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敏
有一位初三教師教兩個班語文,承擔一個班的班主任工作,還兼女生輔導員工作,壓力之大可以想象,但是她的工作卻做得有條不紊、有聲有色。有人問:怎么忙得過來?是不是太累了?她回答:忙是肯定的,但“因為喜歡,所以不累”。還有一位編輯說,如果我們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其實教學工作也應該是充滿樂趣的。既然我們長期和學生打交道,為什么總是要在少數(shù)學生難管教上傷神,總是在教育教學的一些煩惱中糾纏?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純真、童趣,不就會讓我們擁有更多的快樂了嗎?
作為一名教師,壓力可謂如影隨形,與其抱怨,不如改變自己,輕裝上陣。因為“這個世界從來都沒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可以快樂的,打開心靈的“千千結(jié)”,找尋自我救贖的終南捷徑,你一樣能夠在生活中呼吸最為新鮮的空氣。
憑心而論,教師確實是一門辛苦的職業(yè),但痛定思痛,我們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我們能否可以更聰明一點地教?是否越俎代庖把學生做的事情也做了?我們不妨做一些看似偷懶的嘗試。比如,在班級管理中有效地實行“班干部輪換制”,日常清潔衛(wèi)生的打掃,自習課紀律的維護,學校和班級的各種活動的組織等等,班干部都可以安排妥當并督促落實。把任務交給學生并相信他們能做好,豈不是解放了我們自己。其實,教師之累和學生之苦是緊密相連的。在教學中,靠題海戰(zhàn)術(shù)和時間加汗水確實也可能讓學生取得好成績,但這個過程讓師生雙方都又苦又累,所以教師要解除“累”,學生必然要解除“苦”。如何讓二者雙贏,教師提高個人教學水平才是關(guān)鍵。比如語文學科的作文,教師傳統(tǒng)上的精批細改,既費時又費力,學生還往往不屑一顧。如果教師指導得法,學生很樂意互改作文,互學長處,一些建設(shè)性的評語有時連老師都想不到。
雖然我們每天的工作時間長,壓力也大,但工作畢竟不是生活的全部。教師的業(yè)余生活也應陽光燦爛,善于生活,保持身體健康,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學習。業(yè)余時間,教師要追求有益的休閑方式,不要沉迷于牌局、飯局,這會讓自己意志消沉、麻木不仁。散步、釣魚、讀書、練字、種花、打太級拳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如果能從中選擇一兩樣方式固定下來,堅持到底,必能使身體更棒,更有朝氣和活力。
“我忙碌,我疲憊,我清貧,但是我快樂,我充實,我享受。”希望這能成為每一個教師的心靈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