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信貸市場職務犯罪的完全信息博弈分析及其對策

      2010-03-28 10:45:16胡章燦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學報 2010年3期
      關鍵詞:犯罪者監(jiān)管者職務犯罪

      胡章燦

      (中國人民銀行寶應縣支行,江蘇寶應 225800)

      職務犯罪是指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或者褻瀆職務,違反職責規(guī)定,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一類犯罪[1]。在信貸市場上,職務犯罪行為源于信貸資源的掌握者利用政府賦予的信貸職權介入信貸資金分配,通過對信貸資金分配進行行政干預獲取信貸個人收益的經濟活動。近年來,銀行系統暴露的多起大案充分表明,信貸市場上的職務犯罪行為不僅導致信貸資源的非生產性浪費,而且嚴重地敗壞了社會風氣,形成了 “優(yōu)汰劣勝”的反向淘汰機制,損害了政府監(jiān)管者的公信力,最終形成銀行的不良債權,隱藏著巨大的金融風險。筆者在建立我國信貸市場職務犯罪行為的預期收益模型基礎上,擬從完全信息博弈理論的角度分析監(jiān)管者與職務犯罪者之間的博弈行為,最后提出一些可供監(jiān)管者選擇的對策。

      一、監(jiān)管者與職務犯罪者間的博弈模型與分析

      1、分析假定

      (1)完全信息假定。犯罪者與監(jiān)管者在博弈中對其雙方的特征、策略空間、支付函數都具有明確的認識,沒有任何的不確定性[2]。

      (2)理性人假定。博弈雙方均能在客觀條件的約束下,做出最優(yōu)化的實現其決策目標的理性決策,即博弈分析的對象都是理性的行為及其均衡。博弈雙方的成本與收益均由制度外生的決定。犯罪者在信貸市場上完全具有控制信貸資金的能力,監(jiān)管者對犯罪者的行為完全具有制止的能力,而且具有主動進行監(jiān)管的意愿。

      (3)決策方式假定。犯罪者根據個人預期收益采取行動 (犯罪,不犯罪),監(jiān)管者根據犯罪者的行動作出決策 (發(fā)現,不發(fā)現)。如果犯罪者的犯罪行為被發(fā)現而接受懲罰,那么博弈行動就此結束,否則,博弈將繼續(xù)持續(xù)下去,直到在犯罪者的任期內被發(fā)現為止。即使在任期內發(fā)現不了,但在離任后也存在著被發(fā)現的可能。

      2、博弈雙方的預期支付函數

      (1)犯罪者預期收益支付函數

      信貸市場上,犯罪者犯罪的目的在于獲取信貸個人收益(Rr),信貸個人收益與犯罪者掌握的信貸資金 (M)分配的職權有關,a是表示犯罪者掌握信貸資金的職權系數,R0為不犯罪時的收益 (包括工資、福利),于是犯罪者犯罪的收益函數表示為(R0+Rr)a(a>1)。a>1意味著犯罪者掌握信貸資金分配的職權越大,犯罪者的信貸個人收益就越高,但這種增加是非線性的。由于職務犯罪是不合法的行為,犯罪者在職務犯罪的同時必須承擔被監(jiān)管者發(fā)現而接受懲罰 (F)的成本 (Cr),犯罪者犯罪的成本函數為(C0+Cr)a(a>1)。C0為犯罪者不犯罪時的成本,a>1同樣意味著職務犯罪者掌握信貸資金職權越大,支付的犯罪成本也就越高。綜合得出犯罪者的個人預期收益函數:

      (2)監(jiān)管者的預期收益支付函數

      監(jiān)管者監(jiān)管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消除信貸市場上的職務犯罪行為,其收益 (R)為一常數,表示信貸市場不存在職務犯罪行為時信貸資金分配的效率收益。但是消除職務犯罪行為必須是有成本的,這種成本體現在監(jiān)管者為防止職務犯罪行為而建立的監(jiān)管機構及其維持運轉而付出的費用,成本函數為(C/N)a(a>1)。N為犯罪者的人數,C是為防止職務犯罪行為發(fā)生而支付的費用,與所占財政收入的比例(k)及其財政收入(T)有關。(a>1)意味著犯罪者掌握的信貸職權越大,進行檢查的成本就越高。綜合得到監(jiān)管者的預期收益函數:

      博弈雙方的支付矩陣[3]如圖 1所示:

      圖1 職務犯罪者與監(jiān)管者的支付矩陣

      3、完全信息下的靜態(tài)博弈均衡

      假定在信貸市場上,犯罪者與監(jiān)管者同時博弈,并且只進行一次,用 α代表犯罪者犯罪的概率,β代表監(jiān)管者發(fā)現的概率。犯罪者的期望收益為:

      (1)均衡結果的分析

      在信貸市場上,犯罪者與監(jiān)管者只進行一次博弈的行動下,當雙方期望支付均為 0時,雙方才會維持在犯罪者不檢查。如果犯罪者犯罪的收益小于期望支付,理性假定會使犯罪者終止犯罪行為;監(jiān)管者沒有檢查的必要,就不會去檢查。在沒有檢查的情況下,犯罪者會重新選擇犯罪,因而再一次引發(fā)監(jiān)管者進行檢查,博弈就進入了無限重復階段。如果犯罪者犯罪的收益大于期望支付,犯罪者就會繼續(xù)犯罪;監(jiān)管者也會加大檢查力度,博弈同樣轉入無限重復階段。得到:

      命題 1:職務犯罪是我國現階段信貸市場上出現的必然情形,在博弈只進行一次的情況下,博弈雙方各以固定的概率隨機的選擇 (犯罪,檢查)。犯罪者犯罪收益的改變與期望支付之間的差值是決定犯罪者是否犯罪的重要的條件。

      (2)對α的分析

      α為信貸市場上掌握信貸資源的犯罪者犯罪的概率, α∈(0,1),又因為0≤α*=≤1,所以 0≤。由此可得:

      命題 2:犯罪者犯罪的概率與犯罪的人數和監(jiān)管者檢查的成本有關。犯罪人數增加,出于學習和模仿的 “羊群”效應,犯罪者犯罪的概率會變大,監(jiān)管者的監(jiān)管力度也相應的增加,意味著監(jiān)管者檢查成本增加,犯罪者犯罪的概率將會減小,反之也然。

      命題3:監(jiān)管者支付的成本與其占財政收入比例 (k)及其財政收入 (T)有關。監(jiān)管者財政收入數量增加和支付成本占財政收入的比例增加會減少犯罪的概率。在財政不足的情況下,監(jiān)管者不會長期以固定的概率對犯罪進行檢查,而會在短期內集中人力、物力進行周期性的檢查活動,這樣犯罪活動就表現為周期性的增加或減少。

      (3)對β的分析

      命題 4:監(jiān)管者對犯罪者檢查的概率與犯罪者犯罪的收益和成本有關。假定R0-C0(由犯罪者的工資和福利所決定)為常數,當Rr/Cr的比值足夠小,意味著犯罪者犯罪付出的成本足夠大,那么監(jiān)管者可以以很小概率去檢查,反之也然。當Rr/Cr不變時,R0-C0增大會增加監(jiān)管者檢查的概率,而犯罪者為了避免這種情形,通常采用瞞報或轉移個人收入的方法來降低引發(fā)監(jiān)管者檢查的可能。

      命題 5:與監(jiān)管者檢查的概率更直接聯系的是犯罪者掌握的信貸資源M以及監(jiān)管者為犯罪者制定的懲罰 (F)措施,犯罪者掌握的信貸資源越多,檢查的概率也就越大。懲罰力度的增大,會使監(jiān)管者以較小的概率去檢查職務犯罪行為,減少檢查的成本。

      命題 6:監(jiān)管者對職務犯罪的檢查和懲罰必須是有效而確信的,在此情況下,犯罪者的犯罪行為并不取決于掌握信貸資金的職權大小,權力僅僅具有加強或減弱職務犯罪行為的作用,真正對職務犯罪具有約束作用的條件是可予置信的有效檢查和嚴厲的懲罰力度。

      4、完全信息下動態(tài)博弈分析 (無限階段重復博弈)

      現實中,在信貸市場上監(jiān)管者與犯罪者之間反職務犯罪與職務犯罪行為往往是重復多次的,這種重復的過程一直到被監(jiān)管者發(fā)現為止。因此,筆者將之擴展為無限階段的重復博弈,會更接近于信貸市場上職務犯罪活動的現實。無名氏定理告訴我們,只要決策雙方有足夠的耐心,無限階段的重復博弈就存在優(yōu)于單階段情況下的均衡結果的子博弈精練納什均衡[2]。在各階段引入一個貼現因子 δ (δ<1)它反映的是在信貸市場上博弈雙方的耐心程度,先看犯罪者的情況。

      犯罪者在各階段的支付之和為:

      考慮以下的戰(zhàn)略組合,在博弈剛開始的階段,犯罪者與監(jiān)管者采取混合戰(zhàn)略一旦有任何一方改變概率,使自己收益增加而另一方受損,則博弈立即進入納什威脅點 (α*,β*)并永遠保持下去;否則將保持混合戰(zhàn)略(α,β),這一戰(zhàn)略組合即為子博弈精練納什均衡 (證明從略)。

