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解析網絡流行語中的網絡輿論走向

      2010-04-11 02:27:24袁津津
      關鍵詞:流行語網民輿論

      袁津津

      (湖南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隨著互聯(lián)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傳播的方式和內容發(fā)生了巨大改變,網絡掀起了新一輪的媒體革命。在網絡傳播時代,網絡媒體擴寬了信息傳播的深度和廣度,使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信息互動中來,人們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提供和傳播信息?;ヂ?lián)網對社會事件的快速反應是傳統(tǒng)媒體所無法比擬的,網絡技術和社會輿論的互相結合,也衍生出一種新的輿論形式——網絡輿論。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網民數量已經突破3億,網絡作為網民們“意見的自由市場”,其輿論力量不可忽視。以“很黃很暴力”、“打醬油”和“俯臥撐”等網絡流行語的出現(xiàn)為標志,網絡輿論呈現(xiàn)出新的特征和面貌。因此,研究網絡流行語,對于掌握網絡輿論走向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網絡流行語的內涵

      網絡語言以其簡單快捷的表達方式和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蘊意,被廣大網民所熟悉和使用。自2008年CCTV《新聞聯(lián)播》一則關于凈化網絡視聽的新聞中,出自一位小女孩口中的“很黃很暴力”在網絡上大肆傳播后,網絡流行語橫空出世,以不可阻擋的迅猛速度形成新的網絡潮流。自此,但凡社會上出現(xiàn)什么重要事件,我們都可以在網絡上找出與之相對應的網絡流行語,如“打醬油”、“做俯臥撐”、“欺實馬”等等。

      不同于傳統(tǒng)媒體,人們可以利用網絡匿名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看法。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網絡流行語的出現(xiàn)大多是網民出于對熱點事件的關注而形成的。以“做俯臥撐”為例,它直接起源于“6.28甕安事件”。對于這起事件的前因后果,貴州省公安廳發(fā)言人在召開新聞發(fā)布會時介紹,當晚在李樹芬溺水前,與其同玩的劉某曾制止過其跳河行為,見李心情平靜下來,劉某“便開始在橋上做俯臥撐,當劉某做到第三個俯臥撐的時候,聽到李樹芬大聲說‘我走了’,便跳下河中”。新聞發(fā)布會幾分鐘后,“做俯臥撐”一詞迅速躥紅網絡。顯然,對于“做俯臥撐”一詞的惡搞,是網民表達民意的一種方式,這既是對李樹芬死因的關注,也是對劉某“晚上10點多在橋上做俯臥撐”一事的質疑,更是對政府處理此事的高調調侃。

      網絡流行語通常脫胎于熱門的公共事件,以“關鍵詞”的形式為網友廣泛傳播。在信息呈海量增長的網絡中,這種充滿新鮮感的詞匯更容易被網友接受,信息的傳播速度和覆蓋面積更大一些,網絡輿論也迅速產生。網絡輿論的形成,尤其符合“輿論波”傳播方式的特點,就如水中擲了一塊石頭激起圈圈波紋一樣,一層一層地向四周擴散。網民們對這些公共事件的關注,是關注社會、參與社會的表現(xiàn),也是對政府部門的一種輿論監(jiān)督。在我們所熟知的這些網絡流行語的背后,代表的是大多數網友的態(tài)度,用不能明說、只能意會的詞來委婉表述自己的思想,網絡流行語實際上代表著網絡輿論的一種走向。

      二、網絡輿論的新特征

      CNNIC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我國互聯(lián)網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過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時,我國網民數達到2.98億,寬帶網民數達到2.7億,國家CN域名數達1357.2萬,三項指標繼續(xù)穩(wěn)居世界排名第一。隨著3G時代的到來,網絡對于人們的影響力將日益增加。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技術的進步,依托于網絡的自由性、匿名性、互動性等特點,網絡輿論也呈現(xiàn)出與傳統(tǒng)輿論不同的新特點。

      (一)網絡輿論反映真實的民意。網絡的自由性和民主性,給廣大受眾提供了一個無窮大的信息平臺,打破了傳統(tǒng)的時空界限、職業(yè)界限和信息由少數流向多數的格局,賦予每個人自由發(fā)表言論的權利,具有極大的開放性。網絡時代的受眾不再只是被動的接受信息,傳播主體實現(xiàn)了多元化,信息的互動也空前地加強。同時,由于網絡具有匿名性,網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言論,而不必擔心因為言論不當而受到威脅。因此,網絡上最有可能傾聽到最真實的聲音,“躲貓貓”、“做俯臥撐”等流行詞匯的誕生,正反映了網民們最真實的態(tài)度和感受,而這在傳統(tǒng)媒體上是很難實現(xiàn)的。因此,在老百姓中間也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信訪不如上訪,上訪不如上網。

