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君
緬甸新首都在哪里?相信很多人都給不出正確答案。5年前的11月6日,緬甸軍政府突然下令多個政府部門搬家,千輛軍車駛入仰光,就在這一天之內完成了遷都——從仰光遷到400公里之外的山區(qū)小城內比都,以保證國家的國防安全。
在西方媒體描述中,內比都“可能是全世界唯一不通手機,沒有國際航班,不存在交通堵塞,也沒有小販擋道的首都”“沒有一個國家的首都會讓人感覺如此神秘”;而遷都表現(xiàn)出來的“突然”和“強硬”,是緬甸軍政府留給外界的固有印象——自1948年國家獨立至今,軍人掌控政權,緬甸社會在對抗、妥協(xié)的循環(huán)中前行。
今年11月,緬甸舉行了20年來的首次多黨制全國大選。這一次,軍政府似乎改變了以往的行事風格,嘗試“對話”,變得“從容”。
在已公布的大部分選舉結果949個議席中,現(xiàn)任總理吳登盛領導的聯(lián)邦鞏固與發(fā)展黨(鞏發(fā)黨)獲733個聯(lián)邦議會人民院、民族院和省邦議會的議席,穩(wěn)操各級議會多數(shù),反對黨也取得了一定席位。
“20年來緬甸社會發(fā)生很大變化,盡管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但經(jīng)濟總體發(fā)展平穩(wěn),這是民眾最需要的?!敝袊榜v緬甸大使程瑞聲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現(xiàn)在,大選平靜落幕,‘七步走民主路線圖已經(jīng)走到第五步?!?/p>
軍人統(tǒng)治背負的歷史債務
緬甸最大城市仰光給到訪者的最初印象是混亂、擁擠、色調復雜。本來,地處印度洋之濱,仰光四季常青,有“花園城市”之稱,但美景只是城市的一部分,大片大片破敗的貧民木板房和簡易筒子樓,與富裕階層的洋房別墅形成刺目對比。
仰光市中心以“蘇里塔”為軸心,向東西南北延伸的4條大街是主要商業(yè)街。46米高的“蘇里塔”通體鍍金,塔基呈八邊形,據(jù)傳是2000多年前為供奉釋迦牟尼的一根頭發(fā)而建成的。
中國商人劉平道的玉器店就在西大街上。他1990年剛到緬甸的時候,正趕上第一次多黨制大選。當時,代表軍人集團的政黨大敗于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lián)盟”。但他們拒不交權,昂山素季也無力應對眾多地方民族武裝。于是,大選結果成了歷史笑談,軍人統(tǒng)治延續(xù)至今。這場不正常的選舉也成為緬甸最受西方輿論指摘之處。
1990年正是程瑞聲任大使的最后一年,“整個1980年代,緬甸社會確實非?;靵y,各方諸侯爭霸,影響國家發(fā)展?!彼貞浾f,軍政府當局在1983年前后,宣布大額鈔票作廢等經(jīng)濟調整“措施”,引發(fā)民眾不滿,抗議此起彼伏,最終使整個國家在1988年陷入動蕩局面。
軍人統(tǒng)治在緬甸有深厚的土壤。
因為英國人在緬甸實施了124年“分而治之”殖民政策,直接摧毀了緬甸封建社會進程;緬甸沒有像其他國家那樣出現(xiàn)民族、文化和經(jīng)濟的大融合,卻形成了基于部落或者種族群體的松散聯(lián)盟;中央政權與地方部落之間始終若即若離,政治現(xiàn)代化進程非常不順。
時至今日,緬甸是個有著八大族群135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族群武裝仍然在崇山峻嶺之間長期割據(jù)。
1948年到1962年之間,前總理吳努推行議會民主制,“徹底失敗。十多年政治斗爭非常激烈,少數(shù)民族武裝叛亂風起云涌。國家一片混亂?!?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東南亞問題專家宋清潤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1962年,奈溫大將以防止國家分裂為由發(fā)動政變,推翻吳努政府,終結議會民主制,緬甸進入軍政府時期。統(tǒng)治后期,軍政府體制弊端明顯顯露,體制僵化,經(jīng)濟凋敝,民怨四起,再加上經(jīng)受國際制裁,到1987年,緬甸從一個富裕東南亞國家淪為世界上最不發(fā)達國家之一。
