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薇
(渤海大學 遼寧 錦州 121003)
中國古代最早見于文獻記載的檔案是殷商王朝時期的?!渡袝ざ嗍俊酚涊d:“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革夏命?!逼渲械摹皟浴焙汀暗洹本褪菍σ笊虣n案的稱呼,可以看出我國早在殷商時期就對檔案進行了分類保管。有實物可證的中國最早的檔案是1936年考古學家在河南安陽發(fā)掘YH127坑所出土的商王武丁時期的1.7萬余片甲骨檔案。繼之后的周王朝對檔案的管理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不僅在中央設置大史主管檔案工作,而且在大史之下組成一個具有相當規(guī)模的檔案管理機構—太史寮,分別管理不同部門的檔案,同時規(guī)定各部門向中央移交檔案。
秦王朝在商周王朝檔案管理的基礎上制定了嚴厲的律法對檔案進行管理與保護。
依據《睡虎地秦墓竹簡》可知秦檔案的主要管理人員是內史、御史和令史。
1.內史——專管文書檔案及庫房
秦的內史這種官職很有特點,不僅是專職,而且是子承父業(yè),世代相襲,其職務的規(guī)定比起以前的王朝更加詳細,更加具體。
秦的內史是專職,其他人就是有內史所具有的書寫能力,也不允許當內史這種官職。《睡虎地秦墓竹簡·內史雜》記載:“下吏能書者,勿敢從史之事。”
秦政府專門設有培養(yǎng)史官的學校,而且明文規(guī)定只有是史官的兒子才可以在這種專門培養(yǎng)史官的學校里面學習。《內史雜》記載:“非史子殹(也),勿敢學學室,犯令者有罪。”整理小組解釋為:“不是史的兒子,不允許在學室學習,否則就有罪?!?/p>
內史還有管理賬務文書檔案的職責?!端⒌厍啬怪窈啞仁冯s》記載:“都官歲上出器求補者數,上會九月內史”;《睡虎地秦墓竹簡·倉律》記載:“入禾稼……輒為廥籍,上內史……?!薄端⒌厍啬怪窈啞ば伞酚涊d:“稻后禾孰(熟),計稻后年。已獲上數……歲異積之,勿增積,以給客,到十月牒書數,上內(史)”、“……至計而上廥籍內史。入禾……”
秦內史還有管理庫房的職責。
《睡虎地秦墓竹簡·內史雜》記載:“有實官高其垣墻?!钊宋鸺懀ń┥帷7瞧涔偃藲。ㄒ玻?,勿敢舍焉。善宿衛(wèi),閉門輒靡其旁火,慎守唯敬(儆)。有不從令而亡、有敗、失火,官吏有重罪,大嗇夫、丞任之。”、“毋敢以火入臧(藏)府、書府中。吏已收臧(藏)官嗇夫及吏夜更行官。毋火,乃閉門戶。令令史循其廷府。節(jié)(即)新吏舍,毋依臧(藏)府、書府?!边@兩條律文的意思是庫房要特意加高;要單門獨戶,不能和其它建筑物相連,也不允許居民靠近居住,官府新建的房舍也不允許靠近庫房;夜間由嗇夫和吏輪流值夜看守,嚴加守衛(wèi);關閉庫房門之前要滅掉燈火,還要細心檢查是否已經熄滅附近的火源;由令史巡察庫房;如果有違反法令的,要受到懲罰,大嗇夫和丞也要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雖然以上律法條文中沒有直接提到內史,但是這兩條律文是屬于內史雜部分,估計管理庫房的官吏中有內史系統(tǒng)的屬官。
2.御史——專管律法檔案
《睡虎地秦墓竹簡·尉雜》記載:“歲讎辟律于御史?!闭硇〗M認為:“辟律”就是刑律。這條律令的意思是“每年都要到御史處去核對刑律”。也就是說御史是專管律法檔案的官員,各地的法律實施者或管理者每年都要到中央的御史處核對律令,實際上也就把律法檔案的副本與正本進行核對,以確保地方律法和中央律令的一致性。
3.令史——巡視或者代理守衛(wèi)檔案庫
《睡虎地秦墓竹簡·內史雜》記載:“毋敢以火入臧(藏)府、書府中。吏已收臧(藏)官嗇夫及吏夜更行官。毋火,乃閉門戶。令令史循其廷府。節(jié)(即)新吏舍,毋依臧(藏)府、書府。”其中“令令史循其廷府”就是由令史巡視檔案庫房,可見秦律法明文規(guī)定了令史的職責?!端⒌厍啬怪窈啞ぶ美袈伞贰肮賳莘蚬?jié)(即)不存,令君子毋(無)害者若令史守官,毋令官佐、史守?!闭硇〗M認為這條律文的意思是:“官府的嗇夫如果不在,叫辦事不出差錯的有爵的人或令史代理,不要叫官府的佐、史代理?!笨梢?,令史的職責除了巡視檔案庫房之外,在特殊的情況下還可以代理官嗇夫對倉庫進行直接的管理。據“毋令官佐、史守”可以推測出令史跟官佐、史應當不屬于同一個管理部門。令史對檔案庫及物品庫房主要起監(jiān)督巡視的作用。
1.檔案管理的副本制度
據《商君書·定分》所載:“法令皆副置,一副天子之殿中?!笨梢娫缭谏贪白兎〞r期,秦國就把重要的法律檔案珍藏在宮殿中的禁室,并制定了詳細而嚴厲的管理法規(guī)。還制作了法律的副本。一旦律令的正本遭到毀壞,還有保護嚴密的副本存在,以保證政府法律的實施有據可依。
