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香港和內地刑事上訴制度比較研究

      2010-08-15 00:53:42
      湖南警察學院學報 2010年6期
      關鍵詞:原審定罪刑罰

      鄭 曦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0088)

      香港和內地刑事上訴制度比較研究

      鄭 曦

      (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100088)

      上訴程序是刑事訴訟一個極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香港和內地在上訴制度上存在許多不同之處,分析兩地在刑事上訴制度中的區(qū)別,可以達到取長補短的作用。從上訴制度的基本問題著手,分析香港和內地在上訴的提起、上訴案件的審理和上訴案件的裁判三方面的不同之處,對于兩地刑事司法制度的相互借鑒有著重大的意義。

      刑事上訴;上訴不加刑;程序倒流

      在現代法治社會的刑事司法體制中,上訴制度除了傳統(tǒng)的糾錯功能之外,具備了許多以往所不具有的其他功能,例如保障法律的統(tǒng)一實施、司法監(jiān)督、創(chuàng)制法律解釋甚至司法審查等。隨著大陸法系與普通法系出現了在一定程度上的“廣泛的”融合,借鑒和參考普通法系上訴審理的制度對我國內地的上訴制度的修改和完善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香港作為一個深受英國法影響的地區(qū),其司法體制具有典型的普通法色彩,因此比較香港和內地兩個司法法域在上訴制度上之異同,也就具有了必要性。本文將從上訴的幾個基本問題著手,以著力探討香港與內地兩個司法管轄區(qū)的上訴制度的異同。

      一、上訴的提起

      (一)上訴的類型

      香港的上訴種類繁多,根據香港法律規(guī)定,對裁判司所有判決、命令、裁定或其他程序,均可提出上訴。一般可以將香港地區(qū)的上訴分為對裁判法院的判決提出上訴、對經公訴定罪提出上訴、對量刑提出上訴、對因精神錯亂而無罪的裁決提出上訴、對無行為能力的裁決提出上訴、律政司對釋放令提起上訴、律政司對撤銷公訴的命令提出上訴、律政司對地方法院作出的開釋令提出上訴等。[1]其中最為常見的是香港《刑事上訴規(guī)則》第35、36所指稱的針對定罪與刑罰提出的上訴。[2]對于對公訴后被宣告有罪的人,可以向香港上訴法院就法律問題提出上訴,如果經香港上訴法院許可,也可以就其他理由提出上訴;而被定罪的人可以再定罪后或隨后的訴訟程序中就判處的量刑提出上訴,但是香港法律規(guī)定一審中承認有罪的被告,只能對判決中的判刑提出上訴。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裁判司以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香港法律規(guī)定了在上訴之前,可以進行復核程序。所謂復核,是指當事人對于判決不服而要求原審法院復審的制度,由原審法院自己審查自己的判決。根據香港《裁判官條例》第104條的規(guī)定,任何一方當事人或其律師可以以書面方式提出復核申請,裁判官自己也可以主動進行復核,并重新聆訊案件。相比較于上訴程序,此種復核更適合糾正明顯錯誤,它通常不是重新審判,而是重新考慮有爭議的事實與法律,雖然有時候也可以采納新證據。[3]

      由于內地的二審實行全面審查制度,且無定罪程序與量刑程序之分離,故不區(qū)分針對定罪的上訴與針對判刑的上訴。雖然可以將內地的上訴分為公訴案件的上訴、自訴案件的上訴以及刑事附帶民事部分的上訴,但是由于這些上訴在程序方面并無太多不同,因此此種分類的意義不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內地將檢察機關提起二審的情形成為抗訴,這點與香港有很明顯的不同。

      (二)上訴的主體

      在香港,根據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對于裁判司采用簡易程序審判的案件,任何一方當事人或因此判決而利益受到損害的人,都有權提出上訴;對于裁判司適用簡易程序審判犯罪案件而作出的裁定,總檢察官也擁有上訴權。不服裁判官(Magistrate)的決定亦可以通過“判案要點陳述”方式(“by way of casestated”)向原訟法庭上訴,此種上訴的主體包括:當事人,律政司司長(the Secretary of Justice)(即便他并不是一方當事人),或者“因裁定而受屈的任何人”(理論上講包括不屬于當事人的被害人,但此點尚存在爭議)。不服區(qū)域法院或者高等法院的有罪判決的被告人,有權向終審法院提出上訴。不服原訟法庭和區(qū)域法院的判刑而向上訴法庭提起的上訴時幾乎沒有任何限制。任何被定罪的人根據《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3G條都可以提起,律政司司長根據《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1A條也可以提起。由此可見,對于由不同法院作出的裁判,上訴的主體也不盡相同,但總的來說,無論是針對定罪的上訴還是針對判刑的上訴,香港的上訴權人的范圍均較寬。

