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臣
(山東省滕州市教學研究室 山東 滕州 277500)
以溶解度曲線為載體,考查對化學圖像的識別和分析,是每年中考必考的題目。如何理解溶解度曲線的意義以及運用曲線的相關規(guī)律解題呢?
(1)同一物質在不同溫度時溶解度的數值大小。
(2)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溶解度數值的大小。
(3)若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相交,則表明在某溫度下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進而可以知道該溫度下兩物質的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1)線即溶解度曲線,表明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趨勢。
(2)常見的溶解度曲線隨溫度變化的趨勢有三種類型,我們分別稱之為“陡升型”、“緩升型”和“下降型”,表明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大小的不同。代表物質分別有KNO3、NaCl、Ca(OH)2。
(3)可以根據變化趨勢來確定混合物分離的方法。
曲線下面的各點表示溶液為不飽和溶液;曲線上面(含曲線本身)的各點表示溶液為飽和溶液。
還可以通過溶解度曲線來確定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相互轉化的措施。
例:(2009 年連云港)NaNO2(亞硝酸鈉)、NaCl和物質M(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1所示,請根據圖像和有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t2℃時,NaNO2、NaCl和 M 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
(2)如圖2所示,當往試管中加入5mL稀鹽酸時,試管內立刻產生大量氣泡,同時放熱使燒杯中飽和溶液變渾濁 (不考慮水分蒸發(fā))。請判斷:該飽和溶液中的溶質是 NaNO2、NaCl和M中的____。
(3) 分 別 將NaNO2、NaCl 和 M的飽和溶液從 t2℃降溫到t1℃時,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
(4)NaNO2有毒,其外觀和咸味與食鹽很相似,因此要防止因誤食NaNO2而發(fā)生中毒事故。為了區(qū)別NaNO2、NaCl固體,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查閱資料獲得如下信息:NaNO2的水溶液呈堿性,NaCl的水溶液呈中性;NaNO2熔點為271℃,NaCl熔點為801℃。
①小明同學設計的鑒別實驗方案如下:
20℃時分別取NaNO2、NaCl各5.0g于兩只小燒杯中,分別加入10mL水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用玻璃棒充分攪拌后觀察。你認為此方案是否可行 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②該小組其他同學又設計出與小明不同的實驗方案,并獲得成功。你認為該方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只填寫一種方案并簡單敘述)。
解析:(1)比較不同物質的溶解度大小必須在同一溫度下。通過對比t2℃時三種物質縱坐標的數值大小即可。(2)溶解度曲線,本身就是表明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的趨勢。圖2實驗現象說明該飽和溶液的溶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當溫度升高時,就會有溶質析出使溶液變渾濁。
(3)對于某一溫度下的飽和溶液,設其溶質的溶解度為Sg,則該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w=S/(100+S)×100%=1/(100/S+1)×100%。 當比較不同溶質在同一溫度下所形成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時,由上式可知,質量分數隨溶解度增大而增大,隨溶解度減小而減小。在t2℃時溶解度NaNO2>NaCl>M,所形成的飽和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 NaNO2>NaCl>M。將 NaNO2、NaCl和M的飽和溶液從 t2℃降溫到t1℃時,NaNO2和NaCl的溶液仍是飽和溶液,且t1℃時溶解度NaNO2>NaCl,則質量分數 NaNO2>NaCl。 而對于 M,從 t2℃降溫到t1℃時,其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升高,那么溶液就由飽和溶液變?yōu)椴伙柡腿芤?,但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沒有變化,所以溶質的質量分數保持不變。在t1℃時,由于NaNO2和NaCl的溶解度仍大于t2℃時M的溶解度,所以溶質的質量分數NaNO2>NaCl>M。
(4)可以根據NaNO2和NaCl的不同性質進行鑒別。①由圖1的溶解度曲線可知,在20℃時NaNO2的溶解度為 80.8 g,10 g 水足可以溶解8.08 g 的 NaNO2(飽和溶液);在 20℃時 NaCl的溶解度為 36.0g, 10 g 水最多能溶解 3.60 g 的 NaCl(飽和溶液)。所以在20℃時分別取NaNO2、NaCl各5.0g于兩只小燒杯中,分別加入10 g水,用玻璃棒充分攪拌后可觀察到NaNO2完全溶解而NaCl部分溶解,從而將二者區(qū)分開。②還可以利用二者的熔點或者水溶液酸堿性的不同進行鑒別。
答 案 :(1)NaNO2>NaCl>M (2)M (3)NaNO2>NaCl>M (4)① 可行 ②分別取少量的NaNO2、NaCl固體于兩支試管中,用酒精燈加熱,熔化者為NaNO2,不熔者為NaCl(或分別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加水溶解,滴加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者為NaNO2,不變者為NaCl)(或其他合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