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蜀昌 王建文 李長青
歷代廉吏故事(連載五)
■李蜀昌 王建文 李長青
羊續(xù)字興祖,太山郡平陽縣人,以忠臣后代的身份做了郎中。他離任后,被征召在大將軍竇武府中任職。竇武事敗之后,他受牽連,被禁錮了十幾年,過著與世隔絕、幽居安靜的生活。解除黨禁之后,曾四次遷任廬江太守。中平三年,江夏兵趙慈反叛,殺了南陽太守秦頡,羊續(xù)被朝廷任命為南陽太守。當他赴任到達南陽郡邊境的時候,便改穿粗劣破舊的衣服,只帶著一名童子陪侍,從小道進入南陽,了解當?shù)氐娘L土人情和官員的品行、政績,然后才正式上任。因為他對當?shù)毓賳T的貪污與廉潔、吏民的善良與奸猾情況都已經(jīng)事先掌握,郡中的人對他非常敬畏,受到極大的震懾。羊續(xù)與荊州刺史王敏共同圍剿叛軍趙慈,將趙慈殺死,趙的殘余賊寇都向羊續(xù)投降。羊續(xù)向朝廷上言,赦免了依附過趙慈的人。賊寇平定之后,羊續(xù)即行頒布安民政令,百姓們服從政令,非常歡悅。
當時權(quán)豪家庭大多崇尚奢侈華麗,羊續(xù)非常厭惡這種不良的風氣,他常常穿著粗布衣服,吃著粗茶淡飯,車破舊、馬瘦弱。府丞曾經(jīng)給他進獻生魚,羊續(xù)接受后把它懸掛在庭堂上。后來府丞又來給他送生魚,羊續(xù)就拿出前次所進獻的魚,以此來杜絕他再獻之意。
羊續(xù)的資財只有布被、破舊的床帳、食鹽、數(shù)斛麥子。他的妻子和兒子一同來到羊續(xù)府舍,羊續(xù)閉上門不讓他們進來,他告誡兒子羊秘:“我自己這樣的生活,怎么能資助你母親呢?”就叫他同母親一同回老家去。
中平六年,靈帝想叫羊續(xù)做三公之一的太尉。當時被任命為三公的人,都要給東園獻納千萬數(shù)的禮錢,并派出中使去督促,使者的名稱叫“左騶”。他們所到之處,往往會受到很高的禮遇、得到豐厚的贈賄。而羊續(xù)卻叫左騶坐在一件單席上。拿出自己破舊的袍子給對方看,說道:“我的資財只有這些?!弊篁|回朝后向皇帝作了匯報,皇帝很不高興,因此他沒有登上三公的高位,而被征召為太常。羊續(xù)沒有來得及赴任,就因病去世了。他留下遺囑,死后要薄葬,不要接受饋贈。依照舊規(guī),兩千石俸祿的官員在任上去世后,朝廷要贈給價值百萬的東西。府丞焦儉遵照羊續(xù)生前的遺囑,一點饋贈都沒有接受。
賈琮字孟堅,東郡聊城縣人,被舉薦為孝廉,后被任命為京令。在任期間政治清平,將地方治理得很好。舊時交地區(qū),多產(chǎn)諸如明璣、翠羽、犀、象、玳瑁、異香、美木之類珍貴的物品,在這里任職的前后刺史大多沒有清廉的品行,他們對上奉承、倚仗權(quán)貴,對下大肆收賄,積累了許多私財。他們反復請求遷代官職,以求多撈一把,所以當?shù)乩裘駛冊购薹磁?。中平元年,交的駐軍造反,抓了刺史和合浦的太守,反叛頭領(lǐng)自稱“柱天將軍”。靈帝特給三府下令,精選能干的官吏去治理交。有關(guān)部門舉薦賈琮去做交刺史。賈琮到達交屬境后,詢問當?shù)厝嗽旆吹那闆r,大家都說官府的賦稅過重,百姓家里沒有不困難的,而離京城又很遙遠,想告冤也沒法去,老百姓無法生活,所以就聚集起來為盜做賊。賈琮就發(fā)布公文告示百姓,讓他們各安其業(yè);招撫因荒災(zāi)而流散的人口,免除他們的勞役;處決為害地方的盜匪;挑選清廉的官吏主持各縣的縣政。一年時間,交的動蕩得到平定,百姓過上了安定的生活。老百姓在街頭巷尾以歌謠頌揚他道:“賈父來得晚了,使我們先造起反來,現(xiàn)在見到了清平,官吏們再不敢來大吃大喝。”賈琮任職三年,政績?yōu)槭葜?,征召為議郎。這時黃巾起義剛被鎮(zhèn)壓,戰(zhàn)亂之后,郡縣加重了對百姓的賦斂,官吏乘機從中貪污作奸。朝廷下令淘汰裁減刺史、兩千石一級的官員,更換挑選清廉能干的官吏,即令賈琮去做冀州刺史。依照舊的規(guī)矩,新官上任到界,當?shù)匾萌ヱR駕的驛站傳車,車門前垂著赤色帷,前去州界迎接。賈琮來到部界,登上車后說道:“做刺史應(yīng)當聽得廣看得遠,明察美惡,哪能垂著帷遮蔽視聽呢?”就叫趕車的人將帷掀起。各地的官員聽到這件事后,都肅然起敬。那些手腳不干凈、有貪贓過失的官吏,聞風解下官印,棄官逃走。只有癭陶長濟陰董昭、觀津長梁國黃堅守在官位上等待賈琮的到來,于是州境內(nèi)安寧無事。