      內地有權提起上訴的主體明確規(guī)定于《刑事訴訟法》第180條中,有權提起上訴的人包括:被告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以及經被告人同意的辯護人、近親屬,還有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其中法定代理人提起上訴是指未成年人或者精神病人等不能進行正常訴訟活動的被告人、自訴人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不顧被告人或自訴人的意志而提起上訴的情形。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不具有獨立的上訴權,只有在被告人同意的情形下,他們才能提出上訴。而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享有部分的上訴權,他們可以對判決或裁定中的附帶民事訴訟部分提出上訴,但無權涉及刑事部分。而抗訴權的主體是公訴部門,在我國內地被害人沒有二審上訴權,只有申請檢察院抗訴的權利,并且被害人的申請并不必然引起檢察院的抗訴。至于是否應該賦予被害人上訴權是理論界熱議的一個問題,對于這個問題的討論尚無定論。

      (三)上訴的理由和方式

      對于不服定罪的上訴,根據香港《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2條之規(guī)定:“針對循公訴程序作出的定罪的上訴(1)循公訟程序被定罪的人可針對其定罪向上訴法庭提出上訴。(2)上訴可基于以下的理由─(a)任何僅涉及法律問題的理由;及(b)(經上訴法庭許可)任何僅涉及事實問題的理由,或是涉及法律兼事實問題的理由,或上訴法庭覺得是足夠的上訴理由的任何其它理由;但如主審法庭的法官發(fā)給一份證明書,證明該案件適合基于涉及事實問題的理由或涉及法律兼事實問題的理由提出上訴,則可無需經上訴法庭許可而根據本條提出上訴?!笨梢娫谙愀蹍^(qū)分了基于法律問題的上訴和基于事實問題的上訴。基于法律問題的上訴可以直接提起,而針對事實問題或法律兼事實問題或其他問題的上訴,需要由上訴法庭許可(Leave)后方可提起,除非有主審法庭法官關于此案適合上訴的證明書(Certificate),方可不需許可而提起上訴。由于香港的司法實踐中,只有一小部分的上訴理由是純粹的法律問題,因而大部分上訴人并不能自由地向上訴法庭上訴,上訴前必須申請上訴許可。是否給予上訴許可的權力掌握在一名上訴法庭的法官手里,上訴法庭法官審閱上訴文件后在公開的法庭行使該權力,上訴許可程序無需聽取口頭辯論。根據香港《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3條第(1)項,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法官將允許上訴:定罪并不穩(wěn)妥或并不令人滿意而應予作廢;因曾就任何法律問題作出錯誤決定的理由,主審法庭的判決應予作廢;在審訊過程中有重大的不當之處。其中這些重大失當之處包括:不能分割公訴書;法官不停地打斷;證據的歧視效果大于其證明價值,但原審法官卻沒有排除證據;沒有提醒或者撤換在部分審判程序中睡覺的陪審員;告知陪審團被告人先前的定罪;在證據或辯護方面錯誤地指示陪審團;沒有在公開的法庭大聲回答陪審團所提的問題;陪審團自己開展調查。

      對于不服判刑而提出的上訴,根據《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0條,“判刑”一詞被寬廣地定義為對被告人進行處理時作出的任何命令,甚至包括根據《精神健康條例》(香港條例第136章)做出的“入院令”。因此,不服任何懲罰性和附屬性的命令,包括上訴法庭根據《刑事案件訟費條例》第19條有權單獨就訟費問題做出的命令時,都可以上訴。但實踐中大量由被告人提起的上訴大部分沒有得到支持。不服判刑而進行上訴時通常都需要上訴許可,除非原審法官已經頒給了適合上訴的證書。由此可見,香港法律并不認為判刑是一項純法律問題。通常此種上訴的理由較針對定罪而提起的上訴的理由為寬,除了與針對定罪而提起的上訴相同的理由之外,尚包括三個特殊理由:(1)判刑在法律上是錯誤的;(2)判刑在原則上是錯誤的,明顯過重或明顯不恰當;(3)無關因素已經影響了法官。

