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靜
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音樂教學
尹靜
新課改以來,“欣賞”被列入“音樂感受與鑒賞”的領域,其外延擴大了。音樂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音樂感受與鑒賞”是音樂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梢姡蕾p教學依然是音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音樂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提到音樂,有些人就會想到唱歌,并且認為音樂課就是唱歌課,稱音樂老師為唱歌老師,這是行外之人的理解。然而,有的音樂老師對音樂欣賞的重要性及本質性認識也不夠。且看以下幾組鏡頭。
鏡頭一 一位音樂教師在上課伊始就向學生宣布,今天的音樂課是欣賞課,接著便開始放音樂,一首接著一首,一曲連著一曲,師生間沒有互動更沒有參與。另一位音樂教師在學生學會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以后,因為還沒有到下課時間,就隨意地讓學生反復聽樂曲《草原放牧》。課堂上學生的態(tài)度逐漸從熱情轉向冷漠,對欣賞音樂不情愿、不積極的神情溢于言表。
鏡頭二 在一堂音樂課上,老師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問:“你們知道‘龜兔賽跑’的故事嗎?”學生對此作出熱烈的反應,然后老師請了一位學生來講述這個故事,完了老師再用生動流暢的語言繪聲繪色地描述一遍故事,這時時間過了近乎一半。此時老師把話題轉到音樂《龜兔賽跑》上來,又花時間介紹了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至此所剩時間不多,當老師播放音樂時,已經(jīng)接近下課。學生失望的神情寫在臉上。
以上這些情景現(xiàn)象,集中體現(xiàn)了欣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輕視欣賞教學的重要性,缺乏主題,放任自流。有的老師會把整堂課當做欣賞課來上,但又不好好選擇欣賞內(nèi)容,只是一些音響資料的累加,也沒有欣賞質量上的要求。有的老師在快要下課的時候讓學生反復地“欣賞”音樂,也不好好設計教學過程,放任學生自己聽音樂,還美其名曰:這是把自主還給學生。所有這些體現(xiàn)了老師對欣賞教學重要性認識不夠、隨意性大的問題。音樂欣賞教學并非讓學生單純地聆聽,而應與其他音樂實踐活動形式(歌唱、演奏、律動、對音樂的討論、評價以及創(chuàng)造性活動)相結合,通過創(chuàng)造性地引導學生理解音樂的內(nèi)涵,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欣賞能力。
2)背離欣賞教學的審美規(guī)律,遠離主線,弱化聽賞。在欣賞中用講故事的方法或過多的語言來解釋音樂,老師的本意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殊不知這種以語言替代音樂的行為使欣賞教學遠離了音樂的主線,背離了欣賞教學的審美規(guī)律。
音樂是音響的藝術,也是時間的藝術,這兩個特征決定了欣賞教學應以聽賞為主,教學中必須把一定的時間留給學生聽音樂,同時也要留有學生想象的空間。同時音樂的不確定性,決定了音樂也絕不能是用確定性很強的文字語言可以表述的。因此,在欣賞教學中,需要的是用適當?shù)囊龑Щ蛱崾?,而不是以長篇大論口頭語言來替代音樂。
3)脫離欣賞教學的音樂性,肢解音樂,缺乏完整。在欣賞教學中隨意地卡斷音樂,把整體的音樂變得支離破碎,用“肢解的碎片”來代替完整音樂的做法相當?shù)牟焕硐?,它不僅破壞了音樂的美感,打破了音樂的完整性,而且還阻斷了學生的音樂想象和音樂的體驗。
在實際教學中,對于學科綜合,筆者加強音樂學科內(nèi)部的綜合來創(chuàng)新。音樂學科內(nèi)部的綜合是在欣賞教學中,把音樂欣賞與音樂教學的其他方面內(nèi)容充分結合起來進行教學,并加以創(chuàng)新,更好地為欣賞教學服務。許多音樂欣賞內(nèi)容可以通過演唱、演奏、律動表演等來豐富和加深對作品內(nèi)容及其內(nèi)涵的體驗與理解。
1)唱一唱旋律。有些樂曲,最好的欣賞方式就是讓學生在聆聽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多次出現(xiàn)的主題曲調(diào),然后配合音樂哼唱主題,從而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樣不僅使學生在欣賞過程中能更好地專注于音樂本身,而且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理解音樂。
2)拍一拍節(jié)奏??梢允巧韯萋蓜樱龠M一層的話也可以選用打擊樂器和著音樂擊拍參與音樂表現(xiàn)。借此手段來欣賞音樂,學生的注意力始終在音樂上,有效地參與了“聽”這個環(huán)節(jié),做到了真正地聆聽音樂。
在以音樂欣賞為主的音樂課中,多方面的、多視角的、多緯度的綜合是很有必要的,是欣賞教學達到勝利彼岸的有效途徑。在綜合的過程中,要把握好3個原則:不要為了綜合而喪失了音樂課的音樂性;不要為了綜合而單純地傳授其他學科知識;不要把綜合看做知識的“拼接”。做到了這些,綜合創(chuàng)新就會賦予音樂課堂鮮活的個性,就會使音樂欣賞課更具魅力,更有感染力。
總之,在欣賞教學中,最根本的是教師要精心設計,通過各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和途徑來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所表達的內(nèi)涵、意境。
(作者單位:吉林省公主嶺市西四小學)
10.3969 /j.issn.1671-489X.2010.16.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