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金寨縣蓮花山民間歌謠調(diào)查與研究

      2010-08-15 00:48:04馬啟俊
      皖西學(xué)院學(xué)報 2010年4期
      關(guān)鍵詞:蓮花山歌謠童謠

      馬啟俊

      (皖西學(xué)院 中文系,安徽 六 安 2 37012)

      金寨縣蓮花山民間歌謠調(diào)查與研究

      馬啟俊

      (皖西學(xué)院 中文系,安徽 六 安 2 37012)

      金寨縣蓮花山民間歌謠資源豐富,相對封閉的自然環(huán)境和較為落后的經(jīng)濟(jì)條件客觀上又較好地保存了這些民間歌謠,為我們調(diào)查研究皖西大別山民間歌謠提供了難得的典型個案。在對蓮花山民間歌謠進(jìn)行了長期的調(diào)查、記錄、整理和研究基礎(chǔ)上,將蓮花山苦情歌謠、紅色歌謠、愛情歌謠、結(jié)婚喜曲子和兒童歌謠的調(diào)查研究情況呈獻(xiàn)于讀者諸君,并就教于方家。

      金寨縣;蓮花山;民間文學(xué);民間歌謠;調(diào)查;研究

      民間歌謠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文學(xué)體裁之一,也是中國文學(xué)的重要源頭之一。我國歷史悠久,疆土遼闊,民族眾多,語言復(fù)雜,這就決定了我國民間歌謠源遠(yuǎn)流長,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風(fēng)格鮮明,作品眾多,成就極高。從內(nèi)容上看,我國民間歌謠既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群眾長期的生產(chǎn)斗爭、社會斗爭和日常生活,又生動地表現(xiàn)了人民群眾的思想和愿望,抒發(fā)了人民群眾純樸真實的感情。因此,民間歌謠是人民群眾的心聲,是社會生活的鏡子,對于我們了解社會、考察民情、傾聽民聲都是十分重要的。從形式上看,民間歌謠既可以歌唱(即“歌”),也可以吟誦(即“謠”),一般形式短小,與民間長詩和史詩不同。民間歌謠節(jié)奏感強(qiáng),韻律和諧,朗朗上口,易懂易記,易唱易誦,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整日相伴相隨的精神伴侶、忠實朋友。

      大別山民歌在我國民歌大花園中是一支散發(fā)出濃郁花香的奇葩,是藏在深山人未識的藝術(shù)珍品。大別山民歌從唱腔到內(nèi)容都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制宜,可謂獨樹一幟,別有天地。如掙頸紅、慢趕牛等都是很有代表性的著名唱腔形式。大別山民歌已經(jīng)成功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名錄。

      蓮花山隸屬于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油坊店鄉(xiāng),地處金寨縣中部偏東,是大別山腹地的一部分。蓮花山獨特的自然人文環(huán)境是其民間文學(xué)生長的肥沃土壤,蓮花山人用自己的勤勞智慧、滿腔深情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真誠感人的民間文學(xué)作品,表達(dá)了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對生活中酸甜苦辣的真實感受、對美好生活的無限期盼。蓮花山民間歌謠正是蓮花山民間文學(xué)成就最為突出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大別山民歌富有代表性的組成部分之一。從我們所調(diào)查搜集的不同類型、不同時期的大量蓮花山民間歌謠作品來看,無論是形式還是內(nèi)容,都毫不遜色于山外的民間文學(xué)作品,其文學(xué)價值、審美價值、認(rèn)識價值、研究價值都是很高的。以下我們就從苦情歌謠、紅色歌謠、愛情歌謠、結(jié)婚喜曲子、童謠五個方面加以分析介紹。

      一、蓮花山苦情歌謠

      民間歌謠來自生活,能夠最方便快捷、最有意味情趣、最樸素自然地反映人民群眾的生活情景、生活情趣和生活理想,是人民群眾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實際上民歌都可以叫作生活歌,而狹義的生活歌主要指反映勞動群眾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歌。

      蓮花山屬于高寒山區(qū),山多地少,土地貧瘠,自然條件惡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不夠發(fā)達(dá),經(jīng)濟(jì)生活水平低下,群眾物質(zhì)生活較為貧困。蓮花山山高路險,交通不便,人員流動量小,信息閉塞,使得山民文化生活較為單調(diào)貧乏,因此民間歌謠就成了當(dāng)?shù)厝罕娋窦耐泻颓楦斜磉_(dá)的主要途徑。舊時代蓮花山人民群眾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飽受自然災(zāi)害、社會制度、三綱五常的摧殘、壓迫和束縛,生活貧困,痛苦不堪,所以民歌中的苦情小調(diào)數(shù)量多,其中尤以長工歌和婦女歌為多,形式和內(nèi)容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正如蓮花山民歌所唱:“櫻桃好吃樹難栽,粑粑好吃磨難挨,大米好吃田難種,山歌好唱口難開?!?/p>

      舊時代為人雇傭的長工終年辛苦備嘗,所得甚少,甚至一無所得,可謂苦情多多。蓮花山有這樣一首長工苦情歌《打長工》:

      正月好唱正月空那么呀,正月空那么呀,借人家陳賬(嗯),哦嗬咳,還不通呀好不可憐的。拿起算盤算一算那么呀,算一算那么呀,倒找八百(嗯),哦嗬咳,我下工呀好不可憐的。

      封建時代婦女所受壓迫與痛苦更多,過去的媳婦地位極低,受制于各種綱常倫理,還常受公婆壓迫打罵,因此出現(xiàn)了很多媳婦苦情小調(diào),蓮花山就有這樣一首《苦媳婦歌》:

      瞌睡金來瞌睡銀啦,瞌睡來了由不得人啦。巴著公婆早早死呀,一覺睡到大天明啦。

      蓮花山產(chǎn)茶,茶春季節(jié),摘茶、炒茶,連天帶夜,非常累人,那些不得不為人幫工的女子們的辛勞就可想而知。如有這樣一首苦情小調(diào)唱道:

      小小茶棵矮敦敦,手扶茶棵嘆一聲,白天采茶采到晚,晚上炒茶到五更。

      還有一首《鋤青棵》:

      姐在園里鋤青棵,(小妹哥哥哎哎喲)抬頭得見娘家哥哎哎,(哎哎喲)抬頭得見娘家哥哎哎。//沒有柴禾燒不著鍋,(小妹哥哥哎哎喲)公婆天天打罵我哎哎,(哎哎喲)公婆天天打罵我哎哎。//開口叫聲娘家哥,(小妹哥哥哎哎喲)你講這日子怎么過哎哎,(哎哎喲)你講這日子怎么過哎哎。