      內地上訴確立的是主觀型上訴理由制度。只要被告人不服一審判決即可提起上訴,且可以是口頭提起上訴的形式。且我國刑事訴訟法明確規(guī)定不得以任何借口剝奪被告人的上訴權。因此我國內地的上訴人只要在法定期間提出上訴,不論其理由是否充分,均予允許。但是對于抗訴,法律有所限制,根據刑訴法第181條的規(guī)定,只有在人民檢察院認為原判決或裁定“確有錯誤”時方可提出抗訴。在實踐中,作為上訴或抗訴的理由,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1)判決、裁定在認定事實上有錯誤,或者缺乏確實、充分的證據;(2)判決、裁定在適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有錯誤;(3)違反訴訟程序,使當事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受到侵犯,可能影響判決、裁定的正確性。[4]根據刑訴法第180條之規(guī)定,上訴既可以以書狀的形式提出,亦可以以口頭的形式提出。

      二、上訴案件的審理

      (一)上訴案件的管轄

      在香港,對于不服裁判官的決定而提起的上訴,需向原訟法庭提起正式的上訴,區(qū)域法院不能審理此類案件,此類不服裁判法官決定的上訴直接由原訟法院的法官獨任審理。除去此種例外情形,香港的上訴法庭是最主要的審理上訴案件的法庭,其對以下刑事案件具有上訴管轄權:(1)根據《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Ⅳ部分對原訟法庭或區(qū)域法庭提起的上訴;(2)不服原訟法庭作出的判決或命令而提起的上訴,且該判決或命令是原訟法庭根據《高等法院條例》第21L條第1款和第21K條第1款針對司法復核申請以及某一刑事事項作出的;(3)根據《區(qū)域法院條例》第84條以“判案要點陳述”方式對區(qū)域法院提起的上訴。除了上述之上訴管轄權外,上訴法庭仍有其他的管轄權,例如對法律保留問題的管轄權等,此處不復贅言。對于涉及重大的或具有廣泛關乎公眾的重要性的法律問題或發(fā)生了實質而嚴重的司法不公時,尚可以通過獲得終審法院上訴許可的方式向終審法院提出上訴。

      由于內地法院級別的明晰,內地的上訴案件的管轄規(guī)定相對簡單,受理上訴案件的法院為原審法院的上一級法院。

      (二)上訴案件的程序和審理方式

      香港法律規(guī)定,上訴審理并不是對案件的重新審判,而是對證據和判決理由的復查。對于針對定罪提出的上訴,如果上訴法庭允許上訴,就必須撤銷定罪(《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3條第2款),然后記錄一個無罪裁決,或者為司法公正而命令重審(《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3E條)。上訴法庭通常都不愿意聆訊新證據,因為他們認為所有相關證據都應當在原審中出示給陪審團,這樣他們才能在上訴中做出最終決定。但《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3V條原則上承認上訴法庭可以自由決定是否接收新證據。對于不服判刑而提出的上訴,由于法律特別授權公訴人以及律政司司長可以請求上訴法庭對原訟法庭、區(qū)域法庭甚至是裁判官的判刑進行復核,因此在實踐中,上訴法庭可以(通常也)同時聆訊公訴人的復核申請和上訴人的上訴。根據香港《刑事上訴規(guī)則》第49條之規(guī)定,上訴人必須出席上訴審理之庭審,否則將導致不利后果,如:上訴法庭可(a)拒絕考慮該上訴;(b)循簡易程序駁回該上訴;(c)發(fā)出拘捕上訴人的手令;(d)押后該上訴;或(e)在上訴人缺席的情況下考慮該上訴。除了上訴人之外,證人以及其他各方亦須于訊問之時出席法庭??梢娤愀鄣纳显V程序是采取開庭的形式進行案件審理的。

