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容納矛盾的邏輯何以可能?

      2010-04-10 11:38:14楊武金
      湖湘論壇 2010年2期
      關鍵詞:波普爾容納矛盾

      楊武金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1008 72)

      容納矛盾的邏輯何以可能?

      楊武金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1008 72)

      經(jīng)典邏輯否定矛盾存在,堅持矛盾律的至上性。弗協(xié)調邏輯限制矛盾律的作用。相干弗協(xié)調邏輯主張存在真矛盾,這和辯證邏輯是一致的,否定邏輯矛盾但承認辯證矛盾。在有窮域中,矛盾律還是有用的,但對于整體性、辯證性、復雜性問題的把握,就需要限制矛盾律的作用,承認辯證矛盾。

      矛盾;弗協(xié)調邏輯;經(jīng)典邏輯;辯證邏輯

      在傳統(tǒng)邏輯或經(jīng)典邏輯視野里,矛盾律是最為重要的原則,邏輯矛盾必須被排除。所以,一切能容納矛盾的邏輯都必然是對傳統(tǒng)邏輯或經(jīng)典邏輯的否定,是對矛盾律的批評、批判、否定或超越。

      一、經(jīng)典邏輯對矛盾的拒斥

      弗協(xié)調邏輯(paraconsistent logic)作為一種非經(jīng)典邏輯,從根本上是對經(jīng)典邏輯中不可動搖的矛盾律加以限制的結果。如果說直覺主義邏輯從根本上對排中律進行了限制,那么弗協(xié)調邏輯也可以說是從根本上對矛盾律進行了否定??梢赃@樣講,對于任何邏輯系統(tǒng),如果我們限制了矛盾律在其中的作用范圍,那么這個系統(tǒng)就屬于弗協(xié)調邏輯。

      什么是矛盾律呢?從對象語言的角度看,矛盾律是指同一個對象不能同時既是又不是,不能既具有又不具有某個性質。準確地說,在一個給定的可能世界w中,對于任一命題A,或者A不能成立,或者,-A不能成立,即在給定的可能世界w中,序對A和-A至多有一個是成立的。從元語言的角度看,矛盾律是指,相互否定的兩個命題不能都是真的,其中必有一個是假的。矛盾律用公式來表示,就是-(A Λ-A),其中-A表示與A相矛盾或者相反對的斷定。根據(jù)矛盾律,如果同時對互相否定的兩個命題加以肯定,沒有從中否定一個,就會出現(xiàn)“自相矛盾”的錯誤。在經(jīng)典邏輯看來,矛盾是不可能的,必須從我們的思維中排除出去,當然也就必須從一個邏輯系統(tǒng)中排除出去。所以,一個經(jīng)典邏輯系統(tǒng)必然具有協(xié)調性即不矛盾性。協(xié)調性即不矛盾性定理是經(jīng)典邏輯系統(tǒng)的一個基本元定理。

      在西方邏輯發(fā)展史上,存在兩種根本對立的邏輯傳統(tǒng):一是赫拉克利特傳統(tǒng),使用流變范疇,在邏輯中允許有意義的真矛盾,并依靠有意義的真矛盾。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說:“我們踏入又不踏入同一條河流,我們存在又不存在?!盵1]“組合是整體又不是整體,是聚集又是分散,是協(xié)調又相抵觸。一出于萬物,萬物出于一?!盵2]認為世界不是一個協(xié)調的系統(tǒng),于是,人們不能從中獲得一致的知識。赫拉克利特傳統(tǒng)通常又稱為辯證法傳統(tǒng),近代的黑格爾是其中最為杰出的代表人物。二是亞里士多德傳統(tǒng),使用固定范疇,在邏輯中禁止矛盾,認為矛盾律是一切原理中最為根本的原理(也稱“無矛盾原理”)。亞里士多德說:“一切意見中最為確實的是,對立的陳述不能同時為真。”[3]亞里士多德的這一思想在整個現(xiàn)代經(jīng)典邏輯中普遍得到了認同,認為邏輯就是協(xié)調的、一致的、不矛盾的,而包含矛盾的邏輯是不可能的。亞里士多德傳統(tǒng)最早可追朔到巴門尼德(Parmenidean),他堅持認為世界是協(xié)調的,并且人們關于世界的知識也必須相應地是一致的,所以,所有矛盾都必須被排除。[4]亞里士多德傳統(tǒng)后來基本上成為整個西方思想的主流。在現(xiàn)代,堅持“無矛盾原理”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是波普爾(Popper),他說:“科學是按照矛盾不能被允許和可以避免這一假設而推進的,因而發(fā)現(xiàn)矛盾就會迫使科學家盡一切努力去消除它;不錯,一旦承認了矛盾,所有的科學就必然瓦解?!盵5]“千萬不要認可一種矛盾?!薄叭绻覀儨蕚淙萑堂?,那么批判以及一切人類智力進步都必定同歸于盡。”[6]矛盾被看成是洪水猛獸,必須加以排除。

