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巍
鋼琴演奏的心理技術
□劉巍巍
鋼琴表演藝術是一種涉及人類多種感知覺活動的復合系統(tǒng),它與人類的心理活動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鋼琴演奏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和運動覺四種感知覺的內容,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鋼琴演奏的效果完全依賴于大腦神經各系統(tǒng)的協(xié)調作用。鋼琴演奏中的緊張心理是由多種復雜原因引起的。緊張心理會影響人類正常的心理活動與大腦對機體的控制,它會使人腦活動的靈活性和心智的思辨性受到阻礙,干擾鋼琴演奏者的技術發(fā)揮和音樂表現(xiàn)。
緊張心理是鋼琴表演藝術中一種常見的心理反應現(xiàn)象,鋼琴演奏是一門帶有“冒險性”的表演藝術,演奏者出于對可能出現(xiàn)的失敗的恐懼,在演出前和演出過程中出現(xiàn)緊張情緒是非常正常的。有經驗的演奏家能自如地將這種緊張感化為適度的興奮感,這種適度的興奮感是演奏家所必需的。然而,十分有害的是卻是經常遇見的過度緊張,甚至不少著名的鋼琴家都難以擺脫這類過度的緊張。過度的緊張往往會造成在表演中出現(xiàn)失?,F(xiàn)象導致無法出色地完成演奏。
演奏者登臺前要有自信,這種自信心的獲得不是短時間內促成的,需要在成長中鍛煉,不斷地增加演奏經驗。一個人的性格、個性品質意志力等因素都影響著自信心的建立。性格外向的人雖然表現(xiàn)欲強,但是無法獲得均勻的速度,因為天生容易急躁的情緒而難以維持演奏平衡的狀態(tài)。每個人的第一次公開演奏或者是比賽都會產生緊張的情緒,演奏中或多或少會出現(xiàn)錯誤,可能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演奏中斷,這樣的結果對于一個意志力薄弱者來說會感到難以承受,自信心受到強烈的打擊,此時自我心理調控能力失調,因經受不起挫折而精神沮喪,之后的每次登臺都會受第一次失敗的影響而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錯誤,以至于擺脫不掉“緊張”的陰影。
鋼琴演奏者的基本職責是把樂譜上所記載的譜符化為動人的音樂,傳遞給聽眾并引起聽眾的共鳴,這一過程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音樂表現(xiàn)”。怎樣才能使演奏具有震撼人心的表現(xiàn)力呢?首先演奏者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音樂才能和全面的技術功底。
心理是客觀現(xiàn)實在大腦中的反映。人在宇宙萬物間的一切活動都是由大腦神經系統(tǒng)來指揮,由心理來控制的。在接觸客觀事物與現(xiàn)象、喚起思維變成行為的過程中全都離不開人的“心理”。而作為既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真實地被感知與欣賞的聽覺藝術——音樂,也是如此。尤其是表演專業(yè)中的鋼琴演奏,同樣要運用大腦精神系統(tǒng)來指揮與控制,同樣得運用復雜而微妙的心理來操作,只不過這種操作要求更高,它不僅需要演奏者的大腦裝有多層面的信息容量,還擔負著將音樂符號轉化為充滿生命律動的各種音響,用最佳二度創(chuàng)作揭示作曲家的內心世界和賦予作品鮮活的生命。
在鋼琴表演藝術實踐中有這樣的情況:有的演奏者平時演奏很好,但在公開演奏時就會心理緊張,而有的演奏者平時演奏并不突出,但到了臺上卻有出色的演奏表現(xiàn),這都屬于演奏者的心理素質問題。由此可見,演奏者的心理素質和心理調控能力對演奏的成功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平時的千錘百煉要在很短的一瞬間表現(xiàn)出來,鋼琴演奏能否完美地反映平時練習的成果,往往受演奏者的心理因素影響,改善演奏前的心理準備狀況是演奏心理的基礎性因素,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理因素的負面影響、保證演奏成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提高演奏欲望
演奏欲望、自信心、演奏者準備演奏的情況與演奏的效果有很大的關系。演奏者在某一音樂作品的正式演奏前,必須要經過從感知到熟悉,從掌握到深化等幾個過程,在無數(shù)遍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各種不同練習中付出艱辛的勞動。
2、建立充分的自信心
充分的自信是征服聽眾的基礎。但是這種自信心不是盲目的,應當建立在平時高標準的練習和演奏前實事求是的自我分析基礎上。演奏前建立充分的自信心,能夠幫助演奏者勇敢堅定地面對各種挑戰(zhàn),沉著冷靜地處理演奏中出現(xiàn)的種種意外。
3、建立和諧演奏狀態(tài)的理智力
鋼琴演奏是一個極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的過程,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活動,但絕不可能單純依靠感情。缺乏邏輯思維能力,不可能很好地組織自己的演奏,也很難真正控制自己的演奏。要避免這些不利的演奏因素,練琴的過程中就必須要專心思考,才可使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
演奏者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去學習和掌握一些鋼琴演奏的心理技術,對其在舞臺上的穩(wěn)定發(fā)揮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效果的。
牡丹江師范學院校級科研項目:黑龍江省與俄遠東地區(qū)鍵盤普及教育的比較研究;項目編號:Ry200916
作者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音樂系
責任編輯 王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