      刑訴法第187條對上訴案件的審理方式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除了檢察院抗訴的案件二審法院應當開庭審理之外,上訴案件審理方式有兩種,一是開庭審理方式,另一種就是調查訊問式審理方式,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87條規(guī)定: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被告人、聽取其他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對事實清楚的,可以不開庭審理。我國將二審的審理方式根據案件情況作了不同的處理,這點考慮到了案件難易繁簡的不同,遵循了訴訟效率的原則。我國對于死刑案件的二審程序要求應該開庭審理,體現慎刑的理念。我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二審以開庭審理為原則,調查訊問式為輔助,但實踐背離了這個原則。司法實踐中,由于二審的調查訊問式審理的標準難以把握,二審法院除檢察院抗訴案件外,對于被告人一方上訴的案件基本采用了調查訊問式審理方式。根據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刑事二審程序改革與完善”課題組在2007年對來自全國各地的法官的調研顯示,關于二審開庭比例,12%的法官認為達到1%-5%,19%的法官認為達到5%-10%,有9.3%的法官認為達到10%-20%,而認為達到20%以上的法官占了33%。[5]

      我國刑事訴訟法同時還規(guī)定了二審的全面審查原則,即二審法院對一審認定的事實和適用的法律進行全面審查,不受上訴或者抗訴范圍的限制。對共同犯罪的案件只有部分被告人上訴的,要對全案進行審查;對于上訴人已經死亡的,其他被告人沒有上訴的,要對案件全面審查,并做出相應的處理;對于附帶民事部門提出上訴的,不僅審查民事部分,也要審查刑事部分。

      三、上訴案件的裁判

      (一)上訴的處理結果

      對于不服定罪的上訴,香港的上訴法庭可以做出以下的處理結果:(1)當上訴人的上訴不存在《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3條第1款的原因時,上訴法庭必須做出駁回上訴的決定;(2)若上訴理由存在,上訴法庭可以針對案件作出撤銷定罪并作出無罪判決;(3)若上訴法庭認為盡管上訴的理由成立,但不宜作出無罪判決,則可以作出命令重審或者維持定罪的判決;(4)若符合以下三個條件,上訴法庭可以改判其他罪:a.陪審團在原審中本可裁斷上訴人犯有該另一罪行,b.上訴法庭覺得陪審團相信上訴人犯該另一罪行的事實成立,c.不得判處比原審更重的刑罰;(5)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可以忽視上訴人提出上訴的理由,拒絕允許上訴。

      對于不服判刑的上訴,根據《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3I條第3款,上訴法院可以做出以下決定:(a)撤銷是上訴標的之任何刑罰或命令;及(b)改為判處上訴法庭認為適合該案件的刑罰或作出其認為適合該案件的命令(不論是否較嚴),而該刑罰或命令是下級法庭就該罪行處置上訴人時有權判處的刑罰或作出的命令??梢娛聦嵣舷愀鄣纳显V法院對針對不服判刑的上訴只能做撤銷判刑、撤銷判刑并判處其他刑罰、或者作出下級法院本應作出的任何命令這三種判決。

      我國內地二審處理方式主要有三種: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改判;發(fā)回重審。根據刑訴法第189條和第191條,第二審法院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和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裁定駁回上訴或抗訴,維持原判;認為原判決認定事實沒有錯誤,但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改判;認為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發(fā)現一審法院有違反五種法定訴訟程序情形(一、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guī)定的;二、違反回避制度的;三、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四、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五、其他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二)上訴不加刑問題

      “上訴不加刑”原則是指上訴審法院審理只有被告人一方或基于被告人利益提起的上訴時,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對被告人的刑罰?!吧显V不加刑”原則在各國刑訴法中多有規(guī)定,例如德國刑訴法第358條(2)規(guī)定:“僅由被告人,或者為了他的利益由檢察院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提出了上訴的時候,對于被聲明不服的判決在法律對行為的處分種類、刑度方面,不允許作不利于被告人的變更。”[6]日本刑訴法第402條規(guī)定:“對于由被告人提起控訴或者為被告人的利益而提起的控訴的案件,不得宣告重于原判決的刑罰?!盵7]?!吧显V不加刑”原則的目的旨在保障被告人的上訴權和維護上訴制度。被告人一方上訴的目的,大多在于要求上訴審法院判決本人無罪或罪輕,要求上訴法院糾正下級法院裁判的錯誤,從而獲得無罪判決或較輕量刑。倘若被告人提出上訴后,上訴審法院可以加重了其刑罰,則必然增加被告人的上訴顧慮,從而可能影響整個上訴制度發(fā)揮其糾錯功能。因此應當在二審中堅決貫徹“上訴不加刑”原則,即使發(fā)現原審判決量刑歧輕,亦不得加重對被告人的刑罰。

