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葛元芬
2月21日,在孟買市西郊舉行的印度首屆全國“海吉拉”選美大賽吸引了眾多主流媒體的注意,據(jù)英國《獨立報》21日報道,處于邊緣化的“第三性群體”——閹人、變性人和異性裝扮癖者紛紛走到聚光燈下,爭奪“超級女王”寶座。
在印度,大約有50萬-100萬的“海吉拉”(第三性,既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大多數(shù)的“海吉拉”都是生理男性或雙性人,但也有部分生理女性,然而,“海吉拉”通常稱自己是女性,并且裝扮也像女性一樣。雖然傳統(tǒng)上“海吉拉”被認為是閹人,但她們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做過變性手術。這些人一直生活在陰暗的世界里,遵循著自己的習慣和規(guī)矩,與普通人保持著距離。不過,現(xiàn)在“海吉拉”正逐步在印度社會引起人們的注意。
和普通的選美大賽一樣,參賽者反復檢查著自己的服裝和走路的姿勢,以防出現(xiàn)任何差池。參加這次選美大賽的克蘭·帕特爾(31歲)對記者表示:“在報紙、電影和電視上,我們遭到了嘲笑;在街頭,我們受到戲弄。這次我們是在為基本的生存權(quán)而戰(zhàn)斗?!爆F(xiàn)在,對于這次選美大賽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海吉拉”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還尚未可知。不過,近幾個月來,“海吉拉”的生存狀況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觀:去年11月,印度選舉委員會允許閹人在性別一欄中填寫“其他”;最近,印度的鄰國巴基斯坦也修改法案,賦予“海吉拉”在遺產(chǎn)繼承和就業(yè)方面所應有的權(quán)利。
據(jù)悉,“海吉拉”有自己獨特的社會體系,很多人都在“海吉拉”社區(qū)統(tǒng)一安排下生活。年輕人接受長者的“監(jiān)護”,長者將她們的收入拿去,用來購買食物和支付房租。26歲的阿米莎·喬普拉厭倦了這種生活,9年前,她來到孟買生活,“我當性工作者來賺錢,但是我的‘監(jiān)護人拿走了我所賺來的一切……回家之路也是備受艱辛,男孩們朝我尖叫,我還會受到警察的不斷騷擾。”
在印度的一些街頭,還時??梢钥匆姟昂<币?到3人為一組,游蕩在紅綠燈旁,向汽車司機乞討。如果司機不給錢,“海吉拉”有時就會宣稱要詛咒他們,這是印度文化中的一個奇特部分,印度傳統(tǒng)上認為“海吉拉”具有法力,是吉祥的人,能為人帶來好運、驅(qū)除厄運,而遭到其詛咒的人就會失去性能力。
盡管目前印度“海吉拉”仍然面臨著眾多的問題,例如騷擾和侮辱,但通過這次選美大賽可以看出,“海吉拉”們已經(jīng)覺醒,不少“海吉拉”正在考慮是否組成一個政黨,以便爭取應得的權(quán)利。有分析認為,印度社會很可能出現(xiàn)除兩性以外的“第三性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