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麗萍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導游要年輕漂亮,活潑開朗,會讓游客開心,游客才會請你??墒怯幸晃淮笊酆?便想當導游,可是一晃她成了老太太了,她還能成為導游嗎?
她叫潘惠芬,是土生土長的壯族人,黑黑瘦瘦,個子矮小,長得并不漂亮,30歲的她來丈夫這里探親,即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隆安縣龍虎山自然保護區(qū),那是中國四大猴山,山中有3500多只猴子。潘惠芬第一次走進龍虎山,在那里第一次見到猴子,她就愛上了機靈、活潑、有靈性的猴子。
轉(zhuǎn)眼五年過去了,1992年龍虎山招聘導游。雖然她超過了招聘年齡,可是她仍然執(zhí)意辭了工作,前來應聘。她那份愛猴子的執(zhí)著和熱情打動了園區(qū)領導,最后領導說要留也行,不過只能當臨時工。只要能留下,能天天看到猴子,做什么她都愿意,她欣然同意。
而她第一年的工作是做檢票員,接下來她干的竟是保潔員,順便照看園區(qū)的猴子。她就利用天天掃地的機會,把猴子當成了自己的“孩子”,給猴子取了名字,熟悉猴子的習性,了解每只猴子的個性。時間長了,猴子與她也有了感情,很聽她的話。
有時,她看到游客與猴子一起玩,就會走過去給游客介紹有關猴子的情況。
愛屋及烏,她愛猴子,也愛這里的環(huán)境,愛導游。為了能夠講得更動聽,她常常回到家里就抓住愛人,說今天我在山上掃地碰到游客我這樣子講,行不行。如果不行,哪個方面講得不對,你就說我再慢慢改。
同時她小的時候就喜歡唱歌,她會唱很多當?shù)氐拿窀?。她感覺現(xiàn)在的年輕人不會唱民歌,她感覺到這是一大缺憾。而且年輕姑娘,尤其是外地的導游,對當?shù)氐纳贁?shù)民族風俗也了解不多,而這方面自己有很多積累。這些也可以穿插在導游中講解。就這樣,在保潔工作的十幾年中,潘惠芬都在不斷豐富著自己的“導游”素材。寒來暑往轉(zhuǎn)眼間潘惠芬47歲了。十幾年來,潘惠芬與龍虎山的猴子結下了不解之緣,猴子成了她最親密的朋友,她也不知不覺,成了一名出色的義務導游。雖然她也曾有幾次向領導提出想當導游,可是領導感覺她都是老太太了,都快退休的人了,還是算了吧,便沒有同意。
2005年廣西龍虎山保護區(qū)改制,由一家中外合資企業(yè)接手經(jīng)營,潘惠芬面臨轉(zhuǎn)崗暫時無事可做,她便決定去找董事長。董事長問她為什么想當導游。她說出了這些年的經(jīng)歷。真讓董事長感動,有這么愛猴子的人,有了這份愛,是非常難得的。于是便請她給自己當導游,讓她講一講。真是不聽不知道,一聽嚇一跳,她既能講,又能唱,既講猴子的趣事,又講當?shù)氐娘L俗,真是了不得啊。董事長眼睛一亮,馬上答應了她的請求。
就這樣,2005年49歲的潘惠芬,成為年齡最大的導游。由于她熱愛這份工作,非常投入,又有多年的積累,讓游客大開眼界,大飽耳福。當有人看到這位導游一路上又是唱山歌,又是講故事,又是引猴子,又會照顧游客,便問她辛苦嗎,她說:“導游是我一生的夢想,再苦再累,我都感到無比幸福?!?/p>
山上的3000多只猴子,非常聽潘惠芬的話。只要潘惠芬一喊,三四分鐘內(nèi)就會有200多只猴子從山上下來,出現(xiàn)在她的面前。她還能叫出很多猴子的名字,于是人們習慣叫她“猴子媽媽”。如今,很多旅行團到龍虎山來旅游,都專門預約讓她來當導游,她最多時一天帶六個團。由于她工作出色,很快被媒體鎖定,在多次競爭中,她都奪得了“金牌導游”稱號。一次上中央電視臺做節(jié)目,主持人問她還有什么愿望,她說她還要學外語,要通過外語講解讓外國人了解并愛上龍虎山中的猴子。
潘惠芬一路走來,不僅成了導游,還是“金牌”的,給了我們很深的啟迪,關鍵是要有愛,愛你的工作,愛你的環(huán)境,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愛。你為什么還沒有成功,或者成功得還不夠,就是源于愛得不夠。有了一份執(zhí)著的愛,年齡將不是問題,機會也不會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