      “上訴不加刑”原則是我國內地刑事訴訟的重要原則之一,在我國刑訴法中亦有明確規(guī)定,刑訴法第190條規(guī)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判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近親屬上訴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罰。即在只有辯方一方上訴的情形下,必須適用“上訴不加刑”原則。然而在實踐中,一旦二審法院發(fā)現原審法院量刑過輕的情況,往往套用刑訴法第189條“事實不清或證據不足”的理由將案件發(fā)回原審。由于發(fā)回后的案件仍需按照一審程序進行審理,原審法院若在重審中加重對被告人的刑罰處罰,并不違反刑訴法的規(guī)定。加之上下級法院之間普遍存在“溝通渠道”,許多此類案件的被告人在重審中被判處了較原一審為重的刑罰,于是出現了變相的“上訴加刑”的情形。此種變相的“上訴加刑”,破壞了“上訴不加刑”原則對被告人上訴權的保護和對上訴制度的維護,事實上會導致被告人對上訴制度的懷疑情緒,從而影響上訴制度功能的發(fā)揮。

      但是香港實行的是有限的“上訴不加刑”,香港對于針對定罪的上訴和針對判刑的上訴在適用“上訴不加刑”原則上采用了不同的做法。針對定罪的上訴,《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3A條第2款規(guī)定:“上訴法庭可將裁斷該另一罪行有罪的裁決取代陪審團裁斷所得的裁決,并就該另一罪行判處法律所認可的而并非較嚴的刑罰,以取代在審訊時所判處的刑罰,而非判決上訴得直或駁回上訴?!奔瓷显V法庭可以改變定罪的罪名,但是不得在改變罪名時加重對被告人的刑罰處罰。這也就是說在針對定罪的上訴時,上訴法院需遵循“上訴不加刑”原則。而針對判刑的上訴,《刑事訴訟程序條例》第83I條第3款b規(guī)定:“(在針對刑罰的上訴中,上訴法庭如認為應對下級法庭就某罪行所處置的上訴人,就該罪行判處不同的刑罰,則可)改為判處上訴法庭認為適合該案件的刑罰或作出其認為適合該案件的命令(不論是否較嚴),而該刑罰或命令是下級法庭就該罪行處置上訴人時有權判處的刑罰或作出的命令?!边@也就是說在針對判刑的上訴中,上訴法庭可以突破“上訴不加刑”的限制,改判上訴法庭認為合適的刑罰,即使這種合適的刑罰會導致被告人受到更嚴厲的懲罰。

      (三)程序倒流問題

      程序倒流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司法機關將案件倒回上一程序并從而導致上一程序重新進行的相關訴訟活動的情形,程序倒流在上訴審程序中體現為上訴法院將案件發(fā)回原審法院重新審判的情形。

      在香港,對于針對定罪的上訴,是可以發(fā)回重審的。在一些案件中,上訴理由得到證實,上訴法庭認為存在司法不公,但原裁決并不必然是不合適的,此時,上訴法庭可以命令重審。重審對象可以是原來的罪行,也可以是行為人原來可能被定罪的罪行(包括任何交替罪名)。然而,命令重審時一項嚴肅的法律行為,只能在“司法利益有此需要”時方能行使。而對于針對判刑的上訴,《刑事訴訟程序條例》只規(guī)定了上訴法庭可以撤銷判刑、撤銷判刑并判處其他刑罰、或者作出下級法院本應作出的任何命令這三種判決,并沒有規(guī)定可以發(fā)回重審??梢娫谙愀郏l(fā)回重審只限于在針對定罪的上訴中在“司法利益有此需要”的特殊情形下方可適用,是受到嚴格限制的。

