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蕾 車亞莉 王文軍
(1.濟南市蔬菜中心,濟南 250100;2.濟南市農(nóng)業(yè)科學院)
西瓜嫁接栽培是我國傳統(tǒng)的栽培措施之一。早在公元前1世紀后期成書的汜勝之書中,就有嫁接栽培能提高瓠瓜產(chǎn)量的記載?,F(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研證明,嫁接不但能增產(chǎn),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作物對外界不良環(huán)境的抵抗能力,使得重茬連作和反季節(jié)栽培得以成功。但是,在實際生產(chǎn)中仍然存在著嫁接苗成活率低,嫁接苗的產(chǎn)品品質不穩(wěn)定,個別田塊仍有死棵現(xiàn)象,植株長勢差,增產(chǎn)作用不明顯等方面的問題。經(jīng)田間診斷綜合分析,初步認為,出現(xiàn)上述問題的原因有:砧木和接穗間親和力問題;砧木抗逆性問題;砧木根系易老化等。因此,本試驗對西瓜砧木進行篩選,并采用砧木斷根嫁接的方法,旨在解決以上問題。
西瓜砧木斷根嫁接技術,即改傳統(tǒng)嫁接利用砧木原根系的方法為去掉砧木原根系,插接后扦插入基質,在嫁接愈合的同時誘導砧木產(chǎn)生新根。該項技術操作方便,容易掌握,生產(chǎn)的嫁接苗成活率高,莖稈粗壯,定植后根系發(fā)達,有效地提高了西瓜嫁接生產(chǎn)的效益。
西瓜砧木斷根嫁接試驗在濟南市三園種苗公司科技園的日光溫室內進行,以中晚熟西瓜品種濟青七號為接穗,搜集引進多種嫁接砧木進行西瓜砧木斷根嫁接,以組成的嫁接苗為材料,進行常規(guī)管理,并與常規(guī)嫁接(插接)苗進行比較。
試驗于2006年1月15日播種砧木,采用50孔的穴盤育苗,2006年2月5日播種西瓜,2006年2月16日開始嫁接,嫁接方法采用砧木、接穗同時斷根,進行插接。完成嫁接后,將嫁接苗扦插入裝好基質并澆透水的穴盤內育苗,然后扣嚴地膜,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通風時間,其他管理方法同一般插接。2周后調查嫁接成活率,并同一般插接進行比較,嫁接4周后,3月15日定植,對生長勢、抗病性、產(chǎn)量等進行調查。每處理重復3次。
主要調查成活率、蔓長、莖粗、側根數(shù)、葉片數(shù)、葉面積、生長勢、抗病性、單果重和產(chǎn)量。
試驗在濟南市三園種苗公司科技園日光溫室內進行,供試砧木為圣尼斯葫蘆(北京),砧木王葫蘆(北京),京欣砧一號(北京),崛京隆南瓜(東方正大種子公司),以當?shù)剞r(nóng)家葫蘆砧木作對照(CK)。嫁接方法為插接法。
選擇砧木的主要標準是:(1)與西瓜的親和力好。表現(xiàn)為嫁接后與接穗愈合較快,成活率高,嫁接成活以后能正常生長,不發(fā)生生長異?,F(xiàn)象。(2)砧木的抗枯萎病能力強。(3)砧木對西瓜品質基本無不良影響。(4)砧木對不良條件的適應能力強。(5)砧木斷根后發(fā)生不定根的能力強。
基質可選用優(yōu)質草炭、蛭石、珍珠巖,配比為3∶1∶1,基質配比按照體積比配置。每m3加入1~2kg國標復合肥,同時加入加多菌靈、百菌清,配比為多菌靈:百菌清:基質=1∶1∶1000,攪拌均勻,用于基質消毒。
1.6.1 嫁接時期 當砧木第一片真葉展平,第二片真葉剛露心,接穗子葉展平、變綠時為插接最佳嫁接適宜期。