      二、弗協(xié)調邏輯能夠容納真矛盾

      亞里士多德傳統(tǒng)在邏輯史上幾乎一直占據(jù)著統(tǒng)治地位,協(xié)調性或者不矛盾性原理成為許多邏輯學家不可置疑的信條,但這卻未必符合實際情況。從經(jīng)典邏輯系統(tǒng)來看,證明矛盾律時假設了鄧斯·司各脫規(guī)則(從矛盾能夠推出一切),即如果矛盾律不成立(互相矛盾的命題可以同時為真),則矛盾就會推出一切,于是邏輯系統(tǒng)就會失去意義,所以,互相矛盾的命題不能都真,矛盾律必須成立。但是,憑什么假設矛盾就能推出一切呢?憑什么互相矛盾的命題就不能都真呢?當代分析哲學家維特根斯坦曾經(jīng)說:“事實上,即使在目前階段,我也要預言,總有一天會出現(xiàn)包含矛盾的數(shù)學演算研究,那時,人們將會真正感到自豪,因為他們已經(jīng)從協(xié)調性的束縛下解放出來了?!盵7]認為存在著能夠容納矛盾的邏輯系統(tǒng)。

      雷歇爾(Rescher)利布蘭登(Brandom)在《不協(xié)調邏輯》一書中,首先肯定了矛盾在邏輯系統(tǒng)中的地位,對矛盾律在邏輯中的地位表示懷疑。他們說:“自亞里士多德時代以來,在西方傳統(tǒng)思想主流中,差不多所有邏輯學家和相關的哲學家都存在著對不協(xié)調性的恐懼。他們幾乎一致地拒斥本體論和邏輯推理范圍內的矛盾,堅持認為如果容忍不協(xié)調將必然帶來認識上的災難?!盵8]但是這種見解是缺乏根據(jù)的。實際上,“對本體論上的矛盾加以斷然排斥,在事物的系統(tǒng)描述中決不是必要的,甚至也許是不需要的?!盵9]肯定客觀世界本身可以是矛盾的,而人們的思維卻可以是不矛盾的?!凹俣ㄓ羞@樣一種(不協(xié)調的)世界的存在,決不會引起邏輯上的混亂。對于不協(xié)調的世界,人們的推理可以是完全有說服力的和有條理的。思想不必帶上其對象的性質:對于醉酒者精神狀態(tài)的研究,可以是清醒的,對于不協(xié)調性的研究同樣也可以是協(xié)調的。”[10]

      科斯塔在1958年就開始闡述研究矛盾理論的重要性。他認為,矛盾理論不能片面排除,因為一個理論對公理的選擇是自由的,而且許多理論在其初始假設中本來就含有矛盾。他認為,協(xié)調理論和不協(xié)調理論有同樣的邏輯地位。不協(xié)調理論的惟一不同點就是,不協(xié)調理論必須建立在不同于經(jīng)典邏輯的邏輯系統(tǒng)的基礎之上,否則它們就會變成不足道的。通過對希爾伯特數(shù)學上的存在概念的思考,科斯塔提出了數(shù)學上的容忍理論:“從語法和語義的角度來說,任何理論都是可允許的,因為它不是不足道的。廣義地說,在數(shù)學上存在著并非不足道的系統(tǒng)?!盵11]

      在弗協(xié)調邏輯看來,矛盾雖然是可以容納的,但是,并非矛盾就能推出一切,即從A和-A兩個互相矛盾的命題,一般不能推出任意命題B。

      我們知道,在經(jīng)典邏輯看來,矛盾可以推出一切。因為在經(jīng)典邏輯看來,矛盾是不可能的,矛盾必假,包含著矛盾的系統(tǒng)必然是有問題的。經(jīng)典邏輯把推理關系看成是一種充分條件關系,又把充分條件關系看成是一種蘊涵關系。即一個充分條件的命題只有當其前件為真并且后件為假時才是假的,否則都是真的。一個推理只有當前提真實并且結論虛假時才是不成立的,否則都是正確的推理。所以,一個充分條件命題當其前提為假時必然是真的,一個推理當其前提虛假時也必然是正確的。既然矛盾必假,所以,從相互矛盾的兩個命題A和-A,可以推出一切命題B。用公式來表示就是:{A,-A}是|=pB,也可以表示為:AΛ-A→B。該公式又稱為鄧斯·司各脫(Duns Scotus)規(guī)則,因為經(jīng)盧卡西維茨證明,中世紀邏輯學家鄧斯·司各脫(1266~1308年)已經(jīng)知道該規(guī)則。