      (二)網絡輿論環(huán)境復雜,缺乏信息“把關”。網絡傳播從根本上打破了“以傳者為中心”的傳播模式,在網絡這個開闊的信息平臺上,傳者和受眾處于同等的地位,其角色完全可以轉換。作為信息的傳播者,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信息或發(fā)表意見和觀點。傳統(tǒng)媒體的信息通常需要經過審核才能發(fā)布,在信息傳達上有一定的滯后性,卻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信息的真實、客觀。而網絡的匿名性使得“把關人”的作用大大削弱,作為網絡“把關人”的網站編輯、論壇版主,其自身也置身于海量的信息之中,面對“加工”后的信息常常無從下手。面對不同的信息,網民呈現(xiàn)出或消極或積極的不同態(tài)度,“打醬油”代表了一種漠不關心、高高掛起的姿態(tài),而“欺實馬”則飽含了濃郁的諷刺意味。不過,對于未經查實的信息,一些網民往往缺乏理性與耐心,將其冠上流行的帽子就推了出去?!笆飞献疃竞髬尅本褪沁@樣一個例子,“史上最毒后媽”其實是“史上最冤后媽”。事實證明,在網絡上,真理可能并不總掌握在多數人手中。

      (三)網絡輿論具有易煽動性和不穩(wěn)定性。據調查顯示,我國網民的主體是年輕的、不富裕的、社會地位不高的群體,他們喜歡求新求異,經常站在社會的主流和主導形態(tài)的對面思考問題,這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暫時的理性缺乏,從而導致輿論的激進與偏差。正是網民主體的年輕化和不參與政治、易隨波逐流的特點,使得網絡輿論呈現(xiàn)出易煽動性的特點。中國人自古從眾心理較重,別人做得自己也做得,人多的就一定是對的;另一方面,中國人缺乏獨立思考精神,容易被口號和表象所迷惑。面對敏感話題,未具備良好判斷力的網民往往最易煽動起激進的情緒,并且,通過網絡這種激進的情緒能夠快速地進行傳染、擴散,在一段時間內形成一個輿論的趨勢。如哈爾濱的“警察打人”事件,警察本應是除暴安良、保護人民的代表,而后面加上“打人”二字,立刻將不明就里的網民們帶入斥責警察的浪潮中,并為死者抱不平。但隨著事件的不斷挖掘,事情的人物關系、背景相繼被曝光,根據尸檢結果,死者“在吸毒和飲酒情況下打警察過于興奮致死”,死者的社會背景也被放大,而公開的視頻中顯示,事件中的警察是被迫出手的。于是一夜之間,警察成了弱者,受眾的輿論又紛紛倒向警察一方。由此可見,網絡輿論具有極其不穩(wěn)定的多變性,并對社會輿論的走向也有著重大影響。

      三、引導網絡輿論健康發(fā)展

      (一)重視網絡輿論中意見領袖的作用。傳播學的“二級”傳播理論認為,大眾傳播中的信息和輿論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眾,而要經過“意見領袖”這個中間環(huán)節(jié),即經過一個從“大眾傳播—意見領袖—一般受眾”的過程。同樣,網絡傳播中也存在著這樣的“意見領袖”。在網絡輿論的形成過程中,意見領袖的作用是很重要的,有時甚至是非常關鍵的。當網絡信息夾雜著虛假信息撲面而來時,網民們往往不知所措,這時,意見領袖就需要發(fā)揮作用了。網絡輿論的意見領袖是在意見交流和討論中逐漸從話題中涌現(xiàn)出來的,有的可能是網絡新名詞的創(chuàng)造者,他們以自身敏銳的分析力和強大的辯駁力影響著其他話題者的意見和態(tài)度,從而帶動輿論的發(fā)展。因此,在對網絡輿論進行引導時要充分重視意見領袖的作用,加強對意見領袖的培養(yǎng),充分利用意見領袖的影響力調控輿論的發(fā)展方向。