      這一子精煉納什均衡表明,最終的均衡結果是犯罪者以一個小概率實施犯罪,而監(jiān)管者對犯罪者的行為采取不加約束的態(tài)度,當然這一階段的前提是監(jiān)管者必須應有可信的懲罰承諾,由此可以得出:

      命題 7:犯罪者取得 πP的越多,監(jiān)管者的懲罰力度越大,犯罪者的犯罪概率 α的取得范圍就越小。

      命題 8:監(jiān)管者監(jiān)管成本C的增加,犯罪者的犯罪概率將使 α取得范圍相應的增大。

      二、結論

      根據犯罪者的預期收益函數,犯罪者的成本—收益(R-C)如圖2所示。

      圖2 犯罪者預期效用函數成本-收益圖

      1、職務犯罪產生的必然性下犯罪者的期望支付有關

      掌握著信貸資金分配的權力是我國信貸市場上產生職務犯罪行為的重要條件,而職務犯罪產生的必然性與犯罪者的期望支付有關,信貸職權僅起到加強或者減弱職務犯罪行為的作用 (見命題 1、6)。犯罪者的收益和成本的比值決定了監(jiān)管者監(jiān)管的意愿。

      2、監(jiān)管者對于犯罪者犯罪的懲罰力度是信貸市場上犯罪者決定是否犯罪的重要因素 (見命題 5)

      如果犯罪者利用信貸職權進行犯罪,監(jiān)管者實行的處罰力度足夠大,以至于與其犯罪收益相等,甚至超過其犯罪收益,犯罪者預期收益就為負數,犯罪者的理性就會驅使其終止犯罪行為 (見命題 7),而且監(jiān)管者可以以較小概率對犯罪者進行檢查 (見命題6)。

      3、監(jiān)管者的監(jiān)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犯罪者犯罪可能性的有無 (見命題 2、3)

      監(jiān)管者監(jiān)管的能力越強,犯罪的行為就越容易被發(fā)現,犯罪的可能性就越低。

      4、監(jiān)管者的監(jiān)管成本制約其反職務犯罪行為的能力

      監(jiān)管成本越大,監(jiān)管的收益就越低 (見命題 5),犯罪的可能性就越大 (見命題 8)。監(jiān)管成本受監(jiān)管人數、犯罪者的權力等因素的影響。監(jiān)管者反職務犯罪的預期收益足夠低而成本足夠高時,監(jiān)管者就會失去持續(xù)反職務犯罪行為的積極性,只能將長期的監(jiān)管化為短期內周期性的反職務犯罪運動,以便減少監(jiān)管成本,提高其預期收益(見命題 3)。

      5、部門間的利益沖突及保護易誘發(fā)職務犯罪

      由于信貸市場上的職務犯罪行為往往涉及到多個部門,各個部門間難免有利益沖突,利益的沖突以及對本部門利益的維護使信貸市場上職務犯罪行為屢禁不止,甚至在監(jiān)管部門也同樣出現了職務犯罪行為,形成了集體犯罪,使應有的監(jiān)管機制失效。

      三、對策

      1、加大對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增加法律威懾力

      處罰概率的增加和處罰的提高,對所有人和一小部分最有可能犯罪的人都具有威懾[4]。因此,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加強對職務犯罪的懲罰力度,提高其震懾力。但現行法律條文中,沒有專門對職務犯罪行為進行制裁的條款,大多分散在相關金融法規(guī)中,沒有形成獨立的處罰體系。如刑法規(guī)定對違規(guī)放貸造成重大損失的,最嚴厲的懲罰是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罰款 20萬元以下。一方面,20萬元以下的處罰標準與動輒上百萬的損失相比,力度明顯較低;另一方面,也存在較大操作空間,刑法并未對什么是重大損失做出界定,導致處罰的不確定性較大,降低了處罰的公信力,使重罰的效果大打折扣。

      2、完善監(jiān)管體系,提高監(jiān)管效率

      (1)加強國有銀行的內部審計,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目前,國有銀行的信貸管理大都是以部門管理為主,如貸款審查、審批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是以各部門行政負責人的簽字為準,這種 “集體審批、集體負責”的模式使信貸責任無法具體落實,因而銀行的內部審計制度也無法落到實處,成為 “墻上的制度”,所以首要的是積極進行銀行內部信貸機制改革,強化內部審計。其次,要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強化市場外部信貸監(jiān)督。對廣大中小銀行積極實行股份制改革,引入各種類型投資者,形成有效的市場約束機制。此外,還可以通過完善信貸評級市場,強化監(jiān)管部門檢查和社會輿論監(jiān)管信貸職權等等,進一步透明信貸程序,綜合提高監(jiān)管的效率。