      對于經(jīng)典邏輯來說,如果矛盾律在其中不普遍有效,而矛盾又能推出一切,那么任何公式都可以說是一個系統(tǒng)中的定理,這樣的系統(tǒng)通常被稱為“擴散性的”,其中,AΛ-A→B被稱為“擴散性的”推導,它使整個邏輯系統(tǒng)變得沒有意義,即不足道的。所以,對于經(jīng)典邏輯來說,既然矛盾能夠推出一切,所以,矛盾律在其中必須普遍有效。但是對于弗協(xié)調邏輯來說,由于矛盾律在其中不普遍有效,所以,從矛盾不能推出一切。

      波普爾認為,矛盾是不可能被容納的,因為“如果承認了兩個互相矛盾的陳述,那就一定要承認任何一個陳述;因為從一對矛盾陳述中可以有效地推導出任何一個陳述來?!盵12]固守從矛盾能夠推出一切這個鄧斯·司各脫規(guī)則,是波普爾否定矛盾存在甚至否定辯證法的科學性的根本性論據(jù)。

      波普爾首先用析取附加律(p→pvq)和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pvq)Λ-p→q)來證明鄧斯·司各脫規(guī)則。假定我們有兩個互相矛盾的前提:

      (a)現(xiàn)在太陽高照。

      (b)現(xiàn)在沒有太陽。

      從這兩個前提出發(fā),可以推出任何一個陳述,如“愷撒是叛徒”。

      我們從前提(a),按照析取附加律,可推出結論:

      (C)現(xiàn)在太剛高照v愷撒是叛徒。

      然后取(b)和(c)為前提,按照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可推出結論:

      (d)愷撒是叛徒。

      波普爾還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證明鄧斯·司各脫規(guī)則的正確性。一個規(guī)則是聯(lián)言推理的分解式:p Λ q→p。另一個規(guī)則是“間接還原規(guī)則”,即如果a Λ b→c成立,則a Λ-c→b也成立。該規(guī)則的變形為:如果a Λ-b→c成立,則aΛ-c→b成立。該變形在c碰巧等同于a時,有以下規(guī)則:如果aΛ-b→a成立,則aΛ-a→b成立。根據(jù)聯(lián)言推理的分解式,顯然a Λ-b→a是成立的。所以,顯然,aΛ-a→b必然成立,即鄧斯·司各脫規(guī)則是成立的??傊?,從互相矛盾的兩個前提可以演繹出任何一個結論來。

      波普爾通過分析指出,構造一個鄧斯·司各脫規(guī)則在其中不成立的邏輯系統(tǒng)是可以的。但是他認為,這樣的系統(tǒng)只能是一種極弱的系統(tǒng),在其中只剩下很少幾條普通推理規(guī)則,甚至連分離規(guī)則(從A成立和A→B成立,可以推出B成立)在其中都不能成立。他說:“在我看來,這樣一種系統(tǒng)對于那些特別熱衷于構造形式系統(tǒng)的人們來說也許會有某種興趣,但對于引出推論來卻毫無作用?!盵13]這里,波普爾所考慮的邏輯系統(tǒng)是不能容納矛盾而且鄧斯·司各脫規(guī)則在其中又不能成立的系統(tǒng),顯然,這樣的系統(tǒng)對于推論來說沒有什么意義:不過,雖然鄧斯·司各脫規(guī)則在其中不能夠成立,但是能夠容納矛盾的邏輯系統(tǒng)即弗協(xié)調邏輯系統(tǒng)卻是有重要意義的。

      根據(jù)矛盾不能推出一切,經(jīng)典命題邏輯中的有些蘊涵怪論如AΛ-A→B就不再是弗協(xié)調邏輯系統(tǒng)中的定理。既然矛盾也可能是真的,即AΛ-A不常假,所以,公式AΛ-A→B不是永真式,不是重言式。

      但是,有些蘊涵怪論如A→(B→A)卻可以是弗協(xié)調邏輯系統(tǒng)中的定理。這個怪論意味著,如果一個命題是真的,那么任何命題都蘊涵這個命題,即真命題為任何命題所蘊涵。該公式通過求范式可以得到如下變換:

      (1)-Av(-BvA)(運用公式(A→B)←→-BvA)

      (2)(-AvA)v-B(運用交換律、結合律)

      (3)---(-AvA)-B(運用公式--A←→A)

      (4)-(Av-A)vB(運用公式-(-AvA)←→AΛ-A)

      (5)(AΛ-A)→-B(運用公式(A→B)←→BvA)

      最后結果好像意味著,又回到了矛盾推出一切的這個怪論上去了。但是,也應該看到,我們在變換中所用到的公式,如--A←→A,這一公式本身在弗協(xié)調邏輯系統(tǒng)中都不一定成立,因為A→--A不一定是弗協(xié)調邏輯系統(tǒng)中的定理。

      所以,在弗協(xié)調邏輯看來,矛盾律不普遍有效,矛盾是可以容納的,但是,從矛盾并不能推出一切。否則,一個邏輯系統(tǒng)就是擴散性的,沒有意義的或者說是平庸的、平凡的。雅斯可夫斯基指出,弗協(xié)調邏輯在本質上是“并非過完備的矛盾系統(tǒng)”。首先,弗協(xié)調邏輯系統(tǒng)是“矛盾系統(tǒng)”,因為它包含了兩個互相矛盾的命題。但是,弗協(xié)調邏輯系統(tǒng)卻不是“過完備系統(tǒng)”,因為過完備系統(tǒng)是指那些其中所有公式都能成立的系統(tǒng)。對于弗協(xié)調邏輯系統(tǒng)來說,如果所有公式都是其中的定理,那么這樣的系統(tǒng)就是不足道的、無意義的。而弗協(xié)調邏輯則是研究那些足道的、有意義的邏輯系統(tǒng),所以并非所有公式都是其中的定理。所以,弗協(xié)調邏輯系統(tǒng)是不協(xié)調的但卻是有意義的系統(tǒng)。

      這就是說,弗協(xié)調邏輯能夠容納矛盾,而且能夠容納真矛盾,但并不是說它就能夠容納任何意義上的矛盾,它不能容納會導致一個邏輯系統(tǒng)擴散或變得沒有意義的矛盾。就科斯塔所建立的弗協(xié)調邏輯系統(tǒng)Cn(1≤n≤ω)來說,C1能夠容納經(jīng)典邏輯系統(tǒng)C0所不能容納的矛盾AΛ-A,C1相對于C0來說是不協(xié)調的,但是系統(tǒng)C1就其本身來說,它還是協(xié)調的,系統(tǒng)Cn(2≤n≤ω)的情況也是這樣。

      總之,弗協(xié)調邏輯能夠容納矛盾,但是否認從矛盾可以推出一切。所以,弗協(xié)調邏輯系統(tǒng)是能夠容納矛盾的系統(tǒng)但同時也是足道的即有意義的系統(tǒng)。

      三、辯證邏輯的基本性質

      科斯塔所發(fā)展起來的弗協(xié)調邏輯屬于一種弱的弗協(xié)調邏輯。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后,普里斯(Priest)特和盧特列(Routley)等人發(fā)展出一種比較強的弗協(xié)調邏輯,即相干弗協(xié)調邏輯。強的弗協(xié)調邏輯與弱的弗協(xié)調邏輯比較起來,它所強調的是肯定“真矛盾”的存在。普里斯特和盧特列認為,真矛盾(dialetheia)是指形如“AΛ-A”這樣的真陳述。真矛盾類似一個既真又假的兩面神動物。真矛盾論的根本觀點就是認為存在有真實的矛盾。[14]他們所說的真矛盾相當于我們這里所講的辯證矛盾。

      直覺主義邏輯限制排中律作用,認為在有窮域中排中律是起作用的,但對于無窮域來說,排中律就不起作用了。所以,排中律不是普遍規(guī)律。所以,直覺主義邏輯否定排中律的普遍性作用。按照排中律,所有數(shù)學命題或者被證明為真或者被確定為假。但是,事實上,還存在著既未被確定為真,也未被確定為假的數(shù)學真理,如哥德巴赫猜想。由于數(shù)學研究中總需要涉及到無窮域問題,所以,如果總像經(jīng)典邏輯那樣遵守排中律,就不能很好地用來指導數(shù)學研究。直覺主義邏輯由于克服了經(jīng)典邏輯的上述缺陷,得到了許多重要數(shù)學家的重視和運用,是目前數(shù)理邏輯各個分支中真正得到應用的邏輯分支。我們知道,否定排中律的普遍性作用,同時也就禁止了反證法在數(shù)學證明中的應用,所以,直覺主義邏輯比經(jīng)典邏輯弱,直覺主義數(shù)學也比經(jīng)典數(shù)學弱,但它卻比較有用。