      (二)重新定位“把關人”的社會角色。網絡傳播因其開放性大大削弱了“把關人”的作用,但這并不代表著“把關人”社會職責的終結。在網絡上仍然存在著大量的“把關人”,如論壇版主、網站編輯、網絡記者、網站管理員等等。與傳統(tǒng)媒體的“把關人”相比,“網絡把關人”要注意轉換自己的社會職能,改變傳統(tǒng)的引導方式,才能實現(xiàn)自身角色的轉換,對網絡言論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傳統(tǒng)媒體在信息發(fā)布前會根據自身的媒體方針和國家政策法規(guī)等將信息進行篩選過濾,保證一些虛假有害的信息難以進入到公眾視野。而網絡上各種意見充斥橫陳,因此網絡把關人應該發(fā)揮“導”的作用,在允許各種不同意見存在的情況下進行積極的疏導,在撲朔迷離的新聞和眾說紛紜的意見中為受眾指點迷津,為網絡輿論塑造一個良好健康的環(huán)境,使得輿論朝著有利于事件解決和社會和諧的方向發(fā)展。

      (三)強化網絡媒體“議程設置”功能。網絡媒體為網民們設置議題,引發(fā)對某一現(xiàn)象的討論,從而對社會輿論產生影響。在眾多的社會議題中,哪些是網民們所關注的,哪些是亟待解決的,網絡媒體同樣具備傳統(tǒng)媒體為公眾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網絡對新聞事件的敏感度是傳統(tǒng)媒體所無法比擬的,然而第一時間發(fā)布的網絡信息因為沒有經過考證,往往都帶有片面性和不準確性。有網友因此感慨,資訊越快,越是要等幾天讓事實浮現(xiàn),第一時間人肉,第一時間譴責,第一時間落淚,都無太多必要。這就說明,網絡媒體必須跟上網民的反應速度,在事件發(fā)生后的第一時間內發(fā)布報道,設置議題,搶占先機,用事實說話,掌握信息主動權,占領輿論的主導地位。

      (四)完善網絡法律法規(guī)和道德建設。大量的網絡現(xiàn)象表明,互聯(lián)網對社會的影響不是虛擬的,而是現(xiàn)實的。因此,對于互聯(lián)網的法律規(guī)范非常重要。要使網絡真正成為人們可信任的信息源,必須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guī),依法對網絡進行管理、檢查、監(jiān)督。同時,網絡傳播的匿名性雖然有利于網民自由發(fā)表言論,但是也為網民對自己的言論行為不負責提供了方便。在這種無須負責的庇佑下,各種侵害他人隱私權、損害他人名譽權的事件層出不窮。在當前網絡法規(guī)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利用道德力量對網絡行為進行規(guī)范便顯得尤為必要。在我國網民結構中,10-19歲的青少年占據相對大的比例,他們自制力相對較差,比較容易沉溺于網絡,再加上對是非的分辨能力不夠,往往容易受到網絡輿論的影響。所以,網絡道德規(guī)范建設應從青少年著手,培養(yǎng)青少年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源頭上保證網絡輿論的健康發(fā)展。

      猜你喜歡
      流行語網民輿論
      流行語大盤點
      幽默大師(2020年12期)2021-01-04 00:35:42
      看古人如何玩轉流行語
      學生天地(2020年12期)2020-08-25 09:16:44
      大學流行語考察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38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輿論
      巧借 流行語
      快樂語文(2018年25期)2018-10-24 05:38:42
      網民低齡化 “小網蟲”的明天誰來守護
      遵義(2018年20期)2018-10-19 07:15:06
      有關公路,網民有話說
      中國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突發(fā)事件的輿論引導
      誰能引領現(xiàn)代輿論場?
      中國記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4
      輿論引導中度的把握
      聲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7
      金门县| 中阳县| 广元市| 寿光市| 视频| 峨边| 黄陵县| 德兴市| 会宁县| 光山县| 广丰县| 马山县| 应用必备| 永修县| 灵台县| 丰台区| 彭水| 泗水县| 普定县| 灵武市| 临沂市| 新宁县| 陆川县| 永登县| 新营市| 门头沟区| 安塞县| 大竹县| 射洪县| 呈贡县| 台南市| 翁牛特旗| 鄂托克前旗| 海门市| 盘山县| 宁安市| 公主岭市| 泽州县| 洱源县| 始兴县| 利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