不僅傳世文獻中記載秦國實行檔案副本制度,出土的睡虎地秦簡簡文中也有關于律法檔案副本制度德規(guī)定?!端⒌厍啬怪窈啞仁冯s》記載:“縣各告都官在其縣者,寫其官之用律?!边@條律令的意思是說各縣應當告訴在本縣的都官,讓其抄寫該縣政府所使用的法律。抄寫律令,抄出來的很明顯就是律法檔案的副本了。《睡虎地秦墓竹簡·尉雜》記載:“歲讎辟律于御史?!币馑际敲磕甓家接诽幦ズ藢Ψ?。也就是說地方上實施的法令其實是法令的副本,每年地方上的律法官吏都要到中央去,把該縣所實施的律法與保存在中央御史處的律法檔案進行核對,以保證法律的上下一致??磥砬貙β煞ǖ墓芾硎欠浅V匾暦浅栏竦?,不僅要求地方政府每年到中央核對律文,而且為防止地方官吏暗地里違背中央律令,還派遣或設置都官去地方政府檢查并抄寫律令,再拿回中央進行核對。
2.庫房管理的交接制度
《睡虎地秦墓竹簡·效律》記載:“實官佐、史柀免、徙,官嗇夫必與去者效代者?!保啊瓊}嗇夫及佐、史,其有免去者,新倉嗇夫、新佐、史主廥者,必以廥籍度之,其有所疑,謁縣嗇夫,縣嗇夫令人復度及與雜出之。……”這兩條律令的意思是說管理庫房的佐、史在免職或者調任時,嗇夫要和佐、史一起將自己管理的檔案或倉庫進行核驗,并且向新接任的官員交代清楚,如果發(fā)現(xiàn)庫房的財物(也包括文獻檔案)的實際數目與檔案文書登記的數目不相符,是誰的責任就由誰承擔。如果交接前沒有核驗,而且新任管理者任期不滿一年,發(fā)現(xiàn)了問題,罪責由前任管理者承擔,新任管理者不承擔責任;如果新任管理者任期已經滿一年,就是交接前沒有核驗,責任也應當由新任管理者承擔,而不追究前任管理者的責任。
3.檔案庫房的管理
檔案庫房是檔案保護最基本的物質條件,而庫房修建是否科學合理,建筑是否堅固耐用,是否有防火、防盜等功能,是檔案保護過程中長期起主要作用的因素。秦國的檔案庫房修建者在庫房選址及防火防盜等方面的考慮是比較全面的?!端⒌厍啬怪窈啞仁冯s》記載:“毋敢以火入臧(藏)府、書府中。吏已收臧(藏)官嗇夫及吏夜更行官。毋火,乃閉門戶。令令史循其廷府。節(jié)(即)新吏舍,毋依臧(藏)府、書府。”據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注釋認為:“藏府,收藏器物的府庫。書府,收藏文書的府庫?!彼⒌厍睾喓單牡囊陨嫌涊d說明,秦代已通過律令形式對收藏文書檔案的“書府”進行專門的管理,并且作出了具體的規(guī)定。秦朝對檔案庫房的管理有嚴格的防火要求,規(guī)定任何人不準帶火源進入庫房,庫房由專人輪流值夜看守,令史則巡察府庫,庫房經檢查無火源后方可關閉,建新的吏居,也不得靠近檔案庫房,檔案庫房必須是獨立的房舍,不與任何建筑物直接相連,以達到防火防盜的目的,通過這些律法規(guī)定對檔案庫房進行保護。
4.檔案的保密及違規(guī)后的處罰
《睡虎地秦墓竹簡·法律答問》記載:“盜封嗇夫可(何)論?廷行事以偽寫印?!睆倪@條律令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秦文書檔案在利用過程中有嚴格的保密制度,所傳遞的文書上面都有封泥,在封泥上加蓋官印,以防止有人私自開啟或者偽造?!端⒌厍啬怪窈啞し纱饐枴酚涊d:“發(fā)偽書,弗智(知),貲二甲……”意思是拆開偽造的文書,沒有覺察出它是偽書,就要受到法律的懲罰。這只是對文書檔案管理者責任的規(guī)定,那么可想而知,要是有人偽造文書檔案,一經發(fā)現(xiàn),對偽造者的懲罰肯定是更加嚴厲的。這也體現(xiàn)了秦當政者對律法文書檔案的保護。通過明確的立法及嚴厲的懲罰以確保律法文書檔案的真實性。
《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雜抄》記載“吏自佐、史以上負從馬、守書私卒,令市取錢焉,皆遷(遷)”,這條律法明確規(guī)定,凡看守文書檔案的私卒,如果以文書檔案謀取私利,就要處于流放的處罰,其嚴厲程度可見一斑。
如果管理檔案及庫房的官吏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相關人員還要承擔連帶責任?!端⒌厍啬怪窈啞ば伞分幸?guī)定:“官嗇夫貲二甲,令、丞貲一甲;官嗇夫貲一甲,令、丞貲一盾。其吏主者坐以貲、誶如官嗇夫。其它冗吏、令史掾計者,及都倉、庫田、亭嗇夫坐其離官屬于鄉(xiāng)者,如令、丞?!备鶕硇〗M注釋,“令史掾”為令史的屬吏。官嗇夫主管的庫房出了問題,參與管理的令史的屬吏也要承擔相應的連帶責任??梢娗芈蓪n案文書及庫房管理非常嚴格,違規(guī)后的處罰也是異常嚴厲的。
以上可以看出,秦國對檔案及財物庫房的管理保護方面已經有了明確的法律規(guī)定,對違反規(guī)定所做出的懲罰也是非常嚴厲的。明確而嚴厲的律法統(tǒng)治,為秦國在戰(zhàn)國末期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礎。
[1]《商君書注釋》高亨注譯,中華書局,1974年.
[2]《睡虎地秦墓竹簡》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文物出版社,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