1988年全國性示威游行風起云涌,奈溫將軍下臺,1990年蘇茂將軍慢慢控制住局勢,兩年后,丹瑞大將出任國家恢復法律與秩序委員會主席,執(zhí)政至今。
外界仍指責軍政府獨裁的時候卻面臨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緬甸各地方民族武裝力量目前的各種“獨立”“自治”等利益訴求,即便是“民盟”等民主力量上臺執(zhí)政也不可能妥協(xié),在這個問題上恐怕同樣很難達到國際社會的“民主標準”。
“不能讓軍政府對目前國家的混亂承擔全部責任,各種一意孤行的民族武裝、民主勢力也應負部分責任?!本挼橐幻A裔商人說。
顯然,緬甸軍政府背負的歷史債務和需要面對的現(xiàn)實矛盾都異常復雜。但在現(xiàn)代國家,軍人統(tǒng)治畢竟缺乏合法性?!坝绕涫?得不到國際社會的承認,嚴重制約著經(jīng)濟發(fā)展,而且2008年緬甸發(fā)生嚴重颶風災害,這兩年一直在重建,再加上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軍政府招架不住了?!彼吻鍧檶Α吨袊侣勚芸氛f。
第一步不邁,永遠是軍政府
為防止重蹈20年前的覆轍,這一次大選,軍人政府做好了準備。
選前,緬甸對大型集會做出嚴格規(guī)定,要求提前一個星期申請活動場地?!澳愫苌倌芸吹胶蜻x人在街頭大張旗鼓地拉票,更別說那些游行了?!本挼椤镀呷招侣剤蟆肪庉媴悄伟簩Α吨袊侣勚芸氛f。
路透社稱之為緬甸政府的“控制政策”。但緬甸也為外國記者提供機會:選舉之日,所有在仰光的外國記者和各國駐緬外交官開始觀摩行程,到各地見證選舉。聯(lián)邦大選委員會表示,這些措施保證了外國媒體的有效報道,選舉期間不再允許額外的國外觀察員和記者入境。
玉器商人劉平道沒有心思觀察大選,在他店前街道的路燈柱子和公告牌上貼滿了大選候選人的照片、宣傳廣告,絲毫沒能引起他的注意,“一些緬甸人來來往往,總要駐足看一下,但很多人都不識字呀,他們也就看看照片。我是不關心的,不管誰上臺,只是希望這個國家別再亂了?!?劉平道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選舉委員會也考慮到識字的問題。他們設計的選票比較人性化,選票上不僅有候選人名字、所代表的政黨名稱,還印有政黨的標志,方便文盲選民識別。
緬甸政黨標志五花八門:有的使用獅子、老虎等動物形象作為“圖騰”,有的用竹帽、弓箭等生產(chǎn)生活工具圖案,還有的用水稻、鮮花等植物圖案。
大選依據(jù)2008年全民公決通過的《緬甸聯(lián)邦共和國憲法》舉行,共選舉產(chǎn)生1000多名聯(lián)邦議會議員和省邦議會議員。據(jù)選舉委員會介紹,共有37個政黨的3000多名候選人和82名獨立候選人參選,競爭激烈可見一斑。
現(xiàn)任總理吳登盛為主席的鞏發(fā)黨是緬甸最大政黨,今年4月正式成立。該黨以獅子作為標志,人稱“獅子黨”。緬甸人喜歡獅子,不少佛塔廟宇或重要建筑前總立著石獅子?!蔼{子黨”宣稱現(xiàn)有黨員在1600萬至1800萬之間。盡管有分析家質疑黨員人數(shù),但不用懷疑的是該黨在軍人背景下?lián)碛械膱?zhí)政資源優(yōu)勢。
鞏發(fā)黨是由1993年成立的緬甸聯(lián)邦鞏固發(fā)展協(xié)會(簡稱鞏發(fā)會)演變而來的,鞏發(fā)會通過大量吸收青年人,將組織鋪向全國城鄉(xiāng),為軍政府執(zhí)政奠定群眾基礎。緬甸領導人都曾是鞏發(fā)會名譽主席,政府部長幾乎都是其中央執(zhí)委。
為了配合黨派工作,總理吳登盛和22名部長已在今年4月宣布以文官身份參選,軍政府第三號人物、總參謀長瑞曼等15名軍官也在8月宣布辭去軍職,參加議員選舉。
如此用心良苦,軍人政府除了希望獲得政權合法性,更努力以“文官政府”嶄新面目示人,改變外界評價,最終突破外界封鎖。
鞏發(fā)黨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以水稻為標志的民族團結黨,由前領導人奈溫創(chuàng)立的社會主義綱領黨演變而來?,F(xiàn)在的軍政府1988年9月在國家政局動蕩數(shù)月后接管政權,結束綱領黨一黨執(zhí)政的歷史。綱領黨的老臣們隨后成立民族團結黨,但在1990年多黨制大選中所得議席甚少。
