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專通堅虛 金針度人
      ——略論卞孝萱先生的“錢學”研究

      2010-04-11 20:42:56
      關鍵詞:錢氏錢鍾書學術

      樓 培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浙江杭州 310028)

      專通堅虛 金針度人
      ——略論卞孝萱先生的“錢學”研究

      樓 培

      (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浙江杭州 310028)

      卞孝萱先生的“錢學”研究注重對錢鍾書家世、生平的考察,對錢鍾書與前輩、同輩學人交誼的鉤稽以及對錢鍾書學術思想、創(chuàng)作風格、治學特色之抉發(fā)闡釋,具有自覺、敏銳的學術意識和深刻、創(chuàng)新的問題意識,史料翔實,理據(jù)充足,考證嚴謹,文史互證,持論中肯,體現(xiàn)了卞先生專通堅虛的治學風格,在“錢學”研究中獨樹一幟,金針度人,示范后學。

      卞孝萱;錢鍾書;錢學

      卞孝萱先生 (1924—2009)是當代著名文史學家,他曾在《唐傳奇新探》的《后記》中夫子自道:“我的治學方向,五十歲以前偏重于唐詩,五十歲以后偏重于唐傳奇?!盵1]376斯言誠哉!卞先生的《劉禹錫年譜》、《劉禹錫叢考 》、《劉禹錫研究 》、《劉禹錫評傳 》、《韓愈評傳》、《元稹年譜 》和《唐傳奇新探 》、《唐人小說與政治》等著作在唐詩、唐傳奇研究中自成一家,嘉惠士林,沾溉后學,無待贅言。但我們發(fā)現(xiàn)先生溝通文史,全史在胸,研究問題、編撰立說涉及各個朝代,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先生十分重視現(xiàn)代學人與學術這一前沿課題,自覺地反思現(xiàn)代學術的發(fā)展,揭橥前輩學者的治學特點,笳吹弦誦,傳薪續(xù)火,“示來者以軌則”。《現(xiàn)代國學大師學記》一書即是此項研究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之結晶,對章太炎、黃侃、陳寅恪、陳垣等學術大師均有精深獨到的領悟與見識,筆之于書,授人以漁。其實卞先生胸襟闊大,關注極廣,除學界老輩外,對當代名家也頗有興會,如錢鍾書先生就是他用力較劬、所得匪淺的一位。

      錢鍾書 (1910—1998)是 20世紀中國學術文化界的一座重鎮(zhèn),有“文化昆侖”、“中國第一博學鴻儒”之譽。20世紀 80年代以來,“錢學”蔚為風氣,方興未艾。卞孝萱先生亦甚留心錢鍾書之生平、學術,發(fā)表過《詩壇前輩詠錢鍾書》、《錢鍾書冒效魯詩案——兼論〈圍城〉人物董斜川及其他》、《怎樣解讀錢鍾書〈沉吟〉》、《錢基厚筆下的錢鍾書》、《成名前之錢鍾書——〈孫庵老人自訂五十以前年譜〉選注》、《錢鍾書、喬曾劬唱和考》、《錢鍾書評李詳》、《〈慎園詩選〉中所見之錢基博、錢鍾書》、《錢鍾書以杜詩、禪語評印》等文章,在錢鍾書研究中獨樹一幟,新意迭出,值得我們總結思考,既可見卞先生通貫學問之一斑,亦可為推進“錢學”研究提供新的視野和路徑。

      值得先提一筆的是,卞先生和錢鍾書先生算是世交。他在 2007年回答《南方都市報》采訪中“你和錢鍾書先生如何認識”的問題時說:“我是先認識他爸爸,再認識他。解放之后,我在北京,他的爸爸錢基博在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因寫《中國文學史》,托我在北京琉璃廠給他買書。那時候舊書便宜得不得了,買了書之后,我就寄給他,他寄錢給我。有時候他讓錢鍾書帶錢給我,我就認識錢鍾書和楊絳,楊絳是大家閨秀,錢鍾書風度翩翩?!盵2]在逝世前不久,卞先生還寫過一篇短章《君子之交——回憶與余冠英、錢鍾書兩位先生的一段往事》,其中又寫道:“1980年,我的《元稹年譜》稿交與齊魯書社付排……此書出版后,我送一冊給錢先生,請他指正,他評為‘真積力久’。此時,正值人民文學出版社重印《圍城》,他送一冊《圍城》給我,題‘孝萱先生哂存,錢鍾書奉’,鈐印一方。”[3]