      這是苦媳婦向娘家人傾訴自己的不幸、委屈和憤怒,語言樸實,情感率真,令人同情。

      封建時代婚姻不自由,婚姻中的男女地位也不平等,舊時代的蓮花山也是如此,如指腹婚、搖窩(即搖籃)婚、娃娃婚、童養(yǎng)媳、小丈夫、寡婦守節(jié)、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nèi)這些婚姻不平等現(xiàn)象是很普遍的,給廣大婦女帶來了不幸。如有這樣兩首蓮花山苦媳婦歌:

      眼望乖姐穿身藍(lán),光穿翠藍(lán)不打扮,我要打扮親丈夫講,我不打扮外人談,反貼門神左右難。//眼望乖姐穿身藍(lán),身上背個小挎籃,問聲乖姐哪所去,丈夫又小家又寒,打把苦菜當(dāng)晚飯。

      前者表現(xiàn)了婦女沒有人身自由,愛美之心難以展現(xiàn),后者反映了小丈夫給妻子帶來的苦痛。

      還有一首苦情小調(diào)《十恨》,更是表現(xiàn)了婦女的諸多不幸和絕望,催人淚下:

      一恨奴爹娘啊,爹娘無主張啊,男大小女大正相當(dāng)啊,咋不打嫁妝?//二恨奴公婆啊,公婆好差錯啊,男大小女大正相合啊,咋不來娶我?//三恨說媒的啊,說媒要死的啊,男大小女大正相宜啊,咋不把親事提?//四恨我的哥啊,我哥在南學(xué)啊,懷抱小書本各顧各啊,要哥又咋著?//五恨我的嫂啊,我嫂命也好啊,懷抱小孩娃對個面笑啊,越想越懊惱。//六恨我的妹啊,我妹小兩歲啊,兒成小雙來女成對呀,越想越流淚。//七恨奴繡房啊,好似一廟堂啊,早擂小鼓來晚咯燒香啊,好似女和尚。//八恨八步床啊,掀開紅羅帳啊,只見小洋枕不個見郎啊,放聲哭一場。//九恨九朋友啊,朋友到九州啊,好似小山水往下流啊,一去不回頭。//十恨我的命啊,我命不如人啊,懸梁小高掛一根繩啦,早死早超生。

      而苦情小調(diào)《嘆五更》則表現(xiàn)了國民黨抓壯丁給婦女帶來的婚姻不幸:

      一呀么更子里來,月亮照當(dāng)頭,耳聽得倒頭縣政府又把壯丁抽!我與郎結(jié)婚未滿一月后啊,又誰知到如今又要兩分手!//二呀么更子里來,月亮照沙樓,思想起奴親人好叫我憂愁!他一走不知幾時能回頭呀,小奴家守空房真叫人難受!//三呀么更子里來,月亮照幽州,我的郎到那里定把我擔(dān)憂。常想家不知何時要變瘦呀?思想起這件事滿眼淚直流。//四呀么更子里來,月亮照床頭,我與郎無兒子誰人來接后?倘若是前方一戰(zhàn)小命休呀,倒叫我怎么好去把尸骨收。//五呀么更子里來,月亮照水流,我的郎被綁著帶到船碼頭,跟上他一直走到天亮后呀,當(dāng)官的硬把我活活攔回頭!

      過去后母常常虐待非親生子女,因此表現(xiàn)受后母虐待之苦的民歌就是苦情小調(diào)的重要組成部分。蓮花山也有一首十分感人的苦情歌《我是親娘小姣姣》,聽來同樣令人潸然淚下:

      我是親娘小姣姣呀,三歲還用棉衣包呀。長大之后親娘死呀,晚娘不再疼我了呀。十冬臘月天氣冷啦,身上沒有小棉襖啊。來到塘邊洗衣裳啊,手兒凍得像辣椒啊。今年我已十六歲呀,還能在家過幾朝呀,我是塘里浮漂草呀,漂漂蕩蕩就走了呀。

      蓮花山由于閉塞落后,生活貧困,也出現(xiàn)了這樣一些充滿苦澀的生活歌謠:

      家住蓮花河,稀飯玉蘆(即玉米)饃,大椒(即辣椒)就燒酒(或咸菜根頭火),皇帝不如我。

      這反映了蓮花山過去的生活習(xí)慣和人們苦中自樂的心理。還有另一種類似說法:“根子火,玉蘆饃,除了神仙不如我?!碑?dāng)然也有對生活不滿意的人把這一說法改為:“根子火,玉蘆饃,吃得莫奈何?!?/p>

      東西二蓮花,水田八白八,家家有飯吃,個個當(dāng)王八。

      蓮花山四面環(huán)山,過去交通不便,與外界幾乎隔絕,于是不得不形成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jì),盡量少依靠外邊?!扒f稼興得全,只要買個鹽?!钡撬闹茈x集鎮(zhèn)都很遠(yuǎn),上麻埠鎮(zhèn)買個鹽也要步行一百多里。過去蓮花山人口稀少,與外界交流不多,姑娘們大多不出山遠(yuǎn)嫁,只嫁本地人。因為可供選擇的范圍小,常常老親開親,姻親開得顛三倒四,不講輩分,有的人竟有五代老表!雖然貧苦落后,但蓮花山人淳樸善良,民風(fēng)敦厚,“個個當(dāng)王八”純屬外地人因為不了解而對蓮花山人的侮辱!

      二、紅色歌謠

      金寨縣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革命戰(zhàn)爭時期,這片紅色的土地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xiàn)。蓮花山也在大革命的浪潮中飄揚起紅色的旗幟,青壯年積極參軍參戰(zhàn),家屬們給予大力支持。在漫長的革命戰(zhàn)爭時期,蓮花山也出現(xiàn)了許多紅色歌曲,為宣傳鼓舞革命斗志作出了貢獻(xiàn)。我們搜集到的幾首紅色歌曲今天看來彌足珍貴,很有認(rèn)識和研究價值。如當(dāng)上紅軍的丈夫臨出征時對妻子深情地唱道:

      小孩媽媽你別哭,我去當(dāng)兵你享福。家里還有兩擔(dān)稻,吃了再問政府要,政府要。

      還有妻子唱的《送郎參軍》,同樣感人:

      送郎送在大門口,伸手拉住郎的手,問郎幾時回頭。(咿呀呀嘟喂嘟喂)問郎幾時回頭。//送郎送在大門外,伸手拉住子彈帶,問郎幾時回來。(咿呀呀嘟喂嘟喂)問郎幾時回來。//送郎送在大操場,你去參軍打老蔣,全家都榮光。(咿呀呀嘟喂嘟喂)全家都榮光。//送郎送在十里亭,你打蔣匪救人民,人民都?xì)g迎。(咿呀呀嘟喂嘟喂)人民都?xì)g迎。//送郎送在大渡口,打完蔣匪轉(zhuǎn)回頭,我把你等候。(咿呀呀嘟喂嘟喂)我把你等候。