      (2)改進國有銀行信貸管理體制,實行垂直管理和流程管理

      目前,國有銀行的信貸管理實行的是逐級行長負責制,信貸調查人員和信貸審查、審批人員都由本級行的行長任命,在各級行行長的權力范圍內,無論是信貸調查人員,還是信貸審查、審批人員都是很難獨立決策的。因此,必須改進信貸決策體系,如實行垂直管理和流程管理。垂直管理是指支行信貸風險經理由支行信貸主管行長任命,支行信貸主管行長由分行信貸主管行長任命,總行行長或主管信貸副行長任命分行信貸主管行長。各級信貸主管行長對上級信貸主管行長及同級行長雙重負責,但在信貸業(yè)務上,由上級信貸主管行長實現垂直授權管理,從而使信貸風險管理人員從上而下,享有較強的獨立性。而流程管理則重在規(guī)定信貸工作的標準化流程 (程序)和完成各項工作的人員必須是由資深信貸專家組成,實行客戶+風險的 “雙簽制”,即客戶經理對業(yè)務發(fā)展負責為主,對資產質量負責為輔,而信貸風險經理則相反。這樣,信貸責任具體落實到了個人,銀行的內部審計職能就能落到實處。

      3、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減少職務犯罪可能性

      改變當前以年度獎金為主的短期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具有長期激勵力量的激勵機制。一是引入股票期權制度。股票期權作為一種長期激勵形式,增加了在職人員犯罪的機會成本。例如英國巴克萊銀行規(guī)定如果經理人員三年任期期滿在選定部分對手中排名第四、五、六位,股票期權將超額執(zhí)行;如果排名第三、二、一位,股票期權將按原定的兩倍、三倍和四倍執(zhí)行;如果三年任期期滿排名不在前六位,可以再延期一年考核;如果第四年末排名仍不在前六位,則期權失效[5]。二是建立聲譽機制?;裟匪固啬坊诜ì斔枷虢⒌拇砣耸袌觥曌u,直接說明聲譽可以作為顯性激勵契約的替代物。聲譽機制用于選擇銀行經營者關鍵的信息披露機制,可以解決信息不對稱產生的 “逆向選擇”問題,在職人員出于保護聲譽的需要,會理性地選擇不去犯罪,以免失去更多。三是健全競爭機制。競爭機制是隱性激勵機制,把不能完全準確觀察到的隱性信息還原給犯罪者,形成一種壓力,強制其進行自我激勵約束,避免了不負責任的犯罪行為在信貸市場上出現。

      信貸職務犯罪的防治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制度的約束作用和市場的激勵作用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單純的依靠制度的約束作用或者市場激勵作用將會付出高昂的社會成本,而制度的約束作用和市場的激勵作用有效的組合將大大減輕防治職務犯罪的成本,增進防范職務犯罪的效率,維持有序的金融秩序,提高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率。

      猜你喜歡
      犯罪者監(jiān)管者職務犯罪
      犯罪論體系
      關東學刊(2024年2期)2024-06-24 04:31:14
      英性犯罪者出獄住旅館引擔憂
      當前村干部職務犯罪高發(fā)的思考
      人大建設(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檢察機關預防職務犯罪探析
      學習月刊(2016年2期)2016-07-11 01:52:34
      《解救吾先生》 2015年9月30日
      綜藝報(2015年8期)2015-09-10 07:22:44
      在預防職務犯罪上動真格促實效
      學習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6
      九步審訊法對職務犯罪審訊的借鑒
      商業(yè)銀行員工績效考核與操作風險防范的博弈研究*
      信息不對稱情況下金融監(jiān)管的博弈分析
      制假售假大量存在的非對稱信息動態(tài)博弈解釋
      中國市場(2005年18期)2005-04-29 20:23:10
      新绛县| 灌南县| 银川市| 三亚市| 什邡市| 平潭县| 天峨县| 海城市| 海宁市| 井冈山市| 乐亭县| 温泉县| 大兴区| 兰西县| 两当县| 汤阴县| 阿勒泰市| 城步| 伊金霍洛旗| 衡阳县| 曲阳县| 尼木县| 保定市| 商洛市| 宜良县| 长顺县| 澜沧| 镇宁| 英超| 龙州县| 乌恰县| 九江市| 莒南县| 广宁县| 新密市| 蒲城县| 杂多县| 酉阳| 松溪县| 海门市| 洛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