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軍,許萬兵,曹江晨
對干休所老年冠心病患者分別采用脈絡寧、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并進行隨訪觀察,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組 80例均為離休老干部和家屬,所有患者診斷均符合冠心病的診斷標準。治療組 48例 ,男 30例,女 18例,年齡 73~85歲 ;對照組32例,男 22例,女 10例,年齡 71~82歲。兩組性別、年齡及病情大致相近,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按常規(guī)治療,治療組用脈絡寧 20 ml,加入生理鹽水或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內(nèi)靜滴,1次/天;對照組用復方丹參注射液 8 ml,加生理鹽水 250ml,1次 /天;14天為 1療程。
1.3 觀察項目 臨床癥狀及心電圖之變化。
1.4 心電圖療效標準 ①顯效:心電圖恢復正常;②有效:心電圖輕微的 ST-T改變,運動后可疑陽性,偶發(fā)室性早搏;③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者。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計數(shù)資料用 χ2檢驗及 Riddit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綜合療效之比較 治療組有效率為89.6%(43/48),對照組為 84.4%(27/32),兩組有效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心電圖改善情況之比較 治療組顯效率為 37.5%(18/48),有效率為 35.4%(17/48),無效率為 27.1%(13/48);對照組分別為 18.8%(6/32)、25.0%(8/32)、56.2%(18/32)。兩組有效率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個別患者出現(xiàn)頭暈、出汗、面紅等現(xiàn)象,第 2天可恢復。查血常規(guī)及肝功能、腎功能均無明顯變化;全部病例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冠心病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臟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冠心病中醫(yī)病機屬本虛標實,氣虛為本,“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氣血運行不暢,淤于脈道,不通則痛。脈絡寧系由中藥牛膝、玄參、石斛、金銀花等藥物經(jīng)化學提取后制成的復方注射劑,具有清熱養(yǎng)陰、活血化淤的功能,其擴血管、抗凝、溶栓、改善微循環(huán)的療效確切,不良反應少,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1]。研究證實,該藥確有明顯的降低血液黏度及抗紅細胞及血小板表聚集作用,因而能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組織血流量,延長組織耐氧時間[2]。故能抗血栓形成、改善脂質(zhì)代謝紊亂、減少脂質(zhì)在血管壁沉著,從而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有效改善冠狀動脈循環(huán)及外周血循環(huán)。經(jīng)脈絡寧治療后,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及再發(fā)率下降了 67.0%[3],值得干休所臨床應用。
[1]田厚倫.脈絡寧的臨床應用進展[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5(2):505-506.
[2]柯字平,應榮斌,潘光成.低分子量肝素與脈絡寧合用治療急性及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附 34例報告[J].新醫(yī)學,2001,32(6):335-336.
[3]張改芝.脈絡寧預防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發(fā)生及再發(fā)生率的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yī),2007,28(6):669-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