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平
(西山煤電股份公司西銘礦)
在工業(yè)與民用建筑中,磚混結構仍是一種普遍采用的結構形式。其主要受力構件是磚砌體。因此,磚砌體整體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結構安全。怎樣控制好磚砌體的整體質量?本文提出以下幾點見解。
1)磚。磚的品種,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應盡量選用棱角整齊、無彎曲裂紋、顏色均勻和規(guī)格基本一致的磚。磚必須具有出廠質量證明書或合格證書,還必須具有法定質量檢測部門的檢驗報告,并按規(guī)范規(guī)定取磚塊數做隨機取樣試驗。磚在砌筑前應提前1~2天澆水濕潤,澆結普通黏土磚的含水率宜為10%~15%;灰砂磚、粉煤灰磚的含水率宜為8%~12%。
2)砂漿。
a)水泥進場使用前,應按品種、強度等級和出廠日期分別堆放,并應保持干燥。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1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1個月)時,應復查試驗,并按其結果使用。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用。b)宜采用中砂并過篩,且不得含草根、腐爛物等有機雜質。對于水泥砂漿和強度等級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漿,砂的含泥量不應超過5%;對于強度等級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漿,砂的含泥量不應超過10%。c)拌制水泥混合砂漿用的石灰膏、黏土膏、電石膏等無機摻合料應符合下列要求。(1)塊狀生石灰熟化石灰膏時,應采用孔徑不大于3 mm×3 mm的網過濾,熟化時間不得少于7天;對于磨細生石灰粉,其熟化時間不得少于2天。沉淀池中儲存的石灰膏,應防止干燥、凍結和污染。嚴禁使用脫水硬化的石灰膏。消石灰粉不得直接使用于砂漿中。(2)采用黏土或粉質黏土制備的黏土膏,宜采用孔徑不大于3 mm×3 mm的篩子過篩,并應采用機械攪拌,黏土中的有機物含量應采用比色法鑒定,顏色應淺于標準色。(3)制作電石膏的電石渣,應進行20 min加熱至70℃,檢驗無乙炔味時方能使用。
3)拌制砂漿用水宜采用飲用水,當采用其他水源水時,水質必須符合現(xiàn)行行業(yè)用水標準規(guī)定。污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含硫酸鹽超過水重1%的水,均不得使用。一般不得用海水拌制砂漿。
1)配合比。砌筑砂漿要根據工程類別及砌體部位的設計要求來選擇砂漿的標號,再按所需要的砂漿標號確定配合比。配合比應經試配來確定。施工單位應從現(xiàn)場抽取原材料試樣,根據設計要求向有資質的實驗室提出試配申請,再由實驗室通過試配來確定砂漿的配合比。砂漿配合比應采用重量比。施工中要嚴格按照實驗室的配合比通知單計量施工。為使砂漿具有良好的保水性,應摻入無機或有機塑化劑,不應采取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
2)攪拌。砌筑砂漿應采用機械攪拌。自投料結束算起,攪拌時間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不得少于2 min。b)水泥粉煤灰砂漿和摻用外加劑的砂漿不得少于3 min。b)摻用有機塑化劑的砂漿,應為3~ 5 min。c)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分別在3 h和4 h使用完;當施工期間最高氣溫超過30℃時,應分別在拌成后2 h和3 h內使用完畢。
3)砂漿試塊的制作、抽樣及強度評定。砂漿試塊應在攪拌機出料口隨機取樣、制作。一組試樣應在同一盤砂漿中取樣制作,同盤砂漿只應制作一組試樣。砂漿的抽樣頻率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每樓層或250 m3砌體中各種強度等級的砂漿,每臺攪拌機應至少檢查一次。砂漿強度以標準養(yǎng)護、齡期28天試塊的抗壓實驗結果為準。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抗壓強度平均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所對應的立方體抗壓強度;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抗壓強度的最小一組平均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所對應的立方體抗壓強度的0.75倍。
磚砌體的現(xiàn)場施工操作應嚴格按下列程序進行:
抄平 →放線 →排磚撂底 →盤角 →立皮桿、掛準線 →砌磚。
具體作法如下:
1)抄平。砌筑磚墻前,應先在基礎防潮層或樓面上按標準的水準點或指定的水準點定出各層標高,并用水泥砂漿或C10細石混凝土找平。
2)放線。底層墻身可以在門板上的軸線定位釘為準拉線,沿線掛下線錘,將墻身中心線放到基礎面上,以此墻身中心軸線為準,彈出縱橫墻身邊線,并定出門洞口位置。軸線的引側是放線的關鍵,必須按圖紙給出的尺寸用鋼尺進行校核。在引側樓層上面的中心軸線必須用經緯儀進行定位,從而彈出各墻邊線及門洞口的位置。
3)排磚撂底。一般情況下,外墻第一層磚撂底時,兩山墻排丁磚,前后縱墻排條磚。根據彈好的門窗洞位置線,認真核對窗間墻垛尺寸是否符合排磚模數。如不符合排磚模數,可將門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動。移動門窗口位置時應注意暖衛(wèi)設備在門窗開啟時不受影響。前后檐墻排第一皮磚時,要考慮甩窗口后砌條磚窗角上必須是七分頭。
4)盤角。砌磚前應先盤角。每次盤角不要超過5皮磚。新盤的大角應及時吊靠,如有偏差要及時修整。盤角時要仔細對照皮數桿的磚層和標高,控制好灰縫厚度,使水平灰縫均勻一致。大盤角符合要求后才可掛線砌墻。
5)立皮數桿、掛準線。磚砌體施工前應設置皮數桿。皮數桿上按施工圖規(guī)定的層高尺寸和現(xiàn)場磚的規(guī)格計算出灰縫厚度,并標明磚的皮數以及門窗洞、過梁、樓板等的標高,以保證灰縫厚度和磚層標高。皮數桿宜立于墻的轉角離墻皮10 cm處,一般每隔10~15 m立1根。按皮數桿上磚層先進行盤角,然后掛線,每砌一皮磚,準線向上移動一次,以保證墻面平整度和垂直度。砌筑240 mm厚磚墻時,宜采用外手掛線;砌筑 ≥370 mm厚磚墻時,必須雙向掛線。如果砌筑墻長并由幾個人使用同一根通線,中間應設支點,每層磚都要看平,使水平灰縫平直、均勻、通順。
6)砌磚。砌磚宜采用一鏟灰、一塊磚、一揉壓的“三一”砌磚法,即滿鋪滿擠操作法。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 mm;施工期間氣溫超過30℃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 mm。砌磚一定要跟線,“上跟線,下跟棱,左右相鄰要對平”。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一般為10 mm,但不小于8 mm,也不應該大于12 mm。砌筑時,應隨砌將舌頭灰刮盡,并隨時糾正偏差,嚴禁事后砸墻。
總之,對磚砌體的質量要加強管理,保證組砌方法正確,上下錯編,內外搭砌,磚柱不得有包心砌法,對磚砌體的平整度,垂直度要按規(guī)范要求及時檢查控制,符合規(guī)定,保證施工質量合格。