      下面這首《十二月花名》借助蓮花山傳統(tǒng)民歌形式,以十二月花名連綴歌詞、用問答式展開內(nèi)容、用襯字抒發(fā)情感,熱情歌頌了共產(chǎn)黨新中國的美好、人民領(lǐng)袖的偉大、人民群眾精神面貌的改變:

      正月里什么花迎春開放?什么人啦玩紅啊燈,喜氣小洋嘔洋?//正月里迎春花迎春開放,中國人民啦玩紅燈,喜氣小洋啊洋。//二月里什么花滿山噴香?什么人啦背書啊包,走進(jìn)小學(xué)嘔堂?//二月里蘭草花滿山噴香,小學(xué)生啦背書啊包,走進(jìn)小學(xué)嘔堂。//三月里什么花滿園如云?什么人啦開著拖拉機(jī),正在小春嘔耕?//三月里小桃花滿園如云,社員們啦開著拖拉機(jī),正在小春嘔耕。//四月里什么花雪白如霜?什么人啦采茶噢葉,布滿小山啦崗?//四月里梨子花雪白如霜,姑娘們啦采茶噢葉,布滿小山嘔崗。//五月里什么花滿樹通紅?什么人啦為煉啊鋼,日夜小做噢工?//五月里石榴花滿樹通紅,工人們啦為煉啊鋼,日夜小做噢工。//六月里什么花開在池中?什么人啦得解啊放,又被小重啊用?//六月里紅蓮花開在池中,科學(xué)家呀得解啊放,又被小重啊用。//七月里什么花朵朵如玉?這都是啊什么人啊辛勤小培噢育?//七月里梔子花朵朵如玉,這都是園丁啊們辛勤小培啊育。//八月里什么花遍地開放?什么人啦騎白呀馬戍守小邊啦疆?//八月里丹桂花遍地開放,解放軍啦騎白呀馬戍守小邊疆。//九月里什么花遍地金黃?什么人啦除四啊害救國小救啊黨?//九月里黃菊花遍地金黃,黨中央啊除四啊害救國小救啊黨。//十月里什么花滿地白了?什么人啦打江山立下了功勞?//十月里韭菜花滿地白了,總司令啦打江啊山立下了功啊勞。//冬月里什么花滿山飄香?什么人啦威望啊高,四海小頌啊揚?//冬月里山茶花滿山飄香,周總理啊威望啊高,四海小頌啊揚。//臘月里什么花雪中含笑?什么人啦救窮啊人恩比小天啊高?//臘月里臘梅花雪中含笑,毛主席呀救窮啊人恩比小天啊高。

      三、蓮花山愛情歌謠

      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所有的民間文學(xué)體裁都能用來反映愛情題材,抒發(fā)愛情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民歌更是愛情文學(xué)最常選用的表現(xiàn)形式,因為民歌能夠更便捷地、更自由地、更富有藝術(shù)情趣和審美意味地抒發(fā)愛情的酸甜苦辣,更易于被各國各民族人民所接受、所傳播。因此情歌也就在民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僅數(shù)量很多,而且藝術(shù)性很高,感染性很強(qiáng)。

      古今中外各民族的民間情歌都是廣大人民愛情生活的真實反映,它抒發(fā)了男女之間與愛相關(guān)的思想感情。情歌不僅能在愛情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大顯身手,如初識歌、試探歌、迷戀歌、起誓歌等,還能表現(xiàn)愛情中的相互愛慕、渴望追求、堅貞不渝、生離死別、苦樂悲歡、反抗斗爭等復(fù)雜情感,如贊美歌、送郎歌、苦情歌、逃婚歌等,對于我們了解與愛情相牽連的個人、家庭、社會、時代都有很重要的意義?!稘h書·藝文志》云:“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fēng),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亦可以觀風(fēng)俗,知厚薄云?!睂嶋H上情歌尤其具備這種認(rèn)識功能。

      古往今來,世界各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優(yōu)秀情歌,有的甚至擴(kuò)散開來,在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廣為傳唱。我國各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情歌,其中像四川的《康定情歌》、湖北的《車水情歌》、湖南的《采檳榔》、廣西的《山青水秀太陽高》、云南的《月光下的鳳尾竹》、山西的《繡荷包》、安徽的《采紅菱》、新疆的《達(dá)坂城的姑娘》、內(nèi)蒙古的《敖包相會》、臺灣的《阿里山的姑娘》等都是經(jīng)典情歌,為各族人民所喜愛,傳唱不絕。大別山民歌中的情歌也隨景賦情,含蓄婉轉(zhuǎn),真情傳唱,聲聲動人。如《兩山尖尖》:

      這山望見那山尖,兩山尖尖不團(tuán)圓。一對畫眉隔山叫,叫到幾時才相見。郎心樂意姐心歡。

      蓮花山情歌正是大別山情歌的杰出代表,其情感之樸實真誠,其言辭之婉轉(zhuǎn)優(yōu)美,其技巧之高超奇妙,其韻味之綿長幽遠(yuǎn),的確讓人驚奇欽佩。如《小斑鳩樹上叫咕咕》:

      小斑鳩樹上叫咕咕,小乖姐房中想丈夫。罵聲斑鳩你要死,成雙成對叫什么孤,比不得奴家無丈夫。

      這是傳統(tǒng)的曠夫怨女類的情歌,歷史上有大量此類民歌和文人詩歌存在,而這首思婦詩卻獨出心裁,利用金寨山區(qū)常見的斑鳩起興,并利用“咕”“孤”諧音雙關(guān)來表情達(dá)意,用斑鳩的成雙成對和自己的孤獨無依進(jìn)行反襯對比,表達(dá)了思婦對丈夫的思念,對愛情的堅貞和執(zhí)著。小斑鳩不明人間事,叫聲是“咕咕”而非“孤”,所以明顯被小乖姐冤枉和錯罵了,但是思婦的心理活動卻因此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借物詠懷、借罵傳情、曲折表意的藝術(shù)手法也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你要死”的罵人話和蓮花山人的口頭習(xí)慣咒罵語“要死的”(還有“砍頭的”“臭尸的”“槍打的”“炮沖的”等等真假罵人話)相吻合,具有地域色彩、鄉(xiāng)土氣息和生活請調(diào)。整首情歌歌詞口語化,句尾押韻,通俗流暢,易于詠唱。

      還有一首讓我們感動的蓮花山情歌《小乖姐站在大門口》:

      小乖姐站在大門口,手扶門框?qū)沙?方音cǒu)。娘問丫頭瞅什么,日曬羅裙忘了收。

      這首情歌對處在戀愛期間的青年女子的愛情心理和行為進(jìn)行了細(xì)致刻畫:女孩渴盼見到心上人,愛慕迷戀,不知不覺就表現(xiàn)出來了,手扶門框,癡癡張望。結(jié)果被母親發(fā)現(xiàn),女孩怕母親知道她的戀情,羞澀慌張之際對母親撒了個謊,以掩飾內(nèi)心的秘密(實際上女兒的心思母親又如何不知)。簡短的歌詞中有簡單的對話和行為描寫,充滿了生活中的情趣:男女戀情、母女深情。普通的山村人家的生活氣息撲面而來,其中的人間真情令人感慨不已。這讓我們想起了另一首清代四川山歌:

      高高山上一樹槐,手攀槐枝望郎來;娘問女兒:“望什么?”“我望槐花幾時開?!?/p>

      兩首不同地區(qū)的情歌可謂異曲同工。同樣簡單的情節(jié),簡樸的話語,簡短的曲調(diào),善意的謊言,真摯的感情,同樣能夠體現(xiàn)民歌的本色和情歌的魅力。而蓮花山的這首情歌用“小乖姐”“瞅”“娘”“丫頭”“羅裙”這些方俗詞語和“手扶門框?qū)沙颉薄叭諘窳_裙忘了收”這樣的動作和生活情景,體現(xiàn)了蓮花山人的語言、生活、風(fēng)俗和情感,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蓮花山的姑娘勤勞善良,對愛情的追求真誠執(zhí)著,所唱情歌常常通過勞動生產(chǎn)和日常生活來表現(xiàn)愛情,如《打香椿》:“姐在園里打香椿,郎在高山放黃鶯,二人都有心。……”再如《賣餃子皮》:“大姐今年一十七呀,梳洗打扮去看戲,帶賣餃子皮呀咳。”而著名的金寨民歌《十把扇子》(蓮花山過去也十分流行)以委婉動聽的曲調(diào)描寫了姑嫂二人的悄悄話和復(fù)雜的內(nèi)心活動:

      一把么小扇子娘娘,二面分那么哎喲喲,二龍戲珠么留留,看得清那么干嫂哉。//二把么小扇子娘娘,四方方那么哎喲喲,姑嫂二人么留留,去燒香那么干嫂哉。//大嫂子一哭娘娘,肝腸斷那么哎喲喲,小姑子一哭留留,動人心那么干嫂哉。//三把么小扇子娘娘,圓又圓那么哎喲喲,丫環(huán)么小姐留留,逛花園那么干嫂哉。//四把么小扇子娘娘,骨兒圓那么哎喲喲,張生么想見留留,鶯鶯面那么干嫂哉。//紅娘遞書么娘娘,把線牽那么哎喲喲,張生么鶯鶯留留,終團(tuán)圓那么干嫂哉。//五把么小扇子娘娘,四拐查那么哎喲喲,姑娘么堂前留留,來繡花那么干嫂哉。//六把么小扇子娘娘,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那么哎喲喲,哥哥干活么留留,嫂送飯那么干嫂哉。//七把么小扇子娘娘,迎風(fēng)飄那么哎喲喲,哥哥么挑水留留,嫂嫂澆那么干嫂哉。//八把么小扇子娘娘,自來香那么哎喲喲,小姑子想郎留留,不好講那么干嫂哉。//九把么小扇子娘娘,顫巍巍那么哎喲喲,瞎害么相思留留,真受罪那么干嫂哉。//十把么小扇子娘娘,十女夸那么哎喲喲,十只小蜜蜂留留,來采花那么干嫂哉。//蜜蜂么見花么娘娘,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那么哎喲喲,花見小蜜蜂留留,顫巍巍那么干嫂哉。

      下面這首《茶鄉(xiāng)情歌》則是先男唱,后女唱,通過季節(jié)的變化,生活場景的轉(zhuǎn)換,細(xì)膩地抒發(fā)了對對方的愛慕之情:

      正月里來正那么月正,我又和那二小妹妹去那么看燈,看燈是假的呀,我的妹子,看你是真心,乖乖你真愛壞人!//二月里來蘭草么花兒開,我又和那二小妹妹上那么大街,同陣去看戲呀,我的妹子,一路笑顏開,乖乖玩得多開懷!//三月里來到那么茶春,我又和那二小妹妹進(jìn)那么樹林,一陣采荒茶呀,我的妹子,順便觀山景,乖乖鳥叫多好聽!//四月里來茶那么翻棵,我背上那么挎籃上呀么山坡,走你家門口過呀,我的妹子,你裝不理我,乖乖逗我心難過!//五月里來是那么端陽,我揣上那繡花手巾去會么好姑娘,石榴花正開呀,我的妹子,映紅你衣裳,乖乖干妹更漂亮!//六月里來熱那么難當(dāng),我又和那二小妹妹去那么乘涼,并排月下坐呀,我的妹子,倒影入池塘,乖乖風(fēng)送花露香!//七月里來稻那么變黃,我又和那二小妹妹來到么田埂上,下田比割稻呀,我的妹子,鐮刀沙沙響,乖乖誰也不相讓。//八月里來桂那么花香,我給我的二小妹妹縫套么花衣裳,接她來過節(jié)呀,我的妹子,一塊把月賞,乖乖真想照張相!//九月里來是那么重陽,我跟上那情郎哥哥去燒香,攜手走進(jìn)廟呀,我的哥哥,趕忙往外闖,乖乖我怕那惡閻王!//十月里來糧食么已進(jìn)倉,我跟上那情郎哥哥去把冬學(xué)上,讀書識了字呀,我的哥哥,能寫會算帳,乖乖多虧共產(chǎn)黨!//冬月里來雪那么花兒飄,我給我的情郎哥哥做件么小棉襖,穿上去開會呀,我的哥哥,穿它去下操,乖乖心里樂陶陶!//臘月里來新那么年到,我給我的情郎哥哥送籃么小年糕,不久來迎娶呀,我的哥哥,再不坐花轎,乖乖新風(fēng)實在好!

      反映蓮花山人愛情婚姻生活的情歌還有很多,這是一片有待深入調(diào)查研究、開發(fā)利用的沃土,也是一筆急需搶救、保護(hù)的珍貴的民間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四、蓮花山結(jié)婚喜曲子

      結(jié)婚對個人來說是娶親完聚、成家立業(yè)的終身大事;對家庭來說是添人進(jìn)口、興旺發(fā)達(dá)的盛大喜事;對家族來說是延續(xù)香火、世代繁衍的神圣之事。因此,絕對要慎重對待,熱鬧操辦,要體現(xiàn)喜慶、祥和與親善的氣氛。于是許多與婚禮相關(guān)的喜慶習(xí)俗就出現(xiàn)了,如貼對聯(lián)、放鞭炮、辦喜宴、喝喜酒、舉行結(jié)婚典禮、鬧洞房等等,總之,是越熱鬧越高興越好。

      在蓮花山,結(jié)婚時說唱的喜曲子就很具備熱鬧喜慶的特點,深受主家和參加婚禮的賓客們的歡迎。喜曲子既可以是婚禮主持人在結(jié)婚典禮上說的固定詞語,也可以是眾多佳賓、親朋四鄰們即興編唱的祝賀、逗笑話語。喜曲子有長調(diào)和短調(diào)之分,有的是一人獨立說完,大家齊聲歡呼叫好;也有的是說者領(lǐng)頭說一句,大家跟著道一聲“好”或“喜”。喜曲子說完后,新娘新郎要給喜糖、花生、棗子、栗子、桂子等果品或香煙甚至紅包作為獎勵。說唱喜曲子主要目的就是祝賀、贊美、祝福,討主人、新人歡心,增加喜慶氣氛,也為自己討些掌聲、笑聲和喜煙喜糖等好處。

      以下是幾首蓮花山婚禮上的喜曲子:

      1、領(lǐng):小小酒壺花贊贊,今年喝喜酒,明年吃喜蛋。眾和:好!