      卞先生對錢鍾書的研究文章尚未結集,單篇來看是吉光片羽,令人眼亮,通體而觀則眉目疏朗,特點明顯。這些作品大致上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對錢氏家世、生平的考察;二是對錢氏與前輩、同輩學人交誼的鉤稽,尤其是雙方之詩文唱和、互相評價;三是對錢氏學術思想、創(chuàng)作風格、治學特色之抉發(fā)闡釋。

      在《錢基厚筆下的錢鍾書》[4]、《成名前之錢鍾書——〈孫庵老人自訂五十以前年譜〉選注》[5]等文中,卞先生以錢鍾書叔父錢基厚的《孫庵老人自訂五十以前年譜》為線索,對錢鍾書的家世和生平作了數(shù)點說明,真實地反映了錢氏成名前的情況,刷新了之前對錢氏家世、生平的泛泛之論。通過查對《年譜》,卞先生把錢氏的出生時間從年、月、日推進到時辰,同時從錢鍾書祖母在“彌留”之際看到長孫出生“大慰”的記載中看出鍾書在錢氏家族中的重要地位?!赌曜V》中還記載了鍾書祖父經(jīng)商、開當鋪、營建兩進十四間新居的情況,讓我們知道錢氏生于亦儒亦商家庭并了解其青少年時期的生活環(huán)境。此外,《年譜》中對錢鍾書中學時代學習成績優(yōu)秀和參加中英庚款留學生考試獨占鰲頭以及與楊絳婚后一同出國留學皆有記述。這些第一手材料既可與楊絳先生《記錢鍾書與〈圍城〉》、《我們仨》中的相關論述互相發(fā)明,又可補其所略,為學界知人論世深入研究錢鍾書提供重要參考。

      《詩壇前輩詠錢鍾書》[6]、《錢鍾書冒效魯詩案——兼論〈圍城〉人物董斜川及其他》[7]、《錢鍾書、喬曾劬唱和考》[8]、《錢鍾書評李詳》[9]485-489、《〈慎園詩選〉中所見之錢基博、錢鍾書》[9]490-499等篇章則對錢氏與前輩、同輩學者文人的交往唱和作了細密有據(jù)的鉤稽,并對所涉及的人物與詩文作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對錢鍾書研究乃至中國近現(xiàn)代學術史研究均多裨益。其中李宣龔、金天翮、冒廣生、陳衍、李詳、盧弼等為錢氏前輩,冒效魯、喬曾劬等為其同輩。在與學界前輩的交往中,錢鍾書的天才穎發(fā)、博學工詩最為老輩們所贊賞,他們形諸楮墨,說項無已?!对妷拜呍佸X鍾書》中揭示李宣龔、金天翮兩位晚清詩壇名宿與青年錢鍾書以詩唱酬,并在詩中對他另眼相看、獎飾有加,反映出錢氏青年時代在學界已卓爾不凡,頗有聲望?!丁瓷鲌@詩選〉中所見之錢基博、錢鍾書》指出上世紀50年代,在北京工作的錢鍾書與在天津閑居的盧弼詩文酬酢往還,互致尊重敬意,盧弼在和詩中還推崇鍾書的學術名著《談藝錄》,并勸其毋作《人·鬼·獸》一類新文學作品。在《錢鍾書評李詳》中,卞先生根據(jù)錢氏致李詳之孫李傳硯、婉拒為《李審言文集》作序的一通復函,考察了錢氏在信札與學術著作中對李詳?shù)牟煌u價,得出了錢鍾書的一個特點:“在信札中,他常常對人謙恭;而在著作中,筆下毫不留情。前者是他的處世藝術,后者是他的治學之方,要全面理解?!辈⑼平斑h,對理解、研究錢鍾書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必須將錢鍾書在著作中對李詳?shù)脑u論以及其不同的學術觀點,與他復李傳硯函中對李詳?shù)闹t恭之詞,合并觀之,才是全面的。這個原則,不僅適用于錢對李詳,也適用于對其他學者文人?!薄跺X鍾書冒效魯詩案——兼論〈圍城〉人物董斜川及其他》則不僅爬梳了錢氏與同輩友人冒效魯?shù)募沂?、交誼,還深入探討了錢鍾書、冒效魯對前輩詩人陳三立、陳衍、冒廣生之態(tài)度與評價,并且指出《圍城》借描繪董斜川嘲諷冒廣生與陳三立,挖掘出陳寅恪批評陳衍“晚歲頗好與流輩爭名”的背景與動因,發(fā)人深省。《錢鍾書、喬曾劬唱和考》稽考了錢氏與波外翁喬大壯的詩作唱和,并對喬大壯的生平事跡與治印藝術作了扼要精到的評述,為我們了解這位學界人物提供了重要線索。

