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祥壽
四川省內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641100)
孕婦在孕期及生產時大多會出現焦慮、恐懼、緊張和對醫(yī)師家人的依賴心理等心理特征,針對孕產婦心理變化不同的心理護理,讓孕產婦了解整個孕期常識及分娩整個過程,減輕她們對懷孕、分娩的負面心理效應,使她們在生理、心理上得到安全與滿足感,避免一些如緊張等不必要的因素在懷孕、生產過程中發(fā)生,以利整個孕期順利度過,增強孕產婦自然分娩的信心,縮短產程,避免盲目選擇剖宮產,提高自然分娩率。我們針對孕產婦的心理特點,進行了一系列的心理輔導,結果良好,現介紹如下。
2008年1月至2009年來內江市婦幼保健院建卡、分娩的孕婦100例,對照組50例,觀察組50例,均為足月產婦,年齡21~38歲,平均27.2歲。身體健康,無合并癥。文化程度:小學6例,初中14例,高中50例,大學30例。
1.2.1 積極的孕期心理護理
鼓勵孕婦及家屬在整個孕期積極參加我院舉辦的孕婦學校,就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出現的心理焦慮給予及時的疏導。讓家屬在互動中體驗到孕婦懷孕的辛苦、不便,在孕期能給予孕婦體貼的關懷。讓孕婦在學習中了解孕產期保健知識,學會母乳喂養(yǎng)及減痛分娩的呼吸法以及待產、分娩期的配合等,減少因不了解孕產期相關知識產生的不安、恐懼及焦慮,以順利的渡過整個孕產期。
1.2.2 創(chuàng)造溫馨、安全舒適的環(huán)境
產婦入院后,護士向產婦介紹自己及主管醫(yī)師,介紹病區(qū)環(huán)境及注意事項,醫(yī)師熱情接待孕婦,語言親和、自然,從心里上消除孕婦對醫(yī)院環(huán)境的陌生感,耐心聽其產婦的主訴和病史,解答疑問,消除顧慮,了解其心理狀態(tài)。給產婦做護理時態(tài)度認真,操作時動作熟練,抽血檢查及輸液準確,一針見血,使產婦有安全感,對醫(yī)護人員有信任感。待產室配備有空調、電視機、茶幾、飲水機,衛(wèi)生間等設施,使產婦感到溫馨安全,讓產婦有家的感覺。室內配備有胎兒監(jiān)護儀、中心輸氧裝置等;產婦單居一室,配備有家屬陪伴床。醫(yī)護人員關心和體貼產婦,給予其鼓勵、安慰和幫助,耐心聽取孕婦及家屬述說并認真解答她們提出的各種問題,讓產婦和家屬均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感覺醫(yī)護人員就是自己的親人,可依賴,使其安心地待產,順利分娩。
1.2.3 減輕產痛
分娩是一個生理過程,劇烈疼痛難以耐受,尤其是初產婦。臨產時疼痛加重,而心理產生恐懼,影響宮縮正常收縮,疼痛時有的產婦大聲地喊叫,消耗大量體力,容易導致胎兒宮內窘迫、缺氧,增加了發(fā)生新生兒窒息的可能性,我們的做法是:在產婦疼痛期,助產士通過觸摸、壓迫法、按摩法,指導產婦分散注意力,并且讓家屬或對分娩有經驗、有人際交流的女性陪伴生產過程,陪伴者給予產婦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分散產婦的注意力,讓產婦有效緩解疼痛,應用積極暗示性語言和行為的技巧是提高心理護理質量的關鍵,產房播放輕音樂,使產婦在盡可能輕松舒適的狀態(tài)下平安結束分娩。
心理護理是通過護士或專門的心理醫(yī)師對自己的語言表達、肢體動作、面部表情、親和態(tài)度來影響患者的心理,使孕產婦心情處于放松,愉快,平穩(wěn)的狀態(tài)。孕產婦的性格不同,其情緒變化也不一樣,針對不同的孕產婦情緒分別施以相應的心理護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通過在懷孕期間的健康宣教以及心理疏導,減少因懷孕帶來的恐懼、孕期的不適以及對所懷寶寶的擔心之類的焦慮,對孕產期的相關知識有了大概的了解減少了對選擇自然生產的恐懼感。通過改善待產室、分娩室的環(huán)境,實施陪伴分娩,有效地減輕疼痛等方式,能積極調動產婦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分娩過程,使產力良好,產程縮短,避免了不必要的難產或手術產,避免了藥物鎮(zhèn)痛對胎兒和母體的影響。通過對孕產婦心理護理,產婦分娩順產大大提高,產程比原來縮短2h左右,產后2h出血量在100mL左右,比原來減少一半,產婦及家屬滿意度高達95%[4]。
對產婦整個產程進行心理護理,改變傳統(tǒng)的只注規(guī)定式的說明和溝通,只重視身體健康的恢復,進行醫(yī)療性干預,忽視產婦身心感受和心理健康,通過心理護理促進了自然分娩,降低了剖宮產率,對孕婦及胎兒的傷害減輕,費用少,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健康模式的宗旨,是現代護理學科的發(fā)展方向。整個護理過程中的助產人員與臨床孕婦密切接觸,時間也最長,所以要求護理人員要有親和力,用最簡明易懂的語言給產婦講解臨產后各產程的生理變化,講解有關正常分娩的知識、臨產后可能出現的征象、宮縮與分娩的關系,告訴產婦宮縮時應配合呼吸及輕輕按摩腹部或腰骶部以減輕疼痛、宮縮好可促進產程的進展以及分娩時如何配合,以及產婦正常分娩過程流程[5,6]。
分娩前的產婦往往有以下共同的心理特征:恐懼、焦慮、緊張、憂郁;擔心分娩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希望得到醫(yī)護人員的關心和幫助,盼望盡快順利結束分娩。護理人員態(tài)度要和藹,護理人員要以熱情、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接待產婦,介紹入院須知和住院環(huán)境及注意事項。要把她們當成自己的家人、親人,在服務時要面帶微笑,要經常與她們溝通,幫助她們解開“心結”,消除她們的顧慮。還應該告訴產發(fā)對本院技術力量肯定性的介紹,告訴她們我們的技術水平很高,要讓孕婦和家屬對醫(yī)院的技術力量充滿信心,從而減少心理恐懼感,主動配合分娩的全過程。
[1] 丁素蓮.淺析臨產孕婦的心理護理[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9(15):426-427.
[2] 溫曲英.心理護理對產婦產程的影響及分析[J].河北醫(yī)學,2009,15(7):849-851.
[3] 劉海棠.心理療法與分娩鎮(zhèn)痛[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16(2):78.
[4] 樂杰.婦產科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01.
[5] 李莉,李紅.全程陪伴分娩對母嬰影響的觀察和體會[J].中華當代醫(yī)學,2007,5(6):69-70.
[6] 裴小榮.對孕產婦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9,6(14):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