      2、領(lǐng):小小蠟燭亮堂堂。眾和:好!領(lǐng):照照新娘好排場(漂亮)。眾和:好!

      領(lǐng):今夜新人入洞房。眾和:好!領(lǐng):明年生個狀元郎。眾和:好!

      這兩首喜曲子是在結(jié)婚典禮時穿插出現(xiàn)的,一唱眾和,烘托氣氛,內(nèi)容有夸獎,有祝賀,有期盼,讓主家和新人都很高興。

      3、一進(jìn)洞房喜洋洋,新打牙床紅堂堂。雪白帳子床上掛,紅綾被子在中央。一頭一個黑漆柜,一邊一個紅漆箱。黑漆柜里裝財寶,紅漆箱里裝衣裳。

      這是結(jié)婚典禮結(jié)束后,來賓鬧洞房時說唱的喜曲子,內(nèi)容是對新房布置的贊賞夸獎,雖然未必是真實情況,僅僅是沿襲下來的套話,但是由于體現(xiàn)了富貴喜慶,仍然讓人覺得高興悅耳。

      4、小小踏板長又長,新人新郎站兩旁,一個掯(方音 kèn)頭(即低頭)笑,一個偷眼望。要想到一堆,趕快給喜糖。如若不大方,請你等到亮。

      這是鬧洞房時找新人要喜糖時吟唱的喜曲子,有描述,有逗趣,有請求,也有善意的要挾,幽默風(fēng)趣,熱鬧喜慶,言辭既通俗又文雅,屬于鬧洞房中的一種文明鬧法。

      講唱的喜曲子的確大多文雅喜氣,詼諧含蓄,除了以上的例子,再如:

      5、金稱桿,銀秤鉤,我?guī)托氯颂羯w頭,蓋頭挑起,二家歡喜,蓋頭落地,事事如意。

      但是也不乏以庸俗逗樂的,如:

      6、小小花生麻又麻,擻頭(當(dāng)頭)就是一釘鈀。

      7、新人新娘,偷米換糖,吃了滿嘴,屙了滿床,大伯子打水,小叔子抹床,小姑子偷著來嘗嘗。

      8、小小蠟燭紅滔滔,照照新娘好粗腰,只當(dāng)新娘懷孩子,哪知道還是棉褲腰。

      但是不管好壞,賓客們都要應(yīng)答,講一句喜曲子,眾人道一聲“好!”或“喜!”(或者只在最后道一次“好”)有時還真讓新娘子哭笑不得。

      鬧洞房是漢族傳統(tǒng)婚俗,蓮花山人也有悠久的鬧洞房習(xí)俗,認(rèn)為“不鬧不發(fā),越鬧越發(fā)”,還有“新婚三日無大小”的說法。鬧洞房時有文鬧,也有武鬧,各種或雅或俗、或善或惡的鬧法不一而足,難以盡述,而吟唱喜曲子應(yīng)該屬于比較文明的、各方面人員都比較能接受的一種文鬧。

      在婚禮上吟唱喜曲子并非只有蓮花山才有,實際上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傳統(tǒng)習(xí)俗,如北京過去有念喜歌的人,極受婚娶人家歡迎。他們演唱時,手持小竹板,邊打邊數(shù)念:“登貴府,喜氣先,斗大的金字粘兩邊。大抬轎,大換班,旗羅傘扇列兩邊。搯喜頂,賀喜竿,新人下轎貴人挽。鋪紅氈,倒紅氈,喜氈倒在喜堂前。一拜地,二拜天,三拜喜婆喜當(dāng)然,四拜妯娌也是喜,五拜五子登科喜狀元……”[1](P151)湖南等地漢族婚禮上有贊禮人(主婚人)唱吉祥贊詞;浙江溫州平陽一帶鬧洞房時以唱山歌來討花生、紅包等,名曰唱詩對;陜西華縣一帶婚禮上迎姑婆要高唱喜曲;廣西興安和浙江舟山漁區(qū)婚禮上要唱賀郎歌;還有全國很多地方都存在的婚禮撒帳歌(以上參見《中國風(fēng)俗辭典》),這些都是不同形式和內(nèi)容的講唱喜曲子,但是和蓮花山婚禮講唱喜曲子的用意和效果則是一樣的。

      五、蓮花山童謠

      兒童歌謠就是兒童口頭傳唱的兒歌和吟誦的童謠。中國古代稱其為“孺子歌”“童子歌”“小兒語”等,直到“五四”以后,才普遍使用統(tǒng)稱“兒歌”。兒歌既有小兒自編自唱自詠的(如兒童游戲歌),也有大人用簡潔生動的韻語創(chuàng)作并教授給兒童,讓兒童說唱的短歌短謠(如時政兒歌、讖語兒歌、教誨兒歌、繞口令等),還有的是大人和兒童共同參與的,如弄兒歌謠等。兒歌一般都形式簡短自由,語言通俗易懂,韻律流暢,節(jié)奏感強(qiáng),內(nèi)容簡明,形象生動,符合兒童的理解能力、生活經(jīng)驗、心理特點、興趣愛好,易于兒童理解、接受、說唱和記憶。兒歌讓孩子們在歌聲笑聲、游戲運動中接受知識的傳授、經(jīng)驗的傳播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能夠豐富孩子們的知識,啟發(fā)他們的智慧,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行為方式,有利于兒童身心健康,是兒童成長的重要教育工具,也是社會發(fā)展和文化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重要途徑。

      作為祖國兒童文學(xué)園地的一個組成部分,蓮花山兒童歌謠在青山綠水之間和山鄉(xiāng)兒童口中清脆而響亮地傳唱了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既裝點了蓮花山兒童的童年生活,也給這里的大人們增添了生命的本色和亮色。

      蓮花山兒童歌謠豐富多彩,從內(nèi)容上看,有兒童游戲歌謠,有語言游戲歌謠,還有大人兒童共同參與的弄兒歌謠等等。我們這里只就蓮花山童謠部分進(jìn)行一番舉例賞析。