      《怎樣解讀錢鍾書〈沉吟〉》[10]、《錢鍾書以杜詩、禪語評印》[11]兩篇文章則主要是對錢氏創(chuàng)作、治學特色之闡發(fā)。前者對眾說紛紜的錢氏 1942年所作《沉吟》二詩提出新見,并提供了相關的古今資料。后者指明錢氏以杜詩、禪語為喻品評印章,略舉“古已有之”的先鞭之作,并解釋相關典故,令人有豁然開朗之感。

      綜觀卞先生的“錢學”研究,文章多數(shù)篇幅不大,短小精悍,但精煉簡潔,有的放矢,提出并盡力解決問題,讓讀者有所獲益,有所啟發(fā);少數(shù)長篇大論則發(fā)覆鉤玄,探微顯幽,引人入勝,啟人神智。錢鍾書研究只是卞先生學術耕耘園地里的一小部分,但嘗鼎一臠、窺豹一斑,亦可于細微處見精神,體現(xiàn)其治學特點與學術品格。

      一是卞先生具有自覺、敏銳的學術意識和深刻、創(chuàng)新的問題意識。學術意識與問題意識是一個學者學術方向、學問取徑與成就高下的一個重要衡量標志。陳寅恪先生就曾說過:“一時代之學術,必有其新材料與新問題。取用此材料,以研求問題,則為此時代學術之新潮流。治學之士,得預于此潮流者,謂之預流 (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預者,謂之未入流。此古今學術史之通義,非閉門造車之徒,所能同喻者也?!盵12]26620世紀 70年代末以來,國內唐代文學研究風氣丕變,注重新材料的抉發(fā)與利用,在實證的基礎上展開多方位的綜合研究,卞孝萱先生身居其中,先后以唐詩、唐傳奇為重心,在唐代文學研究的新潮流中成績突出,有目共睹。80年代以來,學界注意到學術嬗變的契機,“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重提學術史研究,卞先生既是學界中的中堅人物,又與不少老中青學者特別是民國老輩學人過從甚密,交誼頗深,實在是學術史研究的上佳人選。先生當然深知此點,故而自覺地、有意識地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卞先生的近現(xiàn)代學術史研究涵蓋廣博,自成系統(tǒng),且問題意識深刻,具創(chuàng)新性,如在《現(xiàn)代國學大師學記》中講劉師培特別標舉其以唐詩證史,談黃侃著重揭示其律己、尊師、敬友、愛生之真實情況,均是論學界之未論,補以往之不足。這一特點在錢鍾書研究中也有很生動的體現(xiàn)。如錢鍾書素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個性,與楊絳先生談戀愛時曾熔鑄宋明理學家語寫入情詩,被傳為佳話,《錢鍾書以杜詩、禪語評印》一文就同樣揭示了錢氏治學、評論中的這種風格,且追本溯源,連類并舉,歸納出中國傳統(tǒng)人文精神的一個特點,這個小例子即可略見卞先生高度的學術敏感與深度的學術思考。目前在錢鍾書研究中不乏津津樂道于錢氏對其他學人的彈射譏諷,以為八卦談資而沾沾自喜,但卞先生絕無挖掘錢氏秘辛之意,在在以學術標準為依歸,選擇有學術含量的問題加以探討,如錢鍾書、冒效魯之家世、生平、交游早已是數(shù)見不鮮的老生常談,表面上看來已被人考論得題無剩義了,但卞先生《錢鍾書冒效魯詩案——兼論〈圍城〉人物董斜川及其他》一篇鴻文則另具只眼,獨辟蹊徑,從錢冒“二俊”對晚清民國詩壇名宿陳三立、陳衍、冒廣生等人的不同評價揭示出兩人之間在創(chuàng)作論學上實是亦敵亦友的關系,并對晚清福建、江西兩大詩派的對壘作了引而不發(fā)、點到即止的論述,迥異時流,極具洞見,體現(xiàn)了深刻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推陳出新,啟迪來者。

