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衛(wèi) 牛義凱 孫彬 鐘安橋
我院自2009年6月份至2010年3月份、共收治肺炎病例62例、其中男26例,女,36例。年齡18~76歲不等,平均32歲。所有患者均有發(fā)熱、咳嗽、咳痰、肺部聞及濕性啰音及胸部X線檢查呈現片狀高密度引及大片狀密室影,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總數升高>10×109者32例,白細胞總數在4~10×10918例,白細胞總數<4×109者12例,所有患者均有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及淋巴細胞比例減少;血氣分析有12例患者出現I型呼吸衰竭,其PaO2在38~56 mm Hg之間,PaCO2在28~32 mm Hg之間。
所有患者的均給予抗感染、抗氧化、止咳、化痰、平喘及補液等對癥治療,對營養(yǎng)狀況差的患者給予營養(yǎng)支持治療,如輸入血漿、白蛋白等,有呼吸困難的給予氧療,氧流量在1~3 L/mm,呼吸衰竭嚴重的8例患者給予呼吸機輔助通氣,其中5例患者行氣管插管接呼吸機輔助通氣,應用紐幫e360呼吸機,給予小潮氣量,高PEEP通氣模式,即潮氣量以6~8 ml/kg;PEEP的選擇以壓力容量環(huán)下拐點為下限,上捌點為上限,一般控制在15~25 cmH2O,平均在22 cmH2O左右,另外3例患者應用BiPAP無創(chuàng)通氣、其潮氣的控制在6~8 ml/kg左右,呼氣末正壓在6~10 cmH2O,使氧分壓控制在50 mm Hg以上。
8例重癥肺炎患者用呼吸機輔助通氣等相關治療,呼吸機應用時間為12~16 d,有6例患者康復,1例死亡,1例患者放棄治療自動出院。其中發(fā)生皮下及縱隔氣腫4例,1例患者發(fā)生呼吸機相關性肺炎。
重癥肺炎診斷標準①意識障礙;②呼吸頻率>30次/min;③PaO2<60 mm Hg、PaO2/FiO2<300,需行機械通氣治療;④血壓<90/60 mmhg;⑤X線胸片顯示雙側或多肺葉受累,或入院48 h內病變擴大≥50%;⑥少尿,尿量<20 ml/h;或<80 ml/4 h,或急性腎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治療。該組患者有8例患者符合上述標準,進行了呼吸機輔助通氣,采用小潮氣量、高PEEP模式,有6例患者得以康復。據治療情況看,小潮氣量、高PEEP模式治療重癥肺炎是行之有效的,因為重患者肺炎的患者肺容積編小,故不宜采用高潮氣量;重癥肺炎患者由于肺內滲出較多,氣道不開放,為有效的進行通氣,必須采用高PEEP方能有效的開放氣道,另外高PEEP能使給氧濃度盡可能在2 h之內降至50%以下,以減少氧中毒的發(fā)生。但PEEP過高即不可避免的造成氣壓傷,如出現縱隔及皮下氣腫,故在治療上應權衡利弊,選擇較為適合的PEEP參數,達到即能開放氣道,又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并發(fā)癥。隨著病情好轉,通氣功能改善,可以不斷的減少PEEP,最少可以減至4~6 cmH2O,逐漸達到撤機,減PEEP過程不宜過快,以使患者不斷適應,可以每2~4 h減少4~6 cmH2O。總之,采用小潮氣量、高PEEP治療重癥肺炎是行之有效的,相對安全的。
[1]王辰等.臨床呼吸病學.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7:63-64.
[2]宋志芳,等.實用呼吸機治療學.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5:24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