳壓療法排石、耳針排石等。但其療效都有待考證。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膽囊結石的治愈方法也越來越多。目前,認為,膽囊結石的形成是膽固醇代謝的異常,而腸道功能的紊亂及膽囊局部因素也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所有的疾病不應只側重于“治”。而是“防”。飲食要有規(guī)律,多食蔬菜,膽固醇、蛋白低的食品。
[1]王世棟.繼續(xù)醫(yī)學教育(CME)教材.外科分冊(Ⅱ)[M].蘭州醫(yī)學院(CME)中心辦公室,1995:88~89.
[2]Sandler R S,Everhart J E,Donowitz M, et al.The burden of selected digestive diseases in the United States[J].Gastroenterology,2002,122(5):1500~1511.
[3]Ko C W,Beresford S A,Alderman B, et al.Apolipoprotein E gentotype and the risk of gallbladder disease in pregnancy[J].Hepatology,2000,31(1):18~23.
[4]Fischer S,Dolu M H,Zundt B,et al.Apolipoprotein E polymorphism and lithogenic factors in gallbladder bile[J].Eur J Clin Invest,2001,31(9):789~795.
[5]Nakeeb A,Comuzzie A G,Martin L,et al.Gallstones:Genetics versus environment[J].Ann Surg,2002,236(6):84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