以竹帽為標志的全國民主力量黨,自稱為民主派力量的代表,為緬甸排名第三大政黨。“帽子黨”是從昂山素季領導的全國民主聯(lián)盟(民盟)分裂出來的政黨。竹帽過去是民盟成員搞政治活動時常戴的,他們視其為一種民主符號。
西方看好的“民盟”和撣邦民主聯(lián)合會等5個最具實力的“民主派政黨”,由于未能在今年5月6日截止日期前提交重新注冊申請,按照新法律,自動失去合法存在資格,被迫就地解散。所以,“民盟”等采取抵制行動,呼吁民眾不要參加投票。
“帽子黨”發(fā)言人所說,我們完全不喜歡軍人獨裁,但不會搞直接對抗;緬甸民主不可能一步到位,要通過走議會道路,力爭早日實現(xiàn)民主目標。
“第一步不邁,永遠是軍政府。在體制外抗議還是選擇體制內斗爭,這是昂山素季們面臨的問題。我覺得,只有民主力量進入議會,才能合法發(fā)出民主聲音,才能逐步達到人民祈求的民主目標。” 緬甸《七日新聞報》編輯吳奈昂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軍人仍享有特別權力
當2003年8月軍政府出臺旨在實現(xiàn)民族和解、推進民主進程的“七步走民主路線圖”計劃時,世界卻投以懷疑目光。今年舉行的大選已是“七步走”的第五步。
按計劃,2004年5月,制憲國民大會在中斷8年后復會。2007年9月,國民大會完成使命,確定新憲法制憲原則,成立新憲法起草委員會。2008年5月,《緬甸聯(lián)邦共和國憲法》在全民公決中獲得通過。今年3月,緬甸最高權力機關國家和平與發(fā)展委員會正式頒布大選法和政黨組織法等法律。11月,大選如期舉行。在此之前,新憲法確定的新國旗、新國徽已經(jīng)啟用,國歌則保持不變。
新憲法規(guī)定,緬甸實行總統(tǒng)制,總統(tǒng)由間接選舉產(chǎn)生。通過全國大選選舉出聯(lián)邦議會(民族院和人民院)以及省邦議會,再由聯(lián)邦議會選舉產(chǎn)生總統(tǒng)和副總統(tǒng),進而由總統(tǒng)提名、獲得議會通過后,組成新政府。新政府的建立,以及軍政府將向民選政府移交權力,正是“七步走”的最后兩步。
依據(jù)新憲法,緬甸國名為緬甸聯(lián)邦共和國,首部為內比都,內比都由總統(tǒng)直轄。緬甸依然保持7個省和7個邦。新憲法還新確定了6個少數(shù)民族擁有自治地區(qū)。緬甸將實行多黨制,實行市場經(jīng)濟制度,奉行自主、積極、不結盟的外交政策,不允許外國在緬甸駐軍。
引人關注的是,新憲法賦予軍隊繼續(xù)在國家政治方面發(fā)揮作用的特別權力。緬甸總統(tǒng)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同時還擔任包括三軍總司令在內的國家國防安全委員會主席。由三軍總司令提名、非選舉產(chǎn)生的軍人議會代表各占各級議會席位的25%。
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充分說明軍人集團不肯退出緬甸的國家政治生活,而反對派與軍政府的實力差距過大,無法左右政治進程,只能予以某種程度的認可和配合。
在宋清潤看來,西方世界批評緬甸新憲法和大選,是用西方民主和道德的標準,來要求這樣一個貧窮、落后,政治發(fā)展不太規(guī)范的國家,是不現(xiàn)實的。
與西方批評形成對照,亞洲周邊對緬甸的大選表現(xiàn)出認可和贊賞的態(tài)度。
緬甸是東南亞大陸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5000萬人口和大量礦藏資源,以及孟加拉灣的戰(zhàn)略港,毗鄰中國西部與印度次大陸,地緣優(yōu)勢顯著。
“平穩(wěn)、順利,值得歡迎和肯定”,這是中國外交部11月10日對緬甸大選做出的評價。同日,東盟委員會發(fā)布聲明歡迎緬甸大選,俄羅斯外交部也認為緬甸大選是世界民主改革的重要一步。印度總理辛格7月底對到訪的丹瑞大將說,他支持緬甸推進符合緬甸國情的發(fā)展方式,印度媒體也稱緬甸這“一小步”會帶來“一大步”的變化。
