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清香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了送別好友時的依依惜別之情,是古代送別詩中的極品。而據此詩譜成的古曲《陽關三疊》,更是以琴歌的形式流傳至今。對于古人所作的這樣一首極負盛名、飽含離別深情的詩作,怎樣走進十歲左右的孩子心中,讓他們身臨其境地體驗那情、那境、那匠心獨具的結構及語言魅力呢?課前我查閱了大量與本詩有關的資料,課堂上進行了多處鏈接拓展,為學生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引導學生走進詩境,走近作者。
鏈接一:一個機構兩個人物三個地方
詩中有這樣幾個詞:安西、渭城、陽關。對這幾個離學生陌生而遙遠的詞,我做了如下資料鏈接。一個機構:安西,它是唐中央政府為統(tǒng)轄西域地區(qū)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治所在龜茲城(今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庫車縣)。都護府是唐朝設置在邊境地區(qū)的軍政合一的最高權力機關,有完整的組織機構,都護的職責是招撫安置歸附的各部族,維護本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對付外來侵擾,考察所屬官員政績,給予賞罰,鎮(zhèn)壓叛亂。由此可見,王維的朋友元二此去安西擔負著國家賦予的重要使命。三個地方:安西,是元二要出使的地方;渭城,是指秦時的咸陽城,在今陜西成陽市東北,是王維送別友人的地方;陽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是元二通往安西的必經之地。當師生在地圖上共同找到了這三個地方。發(fā)現元二自渭城經陽關抵安西需要歷經陜西、甘肅、新疆三省區(qū)。在唐代,沒有飛機,沒有火車,沒有汽車,僅有的交通工具是馬車,路途之遙遠、艱辛,令學生驚嘆。學生頓時明白了此次朋友元二出使安西所要經歷的艱難,離別容易見時難,離情別緒在學生心中頓生。
兩個人物:王維和元二。雖然學生不是第一次接觸唐代大詩人王維,但再一次深入認識他,不僅作為一種對文學知識的了解,而且會對學生感悟這首詩匠心獨具的寫作方法和獨特的語言魅力有一定的幫助。我做了如下鏈接:王維是唐代著名詩人、畫家。王維描繪自然風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詩壇獨樹一幟,成為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蘇東坡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不僅與孟浩然合稱“王孟”,而且因為王維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所以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這些對王維的描述讓學生對王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元二是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古人常以兄弟排行稱呼,類似現在的“元老二”。元二與王維相比,我們比較陌生,但作為大詩人王維的朋友,而且被朝庭委以重任前往安西,其人品與能力也可窺見一斑。
鏈接二:一切景語皆情語
“渭城朝雨汜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蔽汲乔宄恳粓鋈缢中∮辏瑵駶櫫寺飞系膲m埃,旅店旁的棵棵綠柳,被雨水沖洗得更加翠色欲滴。在這兩句詩中我抓住以下內容進行了拓展鏈接?!俺辍保汗庞泄适略啤跋掠晏?,留客天”。這雨是為留客,或是不舍朋友離去而落下的傷心淚,還是特為朋友餞行呢?一個“澠”字向我們透露了詩火的心跡;“澠”是濕潤的意思,在這里用得恰到好處,顯出這雨浩塵而不濕路,仿佛天從人愿,特意為遠行的人安排一條輕塵不揚的道路。“客舍”本是羈旅者的伴侶;“青青柳色”從《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而來,這兩件事物是文學作品表現惜別之情時常用的意象,通??偸呛碗x愁別恨聯結在一起,而呈現出黯然銷魂的情調。但今天,卻因一場朝雨的洗滌而別具明朗清新的風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塵飛揚,路旁柳色不免籠罩著灰蒙蒙的塵霧,一場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來??傊?,從清朗的天宇,到潔凈的道路,從青青的客舍,到翠綠的楊柳,構成了一幅色調清新明朗的圖景,為這場送別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環(huán)境。這是一場深情的離別,而不是黯然銷魂的離別。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種輕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調。至此,詩中的每處景物都無聲地為學生架起了通往詩人內心的橋梁,訴說著與朋友分別時復雜的心緒。
鏈接三:酒是離別曲,酒中有真意
“酒是離別的曲。”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情別緒,而是別具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勸君更盡一杯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與祝福,使人不難想到這對好友頻頻祝酒、殷殷話別的場景。一個“更”字表明酒已勸了多次、盡了多杯,語盡情遙,含吐不露,意蘊極為深厚。這每一杯酒究竟包含怎樣深厚的情誼呢?對此我做了如下激情啟發(fā):我們知道“酒逢知己千杯少”是連心的酒,“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是澆愁的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是壯行的酒。本詩勸君更盡的是一杯什么酒呢?在學生討論交流之后,我進行了如下層進式的步步引讀:春雨挽留不住友人的腳步,朋友終將遠走他鄉(xiāng),怎能不因別離傷感?這是一杯傷別的酒;朋友此次出使安西,需經歷長途跋涉,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祝福我的朋友一路平安,這是一杯祝福的酒;朋友此次所去之地陌生,那里人跡稀少,你我朋友自此一別,則知己難求,這是一杯離珍惜友情的酒;唐代國勢強盛,從軍或出使陽關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壯舉,朋友此去將來必定在邊關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來年凱旋而歸,這是一杯壯行的酒;臨別依依,要說的話很多,但千頭萬緒,一時竟不知從何說起,千言萬語都寄托在這一杯杯酒中,這是一杯連心的酒;這濃濃的離情,這杯杯的美酒,都化作這句纏綿悱惻的詩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學生在教師的提示后反復誦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每復讀一次,學生的感情也隨之澎湃升騰??芍^一唱三嘆,蕩氣回腸。學生不僅在讀中進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禮,同時深刻領悟到:這勸酒雖然只是一剎那的情景,卻是蘊含極其豐富的一剎那。
鏈接四:延伸拓展,意韻悠長
詩已讀罷,然而語淺情深,此情此境,縈繞學生心間,此時引入由本詩譜成的流傳至今的名曲《陽關三疊》,讓學生邊聽邊想象,再在悠揚委婉的樂曲中人情人境地朗讀古詩,詩中強烈、真摯的對友情的珍惜,對離別的無奈,對朋友的關切,盡蘊于這吟誦之中,可謂情真意切意韻悠長,詩、曲、情一起扎根學生心田。
無論是古人還是今人,無論是因何而離別,情卻是相通的,此時順勢引導學生交流各自了解的其他表現離別主題的古詩,或者推薦一兩首給學生,如《山中送別》、《別董大》等。從學生對詩的朗讀中能深切感受到他們發(fā)自內心的對詩的解讀,此時此刻,師生、詩作、詩人的靈魂隨吟詠共舞,一切盡在不言中!
責任編輯: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