      二是卞先生在研究中史料翔實,理據(jù)充足,考證嚴謹,文史互證,持論中肯,可以說是金針度人,示范后學。先生在“錢學”研究中一如考論唐詩、唐傳奇,極為重視材料的收集與整理,絕不率爾操觚,無征不信,孤證不立,力求個人特色,表達一己新見?!对妷拜呍佸X鍾書》、《錢基厚筆下的錢鍾書》、《成名前之錢鍾書——〈孫庵老人自訂五十以前年譜〉選注》等篇什都以鮮見的可靠史料為憑借,為研究早年錢鍾書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角度與新視野。卞先生的資料工夫繼承發(fā)揚了清代考證學以來獅子搏兔、竭澤而漁的一貫風格,細大不捐,綿密周到,在資料運用上則去取得當,清新生動,如《怎樣解讀錢鍾書〈沉吟〉》一文針對以前討論《沉吟》的錯失與不足,探討詩中涉及的《七賢傳》的古典與今典,并聯(lián)系錢氏另外兩首詩歌《有感》與《剝啄行》來比照同觀,對《沉吟》的賞析與理解達到了新的深度,并對后來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方向與路徑。卞先生在治學中特別貫穿文史互證的方法與特點,雙手互搏,左右逢源,如《錢鍾書冒效魯詩案——兼論〈圍城〉人物董斜川及其他》切入點很小,但放在中國近現(xiàn)代詩學史和學術史的大背景中來觀照考察,視野甚大,抉發(fā)至深,對錢冒詩案所作的“小結果”與“大判斷”如老吏斷獄,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推進,頗多發(fā)覆之論。卞先生曾在《現(xiàn)代國學大師學記》論述劉師培、鄧之誠的章節(jié)中認為學界尊陳寅恪以詩證史甚為有理,但他提出劉師培、鄧之誠在以詩證史的運用上已著先鞭,導夫先路,合而觀之才算全面公允,這種持論通達中肯的風格在“錢學”研究中亦有很好的展示,此處只拈一例即可思過半矣。當前錢鍾書研究中存在著對錢氏或捧殺或棒殺兩種一面倒的習氣,尤以前者為甚,但無論何種習氣都缺乏對錢鍾書學問實質性的客觀分析與評估,更談不上“了解之同情”,卞先生的研究則力避空話套語,言之有物,持之有故。他對錢鍾書的優(yōu)長之處見得分明,褒贊之詞拿捏得甚有分寸,同時也不諱言錢氏之短,如討論錢冒詩案一文中特別“謹錄”葉公綽“默存 (錢鍾書字)才性及基礎均優(yōu),然頗有散錢無串之憾”的評價“供海內外之治‘錢學’者參考”。其實除葉氏外,夏承燾先生亦有類似之批評,“疑其書 (筆者按:指《談藝錄》)乃積卡片而成,取證稠疊,無優(yōu)游不迫之致”[13]2。卞先生溫柔敦厚,此處僅錄葉氏之評,未明示己見,也未作進一步的引申與發(fā)揮,但其看法與葉氏不無相合之處,相信如此推斷大概“雖不中,亦不遠”矣。從這個小小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卞先生學術研究中嚴謹、通達的特點與風格,值得后學深長思之。