虞延字子大,陳留郡東昏人。身長八尺六寸,腰寬十圍,力氣很大,能扛起鼎來。少年時做戶牖亭長。當時王莽貴人魏氏的賓客行為放縱、胡作非為,虞延率領(lǐng)吏卒突然進入他家里將其逮捕,因此受到王莽等人的怨恨,職位得不到提升。虞延性情敦厚樸實,不講究小節(jié)。他的叔伯妹妹還是個吃奶的孩子,母親養(yǎng)活不了她,便把她丟棄在溝里。虞延聽到她的哭聲,非常憐憫她,便收養(yǎng)了她,一直把她養(yǎng)大成人。建武初年,虞延在執(zhí)金吾府中任職,被任命為細陽令,每到逢年過節(jié),就讓犯人們各自回家,犯人們都很感激他的恩德,到期都自動返回監(jiān)獄。有一個囚犯在家中生了病,還坐著車回到獄中,到達獄中時便病死了,虞延就帶領(lǐng)下屬官吏,把此人殯葬在監(jiān)獄的門外。后來虞延去官還鄉(xiāng),太守富宗聽到他的名聲,即召請他做了功曹。富宗性情奢侈靡爛,車子、衣服、器物大多不合乎朝廷的規(guī)定。虞延勸解說:“從前晏嬰輔佐齊國,穿著破舊的鹿裘。季文子做魯國宰相的時候,他的妻妾不穿帛制的衣服。因為簡樸而遭失敗的人很少?!备蛔诼犃瞬桓吲d,虞延就向富宗辭職告退。過了一段時間,富宗果然因為奢侈放縱而被誅殺。臨刑前,富宗擦著眼淚嘆息道:“我后悔沒聽功曹虞延的勸戒!”光武帝聽到了這件事,認為虞延是個出奇的人。
建武二十三年,司徒玉況召聘虞延去任職。這時正值元旦,官吏們?nèi)ハ蚧实鄢R,光武帝遠遠地認出了虞延,便派小黃門馳馬前去向他問候,當日征召他為公車令。第二年,又升任為洛陽令。這時外戚陰氏家中有位賓客叫馬成,經(jīng)常做奸盜之類的事,虞延就逮捕了他進行審問。陰氏多次向虞延請求寬恕此人,但每接到陰氏的一封來信,虞延就加打馬成二百板子。信陽侯陰便直接向皇帝訴告,誣蔑虞延斷案冤枉了許多好人?;实劬蛠淼接琅缘酿^舍,對囚犯們親自甄別。虞延告訴囚犯們,案情可重新審理的站在東邊,不需要重新審理的站在西邊。馬成便回過頭來向東走,虞延走向前去抓住了他,對他說:“你是一條害人的大蠹蟲,好長時間倚仗著你的靠山,不懼怕國法,現(xiàn)在對你的犯罪事實還沒有完全查清,你應(yīng)當受到法律的制裁!”馬成大喊,稱說自己是冤枉的,站在殿階兩旁持戟的衛(wèi)士用戟刺著虞延,叱責他放開馬成?;实壑烙菅訑喟覆粫в兴叫模蛯︸R成說:“你犯了國法,是你自己造成的!”呵斥他趕快站回到西邊去。數(shù)日后,馬成被依法處決。從此外戚們開始收斂自己的言行,不敢再干預(yù)國法。
趙咨字文楚,東郡燕地人。趙咨少年時失去父母,有孝順的品行,州郡召舉他為孝廉,他都不去應(yīng)召。延熹元年,大司農(nóng)陳奇因趙咨非常孝順有德行而舉薦他,于是遷任為博士。靈帝初年,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被宦官所殺害,趙咨即稱病去職。太尉楊賜特別召聘他,允許他以頭裹幅巾的平民裝扮出入于太尉府,還同他一起講經(jīng)論道。他以優(yōu)異的考績被舉薦,累任敦煌太守。因病免官還鄉(xiāng)后,親自帶領(lǐng)子孫們耕田務(wù)農(nóng)來養(yǎng)生。后來被征召擔任議郎,接著又任命為東海國國相。趙咨做官期間作風清廉簡約,豪強權(quán)貴們都畏懼他的節(jié)儉作風。任職三年,因病請求辭官還鄉(xiāng),后又征任為議郎。他支撐著病體赴京任職,將要病故時,告訴他的屬下舊吏朱祗、蕭建等人,他死后就用一般素簿的棺材裝斂,蓋上一層黃土,想使尸體很快腐朽,早點歸入大地,不要聽由他言而改行厚葬。他寫下遺書告誡兒子趙胤說:“大凡含有血氣的生物之類,有生必有死,這是天地間運行變化的常規(guī),是自然的客觀規(guī)律。