1.6.2 砧木斷根插接法 先用刀片將砧木離基部1cm處切下,并將砧木頂端的生長點去掉,用竹簽以30°~45°方向從一子葉斜插向另一子葉,深度在0.6~0.8cm,以竹簽似露非露為宜;然后將西瓜接穗在子葉下1cm處向下斜切,切面為0.6~0.8cm。拔出竹簽將接穗插入砧木內。將嫁接好的苗子扦插到育苗基質中。
表1 不同砧木品種對西瓜幼苗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由表1可知,不同處理的株高、接穗的最大葉面積無明顯差異,但從莖粗、成活率方面看,引進的葫蘆砧木均大于南瓜砧木,其中以圣尼斯葫蘆砧表現(xiàn)最好,莖粗平均為1.4cm,成活率達93.8%,壯苗指數(shù)最高。從抗病性來看,崛京隆南瓜和圣尼斯葫蘆二者除輕微的蔓枯病外,無其它病害發(fā)生。
從綜合性狀來,采用圣尼斯葫蘆砧嫁接后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其它品種,嫁接苗莖稈粗壯、成活率高、抗病性強。所以,認為圣尼斯葫蘆砧是目前雙斷根嫁接西瓜苗較為理想的砧木。
由表2可以看出:斷根嫁接比一般嫁接方式成活率高,且成活率高達98%,后期成苗率高出對照近15個百分點。
表2 濟青七號西瓜品種雙斷根嫁接植株成活率
由表3看出,砧木斷根插接苗和一般插接相比,莖粗、接穗葉片數(shù)、葉面積無明顯差異,但壯苗指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CK),表現(xiàn)出秧苗粗壯,整齊一致,通過對地下部側根的調查,新生側根分生速度較快,表現(xiàn)為側根數(shù)量增多,根尖白嫩。從抗病性狀來看,斷根嫁接蔓枯病病指為零,大大提高了抗蔓枯病等根莖部病害的能力。
表3 西瓜雙斷根嫁接植株生長狀況調查表
通過對西瓜嫁接苗定植后植株生長狀況的調查看出,砧木斷根嫁接表現(xiàn)為定植后緩苗較快,緩苗后植株的生長勢、主蔓長、主莖粗、葉片數(shù)和葉面積均優(yōu)于一般插接苗。這可能與砧木斷根嫁接苗良好的根系有關,但嫁接方式不影響座瓜節(jié)位(表4)。因此,在瓜類蔬菜工廠化育苗標準化生產(chǎn)中,可推廣應用砧木斷根嫁接育苗技術。
表4 西瓜雙斷根嫁接定植后植株生長調查表
和早期產(chǎn)量差異明顯,小區(qū)產(chǎn)量差異不顯著,兩種插接的果實糖度相同,采用斷根插接的方式可以提高產(chǎn)量,不影響西瓜果實的品質。
表5 雙斷根插接對濟青七號西瓜產(chǎn)量的影響
雙斷根嫁接具有以下幾個顯著優(yōu)點:一是便于操作,降低勞動強度;二是嫁接苗成活率高,根系發(fā)達;三是嫁接緩苗快,成活周期短;四是西瓜產(chǎn)量提高,砧木斷根后發(fā)生的不定根較原有根活力更強,提高了西瓜的抗逆性和生長勢。因此,在瓜類蔬菜工廠化育苗標準化生產(chǎn)中,可推廣應用砧木斷根嫁接育苗技術。
采取砧木斷根嫁接法應在嫁接前一天將砧木、接穗都淋透水,同時葉面噴殺菌劑,預防病害發(fā)生。
嫁接最好選擇晴天,在散射光或遮光條件下進行。嫁接后前2~3d苗床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在95%以上,以床內地膜附著水珠為宜。嫁接苗傷口愈合的適宜溫度是20~28℃。嫁接后前6~7d嫁接苗白天應保持25~28℃,夜間20~22℃。夜溫不得低于18℃。7d后傷口愈合,嫁接苗轉入正常管理,嫁接后2~3d的,晴天可全日遮光,以后先逐漸縮短早、晚遮光時間。7d后傷口愈合,嫁接苗轉入正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