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劭安 朱新春 辜明東 任波 鄧注紅 張雄偉
(1.汨羅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湖南 汨羅 414400; 2.平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湖南平江 414500)
艾滋病是當今世界的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和社會問題,也是人類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和難點問題,是由多種復雜的社會和自然因素所致。由于人類族群之間的傳統(tǒng)觀念、倫理意識、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不盡相同,影響到艾滋綜合防治措施的多層面落實,其防治作用和實際效果差別很大。作者等人認為:當前,在實施艾滋病綜合防治項目工作進展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難點問題,需要引起各國政府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和悉心關注,也亟待得到有關部門和專業(yè)機構的有所作為,不斷探索和完善適合本地特點的可及措施與對策,有效遏制艾滋病的傳播蔓延,降低對全球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負面影響和人類生命安全的嚴重危害。
艾滋病是人類迄今為止前所未有的最具有毀滅性的重大新發(fā)傳染病種,死亡率特別高,波及到全球幾乎所有的國家和地區(qū),給人類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和經濟損失特別巨大。目前,全世界有近8千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3千多萬艾滋病病人,按每個病人每年抗病毒治療2萬元和抗機會性感染治療3萬元人民幣計算,世界各國直接用于艾滋病人的治療費高達1500億元以上。中國大陸估計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約為74萬,病人10.5萬,每年直接用于艾滋病病人的治療費用也高達50億元人民幣以上,顯然是一筆巨大的經費支出。且目前各國治療艾滋病的藥物只能抑制病毒復制,延長患者生命而不能治愈病人,合并機會性感染的晚期病人的病死率高達100%,艾滋病在全球已經奪去了2500多萬人的生命,無論對個人、對家庭、還是對社會造成的危害特別巨大且很難挽回。在部分高發(fā)地區(qū)出現(xiàn)家毀人亡,人均壽命下降,國民經濟負增長的悲慘態(tài)勢。
艾滋病的傳染性強,潛伏期久,病死率高,青中年多,其傳染的方式主要是通過婚前或婚外不安全的多性伴行為、注射毒品行為,買賣血液行為和男男同性戀行為等受到人們唾棄、指責的不良行為傳播,病人和感染者很難得到常人的諒解、同情和關心,社區(qū)群眾歧視、嫌棄或者拒絕與病人及其家人交往的事例時有發(fā)生。有的甚至簡單地把艾滋病劃歸為性病管理,參保的艾滋病人的醫(yī)療費用不予報銷,人們對艾滋病人的恐懼意識和鄙視心態(tài)很難消除,驅趕排斥可疑病人及其家人的事件一再發(fā)生,致孤兒童和未成年人入托入學受阻,造成社會的恐慌和局部的不安,使實施艾滋病高危行為干預和病人關懷救助等項目工作阻力重重,嚴重影響到綜合防治措施效果。有的地方甚至出現(xiàn)艾滋病人報復社會,圍攻政府社區(qū)領導、持針扎人或者殘殺他人的惡性刑事犯罪案件屢見不鮮。
艾滋病是一種最適合在人類之間相互傳播的行為傳染病,病人和感染者是特定傳染源,通過不安全的性接觸行為,不衛(wèi)生的采供血方式,相互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母嬰(胎盤、產道和乳汁)垂直途徑傳播。發(fā)病的窗口期和潛伏期一般為3個月和7~10年左右。在觀念不斷更新的現(xiàn)實社會中,每一個自然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行為觀千差萬別,潛意識中的個人原始欲望和本能需求難以自我規(guī)控,不少人因追求享樂或為生存生活所需而自發(fā)或被迫與他人發(fā)生極容易感染艾滋病的賣血、賣淫、嫖娼、吸毒和同性戀等高危險行為。一些地方官員和娛樂場所業(yè)主以搞活地方經濟為由,在各種利益鏈條的制約下,消極應付或暗中抵觸艾滋病行為干預措施的落實,加之各種媒體的宣傳教育力度不夠,消除黃、毒、賭等違法行為的措施不力,社區(qū)高危行為人員不斷增多,甚至呈幾何倍數(shù)遞增,構成傳染的危險性越來越大,導致感染發(fā)病的人數(shù)越來越多。
