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 西 曾繁利/文
香茅草烤雞
廣 西 曾繁利/文
香茅草烤雞是傣族人的特色美食。上次去西雙版納旅游,我有幸嘗到了香茅草烤雞。香茅草是當(dāng)?shù)匾环N散發(fā)著清香氣味的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桿粗壯,高約0.6~1.5m,節(jié)、葉上有脂粉,葉長(zhǎng)約1m,寬15 mm,灰白色,其味異香,可提取香茅油,主要成分是香草醛、香草醇和香葉醇,而香草醛是重要的食品香料。聰明的傣族人常用香茅草的嫩芽和小葉作香料烹制菜肴,可想而知,用這么好的香料烤出的雞是何等的香,肉香中飄著淡淡的香茅草味,刺激著你的胃口,令人垂涎三尺。
在西雙版納呆了幾天,吃了不少當(dāng)?shù)氐拿朗?,但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香茅草烤雞。當(dāng)烤雞還沒端上桌,還在離你幾米遠(yuǎn)的地方,你就能感受到什么叫香味撲鼻而來,周圍的空氣中都透散著誘人的香氣,讓人食欲大開。香茅草烤雞色澤金紅,茅草味由外向內(nèi)滲入,肉質(zhì)鮮香酥脆,滋嫩爽口,香氣氤氳充盈,品嘗后回味無窮、滿口生香。
其實(shí)香茅草烤雞的制作工藝并不復(fù)雜,跟我們平時(shí)吃的燒烤也差不多,只是原料不同而已。主要原料是仔雞和香茅草,還有花椒、野香菜、香菜、金芥、青辣椒、姜、蒜、蔥、胡椒粉等。先將仔雞宰殺清洗干凈,斬去腳爪,從背部開刀,去掉雞骨,接著用鹽搓揉雞身,抹上醬油上色。然后將香茅草、金芥、野香菜、香菜、辣椒、花椒、姜、蔥、蒜、胡椒粉、鹽、醬油放入碗中,擠兌成香汁備用。
然后將雞捶松,并反復(fù)抹上香汁。香汁渣填入雞腹內(nèi),用香茅草捆扎成全雞狀,上竹架夾好,放在木炭火上烘烤,邊烤邊刷上豬油,跟平時(shí)外出燒烤一樣,離炭火別太近也別太遠(yuǎn),要勤轉(zhuǎn)動(dòng),使其上色均勻,注意別烤煳。當(dāng)雞的顏色也變得越來越漂亮、香茅草已烘干,香味越來越濃時(shí),香茅草烤雞就大功告成,解開竹架,切成塊裝盤即可。
香茅草烤雞除了可以切成塊裝盤端上宴席,傣族人還有另外一種吃法,那就是幾個(gè)知己好友聚在一起,同時(shí)烤上幾只雞,直接用手撕開,每人抓上一雞腿,一邊吃雞,一邊飲酒,一邊劃拳,好不暢快,熱鬧非凡,別有一番情趣。傣族人通常把香茅草烤雞作為招待貴客的一道美食,只有貴客光臨才能享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