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金鳳,鄭金艷,馮麗華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眼科,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中醫(yī)是我國人民在長期同疾病進行斗爭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瑰寶。在眼病的護理工作中運用中醫(yī)的護理方法,對提高眼病療效,縮短病程,防止病情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臨床值得應用。
“望、聞、問、切”是中醫(yī)診斷辨證的基礎理論,我們在護理工作中取其望、聞、問三者,作為辨證施護的基礎。望:運用視覺觀察患者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和形態(tài)的變化;聞:憑聽覺和嗅覺聽取患者的聲音和嗅氣味;問:仔細詢問患者和家屬,了解眼病發(fā)生與發(fā)展的經過,現(xiàn)在的癥狀及其與眼病有關的情況。抓住以上三個要點對患者不失時機的進行辨證護理,對眼病的治愈有很好的效果。例 1,女,51歲,工人,急性充血性青光眼病患者,該患者心情焦慮,脾氣暴悖 ,怒則氣上,導致病情較為嚴重。我們及時了解其思想狀況,分析原因:①情志不舒,可引起臟腑經絡氣機阻滯,氣運不暢 ,眼壓升高,視力下降;②《內經》中記載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等。肝開竅于目,肝氣通于目,肝和則目能辨五色,大怒則使肝氣挾肝火上逆于頭目而發(fā)病。在護理中我們注意觀察患者的神色和形態(tài)的變化,同患者講話語氣柔和,面帶微笑,解釋患者疑問仔細耐心,護理操作熟練準確,取得了患者的信任,我們向患者家屬詢問其生活習慣,業(yè)于愛好,在和患者溝通時勸導其解除憂郁,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防止加重眼病或延緩痊愈,解除了患者的顧慮,減輕精神負擔后,患者心情愉快地接受了手術。例2,男,46歲,工人 ,一粒鐵屑進入左眼,左眼視力下降 ,伴頭暈耳鳴 ,口干咽燥 ,腰腿酸痛 ,四肢乏力。檢查:左眼視力僅見手動。瞳孔中等擴大,晶體后囊下部有暗紅色淤血斑,灰白色組織縱橫,玻璃體成彌漫狀混濁,眼底看不清晰。對于這例典型的眼外傷患者,特別是有穿透傷患者,在護理上我們除注意觀察眼傷情況外,還注意觀察健眼,避免引起交感性眼炎。對患者術前做好思想工作,消除顧慮與緊張情緒,做好術前準備,修養(yǎng)互利,講明術中、術后忌宜事項,爭取病人合作,患者手術成功 ,出院后恢復良好。
中醫(yī)特別強調七情即:喜、怒、哀、思、悲、恐、驚太過或不及都會傷及臟腑,七情異常亦可導致或引發(fā)多種眼病,而許多眼病雖起因不在情緒但是在其發(fā)展演變中,會因情緒異常而加重眼病。因此,觀察其七情順逆,及時進行心理護理,使其七情和暢 ,解除疑慮、樹立信心,在最佳狀態(tài)下接受治療和護理促進疾病痊愈。例 3,男,25歲。左眼球破裂傷,施眼球摘除術。患者一時不能接受現(xiàn)實,術后表現(xiàn)為精神不振,情緒悲觀,少言寡語,性情急躁,失眠少食,喪失信心,不配合治療和護理。對此我們多方面語言交談 ,生活關心,心理溝通,幫助患者樹立理想,分析將來家庭、事業(yè)的美好遠景,喚起了患者生活的希望和勇氣,在護士的觀察、詢問、解釋、安慰和悉心護理下,患者很快配合治療,術后痊愈出院,患者及全家頗為感動。
眼病患者的飲食宜忌以病情而定,一般應戒煙忌酒,忌食辛辣腥膻等刺激性大的食物,對實熱性眼病、外感六淫所致眼病患者,當少食煎炸油膩食品,多食水果、蔬菜類食品。對虛寒性眼病患者,宜忌寒冷不易消化食物。年老體胖者不宜食肥甘厚味,以免助濕生痰變生他癥,食以清淡為宜。年幼體虛者當忌偏食,尤多食新鮮蔬菜與動物性蛋白質食品。對內眼手術后患者,以流汁或半流汁飲食為主,逐漸加食營養(yǎng)豐富易消化的飲食 。我們在飲食護理工作中有一個典型的病例 4:女,35歲,糖尿病眼底病變,欲接受手術治療 ,患者任性、自負,在飲食方面控制不住自己,未按醫(yī)囑規(guī)定食量進食,吃了一些高糖食物后,導致病情加重,血糖一直不降而未能如期手術。我們對該患者制定了糖尿病食譜,并解讀古代醫(yī)學家所述“安生之本,必資于食,不資食者,不足以生存也?!钡牡览?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后,安全的實施了手術治療。做好飲食護理是患者病愈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在護理實踐中 ,中醫(yī)的辨證施護,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對眼病的恢復有很大幫助,構成了中醫(yī)護理的基本特點,《靈樞˙大惑論》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闭f明五臟六腑和視功能直接有關,在眼病的護理工作中引入中醫(yī)護理,對眼病的康復治療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對情致不舒,傷及肝脾所致眼病的護理更具有其獨特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