艾滋病毒是一種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感染力強、傳播速度快,在人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和母乳中能生長繁殖2周以上,其生存時間久、傳播方式多、構成威脅大。盡管人類攻克艾滋病的探索研究已持續(xù)30年,但由于艾滋病毒在不斷適應生存環(huán)境的過程中,基因出現(xiàn)難以恒定的持續(xù)性突變,而目前人類的生物醫(yī)學技術還不能測定和掌控艾滋病毒的基因,至今仍沒有研制出治愈艾滋病的藥物和預防艾滋病毒感染的疫苗。很多使用一線藥物治療的艾滋病人,因產生耐藥或合并多種感染而失去療效。人類對艾滋病的生物醫(yī)學防治,遇到很難逾越的嚴重阻力和新的挑戰(zhàn),有的研究項目進入瓶頸甚至誤入盲區(qū)。而現(xiàn)階段艾滋病的綜合防治,也只是采取被動的行為干預方式來間接遏制艾滋病的泛濫,涉及到個人隱私保密和權益面臨侵害的行為干預,很難得到目標人群的理解接受而達到預期效果。
艾滋病的防治關系到國家的繁榮和民族的興旺,涉及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和千家萬戶及每一個人,需要大面普及大眾宣傳教育、人群咨詢檢測、高危行為干預、病人關懷救治和社會廣泛動員的綜合防治措施,多方投入并持之以恒才能顯效。面對艾滋病防治的多種難題和各種挑戰(zhàn),經過多年的防治工作體會,作者等人建議在現(xiàn)階段采取以下應對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廣泛開展艾滋病宣傳教育:各國政府和各類機構及宣傳媒體,應結合各自的職能并發(fā)揮各自的特長,全社會積極倡導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享樂觀,大力廣泛開展防治艾滋病的宣傳教育運動。學校、黨校設立課程,社區(qū)設立講壇,報刊設立專欄,電視設立專題,廣場設立畫展,全方位、立體式、多層面構成視覺沖擊,滾動播報和面對面宣講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政策倡導信息,重點針對高危人群和外出務工人員、娛樂場所人員、在校中學以上學生及社會青少年、孕產婦和社區(qū)人群,采用多種方式利用各種平臺開展“抗癆防艾”、“禁毒防艾”“科普防艾”的全民教育,全面提升大眾防治艾滋病的個人意識和行為能力。
大力開展艾滋病篩查檢測:各國政府應制定法規(guī)政策,規(guī)定公共娛樂場所從業(yè)人員、不安全性行為人員(賣淫、嫖娼者)、注射吸毒人員、有償獻血人員、男男性行為人員和性病患者及羈押人員,每年必須定期強制接受艾滋病抗體檢測;廣泛動員外出務工人員、涉外歸國人員、長途車司機、自由職業(yè)者、孕產婦、新婚人群和所有就診病人自愿接受艾滋病抗體檢測,及早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規(guī)范管理病人和感染者,降低艾滋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
有效實施艾滋病行為干預:各國政府應制定相關政策,規(guī)定所有公共娛樂場所發(fā)生的商業(yè)性性行為(同性或異性賣淫嫖娼),必須100%的使用合格安全套;注射吸毒人群免費提供清潔針具;吸毒成癮人員強制接受美沙酮維持治療;艾滋病毒陽性孕產婦實施母嬰傳播阻斷;男男性行為人員使用專用安全套,定期接受艾滋病抗體檢測;性病患者必須100%使用安全套并強制接受疾控部門的監(jiān)測管理。各相關單位應積極協(xié)調配合各項行為干預工作,有效降低高危橋梁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率和傳播率。
積極探索艾滋病醫(yī)學防治:省級以上疾控機構和醫(yī)學院校及專業(yè)研究機構,應強強聯(lián)手形成合力,組成專門課題研究機構和精英團隊,整合各種資源和籌集社會資金,積極探索中西醫(yī)結合防治艾滋病的方法和藥品,加強跨地區(qū)、跨部門的國際性多邊合作,擴大信息、技術和人才交流,共享人類先進經驗和研究成果,引用先進設備和科學配方,全面推進艾滋病疫苗的研制開發(fā),盡快實施人群免疫接種,有效遏制艾滋病的傳播蔓延并最終消除艾滋病的危害。
艾滋病的綜合防治是全世界一項需要長期實施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必須建立完善政府主導、部門協(xié)作、社會參與的長效工作機制,列入各地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整合資金多方投入,形成合力,全面規(guī)范落實?,F(xiàn)階段的工作重點是開發(fā)政府領導層,建立志愿者隊伍,支持社會力量參與,發(fā)揮名人導向效應和社區(qū)機構功能,多層面開展艾滋病綜合防治。主要針對外出務工流動人群,實行全國聯(lián)網(wǎng)追蹤管理;針對男男同性戀人群開展有效行為干預;針對中學以上在校學生開展性道德觀念教育;針對男性老年人引導開展自我防護;針對孕產婦開展母嬰傳播阻斷,針對新婚人群主動接受婚前檢測。要從每一個程序入手,從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起,因時應變,不斷探尋適合本國特點的有效模式和可及對策,長期堅持才能有所作為并取得實效。防治艾滋病,我們堅信:全球共討,征服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