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薩榮獲2010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
10月7日,瑞典文學(xué)院宣布,將2010年諾貝爾文學(xué)獎授予秘魯作家馬里奧?巴爾加斯?略薩(Maria Vargas Llosa),以表彰“他對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的深度解析和對個體抗爭、反叛和挫敗的犀利描寫”。
“我非常吃驚,我根本沒有想到會獲獎。”略薩在接受西班牙國家電臺采訪時稱,接到獲獎通知電話時,他還以為是有人在開玩笑?!拔业拿忠呀?jīng)有多年被提及了,”他補充說,“這的確是個完全出人意料的事,一個極大的驚喜,但也僅僅是一個驚喜?!?/p>
略薩1936年3月28日出生于秘魯南部城市阿雷基帕,15歲時開始為首都利馬的一家報紙做犯罪報道。1959年來到巴黎,后又去了倫敦和巴塞羅那,做過西班牙語教師、播音員和新聞記者,還在歐洲和美國一些大學(xué)做過客座教授。1975年返回秘魯。反獨裁是略薩作品的一個常見主題,他堅信“小說需要介入政治”。其代表作有《城市與狗》、《綠房子》和《酒吧長談》等。
喬納森?弗蘭岑新作《自由》出版
美國著名作家喬納森?弗蘭岑(Jonathan Franzen)8月23日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第177期封面,本期雜志封面文章標題為“偉大作家喬納森?弗蘭岑”,文章對被譽為美國傳統(tǒng)文學(xué)接班人的喬納森做了重點介紹。8月31日,喬納森的新作《自由》(獸reedom)出版。
喬納森并不是一個多產(chǎn)作家,他的上一部作品還是2001年出版的《糾正》(玊he Corrections),但《糾正》獲得了巨大成功,為喬納森贏了崇高的聲譽。所以作家時隔近10年才出版的新作自然就成了美國文壇的一件大事。在《自由》中,喬納森?弗蘭岑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幅當代愛情和婚姻的史詩畫卷。小說詼諧而悲劇性地記錄了自由的誘惑和重負:青少年的欲望激情,中年人的搖擺和折衷,郊區(qū)擴張的代價,帝國的沉重負擔。人們努力學(xué)習(xí)怎樣在一個愈益混亂的世界生活,喬納森塑造了一批我們這個時代抹不掉的、令人深受感動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