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加拿大、俄羅斯特約記者 陶短房 高懿潔
在過去一年中,至少有8名俄羅斯越野滑雪和冬季兩項運動員被查出服用興奮劑。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也對此表示擔憂。據(jù)俄新社10日報道,在溫哥華召開的冬奧會新聞發(fā)布會上,來自美國、加拿大與瑞典的記者提出了不少有關俄羅斯興奮劑的問題。俄新社評論稱,這是外國媒體企圖從國際奧委會與國際反興奮劑組織獲得有關“俄羅斯興奮劑”的某些“強烈”聲明的一次失敗嘗試。盡管如此,當被問道是否對該問題感到擔心時,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說“是”。
俄羅斯體育、旅游和青年政策部部長維塔利·穆特科則認為,國際奧委會的這種擔憂是向俄國家隊施加的一種心理壓力。他說,國際反興奮劑機構應當對各國運動員一視同仁,不應對俄羅斯抱有偏見。他希望俄羅斯這次不會出現(xiàn)嚴重的興奮劑問題。
穆特科早在幾天前就曾聲明,俄羅斯“國家隊是干干凈凈地去參加奧運會的”。他也表示,只有運動員本人才可以保證不服用興奮劑。他只能代表運動員保證“爭取不會發(fā)生意外”。俄反興奮劑中心主任格里戈里·羅琴科夫透露,隊員在出征溫哥華前進行了5至6次乃至7次的興奮劑檢查。
本屆溫哥華冬奧會的藥檢堪稱“史上最復雜”。國際奧委會醫(yī)學委員會主席永奎斯特9日表示,在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期間計劃進行超過2000例藥檢。永奎斯特說:“歷史告訴我們,總有人鋌而走險,每屆奧運會都會發(fā)現(xiàn)服用違禁藥物的運動員。不過,根據(jù)我多年反興奮劑工作的經(jīng)驗,奧運會還是一屆比一屆更干凈?!?/p>
加拿大廣播公司(CBC)報道說,溫哥華冬奧會的反興奮劑中心是迄今全球最先進的,設于列治文速度滑冰場附近的艾約特反興奮劑實驗室目前已進行過200多次模擬測試。主任克里斯蒂娜稱,這座臨時實驗室有35名工作人員,屆時24小時開放,每天進行約90次興奮劑檢測,總共約計1600次尿檢,400多次血檢。而對B樣的檢測將在后方的永久實驗室進行。工作人員稱,溫哥華冬奧的反興奮劑準備是最充分的,機制是最嚴格的,雖然不能保證絕對不會有百密一疏,但可以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溫哥華信使報》援引UBC大學教授卡茨的話報道說,興奮劑問題是威脅奧林匹克安全的重大問題,由于依靠興奮劑戰(zhàn)勝對手、奪取冠軍具有巨大誘惑力,公平競賽已變得越來越難以做到,這“是個社會和道德問題”。
加通社刊出醫(yī)學專業(yè)記者布蘭斯維爾的文章稱,對溫哥華冬奧會興奮劑檢測體系最大的挑戰(zhàn)是“微量服用興奮劑”。文章指出,一些運動員為躲過藥檢,采取微劑量、頻繁多次服用興奮劑的辦法,而這種辦法目前還很難對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