      而在內地,根據刑訴法第189條和第191條,第二審法院認為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證據不足的,可以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發(fā)現一審法院有違反五種法定訴訟程序情形(一、違反本法有關公開審判的規(guī)定的;二、違反回避制度的;三、剝奪或者限制了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四、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的;五、其他違反法律規(guī)定的訴訟程序,可能影響公正審判的。)之一的,應當裁定撤銷原判,發(fā)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但是在實踐中,二審的程序倒流出現了一些問題。實踐中幾乎沒有二審法院對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足的案件直接作出無罪判決的案例,極少數改判無罪的判決也是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作出的。這樣的程序倒流制度導致了當事人的程序選擇權受到了侵害,甚至會延長被告人判決前的羈押期限并導致變相的“上訴加刑”。因此筆者認為可以參考香港的有限的上訴程序倒流制度,改革我國目前的二審程序倒流,以保障上訴制度整體功能的有效發(fā)揮。

      通過上文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香港的上訴制度帶有普通法某種程度上“繁雜”的特征,而內地的上訴制度至少在文本意義上看顯得明晰的多。但是隨著兩大法系的融合,香港地區(qū)和內地的上訴制度之間的互相參考和借鑒的意義增大。香港的法律也日趨向“成文法”方向發(fā)展,上訴制度亦有相關的成文法加以規(guī)定;而在內地,判例的意義亦在不斷增加,例如最高人民法院的判例也具有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法治也日趨走向區(qū)域化、全球化的今天,香港和內地相互借鑒其各自的上訴制度,對于兩地的司法改革進程必然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1]羅德立,趙秉志.香港刑事訴訟程序法綱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157).

      [2]香港律政司雙語法例資料系統(tǒng)[EB/OL].http://translate.legislation.gov.hk/gb/www.legislation.gov.hk/chi/index.htm,2010-8-7.

      [3]Gary N Heilbronn,Criminal Procedure in Hong Kong,Third Edition,Longman Hong Kong Education(2002),(317).

      [4]陳光中.刑事訴訟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59.

      [5]陳光中等.關于我國刑事二審程序運行情況的調研報告[A].“中國刑事二審程序的改革與完善”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8.

      [6]李昌珂譯.德國刑事訴訟法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5.130.

      [7]宋英輝譯.日本刑事訴訟法[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

      社,2000.89.

      Abstract:Appealing procedure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link in criminal litigation.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ce in the appealing system between Hong Kong an inland.Analyzing their differences can make the best of both.Starting with the basic problems of appealing system,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in the file of appeal,trial and judgement of appealing cases bewteen Hong Kong and inl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oth the criminal judicial system.

      Key words:criminal appeal;no aggravating punishment on defendants in appeal;backflow of procedure

      (責任編輯:葉劍波)

      A Comparative Study on Criminal Appealing System Between Hong Kong anf Inland

      ZHENG Xi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China)

      D915.3

      A

      1008-7575(2010)06-0033-05

      2010-08-26

      鄭曦(1984- ),男,浙江溫州人,中國政法大學2010級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訴訟法學研究。

      猜你喜歡
      原審定罪刑罰
      第三人撤銷之訴與案外人申請再審制度之比較研究
      法制博覽(2021年3期)2021-11-24 22:09:57
      西比琳(六)
      論我國民事撤回上訴中對被告權利的保護
      法制博覽(2019年3期)2019-05-13 01:59:18
      刑罰威懾力的刑法學分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9:24
      代運為名行詐騙 構成犯罪獲刑罰
      打擊奸商,定罪沒商量
      物美張文中案改判無罪
      方圓(2018年11期)2018-07-03 05:53:52
      簡析民事再審程序中的撤訴權
      斷鹽也是一種刑罰
      刑罰的證明標準
      人間(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28
      兴仁县| 鄂托克旗| 喀喇沁旗| 丰镇市| 佛山市| 南皮县| 肃宁县| 西充县| 旅游| 安西县| 汽车| 蓝田县| 林周县| 合山市| 观塘区| 额济纳旗| 延边| 邛崃市| 芦溪县| 石渠县| 同江市| 酒泉市| 抚宁县| 合川市| 文安县| 江西省| 浪卡子县| 延津县| 白河县| 朝阳市| 那曲县| 平顺县| 武安市| 永善县| 嘉鱼县| 克山县| 岳普湖县| 衡阳市| 廊坊市| 尤溪县| 六枝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