      (一)兒童游戲童謠。多是兒童們自編的,在做游戲時配合游戲的規(guī)則、動作和節(jié)奏加以詠唱或講說。如:

      1、不帶我來,抄出火來;不帶他來,抄出花來。

      這是小兒結(jié)伴玩耍時,為了和誰在一起玩不和誰在一起玩而說出的童謠。

      2、賴、賴,輸(方音 rǔ)得快。

      這是勸導(dǎo)同伴游戲時不要耍賴,或嘲笑耍賴的小朋友的。大人們在打牌等競賽活動中有時也這樣說。

      3、跟我學(xué),跟我學(xué),我吃鍋巴你搗(“吃”的帶有貶義的說法)藥(方音 yué)。

      小朋友反對別人模仿自己的語言和行動時說的,類似的還有“跟我學(xué),爛嘴殼”。

      4、我倆好,我倆好,我倆上街買手表。你戴戴,我戴戴,你是地主老太太。

      這是小伙伴們玩耍時說的,由一小兒以手指按次序指人,指一個人說一個字,最后一個字落在誰的身上,誰就是地主老太太,以此取笑逗樂。

      5、關(guān)老爺,扛大刀,你家人馬盡我挑,挑哪個,挑張標(biāo),張標(biāo)李胡子,白胡老頭子。

      這是兩群小孩對陣,挑選對方成員時,按次序數(shù)人,一字一人,以最后一個字的歸屬定奪挑中者。

      6、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坐飛機(jī);你拍二,我拍二,兩個小孩打電話;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小孩吃餅干;你拍四,我拍四,四個小孩寫大字(毛筆字);你拍五,我拍五,五個小孩打鑼鼓;你拍六,我拍六,六個小孩吃臘肉;你拍七,我拍七,七個小孩打紅旗;你拍八,我拍八,八個小孩吹喇叭;你拍九,我拍九,九個小孩喝燒酒;你拍十,我拍十,十個小孩打倒蔣介石。

      這是拍手?jǐn)?shù)數(shù)童謠。兩個小孩相對而坐,邊拍邊說。拍手的方式是:先自拍自手,再互相以左手拍對方左手;再自拍自手,再以右手拍對方右手,交替反復(fù)進(jìn)行。這有利于協(xié)調(diào)兒童動作,幫助兒童記數(shù)和表達(dá)。

      7、好大月亮好賣狗,賣個銅錢打燒酒,走一步,喝一口,問你老板格(可)要小花狗。

      這是在月光下小伙伴們做游戲時唱的童謠。

      8、蜻蜻蜻蜻落~~落,落到烏雞河~~河。

      這是兒童捕捉蜻蜻(即蜻蜓)時,高舉著大條把(即掃帚,用以捕捉蜻蜓),邊走邊吟唱的童謠。烏雞河為蓮花山附近的一條小河。

      9、老天爺~~快下雨啊,老天爺~~快下雨啊。

      這是小孩子求雨時反復(fù)吟唱的童謠。鐘敬文先生說道:“有些地區(qū),孩子們同一些小動物或昆蟲玩時,也要唱有關(guān)的游戲兒歌。例如四川兒童在捉蜻蜓時,往往還要哼唱《落下來》:‘大麥秸,丁丁貓(蜻蜓的別名),落下來;不打你,不罵你,玩玩就放你?!F州侗族的孩子們在捉螢火蟲時經(jīng)常唱這樣一首歌:‘螢火蟲,夜夜紅;上天去,雷打你;下地來,火燒你;進(jìn)洞去,蛇咬你;翻坡去,貓抓你;快快來,我救你?!@些兒歌都將昆蟲擬人化,充分反映了兒童的心理特點,使他們感到親切、有趣。類似的游戲兒歌還有《小花狗》、《月奶奶》、《水牛兒》(蝸牛的別稱)、《花喜鵲》等?!盵2](P277)《中國少數(shù)民族民間文學(xué)》亦云:“納西族孩子們在下雨前喜歡唱《大龍王,下大雨》的兒歌,他們希望大雨下到山里來,就想象龍王也和他們一樣喜歡酥油,許以給酥油的諾言,哄雨下來,兒歌是這樣唱的:‘大龍王,下大雨,下雨下到山地里。下到山地里,姑娘會把酥油來給你……’”[3](P8)由第8、9兩首蓮花山童謠和上引材料的介紹可以看出,兒童以歌表達(dá)愿望,同時也認(rèn)為自己的歌會對自然產(chǎn)生影響,這既是擬人化的手法,也是語言拜物教的表現(xiàn),是一種原始思維形式。

      (二)語言游戲童謠。是兒童們順口編唱的,沒有什么實際的思想內(nèi)容和深刻的教育意義,僅僅是音韻流暢,可以幫助練習(xí)發(fā)音;或幽默俏皮,有意逗樂開心而已。當(dāng)然也有的可以幫助小孩子們認(rèn)識自然世界和人類生活,得到某些教益。如:

      1、螢火蟲,滿天飛,哥哥叫我逮烏龜。烏龜烏龜沒長殼,哥哥叫我逮麻雀。麻雀麻雀沒長毛,哥哥叫我摘葡萄。葡萄葡萄沒落地,哥哥叫我看大戲。大戲大戲沒搭臺,哥哥叫我抹紙牌。紙牌紙牌沒得錢,哥哥叫我犁板田。板田板田犁不動,哥哥說我沒得用。

      夏夜納涼時,兒童們邊捉螢火蟲,邊朗聲吟唱,這是夏天鄉(xiāng)村生活熱鬧而甜美的場景。上下句首尾相接的頂針式修辭手段和數(shù)次換韻的押韻形式的運用,增加了語言的和諧與流暢,歌詞雖長,卻易記易誦。

      2、小板凳,摞打摞,里頭蹲個大哥。大哥出來燒香,里頭蹲個姑娘。姑娘出來梳頭,里頭蹲個麻猴。麻猴出來蹦蹦,里頭蹲個相公。相公出來望望,跑到流波(與蓮花山鄰近的西淠河上游地名)上。

      由小板凳引領(lǐng),出現(xiàn)了大哥、姑娘、麻猴、相公這些人物與動物,充滿了神秘與浪漫色彩。語言同樣自然流暢,富有變化,易學(xué)易記。

      3、我開開天,望望門,滿天的月亮一個星。我扛著牛,拉著耙,一輩子沒說過顛倒話。

      這是叫做顛倒歌的童謠,是有意識地通過違背生活常識和生活邏輯的內(nèi)容,來引發(fā)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索興趣,使其獲得各類知識,鍛煉其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dá)能力。

