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訥河市同心中學 崔勝春)
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會接觸到一些成語(四字詞語),它們都蘊涵著豐富的物理知識,而且近年來也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成語(四字詞語)與物理有關的試題,通過對它們的了解,有助于學生深化、理解知識,更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恰當引入一些有關的成語(四字詞語)是必要的、有益的?,F(xiàn)以聲學為例:
1.“震耳欲聾、引吭高歌、低聲耳語、大呼小叫、竊竊私語、大吹大擂、響徹云霄”等成語(四字詞語):說明發(fā)聲的物體振幅的大小影響其響度的大小,研究的是“響度”的問題。
2.“尖聲細語、沉悶嘶啞、細聲細語、甕聲甕氣、尖銳刺耳”等成語(四字詞語):說明發(fā)聲的物體振動的頻率影響其音調(diào)的高低,研究的是“音調(diào)”的問題。
3.“聞其聲,知其人”“悅耳動聽”等成語(四字詞語):說明不同的發(fā)聲體的音色不同,研究的是“音色”的問題。
4.“隔墻有耳、千里傳音”等成語(四字詞語):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固體、氣體等可以傳聲。千里傳聲還能說明此聲音可能是次聲波和聲音能傳遞信息等知識。
5.“萬籟俱寂、啞口無言、忍氣吞聲”等成語(四字詞語):說明聲源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或在聲源處減弱聲音。而雪后的“萬籟俱寂”還能說明雪能吸音。
6.“掩耳盜鈴” 等成語(四字詞語):說明減弱噪聲的途徑是在人耳處減弱。
7.“打草驚蛇”等成語(四字詞語):說明介質(zhì)可以傳聲,蛇通過感知地面振動感知聲音的,還有蛇是靠頜骨這種固體傳聲的知識。
8.“余音繞梁、三日不絕、長嘯一聲、山鳴谷應、轟鳴不斷、空谷傳聲”等成語(四字詞語):說明聲音不斷的反射,和回聲的知識有關。
9.“千里傳音、弦外之音”等成語(四字詞語):研究的是次聲波或超聲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