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6 日,中國科普研究所建所30 周年慶祝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協(xié)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鄧楠,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齊讓,中國科協(xié)書記處書記程東紅,中國科協(xié)黨組成員、中國科技館館長徐延豪,中國科協(xié)黨組成員、機關黨委書記王可出席會議。來自全國各地科協(xi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400 余人參加大會。
程東紅代表中國科協(xié)書記處向中國科普研究所30年來所取得的成績表示熱烈祝賀,并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她指出,這次會議,既是對中國科普研究所成立30年的慶祝和紀念,也是中國科普研究所對30年來取得的理論成果的一次梳理和展示。30年來,我國的科普研究隊伍逐漸壯大,研究平臺日益擴展,初步形成了研究對象明確、理論需求強勁、理論體系初具脈絡、學術交流國際化的科普研究格局。廣大科普理論工作者在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科技傳播機制、科普監(jiān)測和評估、科普創(chuàng)作、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科普資源建設和使用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92年開始的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直接服務于我國的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促進了《科普法》的頒布和《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的出臺,是理論服務實踐的典型范例。目前正在進行第8次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將為制訂我國科學素質建設“十二五”規(guī)劃提供重要參考數據。
程東紅希望這次慶祝會能夠成為推動我國科普理論和實踐研究的動員大會,希望有更多的專家學者關注科普、關注科普研究、加入到科普研究的隊伍中來,希望廣大科普研究工作者帶頭弘揚科學精神,樹立優(yōu)良學風,做科學道德的模范,為凈化學術風氣做出貢獻。
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任福君對建所30年的歷程進行了簡要回顧,并對發(fā)展前景進行了展望。任福君介紹了中國科普研究所在科普理論與實踐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總結了中國科普研究所在搭建學術交流平臺、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為政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理論支持和決策依據等方面作出的成績。
30年來,中國科普研究所在科普創(chuàng)作、揭露迷信與反對偽科學、公民科學素質、青少年科普、城鄉(xiāng)科普、國外科普研究、科普效果評估及科普資源建設等科普理論與實踐研究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編寫了《科普創(chuàng)作概論》、《科普編輯概論》、《科普佳作選》叢書、《高士其全集》、《德先生茶館》等重要論著,翻譯出版了《科學與怪異》、《魔鬼突破的世界》、《理解科普》等優(yōu)秀譯著。自1992年以來,連續(xù)承擔了7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狀況調查和研究工作。從2002年開始,連續(xù)編寫了8部年度中國科普報告,即公民科學素質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