      弗協(xié)調邏輯和辯證邏輯也是一樣,都需要限制矛盾律的作用??扑顾母f(xié)調邏輯,使用了弱否定,能夠容納的是邏輯矛盾,只要這個邏輯矛盾在系統(tǒng)中不會導致擴散。相干弗協(xié)調邏輯和辯證邏輯都認為要容納真矛盾,即辯證矛盾。黑格爾曾經(jīng)這樣說:“康德說理性主義必然引起矛盾,由此反駁了理性主義。我承認這一點。但這個論證顯然是從矛盾律那里取得力量的,它反駁的只是那種承認矛盾律的系統(tǒng),也即力求擺脫矛盾的系統(tǒng)。對于像我這樣的系統(tǒng)來說,并沒有危險,這種系統(tǒng)準備容許矛盾存在,這就是辯證系統(tǒng)。”[15]

      在有窮域中,矛盾律還是很有用的,不管什么邏輯都得承認這一點。但涉及到整體性、辯證性、復雜性問題,如悖論問題等,矛盾律的作用就需要限制。經(jīng)典邏輯將一切矛盾都看成是邏輯矛盾加以排除是太強了,需要加以弱化。但像科斯塔的弗協(xié)調邏輯將邏輯矛盾也容納進來,確實又太弱了一些。所以,辯證邏輯是一種既盡可能弱于經(jīng)典邏輯同時又盡可能強于科斯塔的弗協(xié)調邏輯的形式。在辯證邏輯中,矛盾律不能再普遍地起作用,與矛盾律密切相關的歸謬法也將不再普遍成立。這樣的辯證邏輯對于解決整體性、矛盾性、復雜性等問題,將會有重要作用。

      [1]苗力田.古希臘哲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43.

      [2]苗力田.古希臘哲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4l.

      [3]苗力田.亞里士多德全集(第7卷)[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106.

      [4]Rescher N.and Brandom R.The Logic ofInconsistency,Basil Blackwell,1980,P,1.

      [5]波普爾.開放社會及其敵人(第2卷)[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80.

      [6]波普爾.猜想與反駁[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452.

      [7]Wittgenstein L.Philosophical Remarks,Blackwell,1964,332.

      [8]RescherN.and Brandom R.The Logic of lnconsistency,Basil Blackwell,1980,1.

      [9]RescherN.and Brandom R.The Logic of Inconsistency,Basil Blackwell,1980,2.

      [10]Rescher N.and Brandom R.The Logic of Inconsistency,Basil Blackwell,1980,4.

      [11]PriestG,RoutleyR,NormanJ.Paraconsistent Logic:Essays On the Inconsistent.Philosophia Verlag,1989,105.

      [12]波普爾.猜想與反駁[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453.

      [13]波普爾.猜想與反駁[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458.

      B81

      A

      1004-3160(2010)02-0121-04

      2009-12-25

      楊武金,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副教授、哲學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邏輯學,中國邏輯史。

      肖琴

      猜你喜歡
      波普爾容納矛盾
      幾類樹的無矛盾點連通數(shù)
      波普爾的洞見和盲目
      散文詩(2021年24期)2021-12-05 09:13:04
      再婚后出現(xiàn)矛盾,我該怎么辦?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8
      矛盾的我
      對矛盾說不
      童話世界(2020年13期)2020-06-15 11:54:50
      失落的大師:卡爾·波普爾
      檢察風云(2020年6期)2020-04-22 20:41:07
      波普爾政治哲學與西方理性主義的危機
      智珠
      領導文萃(2016年23期)2016-12-16 16:06:35
      馬克思主義視域下波普爾的真理觀評判
      觀察與思考(2014年4期)2014-02-27 10:52:08
      一切
      大余县| 南溪县| 鹰潭市| 高密市| 集贤县| 正阳县| 五原县| 醴陵市| 西华县| 道真| 元朗区| 盖州市| 宽城| 九龙坡区| 吴忠市| 丹寨县| 延川县| 会昌县| 泸定县| 信阳市| 启东市| 界首市| 化德县| 沅江市| 济宁市| 屏东市| 瓮安县| 封开县| 洛宁县| 涟水县| 垣曲县| 渝北区| SHOW| 汝州市| 平舆县| 上栗县| 繁峙县| 枣强县| 洛阳市| 临武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