      (三)弄兒歌。是大人和兒童共同參與的童謠,主要是一問一答式的,也有的童謠是大人說給小孩子聽的,無須問答。這類童謠充滿天倫之樂和親情之美,但是也有的帶有玩笑戲謔、粗俗色情的意味,還有一些嘲笑甚至咒罵有生理缺陷的人,這類兒歌有一定的消極影響,是不足取的。當(dāng)不辨善惡是非的兒童學(xué)會后,也會自問自答,或小孩與小孩問答,到處傳唱。如:

      1、“小紅孩,在哪來?”“我在南京放馬來。”“可有草?”“青茫茫。”“可有魚?”“兩大塘?!?/p>

      這是大人在逗小孩玩樂時吟唱的童謠,常常是大人將小孩子放在自己的膝蓋上,面對面,大手拉小手,一推一拉,一問一答,其樂無窮。

      2、推磨拉(方音nào)磨,燒餅半個;吃半個,留半個;留給寶寶的老丈母(即岳母)。

      這是大人讓小孩面對自己坐在膝蓋上,以大手拉小手,邊一推一拉,邊念念有詞,逗小孩子開心。

      3、斗蟲斗蟲飛嘍,斗蟲斗蟲飛嘍。

      這是大人拿著小孩子的手,以其左右手食指相對碰觸,表示蟲子相斗,再張開雙臂,表示蟲子飛了。小孩子常常被逗得咯咯笑。

      4、月姥姥,黃巴巴。小毛孩,要吃媽(方音mǎ,奶水)。拿刀來,割給他。

      夏夜,母親逗小毛孩的話。首句是起興,二句是實寫,三句是撩小孩的玩笑話。意思是:他要吃就把奶頭(“媽”也指乳房)割給他??梢韵胍?母親說這話時,一定是用手指彈了一下小孩的嫩臉而后笑了。小孩子聽了就學(xué)去了。

      5、一羅窮,二羅富,三羅四羅賣豆腐,五羅六羅開當(dāng)鋪,七羅八羅騎白馬,九羅十羅享清福。

      這是大人數(shù)了小孩子十個手指頭的圓圈狀指紋(稱作“羅”,另一種彎曲傾斜有開口的指紋為“筲箕”)數(shù)量后說的話,小孩子也當(dāng)作童謠來講。

      6、山喜鵲,尾巴長,一飛飛到張家大瓦房?!皬埓竽?快燒茶,給你小囡(即丫頭,女兒)尋(方音xíng)婆家?!薄皩さ侥囊患?”“尋到大水蛤蟆家?!薄翱蓵呗?”“蹦蹦達(dá)達(dá)?!薄翱蓵v話?”“咕咕哇哇?!薄翱捎信谥?”“噼噼啪啪?!?/p>

      這是大人用嫁到大水蛤蟆家來逗弄小孩子,取笑開心。

      7、天上星,明燦燦,鉆到地上青灰拌,拌得好,長青草,開紅花,結(jié)櫻桃,小孩吃了樂淘淘。

      這是夏夜大人指著天上的星星說給小孩子聽的。

      8、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喝,下不來,忽然聽到貓子叫,嘰留嘰留(或嘰里骨碌)滾下來。