全民和解的機會
不可否認,當黃、綠、紅相間的新國旗在緬甸上空飄揚時,這個有著復雜國情和現(xiàn)實矛盾的佛教之國,正努力調整自身狀態(tài),邁出全民和解的步伐,希望獲經(jīng)濟發(fā)展機會,與國際社會開展正常交往。
正如剛剛被解除軟禁的昂山素季所說,我們必須公開解決分歧,互相對話。
程瑞聲認為,昂山素季與軍政府都釋放出了強烈的和解信號?!八龘碛写笈С终?時代沒有過去。她的態(tài)度影響著緬甸與西方國家緩和的進程?!?/p>
昂山已表示要尋求恢復“民盟”的合法地位,而緬甸官方媒體《緬甸新光報》11月12日文章敦促各方遵守憲法和法律,還表示如果有組織愿意組建政黨,可依法提出申請。
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在中國駐緬使館工作的一位外交官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緬甸最動蕩的4年。但是即便如此,他還是覺得,比起中東、非洲一些國家,緬甸還算平靜的?!胺鸾绦叛鰧野捕ㄆ鹆撕艽笞饔??!边@位外交官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在仰光街頭巷尾,隨時都可以看到身披袈裟、手持黑傘的僧侶。緬甸全國僧侶有十幾萬人,僅仰光、曼德勒等地的和尚就有2萬多人。緬族是緬甸主要民族,家庭普遍信仰佛教,每個男子到了一定的年齡都必須出家當一次和尚,社會上才承認其成人,還俗后才能享有結婚的權利。
出家年齡一般在10歲上下,出家時間,以前最短一年,現(xiàn)在大大縮短,一周也可以,也可以幾個月。出家手續(xù)十分簡便。所以,在緬甸出家容易,還俗也容易。
佛光普照,雖然緬甸軍政府對民眾行為有著諸多限制,但本國人的活動自由度很大?!巴鈬慰驮诰挼橐膊粫X得有太明顯的限制,并且緬甸的老百姓、警察甚至軍人都很少有不禮貌和刁難行為,大家都非??蜌?我們很少看到街頭有打架的,能明顯感覺到各種宗教信仰在緬甸國內和諧共存?!鼻笆鐾饨还賹Α吨袊侣勚芸氛f。
在他看來,2007年僧侶走上街頭舉行大規(guī)模示威游行,只是一場意外事件,原因是緬甸教育、醫(yī)療和公共服務方面的投入不能滿足實際需求,而這又與國際封鎖直接相關。
受國際制裁和封鎖的影響,緬甸經(jīng)濟深受打擊,人均GDP只有鄰國泰國的十分之一,在300至400美元之間?;螀R率也阻礙其經(jīng)濟發(fā)展,緬甸官方匯率是1美元兌換6緬幣~7緬幣,但市場匯率是1美元兌換900緬幣~1000緬幣。
“這個匯率是嚴重扭曲的。單是這方面的改革,前幾年專家評估就需花費50多億美元。所以,經(jīng)濟問題是新政府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彼吻鍧櫿f。
西方的經(jīng)濟打壓最終難為的還是緬甸普通民眾?!跋裎覀児蛡虻墓こ處?都是大學畢業(yè),月收入也就100多美元,大部分群眾也就30美元左右。而緬甸物資短缺,物價卻不低。”中國一家建筑公司駐緬甸代表董先生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對有著英國殖民歷史的緬甸人而言,英語是他們從小學習的語言,所以緬甸人獲取外界信息并非難事,穿牛仔褲、玩搖滾的緬甸青年自然也不像美國《時代》周刊所寫的那樣“稀罕”了。只不過,在緬甸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佛教信仰仍讓他們保持一顆平和的心,并約束他們的行為規(guī)范。
今天的緬甸,今天的世界,已經(jīng)不同于20年前的情形。在美國讀博士的緬甸“公民記者” Min Zin表示,如今的緬甸人,比以前變得更加現(xiàn)實,不再通過大規(guī)模的街頭運動來迫使當權者交出權力,而是通過一套民主的游戲規(guī)則,和當權者玩起政治博弈。最妙的是,在這場無硝煙的較量中,軍政府無論出于主動還是被動,在20年之后,再次參與進了與平民之間的“較量”?!?/p>
(感謝孫驍驥對本文提供采訪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