      三是卞先生不斷開拓學術新領域、一生為學術奉獻的學術精神。先生在自幼立志向學之后,轉益多師,自學成才,涉獵廣泛,逐漸形成文史結合、專通堅虛的學術特點,在諸多研究領域提出了拔時流的卓見,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這些業(yè)績背后體現(xiàn)出來的,是先生“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的學術精神,終生孜孜矻矻探索學問真知的熱情與信仰。先生的作風,與某些“束書不觀、游談無根”者不啻有云泥霄壤之別,先生的著述,對當前的浮躁學風而言無疑是一帖治病救人的清涼劑。

      先生取劉禹錫“在人雖晚達,于樹似冬青”之句而有“冬青書屋”,在《唐傳奇新探》后記中又明文表達了在學術上不斷進取的意愿,真可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種一生為學術奉獻的學術精神是最可寶貴而值得發(fā)揚的。錢鍾書研究是先生晚年學術園地里的一片新栽,雖然澆灌未多,但枝葉扶疏,亦可使后學有所取庇。特別是其中體現(xiàn)出來的敏銳的問題意識與深刻的創(chuàng)新意識,文史互證的學術特點,都有春風化雨、澡雪精神的陶育之功,對推進“錢學”或其他學問的研究均有一定的影響與意義。

      [1] 卞孝萱.唐傳奇新探 [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2] 卞孝萱.自學成才,在學問上安身立命 [N].南方都市報,2007-02-14.

      [3] 卞孝萱.君子之交——回憶與余冠英、錢鍾書兩位先生的一段往事 [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07-07(12).

      [4] 卞孝萱.錢基厚筆下的錢鍾書[J].尋根,2006(4):106-107.

      [5] 卞孝萱.成名前之錢鍾書——《孫庵老人自訂五十以前年譜》選注[J].長江學術,2007(3):145-147.

      [6] 卞孝萱.詩壇前輩詠錢鍾書 [M]//沉冰.不一樣的記憶:與錢鍾書在一起.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1999:19-21.

      [7] 卞孝萱.錢鍾書冒效魯詩案——兼論《圍城》人物董斜川及其他 [J].中華文史論叢,2006(4):75-93.

      [8] 卞孝萱.錢鍾書、喬曾劬唱和考 [J].尋根,2007(1):111-113.

      [9] 卞孝萱.冬青書屋文存 [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8.

      [10] 卞孝萱.怎樣解讀錢鍾書《沉吟》[J].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6):743-746.

      [11] 卞孝萱.錢鍾書以杜詩、禪語評印 [J].文史知識,2009(1):102-103.

      [12] 陳寅恪.陳垣敦煌劫余錄序[M]//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1.

      [13] 夏承燾.夏承燾集:七 [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K825.81

      A

      1007-8444(2010)06-0763-04

      2010-09-20

      樓培 (1981-),男,浙江諸暨人,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責任編輯:仇海燕

      猜你喜歡
      錢氏錢鍾書學術
      錢鍾書的幽默
      做人與處世(2022年6期)2022-05-26 10:26:35
      得金書鐵券 思家訓門風
      婦女生活(2022年3期)2022-03-30 21:58:30
      論楊絳《記錢鍾書與〈圍城〉》中的導向問題
      如何理解“Curator”:一個由翻譯引發(fā)的學術思考
      中國博物館(2019年2期)2019-12-07 05:40:44
      錢氏家族遷徙考
      青年生活(2019年6期)2019-09-10 18:10:09
      對學術造假重拳出擊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2
      錢鍾書還是錢鐘書?
      新教育(2018年27期)2019-01-08 02:23:30
      名師學案·錢鍾書
      錢鍾書的讀書筆記
      學術
      黄山市| 嘉义市| 吉首市| 绥芬河市| 黑山县| 革吉县| 永年县| 霸州市| 仁布县| 南皮县| 喜德县| 西充县| 隆昌县| 鹰潭市| 九江市| 莒南县| 阳曲县| 婺源县| 观塘区| 阿城市| 镇赉县| 阿拉善左旗| 玉屏| 台南市| 普陀区| 保山市| 南和县| 台州市| 金溪县| 新泰市| 留坝县| 远安县| 哈尔滨市| 桑日县| 九龙城区| 错那县| 汝州市| 姚安县| 兴化市| 泸溪县|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