      大人以小老鼠偷油的窘態(tài)逗小兒開心,同時告戒小兒不可貪嘴偷東西吃。

      9、小雞小雞你嫑(不要的合音詞)怪,你是楊家一碗菜,今年早早去,明年早早來。

      這是大人殺雞時對雞講的安慰話,小孩子聽了也當(dāng)作歌謠來講。

      10、二十六,洗臘肉;二十七,洗古跡;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洗老狗。

      春節(jié)前,大人小孩都要好好地洗個燥,干干凈凈迎新年。這是一首勸人臘月底抓緊時間洗澡的歌謠,大人說給孩子聽,孩子們也加以吟唱。

      11、干爺干老子,縫個花襖子,花襖穿破了,干爺叫錯了。

      12、豌豆花,翹頭船,干爺干老叫著玩。

      這兩首童謠反映了當(dāng)?shù)匦喊莞捎H的習(xí)俗,以及雙方的某些微妙關(guān)系及心理。

      13、表叔表叔,越打越縮,煨罐子煨煨,變個烏龜,筷子搗搗,尾巴搖搖。

      14、表嫂表嫂真怪好,我倆結(jié)婚怎么搞;表嫂說我經(jīng)頭子(即壞話),我是表嫂老頭子(即老伴,丈夫)。

      這是在開表叔、表嫂的玩笑。

      15、老奶奶,精拐拐,拐到陰溝不起來,兒子打酒來,孫子砍肉來,一骨碌爬起來。

      這是反映過去小腳老奶奶走路的神態(tài)以及與兒孫的關(guān)系,形象逼真,情趣盎然。

      16、映山紅,滿山開,小爹爹結(jié)(即娶)個小奶奶,腳又大,嘴又歪,小爹爹氣得不起來。

      這是過去女人裹小腳時代嘲笑大腳女人的,也拿小爹爹開心。

      17、大頭大頭上高樓,踩破了板子栽破了頭,爹爹抱來奶奶揉,我的乖乖好大的頭。

      這是嘲笑頭長得大的小孩子。有時小孩摔跤跌哭了,大人一邊抱著孩子,揉著孩子的頭,一邊也這樣說。

      18、大頭大頭,下雨不愁;你有雨傘,我有大頭。

      這也是嘲笑頭大的孩子,意思是他的頭可以當(dāng)作雨傘用了。

      19、你的頭,象皮球,你的眼睛象蠶豆,你的鼻子拉風(fēng)箱,你的耳朵象臘肉。你的嘴,是茅缸,你的舌頭是攪屎棍,你的肚子裝大糞。

      這是大人或小孩開小孩子的玩笑,一邊指點小孩身體上的各個部位,一邊說出開玩笑的話。

      20、小丫頭,背笆斗,上南京,摘豌豆,風(fēng)來啰,雨來啰,黃毛丫頭嚇出屎來啰。

      這是拿小女孩子逗樂,常常令小女孩哭笑不得。

      21、小學(xué)生,騎白馬,一騎騎到丈人家。丈人丈人不在家,趴到窗戶望望她。梳油頭,戴金花,粉白臉,糯米牙,一雙小腳在地下。紅布鞋,綠丫巴,一走一呱嗒。

      這是大人拿小男孩開心,常常令小男孩很不好意思。

      22、歪戴帽,正戴花,結(jié)(即娶)個媳婦不當(dāng)家。

      這是看見小男孩子帽子戴歪了,大人開玩笑時說的話,小孩子自己也往往當(dāng)成童謠來吟唱。

      23、摸一把,長一拃。

      這是大人逗弄不諳世事的小男孩,一邊裝出要摸(或者真的摸)小男孩的“小雀雀”,一邊說的。

      24、新娘子,陳娘子,屁股溝子夾個鈴鐺子,鈴鐺一響,新娘要養(yǎng)。

      這是大人教小孩子說的,拿新媳婦取笑,有些粗俗,含有性的意味。

      25、禿子禿,蓋瓦屋(方音wǔ),瓦屋倒,禿子嚇得滿到(即到處)跑。

      26、麻子麻,扛釘鈀,挖田埂,種芝麻。芝麻開花,麻子來家;芝麻結(jié)籽,麻子要死。

      這是嘲笑咒罵禿子和麻臉的人。對有生理缺陷的人進(jìn)行嘲笑甚至咒罵,當(dāng)然是不足取的。

      27、老鴰老鴰你莫鴰,你媽媽死在樹丫巴。紅棺材,綠蓋頭,你媽媽死在材外頭。

      過去人們認(rèn)為老鴰(烏鴉)叫不吉利,要死人,所以就用這樣的童謠反過來咒罵烏鴉。

      28、家住蓮花河,匏頸大似鑼,小的炒一碗,大的炒一鍋。

      過去蓮花山山高水寡,飲用水和食物中嚴(yán)重缺碘,群眾得甲狀腺腫大病(俗稱匏頸,即大脖子病、粗脖子病)的人很多。這首童謠在嘲謔中含有辛酸與無奈。

      29、小跑隊,吃喝睡,打起仗,往后退。

      這是諷刺過去國民黨時期的小保隊的。

      蓮花山童謠自生自滅,其數(shù)量難于精確統(tǒng)計,其內(nèi)容難于完全了解,因此其藝術(shù)成就和各方面價值也難以準(zhǔn)確評說。我們所搜集記錄和評說的僅僅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經(jīng)濟(jì)條件的改善,文化的進(jìn)步,信息的暢達(dá),蓮花山兒童的生活狀況也在發(fā)生著巨大變化,特別是現(xiàn)代化的生活方式對他們的影響越來越強(qiáng)烈,新的兒歌童謠和其他文化產(chǎn)品逐漸取代舊的兒歌童謠在兒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舊的兒歌童謠已漸漸遠(yuǎn)離了他們的口頭表達(dá),與之相伴隨的文化情趣和民俗情調(diào)也將逐漸失去。

      “山歌無本句句真”,民間歌謠是勞動群眾生活的真實反映和心聲的自然流露,是民間口頭文學(xué)藝術(shù)的智慧結(jié)晶,是祖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拔逅摹鼻昂蟊本┐髮W(xué)發(fā)起了我國現(xiàn)代“歌謠學(xué)運動”,“這個運動對于我國現(xiàn)代民間文學(xué)工作的開展是有劃時代意義的”[4](P89)。但是,民間歌謠仍然是一片有待繼續(xù)深入調(diào)查研究、開發(fā)利用的沃土,也是一筆急需搶救、保護(hù)的民間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隨著歲月的流逝,社會的發(fā)展,生活的改變,今天包括蓮花山民歌在內(nèi)的很多大別山民歌或其他地區(qū)的傳統(tǒng)民歌將逐漸淡出人們的文化視野,有一些正在或已經(jīng)失傳。隨著歲月的流逝,社會的發(fā)展,生活的改變,這些民間歌謠的珍貴和瀕危已越發(fā)凸顯,這些都應(yīng)引起我們的注意。保護(hù)民間歌謠等口頭文學(xué)作品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已經(jīng)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調(diào)查研究、搶救保護(hù)、開發(fā)利用的行列中來。但愿大家都能在搶救、保護(hù)、研究和利用民歌等民間文化遺產(chǎn)方面多做一些實實在在的貢獻(xiàn)。

      蓮花山民間歌謠是開在深山中的蘭草花,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她需要我們用心去尋訪、去欣賞,更需要我們精心去呵護(hù)、去培養(yǎng)。我們所做的調(diào)查和研究工作僅僅是開始,我們期盼著蓮花山民間歌謠有著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蓮花山民歌調(diào)查研究和本篇論文寫作期間,家父馬宗祥先生(金寨縣油坊店鄉(xiāng)中學(xué)退休語文教師)提供了大量的蓮花山民間歌謠素材,并對本篇論文進(jìn)行了部分補(bǔ)充和完善,特此致謝。)

      [1]葉大兵,烏丙安.中國風(fēng)俗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

      [2]鐘敬文.民間文學(xué)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

      [3]吳曉東.中國少數(shù)民族民間文學(xué)[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xué)出版社,1999.

      [4]段寶林.蔡元培先生與民間文學(xué)[A].立體文學(xué)論——民間文學(xué)新論[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A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Folk Songs in Lotus Mountain of Jinzhai County

      MA Qi-jun
      (Chinese Department,W est Anhui University,L u’an 237012,China)

      There are rich resourcesof Folk Songs in Lotus Mountain of Jinzhai County.Relatively closed environment and backward economic conditions are better to keep these folk songsobjectively,also p rovide a rare typical case fo r our research of folk songs in West Anhuiand Dabieshan.The autho r hasa long time investigation,reco rds,sorting and research of folk songs in Lotus Mountain of Jinzhai County.Ip resent results of investigation on the grievances ballad,revolutionary ballads,love songs,wedding-songs and children’s songs to the readers for reference.

      Jinzhai County;Lotus Mountain;folk literature;folk songs;investigation;study

      I207.33

      A

      1009-9735(2010)04-0040-09

      2010-04-01

      2009年安徽省高等學(xué)校省級質(zhì)量工程項目:省級精品課程《民間文學(xué)》(教高[2009]9號)。

      馬啟俊(1965-),男,安徽金寨人,皖西學(xué)院中文系主任,副教授,文學(xué)博士,研究方向:訓(xùn)詁學(xué)和民間文學(xué)。

      猜你喜歡
      蓮花山歌謠童謠
      蓮花山公園真美
      幸福歌謠
      心聲歌刊(2021年4期)2021-10-13 08:31:30
      春天的歌謠
      童謠里的童年
      少先隊活動(2021年4期)2021-07-23 01:46:32
      快樂童謠
      《春天的歌謠》
      流行色(2020年6期)2020-07-31 03:28:16
      承載厚重記憶的蓮花山老廠區(qū)
      西江月(2017年4期)2017-11-22 07:24:24
      登蓮花山
      桃花也“任性”
      呱呱童謠
      磐石市| 通城县| 嘉鱼县| 饶河县| 青铜峡市| 嵊泗县| 和静县| 桃江县| 金湖县| 绥江县| 荆门市| 花莲市| 宁陵县| 循化| 廉江市| 集贤县| 恩施市| 英德市| 塔城市| 夏河县| 浮梁县| 清河县| 昌黎县| 保山市| 平武县| 凌源市| 施秉县| 曲沃县| 株洲县| 六枝特区| 克拉玛依市| 满洲里市| 团风县| 马关县| 榆社县| 肇州县| 广汉市| 应城市| 宁陵县| 元阳县|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