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強,鄭海霞,李明波
(宜賓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四川宜賓644000)
七葉皂苷鈉是七葉樹科植物天師栗的干燥成熟種子提取得到的三萜皂苷的鈉鹽,因其具有抗炎、抗?jié)B出、改善血液循環(huán)、促進血腫溶化和吸收、促進腎上腺皮質分泌皮質類固醇及清除氧自由基等廣泛的藥理作用,被廣泛運用于骨折、腰椎間盤突出癥、腦水腫等病癥的治療[1-3]。但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4-5],其對外周血管刺激性大,易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引發(fā)靜脈血管、局部組織無菌性炎癥。輕者可引起局部組織發(fā)紅、疼痛,重者靜脈血管條索狀改變伴劇痛,甚至血管四周皮膚結節(jié)狀硬結、局部組織壞死。本文對近年來報道的由于靜脈注射七葉皂苷鈉造成靜脈炎的不良反應原因及對策進行總結,以供參考。
七葉皂苷鈉屬大分子物質,靜脈注射給藥后直接引起血漿滲透壓升高,血管內皮細胞脫水,從而損傷了血管內皮細胞,引發(fā)靜脈炎。謝小輝[6]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七葉皂苷鈉輸入一半時,從留置針內緩慢靜推0.04%肝素鹽水10 mL,再繼續(xù)輸入另一半藥液,可有效預防靜脈炎發(fā)生,因肝素鈉具有擴張血管、抗炎、抗過敏和止痛作用,起到對局部血管沖洗的作用。注射用的七葉皂苷鈉pH值為4.6,呈酸性,而血液正常pH值為7.35~7.45,靜脈給藥對血管刺激性大,干擾血管內膜的正常代謝和機能,引起靜脈炎??稍谂渲坪玫钠呷~皂苷納中加適量5%碳酸氫鈉,調整pH值到7.0左右,可降低靜脈炎的發(fā)生[7-8]。
尹麗華等[9]發(fā)現(xiàn),提高七葉皂苷鈉劑量不僅不能顯著提高療效,反而增加不良反應,其劑量最好<20 mg/d,療程10~14 d。臨床應用七葉皂苷鈉靜脈滴注時,常采用其10~20 mg溶于5%葡萄糖250 mL或生理鹽水250 mL中靜脈滴注,滴速常規(guī)為60滴/min。有研究表明[10-11],采用500 mL液體,30滴/min,低濃度、低滴速,可以有效減輕其發(fā)生靜脈炎的不良反應。
穿刺遠端靜脈比近端靜脈容易發(fā)生靜脈炎,這是因為中心靜脈血流量大,可以及時有效稀釋刺激性大的藥物,減少藥物對血管的刺激性;而遠端靜脈血管小,血容量少,血液回流慢,對刺激性藥物不能及時緩沖稀釋,藥物滯留靜脈內時間長,所以易發(fā)生靜脈炎。同時,盡量選擇管徑較粗、無彎曲、無靜脈瓣、走向清晰的血管穿刺,有計劃地使用靜脈,并避開關節(jié)、皮下組織少的部位。穿刺應一次成功,針頭要完全置于血管內,避免刺激血管壁[12]。另外,精細輸液器能有效降低七葉皂苷鈉引起的血管疼痛和靜脈炎的發(fā)生率[13]。
七葉皂苷鈉滲漏皮下后,該藥分子量大,不易吸收,刺激性強,使局部組織滲出、腫脹,局部組織張力增加,壓力增大,反應性的引起手背靜脈收縮、痙攣,使局部呈青紫色,且皮溫低。因此,在輸液過程中,應經常巡視病房,查看輸液局部情況,防止藥物外滲,發(fā)現(xiàn)外滲應立即停止輸入,并輪換使用血管。
當機體血管輸入溫度過低的液體時,局部血管易產生痙攣,血流速度減慢,藥物易附于血管壁,增加了藥物對血管壁的刺激,引起局部炎癥介質釋放,從而引起靜脈炎發(fā)生[14]。因此,在輸液時及輸液后局部熱敷,可以起到預防靜脈炎發(fā)生的作用。
綜上所述,對臨床上使用七葉皂苷鈉輸液患者,可以通過以上幾點有效地防治靜脈炎的發(fā)生。同時,給患者適當?shù)男睦戆参?講解靜脈炎的發(fā)生與轉歸,以及輸注過程中的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項,也是相當有必要的。
[1]黃寶華,王培民.辨證治療踝部閉合骨折早期肢體腫脹的療效觀察[J].吉林中醫(yī)藥,2007,27(8):44.
[2]段繼紅.β-七葉皂苷鈉配合牽引治療根性坐骨神經痛[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23(4):29.
[3]劉曉虹.七葉皂苷鈉和血栓通聯(lián)合治療急性腦梗死78例的療效觀察[J].醫(yī)學信息,2009,12(1):122.
[4]馮根友,方瑯,張梅.β-七葉皂苷鈉注射劑的不良反應及防治[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3,3(6):361-363.
[5]劉明沽.七葉皂苷鈉的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及藥理學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5,16(11):1158-1160.
[6]謝小輝.減少注射用β-七葉皂苷鈉致靜脈炎的護理體會[J].首都醫(yī)藥,2009(2):41.
[7]林錫波,王麗芬.七葉皂苷鈉導致的靜脈炎的原因及護理方法[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15(2):204-205.
[8]李葆華,張進,黃潤州,等.溶液 pH值對七葉皂苷鈉所致靜脈炎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6,1(2):113-115.
[9]尹麗華,汪利芬,李信炯.七葉皂苷鈉合理應用[J].用藥指南,2010,29(2):260-261.
[10]徐麗麗,魏增春.注射用七葉皂苷鈉不同輸液方法對血管損傷程度的觀察[J].臨床研究,2009,11,18(22):102.
[11]王葳莉,馬江帆,李霞.注射用七葉皂苷鈉引起靜脈炎的觀察與護理[J].現(xiàn)代護理,2006,8(3):99.
[12]廖清香.靜脈滴注七葉皂苷鈉引起局部疼痛原因與護理[J].醫(yī)學信息,2009,22(10):98-99.
[13]張琳.精細輸液器預防靜脈滴注七葉皂苷鈉致靜脈炎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6,21(2):49-50.
[14]滑珊.輸注液體溫度對靜脈炎發(fā)生率的影響[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6,23(3):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