因此通達事理的人,看待這種處于運動變化中的生命體時,就把他們的存亡同天氣有暗有明相比,把他們的生死同時間有早有晚并論。所以他們對生不感到快活,對死也不感到憂愁。所謂死亡,就是生氣離開軀體,魂魄游離消散,返回原始狀態(tài),由有歸于無。既然已經(jīng)倒地消亡,自然返還原始,化合為糞土。土是一種沒有生命的廢棄之物,哪里會有感情和感受可言,而人們卻想在薄葬與厚葬上作講求,或在調(diào)節(jié)陵墓中空氣的燥濕上作講求,死者還會知道嗎?……我只想挖一個墓穴,讓它能容納下棺材,棺材放進去就埋葬,墓穴上不要起墳堆。不要占卜出葬的吉兇時日,殯葬后不要設(shè)置祭奠之類的儀式,不要留在墓旁守墓,也不要在墓邊栽植樹木?!敝祆?、蕭建送喪來到趙咨家,趙咨的兒子趙胤想要把薄葬更改為厚葬,朱祗、蕭建便以趙咨的遺囑來曉喻趙胤,最后遵照趙咨的遺命進行了薄葬。當時的人都稱贊趙咨明達。
第五倫字伯魚,京兆長陵人。倫少年時性情耿介,仗義。后來他做了鄉(xiāng)嗇夫,理平了百姓的徭役賦稅,審理和平反了有冤屈的積案,得到人們的愛戴。他長期做官卻沒有騰達,于是帶著家屬客居河東,并且改名換姓,自稱王伯齊,載鹽販賣往來于太原與上黨之間。在行車的路上,如果牲口拉下糞便,他一定要清掃干凈后才離開。路上的行人稱他為“道士”(意即行善的人)。
數(shù)年后,他的老上司鮮于褒把他推薦給京兆尹閻興,閻興召聘他做了主簿。當時長安鑄造錢幣的人多作奸取巧,閻興就委任第五倫做了督鑄錢掾,管理長安的鑄幣市場。他平正了秤、斗、斛等度量衡器具,市場上再沒有了不公正的現(xiàn)象。
建武二十七年,第五倫被舉薦為孝廉,補缺做了淮陽國醫(yī)工長,隨國王到國。光武帝召見了他,很看重他。二十九年,他隨從國王到京城去朝拜,隨從的官屬都可以會見皇帝。光武帝向他詢問有關(guān)為政之事,他闡述了自己的觀點,皇帝聽了非常高興。第二天,又特別召他入宮,同他相談直至夜晚。第五倫出宮后,皇帝下詔任命他為扶夷長,還未及到任,又追任為會稽太守。他雖然做了兩千石俸祿的官,卻親自動手切草喂馬,妻子自己作飯。領(lǐng)取俸祿后只留下一月的食糧,余下的糧都賤賣給那些貧窮老弱的人。會稽地方的風俗多迷信祭祀,喜好占卜。民眾常常用牛來祭神,百姓的財產(chǎn)因此遭受厄運。那些自己吃牛肉卻不拿到廟堂上去祭神的人,如果不幸得病將死,就必須先學牛叫,表示將自己代牛作祭品。對這種陋習,前后做太守的都不敢禁止。第五倫到任后,就向各屬縣發(fā)出文告,曉喻告誡百姓,對那些借鬼神詐騙和恐嚇愚弄百姓的巫祝,都將他們依法論處。有隨意屠殺牛的人,官吏就要對他進行處罰。老百姓開始對此很害怕,后來這種陋習漸漸沒有了,百姓從此得以安寧。永平五年,第五倫因為觸犯法律被朝廷征詢離職,老少百姓攀著他的車,拉著他的馬,跟著他哭喊著不讓他走,每天才走幾里路,不能趕路,第五倫就假裝住在驛亭的宿舍里,卻暗中乘船離去。眾人知道后,又追上他。等到了廷尉的時候,守候在府門前向廷尉上書的吏民有一千多人,恰好遇到皇上到廷尉親自甄別囚犯,第五倫才得以免罪歸鄉(xiāng)。他回鄉(xiāng)后,親自種田耕地,不與外人交往。過了幾年被任命為宕渠令。
第五倫在職四年,遷任為蜀郡太守。蜀郡土地肥饒,官吏百姓都很富足,太守屬下的官吏家產(chǎn)都多達千萬,都有豪華的車子和強壯的馬匹,他們都是因為有財產(chǎn)得以做了官。第五倫把那些家資豐贍的官吏全部淘汰遣送回家,重新挑選那些與官府沒有關(guān)系、家中貧窮、志行端正的人來官府任職。于是爭著行賄求官的風氣得到杜絕,官場的亂象得到治理。
第五倫奉公盡節(jié),向朝廷進諫毫無顧忌,兒子們有時勸說阻止他,他就叱責他們,叫他們走開。下屬吏人們的奏記和對國家有利的事,他也一并封好向朝廷呈報上,他就是這樣的沒有私心。他的性格質(zhì)樸忠厚,不會說好聽的話,在官位上以忠貞清白著稱,當時的人把他比作前朝的貢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